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蜈蚣鸡母蛇”是什么意思?为何有些蛇会怕蜈蚣?

农夫也疯狂


农村还是有很多机会见到蜈蚣、鸡以及蛇的,题主所说的蜈蚣鸡母蛇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可以给大家讲一讲农村常见的动物争斗。

1、鸡与蜈蚣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只要是鸡,哪怕是小鸡,见了蜈蚣蚯蚓之类的昆虫那就跟发疯一般冲上去就叨,直接往下吞,幸运点的蜈蚣遇到一只鸡或者被一只鸡活吞。倒霉的蜈蚣会被多只鸡抢夺,你一口我一口数秒之间就被分成好几段。去年给儿子买了三只小鸡玩,当时在地里干活,土太肥了很多蚯蚓,结果小鸡全跑过来啄食蚯蚓,那么大的蚯蚓喉咙都撑大了小鸡还是努力往下吞。所以我觉得鸡这是天性,鸡喙没有触觉,它可能会从物体的软硬程度去判断能不能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鸡特别喜欢吃塑料泡沫,估计是那感觉很像虫子吧。

2、蜈蚣与蛇

我们当地难见到太大的蜈蚣,这几年也很少见到蛇,所以现实中真没见过蛇与蜈蚣的争斗。但是当年见过外出打工的人带回来的蜈蚣,他们在南方打工,当地的蜈蚣特别大,接近一个成人手掌的长度,看到那个蜈蚣我觉得一般小蛇见到它绝对被秒杀。

3、蛇与鸡

我见过鸡与蛇1V1,也见过一群鸡玩死一条蛇,但是没见过蛇吃掉鸡。个人感觉一只体力充沛的鸡搞死一条蛇还是挺容易的,因为鸡有翅膀可以辅助躲避、阻拦,鸡的喙啄下去也是威力十足的,再加上鸡脖子相当灵活有力,所以瞄准蛇头一口下去基本上蛇就要逃跑了。不过在农村单独一只鸡很少去斗蛇,因为鸡在战斗中体力消耗是非常快非常大的,但是一群鸡遇到蛇的话只要有一只鸡上口其他的鸡基本上都会蜂拥而上,蛇命瞬间休矣。

4、猫与蛇

猫的速度极快,只要体型没有悬殊基本上蛇能否活下去就看猫的心情了,但是偏偏猫又特别调皮,见到蛇以后基本上是必定出手,那小爪子出手干净利索还特别快,反应速度上蛇总是慢半拍,基本上都是猫的利爪已经拂过蛇的脑袋后蛇才明白过来,别看猫平时跟你玩时爪子软绵绵很可爱,打斗时隐藏在小肉垫里的利爪就放出来了,基本上只要攻击到位那就是招招见血,猫弄死一条蛇非常容易。

5、猫与黄鼠狼

虽然黄鼠狼名字里有个狼字,但是论战斗力的话相同体型的黄鼠狼略败下风,因为黄鼠狼怕人,所以日常很难见到黄鼠狼与猫的战斗,我曾经遇到过一次,当时养了一只宠物猫,不太会捉老鼠的那种,才不到俩月,晚上总喜欢往被窝钻,于是我就把它关在院子里不让进屋。有天夜里听到猫发出很恐怖的叫声,出去查看也找不到,因为院子里太黑,返回去拿手电筒再出去时发现一只黄鼠狼从院子里夺门而逃,那黄鼠狼足足比小猫大了一倍,从我听到争斗声到出门查看足足有将近3分钟时间,所以我觉得对黄鼠狼来说猫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然而另一件事让我觉得体型相当的黄鼠狼基本上不是猫的对手,那是附近邻居家的一只母猫,那简直是村子里猫的典范,叼回去过蛇,经常上树掏鸟窝偷吃鸟蛋,最厉害也是成名之举就是那年叼了一只很大的黄鼠狼回去了,那只黄鼠狼甚至体型比它还大,就这样被猫给弄死了。


镜头下的乡村生活


一物降一物是大自然中万物的生存定律,而这句“蜈蚣鸡母蛇”就充分的解释了这一切,首先鸡可以克制蜈蚣,而蛇又能克制鸡,蜈蚣又能克制蛇类,世间万物生生相克又生生相息,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奥妙之处。



在我们农村经常会养殖一些家禽,其中养殖最多的就是鸡了,之前我家养殖鸡的时候我就发现过鸡吃食蜈蚣的事情,那天鸡圈里面鸡粪太多了,妈妈让我收拾一下鸡粪拉到地里面当肥料,于是我就拿起铁锹去鸡圈里面收拾起来,在收拾的时候忽然铲出来一窝蜈蚣,当时是由于好奇就把鸡给唤过来试探一下看鸡吃不吃蜈蚣,结果三只鸡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一会就把十几只大小蜈蚣都吃光了,蜈蚣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鸡吃蜈蚣不会中毒的原因我想是因为鸡在喉咙处有一个储物囊,可以在里面先把蜈蚣进行消化然后在流进胃里进入消化系统吸收,所以鸡才会没事,所以鸡是蜈蚣的天敌是没错的。

为什么有些蛇会怕蜈蚣?

因为蜈蚣斗蛇是有一定的方法,我们知道蛇主要是靠撕咬以及缠绕来让对手没有还手能力然后吞没食物,但是蜈蚣斗蛇的时候会爬到蛇的头上攻击蛇的眼睛以及感应器官或者用自己很多的爪子附身在蛇肚皮等软弱的地方,让蛇无法对其进行缠绕攻击,然后蜈蚣会趁机会往蛇的体内注入毒素,令蛇丧生。



其实蛇怕蜈蚣也不是绝对的说法,因为我们通常见到的一些蛇类都是田野间的无毒蛇,所以蜈蚣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蛇给毒死,但是一旦蜈蚣遇到一些剧毒蛇比如响尾蛇,竹叶青蛇等蛇类,往往会把蜈蚣一击毙命,蜈蚣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



农业经济第一线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我来说说这句俗语什么意思,然后说说蛇怕蜈蚣的原因。

蜈蚣鸡母蛇意思

牧豆人之前在潮汕亲戚家居住过,就听到当地老人家说过这句“蜈蚣鸡母蛇”,我就询问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懂了。我来给大家解答这句俗语的意思。其实这句俗语说的是蜈蚣怕母鸡,而鸡母就是母鸡的意思。而母鸡又怕蛇,蛇却怕蜈蚣。这真的是一物降一物,相互制约。蜈蚣的天敌之一就有母鸡,不知道大家看过《铁鸡斗蜈蚣》这部电影吗?里面就有母鸡啄蜈蚣的画面,而且我所知道,母鸡是不怕蜈蚣的。而母鸡很怕蛇,因为蛇会吞下母鸡下的蛋,而且母鸡脚上没有爪,不能和蛇搏斗,因此母鸡怕蛇。蛇怕蜈蚣原因在下一段说。



蛇怕蜈蚣

以前去农村的时候,我就看到有些蛇是被蜈蚣追赶的,有些蛇体形比蜈蚣大了不少,但是蛇还是被蜈蚣追赶。那么为什么蛇会怕蜈蚣呢?我来说明原因。因为蜈蚣自己有足,非常灵活,而且蜈蚣会爬上蛇的脑袋上面,专门攻击蛇的柔软部位,例如蛇的肚子。而蛇是不能缠绕蜈蚣的,因为蜈蚣的足密密麻麻布满身体,而且足的末端非常锋利,会将蛇的身体划伤甚至划破。蛇非常忌惮蜈蚣,而且有些蛇的毒液又不能喷进蜈蚣体内,因此蛇的杀手锏威力在蜈蚣面前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有些蛇怕蜈蚣。



所以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反应了大自然一物克一物的规律,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大家懂了吗?欢迎大家前来讨论,点赞,转发,谢谢大家。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谢谢大家。



牧豆人


蜈蚣鸡母蛇是农村常见的三种动物,而且鸡母是没有毒的,而蜈蚣跟蛇都是五毒之一,而毕竟不是同一类的动物,有争斗也是很正常的,而蜈蚣怕鸡,鸡又怕蛇,而蛇又是怕蜈蚣的,所谓“一物降一物”就是对“蜈蚣鸡母蛇”的最好诠释吧。

一、蜈蚣怕母鸡

乡居小菜家也养有母鸡(有些地方称母鸡为鸡母),而母鸡孵蛋的窝在一个角落里,那个鸡窝是用稻草搭成的,角落的墙壁有条裂缝,而墙的另外一面就是我叔叔家了,那面墙他们平时是堆放柴火的,而柴火堆下面也是有蜈蚣的;有一次,母鸡正在孵蛋,然后有条小蜈蚣从那条墙缝爬过来,要靠近鸡窝,被母鸡发现后里面用嘴啄吃了,蜈蚣想爬走也是来不了了,吃了蜈蚣的母鸡像打了胜仗一样的嘎啦嘎啦叫。

二、母鸡怕蛇

而虽然母鸡不怕有毒的蜈蚣,但是怕蛇,但同样是家禽的鹅却不怕蛇,也是挺有意思的;以前家里养有鸡、鹅,也是没有蛇进我家的,但是院子那里,妈妈种桑树当做围栏,而且那里也种些瓜藤,所以那里还是有蛇出现过的;有一次傍晚,那些鸡鸭正在吃食,然后有条蛇从围栏那里爬进去,被大公鹅发现了,立马昂昂昂叫的追过去,而母鸡呢则是停止进食了,惊吓的躲一边远望着,公鸡也是;而村里有些户是离后山山林比较近的,院子里养的鸡有被蛇进来吃鸡蛋咬过的,最后那鸡他们也没敢煮来吃,直接扔了。

三、蛇怕蜈蚣

蜈蚣跟蛇都是五毒之一,也都是爬行动物,但是蛇不长脚的,爬动也是成“S”型的扭动前进的,若是长得比较大条的话也是不够灵活的;而蜈蚣就不一样了,虽然比较小条,但是脚多,爬行非常的快,而且别看蜈蚣小条,反应力、攻击性特别的强。

在农村生活,小时候在野外也是看到过差不多体型大小的蜈蚣个蛇斗,最后蛇输了;那要是蛇比蜈蚣大很多呢?其实蜈蚣还是有可能战胜蛇的,因为蛇不够蜈蚣灵活、反应快,而且蜈蚣一旦缠住蛇的身体是很难被摆脱的,除非是蛇能反过来先吞咬了蜈蚣,而不是先被蜈蚣蛰咬中毒。

而且精明的蜈蚣不单会蛰蛇的身子,也会顺着蛇的身子爬啊爬,爬到头部那里蛰蛇的眼睛,让蛇失去反抗力,最后中毒而死;还有一点就是即使蜈蚣不蛰蛇的眼睛,但蛇张口,蜈蚣还会趁机进入蛇腹中,将蛇毒死的,所以蛇怕蜈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四、家里养鸡,怎么防蛇咬?

当然了,自然界动物的生存就是优胜劣汰,一物降一物的,但在农村很多人养鸡的,若是鸡被蛇咬死了,损失也是不小呢,所以该防治蛇的还是要防治的,而同为家禽的鹅就能治蛇,让蛇远离,所以家里养一两只鹅一起,鸡也就更安全了;而要是家里养有狗的话也是可以的哦,小时候乡居小菜家里都是养过鹅、狗的,感觉不错,村里其他户养狗/鹅的也多。


乡居小菜


有时候,我经常会想,这个世界的背后是不是真的有上帝之手在操控着地球里的世界万物呢?因为这个世界万物,都是生生相息,而又生生相克的。当人类因为智力而成为世界的主宰而没有天敌时,上帝又赋予了人类复杂的情感和各种致命的病毒。

就拿蜈蚣,鸡,蛇,三种动物来说吧。它们三种动物遇到一起时,既不会凑在一起愉快地斗地主,也不会一遇到就三国乱战地打起来。因为他们相互克制,遇到后,一般来说都会相安无事的,谁也不管先动手。

鸡克制蜈蚣,蜈蚣可以克制蛇,而蛇又可以克制鸡。就像我们猜拳时,石头剪刀布相互克制一样。


1:鸡克制蜈蚣。

在十二生肖里,有一个传说是,因为蜈蚣借了鸡的双角去给了龙。结果龙没有还回来,使得鸡的十二生肖地位低于龙。鸡于是就迁怒于蜈蚣,生生世世吃蜈蚣。

在农村里,每次鸡看到蜈蚣时,就会去吃掉,尤其是公鸡。鸡吃起蜈蚣来,特别的得劲。

有人会问,蜈蚣有毒,难道不会反抗吗?

首先,鸡身上有很多毛,特别浓密。蜈蚣的毒牙是无法咬透鸡的。

鸡的口水,尤其是公鸡的口水是蜈蚣毒的天然克星。农村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不小心被蜈蚣咬了,用公鸡的口水涂在伤口处,很快就消肿不疼了,比任何药都管用。

所以,蜈蚣天然被鸡克制。


2:蜈蚣克制蛇。

说蜈蚣克制蛇,这种说法应该说很笼统的。一般来说,两者体型不是相差太大时,蜈蚣会主动主动攻击蛇,而蛇会被蜈蚣的毒液毒死。有时候,蛇和蜈蚣会双双死掉。

而当是体型比较大的毒蛇时,反而蛇会克制蜈蚣,把蜈蚣弄死。

蜈蚣,身上有一层硬壳,有光滑又硬,蛇是很难下口的。而且,蛇攻击猎物一般是生吞的。蛇不敢吞蜈蚣,因为蜈蚣可以在蛇的肚子里破肚而出。

如果蜈蚣个头比较大,而蛇不是很大时,蜈蚣往往会把蛇当午餐的。

蜈蚣可以咬开蛇的皮'把毒液送入蛇体内,使得蛇疼痛失去战斗力。

总之,蛇和蜈蚣,不能说蜈蚣完胜蛇,但体型相差不太大的话,蜈蚣会主动攻击蛇,并且可以克制蛇的。


3:蛇和鸡。

蛇和鸡,一般来说,鸡是怕蛇的。虽然说大部分蛇是不会特意找鸡当食物。但是,蛇的咬合能力以及缠绕能力,还有蛇毒,都能让鸡难以承受,甚至把鸡吃下肚子。

一些体型比较大的蛇,进农舍时,不仅仅只是为了抓老鼠,有时还是奔着鸡舍的鸡来的。蛇也是吃鸡的。

所以农村人养鸡的时候,会在院子里养一两只大鹅,用来防蛇。

当然了,当蛇体型比较小时,鸡也会把蛇当食物的,如鸡吃盲蛇。

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说了,大自然里的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没有完全的强者,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弱者。

这话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作用事物间的相生相克原理。


村哥小凡


蜈蚣治蛇,蛇治鸡,鸡治蜈蚣的故事,自小就听说,鸡克蜈蚣,蛇吃鸡是亲眼见过的,相信,但一直对蜈蚣治蛇克蛇有怀疑,没见过。说鸡治蜈蚣的故事是出自《西游记》,孙悟空求大公鸡去把蜈蚣变的妖精收拾了,说是鸡的口水津液能治蜈蚣毒,若被蜈蚣咬了,可用鸡口水涂抹就好。蛇吞鸡见过,鸡叮蜈蚣见过,蜈蚣克治蛇一直没见过,总是半信半疑的,说蜈蚣多足可爬到蛇头上把蜈蚣毒注入蛇要害部位,如蛇眼等,将蛇毒死。

小时常玩游戏,玩最简单不要本,又最能满足人的好胜心的游戏,那就是用拳头,剪刀,布来赌输赢。拳头克剪刀,剪刀剪布,布包拳头,出两手指代剪刀,出五指一手掌代布,五指收回抓住代拳头。这游戏很考人的智商,还要眼快手急才可。现在酒桌上猜拳行令,还玩这一招,简单,又耍赖不得,谁输就罚酒。这拳头克剪刀,剪力克布,布克拳头与蜈蚣治蛇,蛇治鸡,鸡治蜈蚣不是一样道理吗?世界人事,一物降一物,一物生人物,说怪不怪,不怪又怪。大自然就如此,生生克克,生生死死,各有特长,各有优劣,这就是世界,就是生存之道,生存定律。

后随年龄增长,知识渐多,也思考了一些问题,包括哲学数学心理等。这蜈克蛇,蛇克鸡,鸡克蜈蚣可列成一个三角形,蜈蚣,蛇,鸡就三角上的三个点。三角形分多种,等边等角的,不等边不等角的,也各有特色。直角三角,钩股弦关系,等边等角关系,深悟这些形理气数定律,会给人许多感语及启发,对如何做好人,适应好环境社会是大有帮助的。

后来学习了哲学,唯物论辨证法,也学了心理,更学了阴阴五行生克制化,易理之变等等,深深明白了一些理,矛盾的产生发展,如何生克制化,三角理论,为人能明白其中许多,会利用其中,就算是人生大赢家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黄雀之后还有猎人,一个人一时得势,不要得意忘形而不知所以而骄,凡事谦虚学会留余是必要的,谁没有优劣呢?谁敢说世界无敌?





树德汉硕


农村俗语“蜈蚣鸡母蛇”是什么意思?为何有些蛇会怕蜈蚣?

这句话应该是潮汕那边传下来的,“蜈蚣鸡母蛇”其实就是大自然中物种的相生相克吧。

在农村生活的可能都见过鸡啄蜈蚣,其实鸡不光是啄蜈蚣,其他的虫子蚯蚓之类的能动的鸡都会去啄,就和猫咪一样什么东西都要去用爪子扒一扒。不过蜈蚣大家都知道是有毒的,可是鸡吃了蜈蚣却一点事都没有。所以我们这里都是觉得鸡是不怕蜈蚣的毒的吗,觉得鸡的嗉子是可以解毒的,所以就传出了要是被蜈蚣咬了吃鸡嗉子就可以解蜈蚣的毒了。因为自己也没被蜈蚣咬过,这种说法也就没法证实了。

而农村的母鸡的威胁除了村里的黄鼠狼那就属蛇了,以前在奶奶家可见过这种情景。在农村晚上鸡都是要赶进鸡架里关着的,那天鸡进鸡架里之后就不停的在叫,觉得奇怪奶奶就去看看,当时我也跟了过去。鸡架门打开之后就看鸡全挤在一个角落里显得很不安,鸡架里黑黢黢的也看不清是怎么回事,奶奶就拿来了手电往鸡架里面照,这一照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鸡架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条小蛇,怪不得鸡都挤在一个角落乱叫呢。不过还很好奇,奶奶家有一只大公鸡平时和狗都能打一架,怎么一条很小的蛇就被吓成这样了。可能鸡天生就对蛇有恐惧吧。

至于蛇怕蜈蚣是不是真的呢?我们东北农村的蜈蚣都是很小的没见过那么大的蜈蚣更别说蜈蚣和蛇打架了。但是我猜想这蛇怕蜈蚣的原因可能是蜈蚣的毒吧。别看鸡吃了蜈蚣没事,这蛇吃了蜈蚣就不见得没事了。农村里的小蛇一般还都是没有毒的,估计蜈蚣不一定能打得过蛇,可是蛇打赢了把蜈蚣吃掉自己也一样中毒,所以才怕和蜈蚣对势。


乡村刘肉段


蜈蚣、母鸡和蛇是农村中最常见到的三种生物,老人们之所以会说“蜈蚣鸡母蛇”是因为这三个生物正好是一个互相制约的连环圈。蜈蚣害怕母鸡,母鸡害怕蛇,蛇又害怕蜈蚣,这句俗语是不是很有意思呢?那么为什么蜈蚣会害怕母鸡,母鸡为什么会害怕蛇,蛇又为什么会害怕蜈蚣呢?

先来看为什么蜈蚣会害怕母鸡。在农村人们都喜欢养几只母鸡,农村养母鸡多是散养,母鸡也只有在下蛋和天黑时会回家,平时便三五成群在野外找食物吃。大家都知道,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去年我家收拾常年不住人的南屋准备做成厨房,南屋常年累月晒不到太阳屋里特别潮湿,再加上以前爷爷喜欢在南屋里放一些喂羊用的干树叶,南屋挨着墙的地面上就有了很多垃圾,爸爸在清扫这些垃圾扔到外面时发现了好几条蜈蚣,便扔到鸡觅食的地方,还没等蜈蚣逃走母鸡便围了上去,虽然那几条蜈蚣个头都挺大,每个都还很厉害,但是在母鸡左啄右啄之下马上就败下阵来,没一会的功夫便进了母鸡的肚里。蜈蚣虽然有毒,在抵抗母鸡时也会将母鸡咬伤,但是母鸡体内有能解蜈蚣毒的成分,所以受伤的母鸡会自己治愈。

再来看为什么母鸡怕蛇。在农村蛇也很常见,蛇经常出没鸡窝寻觅鸡蛋并咬死母鸡。我家每年都养母鸡,在母鸡下完蛋以后会第一时间拿走不敢让鸡蛋在鸡窝中过夜,就是害怕鸡蛋会将蛇招来。母鸡虽然不怕蜈蚣,但是却害怕蛇,因为蛇要比蜈蚣大很多倍,母鸡在看到蛇以后虽然也会用去啄蛇,但是母鸡并不是蛇的对手,如果是碰到有毒的蛇,母鸡会在短时间内被蛇毒死,那些没毒的蛇也会将母鸡吞食。

最后就是蛇怕蜈蚣。蛇之所以怕蜈蚣,一是因为蜈蚣有着坚硬的硬壳,蛇很难将蜈蚣毒死,二是因为蜈蚣身手矫健,可以爬到蛇的脑袋上去啄瞎蛇眼让蛇看不到自己,农村中的蛇多是没有毒的蛇,体型也很小,蜈蚣会在和蛇打斗时将毒注射到蛇的体内,蛇在中毒以后就会败下阵来。

蜈蚣、母鸡和蛇就是典型的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把三者分开来它们之间没有联系,当把它们三者放到一起就会觉得很奇妙。


悠悠乡村路


“蜈蚣母鸡蛇”,其实没有必要较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更没必要较真它们谁打得过谁,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它就像写论文时列举的例子一样那么简单。

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讲究的是万物相生相克这个道理,而“蜈蚣母鸡蛇”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例子。中华文学博大精深,真正的相生相克,并不仅仅是指某个物种或者物质之间的“相生”与“相克”,它还延伸到“命运学”等。比如今天的科学说的,宇宙中所有星系中的星星依靠着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达成某个相对平衡。太阳系有太阳系的相对平衡,银河系有银河系的相对平衡。相对平衡就是相生相克,哪个星球的引力突然暴增,平衡就会被打破,就是相克。古代没有这类引力学和计算公式,所以用相生相克同样可以阐述这一宇宙现象。

生活中最常听到的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古代人难道只知道世间有金木水火土,而不知道还有空气、还有气体吗?当然不是。相生相克本来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用“金、木、水、火、土”来描述主要是为了把抽象的东西使它形象化,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它不是真正的指“金木水火土”。把“金木水火土”放到“命运学”就是这个意思,使命运学这种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比如八卦图中的“离位对坎位,坤位对艮位”等,这样的八卦图过去就有好几个版本,传下来的基本都是人们觉得比喻最形象的版本而已。具体有哪些版本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八卦图最大的成功就是它可以不断的延伸、划分出更多的小板块方便研究,就像我们常说的“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还可以继续推算延伸,把原本大概的板块延伸、划分得越来越精确细腻。

“蜈蚣母鸡蛇”只是其中一个现象,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比方,这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





点评侠bolly


这让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讲的飞蜈蚣杀死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和这个问题一样,都说明了蜈蚣克蛇。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才使得世界如此缤纷。而生物界的相生相克一方面很有情趣,一方面又是那么残忍。今天说也一说蜈蚣、鸡、蛇相生相克的事儿。

这三种动物之间的生死存亡、打斗胜负像极了三个孩子玩剪子包袱锤。鸡克蜈蚣,蜈蚣克蛇,而蛇又克鸡。

这三者很难相遇在一起,一旦相遇时,一般来说都会相安无事,谁也不管先动手。但是其中二者相遇却是常有的事。

一、鸡克蜈蚣

小时候,家里养着鸡,经常见到鸡吃活虫。这活虫里当然少不了蜈蚣。鸡降伏蜈蚣非常容易,“嘴”到擒来,就像张飞拿个包子一样容易。鸡凭着坚硬的嘴一下子就能够把蜈蚣的脊梁叨“骨折”,然后吞下去。


有人会问,蜈蚣有毒,鸡难道不怕吗?当然不怕。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鸡口中的津液能够消除蜈蚣的毒素。这就是鸡为什么是蜈蚣的天然克星的原因。在农村,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不小心被蜈蚣咬了,用鸡口中的津液涂在伤口处,很快就消肿不疼了,比消炎药都灵。

二、蜈蚣克蛇

蜈蚣很小,却能克蛇。

一般来说,蜈蚣遇到蛇会主动主动攻击,只要咬了蛇,蛇就会被蜈蚣的毒液毒死。但是相比蜈蚣,蛇是“大力士”,它会与蜈蚣打斗,有时候蜈蚣会死掉。

蜈蚣,身上有一层硬壳,又硬又光滑。蛇攻击大猎物,一般是缠绕,攻击小猎物,像蜈蚣用舌用嘴吞。但是蛇不敢吞蜈蚣,因为蜈蚣可以从蛇的肚子里破肚而出。同时把毒液送入蛇体内,使蛇疼痛失去战斗力。



三、蛇克鸡

我知道蛇吃老鼠,也吃青蛙,还真没有听说也没见过蛇吃鸡的事。只见过鸡蛇相遇,鸡咯咯地叫,蛇吐舌头儿,但是一般情况下鸡怕蛇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但是,一切又都不是绝对的。我遇见过几次大公鸡叨人的情况,不只是小孩,连大人也敢叨。这样的大公鸡应该是不怕蛇的,就像人们说的大老鼠不怕小猫一样。


这句俗语就是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生相克的,互为食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