看完沈鹏、田蕴章和范笑歌的千字文对比后,你有何感想?

阿肯之花


这三人中无疑是范笑歌楷书最好,分辨这个也不需什么高难度。

范笑歌的楷书是法度,个性,创新兼而有之的作品,而田蕴章楷书只是从欧入手,还没有欧的神髓,至于沈鹏书法(尚不能叫书法)只是下意识书写的汉字。

范笑歌书法潇洒雍容、尤其是创新意识万分可贵,基本在楷书上,赵孟頫之后没有这样勇于创新者。而田蕴章书法有些过于纤细单薄,再加上单一的技法,已经陷入到馆阁体的境地难以自拨。


古典强森


以格调来看,沈鹏最上,范笑歌次之,田蕴章最次

沈鹏楷书,初看简单,似孩童之书,实则内质沉稳,用笔坚实,求拙不求工,生动而不散乱,天真而不稚嫩,淡然而虚弱,有魏碑气象,且有吸收各家审美并将之融合的浑然。可谓格调高古,品味不俗,得书法深层次之美,显示出沈鹏先生之深厚学识,难得。

田蕴章楷书,脱胎欧体,处处精巧,极求工整,赏心悦目,美则美矣。然其优点正是其缺陷,工整至极,则失天然趣味,精致至极,则失高古之味,技法重复则失于刻板,刻板则无趣、无味、无表达、无蕴藉、无意境、无跌宕曲折、无不可控处、无不可揣度处、无反复品读之欲望。二田一生困于此,可悲,可叹。

范笑歌楷书,融合行书笔意,生动潇洒,可见风流和才情,亦可见书写者之聪明和机巧。但细看之下,蕴藉不足,略显轻浮,且有炫技之嫌疑,故此有俗媚之气。

最后,补充一点,我时不时回答一些关于二田的问题,有人说我是眼红,对二田有偏见,这个还真不是。我对二田的感受都是基于书法本身的规律和审美来的,可能我的眼界真的要高于二田书法所呈现出来的美。所以,自然而然就会看不上他,这个如果让一些田粉不舒服,那抱歉了,但是如果要口水仗,我建议您还是先好好的加强点自己的底蕴再来吧,不然真的没这个时间和兴趣。


李艺泓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

对于沈鹏和田蕴章老师,我想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而对于范笑歌,由于我本人的孤陋寡闻,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几天频频出现关于他的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沈鹏,田蕴章和范笑歌的千字文对比。


沈鹏和田蕴章老师我想不用过多介绍了,一个曾经担任过书协主席,被认为是书法造诣颇深的书法大家!而田蕴章老师自是不必说了,是广大书友爱戴和敬佩的当代实力派书法家。

范笑歌据资料看来,他被称为是书画宗师,据说他可以书写真草隶篆等上百种字体,对于古人的书法字体,他也可以变化出很多种写法,这多少听起来有些玄乎,我们还是来看看他的作品吧!
这就是范笑歌书写的《千字文》
,据说他写的《千字文》融合了历史上各家之所长。


这是沈鹏书写的《千字文》,众所周知,沈鹏以行草书见长,这样的楷书还真不多见,不知大家对于沈鹏的楷书《千字文》怎样评价?
不说也知道,这是田蕴章老师书写的楷书《千字文》,可以说,他的楷书是绝大部分人喜爱的,结构中正合理,点画遒劲有力,又具有典型的欧体风格,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这三个不同的字体风格,我想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田蕴章老师的书体风格,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读文史!


存希斋书法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哪里有意思呢?我们来分析以下:

从大众视觉感受来看,田蕴章水平最高,范笑歌次之,沈鹏最差

田蕴章字迹工整,点画秀丽挺拔,张力实足,一笔一画精心打磨,结体的秀美是经过多年练习而成,能写成这样,非常不容易,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你是坚持不下来的。我曾临习田楷多年,深深的感觉这种端正的结体需要花大功夫。

范笑歌的字虽然也很工整秀丽,端正匀称,但是点画上于田蕴章相比,过于肥柔,很多笔画比较弯曲,有肉肉的感觉,没有田蕴章挺拔有力。其他方面还可以。

沈鹏的结字则如同小孩,漫不经心,歪歪扭扭,不够端正,并且点画粗糙,没有田蕴章、范笑歌精致,当然不如田蕴章范笑歌。

这种视觉感受是显而易见的,水平高低一目了然。那为什么提问者会问这个问题?大家不是已经知道答案了么?

名气因素干扰评断

显然提问者仍有所顾虑,因为此三人的背景不一样,田蕴章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书法家,名声极望,范笑歌为书法宗师,中国画浪漫主义画派领袖,著作等身。沈鹏曾为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成就非凡。这三个人的成就各有所长,如果把他们的书法掺杂点个人的名气,则很难评出高下,因此就会有网友来提问。

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大众评判书法始终带有一点名气在里面,就拿王羲之来说,很多人可能还是无法理解王羲之书圣的美名,他哪里好了?不过我们还是接受了,因为名气太大了!而且字写的确实很好。

但是以名气的思想评价书法真的对吗?

显然不对,因为名气是可以在当时造出来,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关系、金钱等来获得名气,这与书法毫无关系。但是沈鹏、田蕴章和范笑歌好像都不是这种人。所以真的很难说额。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喜欢谁的书法是没有限制的,你喜欢谁的,谁的书法就是最好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别人说的都是别人的,自己要有个人的想法才行,不能随波逐流。我就喜欢田蕴章的字,不行吗?当然可以,书法是个人的自由!

那么书友们喜欢谁的呢?

欢迎留言,看看此三人的粉丝谁的最多!


书法魅影


沈鹏、田蕴章、范笑歌这三位可以说是书法家鼎鼎有名的人物了,这三幅《千字文》也是各有特色,都具备了各自的典型风格特征,而且三人的书法也都存在着不同的争议。但有争议也是好事,因为名气够大,人家才会去评论你,没什么名气的书法作品,一般也没人去争议什么。

沈鹏先生的《千字文》,看上去歪歪扭扭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国书协主席的楷书作品。但如果对书法有进一步学习的人,往往认为沈鹏先生的书法才是最好的,没有很深的功力是很难写出来的。这是因为,沈鹏的书法取法是六朝北碑,追求的是质拙、淳朴一路的风格。

这种风格从明末清初开始起步,以傅山为代表,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书学主张。这种书法美学思想到了康有为的时候,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书法中的碑派书法。当时康有为“尊碑贬帖”是有他的社会背景的意义,从此书法就有了碑派和帖派两大类。

这里翰墨不去评论哪种好,哪种不好,虽然我个人是喜欢帖派的书法风格,但我也希望书法在风格上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独尊帖学。

沈鹏的书法《千字文》看似不善书,但淳朴天真,质实自然,不着痕迹,反而是书家学识修养的体现。这种书法,看似不美,却有不似妆点的淳朴之美。

田蕴章先生的书法,出自欧阳询的欧楷,然后又稍加变化,有了自己的面貌。田蕴章老师的书法与沈鹏先生的书法,可以说是极有针对性。沈鹏的书法不似妆点,而田蕴章的书法则极尽所能追求点画的工整、安排。

但有些事情往往是某一点做到极致的时候,也反而成了缺点。田蕴章的楷书就是这样,太工整了,反而就显得刻意、板滞了,缺少变化。

明代有个大书法家叫姜立纲,他的字曾经被誉为“姜字”,连日本国门的题字也要远渡重洋来求他题字。但是后来没过多久,姜立纲的书法影响力也就慢慢淡化了,“姜字”的问题就是太过工整、精美而缺少书家的情感注入。田蕴章、田英章两位老师的“田楷”的问题,就是这种原因,因此在书法界有许多的争议。

范笑歌的书法也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且号称能善“百体”。范笑歌的书法主要取法褚遂良,然后也融合了颜体和赵体的一些特征。范笑歌的书法与田蕴章的书法虽然都师承传统经典碑帖,但与田蕴章不同的是,田的书法追求的是点画的工整和结字的精美,而范的书法却是有意夸大某些用笔的特征,为了凸显自己的风格。

因此我们看范笑歌的书法,某些用笔有些肥厚、臃肿,而且刻意、夸大的成份很多,因此作品表现出来一种习气,有些媚俗,这一点还真不如“田楷”。

以上只是翰墨个人的一些看法,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不知道各位书友您的看法是什么,不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翰墨今香


不要迷信权威和大师。沈鹏先生自己都说楷书不行,可是怀着跪拜心理的作者之流硬是把没有任何点画技法的沈大师楷书看得比仙女还美,会把沈大师撒尿的痕迹也跪舔得甘甜如怡。

不要硬给别人胡扯忽悠什么天然趣味?什么信手拈来?三岁儿童比老先生天真可爱百倍,难道都是书法圣手?虽然沈大师草书非常精彩,但是不能一俊遮百丑,擅长的就是好,不对不行的就是圣人也不行。最看不起这样跪舔名家的无知蠢才小文人。历史上多少灾难都是被这样的阿谀奉承小人推波助澜形成的。


陈福存


个人学书近三十年,也从事过书法教育工作,发表一下愚见!

先从书法发展史来说。早期是鼎文之类的不谈,后来到了汉代,隶书秉承化圆为方的思想,使书风大大改变,于是隶书大行其道。至汉章帝时,汉章帝创新书法艺术,创造了著名的“章草”。,其实章草就是草书隶字。随着时代发展,纸张逐渐普及,书法开始从实用性逐渐向艺术性方向过渡。我们今天看钟繇的小楷,仍然有很深的隶意。但是在那个时代,行书这种实用性极强的书体已经成熟。后至晋,楷书和行书已经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基本形式。至唐代,随着唐太宗对书法的推崇,唐代出现了诸如诸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顶级的楷书大家。为了纪念,唐历代帝王把他们的字刻在石头上,于是就形成了现在很常见的碑体。

宋元时代,帖学发展太快,导致碑学被掩盖。但是自明代以来,碑学开始发展,最终百花缭乱。

所以到这里,答案呼之欲出!

早期学书法,学田字,。有一定功底了可以学范字。

至于沈字,不必学。因为功夫不到位,学了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综上所述,沈第一,其他都是初学者!

持不同意见的朋友可以先仔细看看于右任!

谢谢!


如是我聞83524526


这三幅字,不想评论,因为大家自有公论。看评论,觉得李艺泓先生的评论很有文采。李先生关注非虚构,但不知这评论是“非虚构”,还是虚构的。






asasj10


楷书要出一个书法家还真不容易。沈鹏缺乏统一严谨;范笑歌连最基本的笔法都没有领悟;田楷拘谨不自然,不但没有走出来,而且学欧走火入魔,难堪大家!当代真正的楷书大家还要用时间来证明,我认为这几个人就算了吧!看看于右任、郑孝胥、沙孟海、启功等人的楷书,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共同特点就是前无古人。这 说明古人没有把风格占尽,任何时代都可以开拓新的审美领域。第二,凡是有大成就者,除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功底以外,还要有广博的其他方面的学养,以此来滋润专业的成长。否则只能做一个玩弄技巧,拘泥于古人,墨守成规的小不点儿。毛主席不是专业书法家,但他的水准,气度,你学养不得不佩服。有些字就单个来说都超越了古人,比王羲之等大家的都要好看!奉劝那些把田楷作为学习书法圭臬的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银河6026837948


沈鹏、田英章和什么范笑歌的楷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明确的说,沈鹏的最好,田英章次之,范老师的字确实非常一般。可能会有人说,范的字非常漂亮啊,沈鹏的字有些点画不点画,也不够横平竖直的标准,怎么会是最好的呢?如果我们从书法欣赏层次最基本的三点为标准来欣赏一下就非常容明白了。“生动、活泼和规范”,三个方面来比较一下。沈鹏可占三三项,田英章能够占得二个半,二范先生的书法只能占三分之一不到。为什么呢,因为范的字初看规规矩矩,实际上算不上规范,因为范的楷书的的那种看似规范和规矩的特点实际上是一种习气。从表面看也不能说范的字不好,是丑书。但范的字习气和匠气太重了。似乎是按照书法中某几种基本规律制作出来的一样。怎么理解呢?就像是用机器复制出来非一样。亦或这样说吧,典型的布若算子。只不过是设计了八种基本笔画的形态(就像算盘上的算珠),然后按照简单的几种格式和模式制作出来的一样,甚至是套印出来的。看整体到也干净利落但每个字的面目却如出一辙。虽然字不同但精气神如出一辙,这就是匠气。匠气 历来为书法欣赏或创作的大忌,“布若算子”。,这就是为什么屈居最下的原因。各位同道又是如何看得呢 欢迎批评指正或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