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差距拉开这么大?

亻睹mU536809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英国虽然在二战前殖民的那几百年的殖民中,英国已经消耗了大英帝国往日辉煌的国力,远的不说,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英国已经是衰落很多了。参加了一战、二战让英国不断地被大量消耗,从此很难有再站起来的时机了。而后来的霸主美国那个时候正处于上升期,一个衰落一个上升就很容易反超了。

再有,英国是处在欧洲大陆边缘,和欧洲大陆只隔一湾浅浅的海峡,一战还好,二战时武器发展的非常快,德国人可以在不过海峡的情况下,用海军、空军和火箭袭击英国,给英国的经济和民用设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美国就不一样了,两面都是广阔的大洋,二战时美国是派兵在海外作战,大不了就是派出去的都扔外面,但是美国本土没有遭受大面积的打击,工业都在,财产也没受什么损失,只要战争已结束能马上进入发展状态,因为打击到美国本土也是件难事。

还有就是最简单的,两国国家体量不一样,英国几千万人口,在二战的时候损失很大,且多为青壮年劳动力,而且国土面积不大,可能德国打击很小一片就得占英国本土的几分之一了。美国两三亿的人口总量,九百多万的国土面积,还没受损失。虽然美国和英国是两个国家,但是如果按照英国的体量算,美国能顶好几个英国,一个两亿人口的国家崛起和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崛起能一样吗?所以只要美国进入发展正轨,英国马上就被甩在后面了。


鍋盖頭司令


二战前的英国就是世界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尽管已经开始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殖民地面积仍居世界第一。但是二战爆发后,德国向英法联军发动攻击,法国沦陷,最后英国独自面对德意两国的联军,德国见英国久攻不下,就想联立远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希望日本在东南亚战场上牵制住英国,虽然在战争初期英军输掉了马来亚战役,但是在随后的新几内亚战役和英帕尔战役中,英邦联军重创日军,让日军再也无力抵抗。英国在与德意日三国的会战中,硬是支撑着未让国土沦陷,可见实力之强横。苏德战争爆发期间,尽管英国处境艰难,但是还是给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使得苏联得以熬过漫长冬季,最终迎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英国为抵抗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战争,几乎倾尽全国之力,战略储备被大幅消耗,虽然国土未遭沦陷,但日日夜夜承受着德国战机的疯狂肆虐,所以二战结束之后,百废待兴,又加上五六十年代民族主义崛起,印度澳大利亚等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再也无法从殖民地获取资源和财富,曾经世界老大哥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反观之美国,在一战战争初期,美国表面上持中立态度,其实是在中立的名义下,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出售军火,牟取巨额暴利,对外贸易的增长,不仅使资本家大发战争财,而且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使国防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越来越弱,而美国则越来越强。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交战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美国看清形势,扯掉自己“中立”态度的面具,加入协约国,是想在战后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二战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借口参与到战争中,毕竟美国与交战双方都相隔甚远。与一战不同的是,二战初期,美国为反法西斯阵营提供武器装备,当然这些武器装备也不是无偿提供的,为什么美国不像一战那样和交战双方做生意了,是因为一战的时候美国和交战双方相比,自己还很弱小,希望借一战削弱双方的实力,二战后,国际形势已经比较明朗,英国已经开始衰落,德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为使双方实力均衡,从而削弱德国,这样战后自己才能成为世界霸主。纵观一战二战,美国本土并没有被卷入战争,国家建设一直都未中断停止,而且一战二战结束后,美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向战败国索要巨额战争赔款,而且带走了战败国的科技人才和技术,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第一个研制出原子弹,第一个实现月球登陆,让美元成为世界流通货币。


平凡人的赤子之心


在二战之后,为什么英国与美国的差距拉大了呢。首先我们要考察历史。在二战以前,英国,美国,法国已然成为三大帝国。其中以英国为首。一战和二战前,英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以说英国几乎是世界上的霸主,在全球各地可以说是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但是,二战结束的英国怎么样呢?显然已经不再是世界霸主了,也不再是世界强国,只能算是欧洲强国。 在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紧密联合,对德国法西斯进行了开战,并且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虽然英国在二战期间,表面上获得了整个二战的巨大胜利。但是,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英国的实际情况,已经与战前完全不同了。这个时候的英国,却紧跟在美国的身后,对德国进行开战,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的英国已经确确实实的沦为了美国的跟班小弟,铁杆盟友了。英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和强大国家的地位,已经尝失而沦为了欧洲的强国。


英国的强大依靠的是海外殖民地和巨大海外市场所维持的。而战争一旦开始,海外贸易必然受到影响,这种依靠吸取殖民地利益和财富的英国,已经无法应对以本土经济强势崛起的工业化国家德国的挑战了。一战和二战后随着殖民地陆续独立,英国没有可吸取营养的市场和领地,不能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国际战略,金融市场又被美国取代,国际影响力大幅降低。自然就失败了。以前的战争是英国打别人,可以赚取大量的真金白银和巨大利润,而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完全就是入不敷出被动挨打,二战英国彻底沦为一片焦土。也丧失了翻拍的机会和本钱。


在国际战略上,英国也存在巨大的失误,美国的强势崛起,就意味着英国必定衰落,世界上只能有一个老大。(包括后来跟美国竞争的苏联)。在国际战略上,英国的策略是大陆均势政策,在欧洲为“孤立主义”不允许两强并立。限制和扼制法国和德国的力量。而美国为了强大起来。则奉行欧洲均势政策,也就是有财大家发、双方的战略侧重点不同,一个是要保住老大,一个是要夺取老大,大英帝国的没落必然是一个新崛起的美国的最主要国的目标。(德国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为了争取当老大。)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在英国疲惫不堪的时候才出手,时机和策略运用的十分地巧妙。总之,英帝的衰落,这是必然发生的。无法避免的。


燚如君子


为什么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差距拉开这么大?

其实在一战之后,美国和英国的实力就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到了二战之后美国就开始迅速超越英国!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战争带来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本土基本上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不仅如此,美国还通过倒卖军火等物资,大发战争财。而英国在一战之后就从债权国变成了负债国。二战中,英国本土遭到德军狂轰乱炸,工业基础被严重破坏,“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也拱手让给了纽约。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本土安全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又吸引了更多的科学家和各种人才移民美国,从而促成美国引领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所以美国迅速与英国拉开差距。


  • 殖民主义的衰落

英国之所以称之为“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他曾经控制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土地和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盖地球大部分经度,太阳时时刻刻都会照耀英属领地。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上殖民统治造成的经济、政治不平等,世界各国纷纷要求独立,到了二战之后,去殖民化成为主旋律。而英国在战后的国力衰退中,也难以为继这种殖民统治。失去了从殖民地掠夺财富的机会,自身体量又小,自然就加速了英国的衰退。与之对应的美国自身体量大、对殖民依赖小,其殖民地大部分在一战之后就已经逐步独立,所以对美国的影响自然就非常小。


  • 制海权易主

制海权对世界近代史,乃至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二战前英国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但是美国在一战之后的华盛顿会议上,争取到了和英国同等的海上地位,将美英日法意五国的主力舰比例确定为5∶5∶3∶1.75∶1.75。而二战直接导致英国和日本的海权没落,美国由于保存了完整的军工体系,海军迅速乘势崛起,自此世界海权易主,美国彻底将英国甩在身后。


总结:英国在世界大战中饱受摧残,殖民地独立又丧失了输血功能,同时丢失制海权则注定了难以东山在起。而美国由于保护了本土的安全,很好的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凭借强大的制海权,彻底将英国甩在身后!

以上樵渔个人观点,感谢你的阅读,期待你的点赞关注留言,谢谢!!!


樵渔闲谈


英国损失惨重

二战期间,英国被迫早早就加入了战争。在敦刻尔克,虽然英法联军成功撤退,但也损失了不少人马。

更为重要的是,在法国沦陷后,坚持抵抗的英国,一直面临着纳粹的轰炸。英国一些城市甚至被夷为平地,伦敦也是满目疮痍。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既要耗费巨大的军费,又在无尽的空袭中遭受着巨大的损失。

经过二战,英国已是元气大伤,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几乎无存,等于白手起家再建设。而且,在二战之前,很多英国的殖民地已经独立,英国无法再从殖民地吸血补给。

美国未伤筋动骨

相比英国,美国在1941年底才被迫加入战争。此前,美国的军火贸易带来了非常丰厚的收入,也促进了国内的发展。


即便加入战团后,除了珍珠港事件,美国本土几乎未卷入战火。所以,美国本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工厂、城市基本完好,不像英国那样伤筋动骨。

二战后,美国在接收胜利果实时占了很大的主导地位,拿了很多好处。

战争中,许多犹太科学家、银行家跑到美国,给美国带来了资金和先进科技。

战后,美国又招揽了许多纳粹科学家,实力进一步提升。

所以,英国和美国,一降一升,差距便增大了。


史小煮


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差距拉开这么大,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在二战的过程当中,战火是烧到英国本土的,所以英国的本土遭受到了战争的重创,而美国却没有。据统计,仅军事方面,英国在二战中死亡人数在40万左右,死伤总计160万,损失财产1500亿美元,海军损失4艘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5艘航空母舰、5艘辅助航空母舰、33艘巡洋舰、154艘驱逐舰、138艘护卫舰、90艘潜艇、合计水面军舰341艘,丧失了对海洋的控制权,也是殖民地基本丢个干净的原因之一。从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退居二线,几乎可以说是二战中损失最大的国家。


其次,英国在二战过程中是受损国,但是美国却不一样,相对于它的损失来说,它的获利却更多。比如一是在战争期间贩卖了很多武器,赚的盆满钵满。二是缴获了许多德国的主战的武器,包括主战坦克,把这些武器拿回去研究,他们获得了很多的德国先进研究成果。


然后,美国在二战后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由于大批的科学家,为了躲避战争的摧残,加上美国对科学家的搜罗。美国的工业科技水平快速增长。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这样来到美国的,为美国的核武器核工业和人才培养,贡献非常大。美国的钢产量,美国工业值迅速增加。


再后,战后美国深度参与世界秩序的重置,因此主导了很多国家的战后重建工作,同时也将自己的美元体系推向全球,美国的美元成为货币老大。众多美国的财团在美国成长迅速,直至华尔街的崛起,主导了全球的货币流通。同盟国转移了大量的黄金及存款储存在美国本土,光英国就运送了价值十八亿的黄金及债券至美国及加拿大的银行,美国人用这些钱生产大量的物资,再出口到这些国家。

最后,美国成为真正主宰全球的核心国家。美国也扶持了一些代言人和傀儡,众多国家为美国马首是瞻,奠定了美国世界警察的地位。然而国际政治空间是有限度的,美国强权的增长必然会导致欧洲列强势力的减弱。


【结束语】不得不说,虽然英国在二战前虽然工业总产值已经在世界的位次下降,但是经历了二战后,英国真正意义上彻底失去了日不落帝国的光辉。


立坤观察


为什么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的差距拉开这么大?首先自己可以把现在的英国和美国比一下就知道了,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属于英国的时代早已远去,美国已经成了新的时代的领航者。

美国与英国的较量由来已久,其实在一战之前的时候,美国的经济总量就已经和英国基本扯平了,那个时候的英国还算是庞然大物,殖民地无数的时代,现在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导致了英美之间的差距。

第一:二战后,英国失去了殖民地,这是落后于美国的根本原因。殖民地能给英国带来源源不断的金钱和工业产品,但是随着二战之后,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英国的殖民地快速了断了英国之间的关系,摆脱被殖民的命运。英国只能退守到英国本土,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的一个半小岛上维持这自己的国家。

第二:英美两国人口的差距。美国拥有3亿多的人口,而英国只有6000万的人,是英国的五倍。人口能带来什么?带来的是工农业的活跃,经济的繁荣昌盛,并且英国的老龄化严重,出生率一度达到负增长,这在当今世界,你拿什么与美国竞争呢?

第三:美国的起步早,没有战乱,一直猥琐发育。前面说过在一战前期,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和美国持平,又加上一战,二战,美国本土不仅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而且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使得美国近百年来都以一个安全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

第四:英国本土在二战中遭到轰炸。这个和落后于美国关系不是很大,但也值得说一说,因为殖民地的损失,英国只能退回本岛,所以本岛因为二战纳粹德国的轰炸,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有的地方的土地不能再利用,房屋的重建,设施的改良等等,都给英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英国现在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了,但是在一战,二战,殖民贸易中,都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国内的科技,文化在国际上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只能说英国在持续的衰弱,而美国依然在不断的变强,一增一减,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历史深度揭秘


1,联合王国本土和实际上整个英帝国遭受的战争损失就不说了,两次世界大战里不列颠本土都遭到了轰扎,航运被破坏,总阵亡人数接近二百万人。我倒是觉得说这个没有意义,因为即便是在不列颠之战期间,也基本没有影响英国的航空生产能力,英帝国的装备生产仍然远远甩下日本和意大利,和德国不相上下。非要说是战争破坏,这是不成立的。

真正的问题是很多人脑子里对时间一丁点常识也没有。

2,美国国力超过英帝国(及其联邦)的总和在一百二十年前就已经发生了,20世纪初期,进入爱德华时代的美国就已经有超过整个大英帝国所有国家总和的工业产值,这个时间点远远早于一战前。而如果我们回溯美国超过”联合王国“——UK这一点,那么时间还要更早,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晚期。

图中所有的所有国家,所有的“British”国家加在一起,在绘图时,也只能勉强和美国的经济实力对比

在皇家海军订立双强标准的1889年,英帝国的国力已经度过了其巅峰。因为如果我们考虑1887年以前,19世纪70到80年代第一次法国铁甲舰危机之后,皇家海军的实力远远超过了紧随其后的两大强国的总和。重新订立要与两者相等,本质上就是无法维系其地位的象征。而这一点很多人也拎不清楚:英国海军从来就不是一支技术上极为过人的海军,拿破仑战争前海军就已经面临着技术老化的问题无法解决了。事实是:一个小国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注定面临着无法进行快速升级的问题。1887年是这样,1906年是这样,1921年是这样,1939年是这样,1948年是这样,1982年是这样,1997年是这样,2019年还是这样。直到今天海军已经几乎裁撤了所有舰队只留下一个command以后,才有大刀阔斧地上马了全45型和QE的计划的可能,80年代的RN都断然不敢切掉所有的二三等护卫舰。这是后话了。

很多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正处于如日中天的环境,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的;世界大战更像是衰落期的英帝国为自己和平落幕的权利而进行的搏斗。

3,有人认为海峡天堑让英国先天易守难攻,这个想法也是完全错误的——同时在西非,叙利亚和马达加斯加对抗法军,在埃及对抗德意军队,在澳洲和缅甸对抗日军,同时维护北海,南北大西洋,印度洋的航路再给马耳他输血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而殖民帝国本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帝国,而是一个个孤悬海外的组成部分在强敌环伺之间彼此联系,防御一个殖民帝国就意味着在全部前线额无数敌人同时作战,地理上恶劣到了极点。这一点我也在很多地方说过。英帝国压根就不是个帝国,他是一个由各个王国,皇家殖民地,保护国,印度帝国和英联邦里的各个邦联——自治领(比如今天的加拿大),联邦(比如今天的澳大利亚),在英王共主的大前提下组成的一个抱团的统一市场和防卫体。帝国的日不落,统御七大洋,意味着七大洋上所有的国家都有可能和帝国为敌。在WW2这个问题就非常明显了:德国宣战时英法有能力集结和德军相仿的兵力和对抗,但是意大利宣战法国倒戈以后英军就分身乏术,日本也宣战以后兵力更加捉襟见肘。英帝国从来就没有同时和多个主要对手在多个主要战线上开战的能力,帝国安全完全寄希望于所谓的帝国承诺带来的兵力集结,当印度和阿富汗爆发战争时,可以从不列颠调集部队,当北非战事吃紧的时候,可以从澳新调集部队。这种集结在航海时代和世界大战前自然是有效的——但是和美国所面临的环境是天上地下,美国及其主要势力范围美洲字面意义上距离任何冲突区域都隔着一座大洋的距离。

4,人口是个大问题。东线苏军战斗伤亡和人员损失接近八百万人,把整个英帝国陆军加起来,也就将将足够在东线打四五年时间。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毫无疑问的是,帝国是大门敞开,几乎不设防的——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是拒止苏联的唯一可能。

美苏伤亡的网络meme,下一场世界战争就是帝国的末日,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里尤其可以用来说明一二战之后去殖民化的运动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深陷财务危机,经济大萧条和汹涌澎湃的离心运动在一战后同样非常明显,但是一战后英帝国没有采取去殖民化的措施自我解体。而与之相反,二战后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去殖民化推行的非常迅速。这里一个最关键的要素是苏联的威胁。

如果和苏联开战,按照战争的经验,几年以内就足够把整个帝国打得不留一个年轻人。和一战后整体上和平的间战早期不同,战后一个逐渐明显的问题是,维护整个帝国已经是字面意义上毫无可能。不需要下一场战争来说明,不需要核武器,不需要苏联海军的高速巡洋舰,潜水艇,不需要米格飞机。只需要简简单单的看一下,两个全面工业化的上亿人口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就已经和本土只有千万级人口,在两次大战中损失了一百七十万人的英帝国没有任何关系了。战争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几乎毫无停息,而英国始终站在冲突最一线,下一场战争就是末日。这种时候一步步去殖民化,把原帝国直接治下的区域变成冲突区域给美国留下介入的窗口,让美国佬去维护世界秩序和苏联头破血流,是唯一能够昂首挺胸地活到下一个世纪的办法。

很多人觉得两战代表着英帝国的“衰落”——毋宁说两战代表着“一个衰落的国家如何尽可能的维护独立和尊严”。

实际上虽然我们对比美国本土和英联邦各国,会发现美国有压倒性的影响力优势;如果我们对比英帝国及联邦和其他殖民帝国,无论是那些仍在女王治下的澳新加,还是走了独立道路的南非印度埃及马来亚和新加坡,世界大战的殊死搏斗某种意义上换来了很大的战后空间。去殖民化有可能带来远要更糟糕的结局:前意大利殖民地的索马里,利比亚,前荷兰殖民地的印尼,至今没有脱离法国阴影的法属西非,转向苏联的叙利亚和美西争夺的南美诸国。


鸭梨山大


英国为什么在二战后与美国差距越来越大?

英国实际上是殖民经济的最后一丝余光。

地球上真正的日不落帝国,到现在为止,也就只能算是西班牙、英国和美国三个。

西班牙是靠大航海时代发展起来的,在全世界各地都建立起了殖民地,并且富豪一时。然而西班牙的财富,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发展建立起来的,而是靠掠夺其他殖民地尤其是美洲的金银富裕起来的。现在的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国家的富强,其实应该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这样才算真正的富强。而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其实这些都是浮财横财,是无法长久下去的。就像一个人,哪怕你家里存着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财富,但如果你没有投资没有企业而只是坐吃山空,那么无论你存款再多,最终也会变得贫穷一样。

而西班牙主要就是靠浮财建立起来的帝国。来自美洲的财富被不断地运回国内,皇室确实有钱,但下层老百姓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反倒因为财富的大量涌入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生活极为困难,然后他们就出外冒险,从殖民地掠夺财富。上层贵族大肆采购奢侈品,却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商业体系,完全是在坐吃山空,所以他们都是从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地大量采购(反正有钱),结果反倒促进了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地工业体系的建立。然后随着美洲的银矿被挖光,没有了经济来源,西班牙一下子就没落了。到现在西班牙依然是个二流国家没有恢复过来,就因为它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英国是介于殖民经济与现代经济之间的辉煌。工业革命发起于英国,所以英国建立殖民地的目的不是像西班牙那样直接以黄金为目标,而是以原材料和市场为目标。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美国独立是因为美洲市场。它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从各个殖民地将原材料运回英国,然后加工之后再将成品以高价卖给殖民地,从中赚取高额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德国兴盛起来之后,不满足于市场的不足而与英国争夺殖民地市场的结果。

而美国,实际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其经济总量就已经超过英国了。美国一直发的是其他国家的国难财。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它都是给交战双方卖武器,从而借用其他国家的金钱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题外话,我们国家能够发展起来,其实应该感谢五六十年代老大哥无偿地帮助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英国没落的原因就在于两次世界大战对于整个世界所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促成了美国和苏联两大巨头的崛起。这两大巨头的存在导致各个殖民地有了可选择的余地,不再忍受英国殖民地经济赤裸裸的工业剪刀差。各个殖民地的独立,也就导致了英国殖民经济体系的崩溃,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而实际上,美国现在做的事情与英国当年差不多,也一样是赚取剪刀差的高额利润。只是手段更隐蔽更先进,不再是使用原材料与成品之间的剪刀差(现在做这个事情的是中国,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赚取的利润已经很微薄了,更有利的是建立工业体系增加就业率培养产业工人),美国的制造业现在已经衰落到很严重的地步(川普现在就是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但美国现在所利用的是技术差距、管理差距,尤其是金融资本的差距来割全世界的羊毛。最近几次金融危机,美国都是利用它在全球经济中的优势,将国家的金融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让其他国家替它买单。


轻松壹笑


二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军火工业蓬勃发展,并且美国真正参战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之前并未介入二战,因此国民经济损失不大。二者,欧洲因为战乱,大批欧民移民美国,其中有大量的各领域专家学者,为美国经济建设和国家军事力量奉献了重要力量,因此美国在二战后囤积了实力,而二战后的欧洲却是满目疮痍、发展滞后,这就为美国制造了良好时机,可以发动“马歇尔计划”,来控制欧洲了,它成为了真正的王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就如上文所提到的,“满目疮痍”,并且它已经是没落的“日不落帝国”了,没有力量再去跟美国争了,因此英国在二战后很难去跑过美国了,不仅是在经济军事方面,就是人才方面也难及美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