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买武器是不是只买贵的,为什么?

宇智波撒是给


要说当今国际军火交易市场上谁花钱买武器买的最多,那么肯定是印度,但是要说哪个国家最不擅长做生意,总是花高价钱买低质量的武器,那么印度仍然还是排在第一。

长期以来印度走的一直是用钱来买战斗力的路,花费重金向美国俄罗斯的购买先进军事武器,妄图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军事力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被美国和俄罗斯坑的次数实在是数不胜数。美俄经常的做法都是把武器价格提升好几倍以后再卖给印度这个冤大头,这已经让世人司空见惯。不过可能是价格提升的太厉害,印度人有时也终于忍受不住大喊重新考虑买不买。

例如印度军方正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向美国购买无人机装备。原本印度军方有一个相当宏伟的计划,他们打算耗资60亿美元向美国购买,大约30架捕食者系列无人机,陆海空军各会分得10架。而现在按照印度军方的说法,由于美军全球鹰无人机在波斯湾地区被伊朗所击落,他们正怀疑美国的无人机能否在印度周边安全的执行任务,因此由于要不要购买美国无人机,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真正打退堂鼓的原因,还是因为美国人抬高的价格。

捕食者无人机是美国空军中的一款拳头产品,在过去的这20多年来执行了无数次的作战任务,就连本拉登的藏身之处都是这款无人机所发现的。美军广泛的使用这款无人机在中东,中亚等地区执行作战任务,作为美军大规模使用的武器,这款无人机拥有不错的技战术性能,但是其价格也不会太难以接受,大约为2000多万美元一架。这个价格是美军的内部采购,在对外销售的时候,肯定是要把价格往上抬升再卖出。然而从印度方面的合同来看,美国人实在是太过分了,区区30架无人机就要了印度60亿美元,这已经是10倍的抬升价格。要知道,即使是美国最先进的全球鹰战略无人机,其价格也没有到2亿美元一架,美国人狮子大开口确实太凶狠了。

而反观印度这些年来所进行的军售交易,虽然他们也经常花大价钱买对方的武器,但是花钱总归还是换来了一些战斗力。印度曾经耗资87亿美元购买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这36架战斗机的入役将会给印度空军带来对巴基斯坦空军决定性的技战术优势。同时这87亿美元不仅包括了战机,还包括了配套的一系列维护系统以及武器弹药装备,这笔钱的的确确的使得印度拥有了一支令巴基斯坦望而生畏的空中力量。

而陆军方面,印度次次20亿美元购买464辆俄罗斯生产的t90主战坦克,要知道巴基斯坦全国的坦克数量也不到3000辆,这其中还有大部分是二代坦克用来充数。这460多辆先进的三代坦克,加入印度陆军之后,势必会给对面的巴基斯坦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这笔钱看起来花的也还是挺划算的。相比之下,只比阵风战斗机的订单便宜了1/3,这三十架无人机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那么显著。对于美国台架台的如此离谱的产品,即使是习惯了吃亏的印度,这一回终于也有些忍受不了了。


科罗廖夫


1.2009年,印度空军举办了一个“印度未来先进战机计划”的招标会,面向全球进行招标,预计花费100亿美元采购126架先进战机来取代印度空军当中老旧的米格-21机群和米格-29机群。美国洛马F-16和波音F-18战机、俄罗斯米格设计局米格-35、欧洲宇航公司EF-2000(台风)战机、法国达索阵风战机和瑞典萨博鹰狮战机均参与了竞标。通过一系列角逐,阵风战机笑到最后。但是两国在战机转让技术和造价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最终战机采购数量减少为36架,但金额却达到了80亿美元,单价涨至2.4亿美元,几乎等同于F-22A战机的采购价,但阵风只属于四代半战机。

法国空军阵风-M战机

2.2010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印度的时候,签订了一份价值100多亿美元的军售大单,其中就包括印度向美国采购10架C-17战略运输机。C-17是当今唯一一种具备战略战术运输能力的大型运输机,技术先进,运力较强。美国空军2008年宣布完成最后一批采购合同上后不再购买C-17,但C-17出口并不多,一方面是美国只对盟友出售这种战略运输机,而另一方面C-17的售价太贵了,美军采购单价1.5亿美元,澳大利亚单价1.9亿,英国单价2.2亿,而印度的采购单价却高达5.8亿美元,是世界上最贵的飞机了。

美国空军装备的C-17

3.印度海军装备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的原型是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2004年俄罗斯表示将免费将该航母提供给印度,但其改装工作必须在俄罗斯进行。改装费用为7亿美元。但因为一系列原因,价格一直上涨,最后涨至23亿美元才最终确定,而这个价格足以去购买一艘新型航母。经过不停的磕磕碰碰,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终于在2012年交付印度海军使用,但最近其舰载机米格-29K却因为质量原因而停飞。

印度海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

4.在2015年美国与印度签署了一份价值31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合同内容包括22架AH-64E“阿帕奇长弓攻击直升机”和15架CH-46重型直升机。而在前段时间,印度国防部又为印度陆军向美国增购了一批新型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单价约1.1亿美元,是美军采购单价的3.5倍,直追日本的1.5亿美元的“国产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美军现役的AH-64E长弓阿帕奇直升机

目前印度采购的天价武器基本上已经交付,但是却付出的昂贵的代价,印度也想建立属于属于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不惜花大价钱向各国引进技术和生产线,但是都收效甚微。国防工业必须独立,这样才能建立强大的国防实力。印度在这一块还任重道远。


君令天下


这也许是印度的无奈吧,现代印度其实依然保持着太多英国人的东西,作为原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统治时期在印度推行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印度的独立只能算分家吧,它的独立太简单了,与其说是印度想自立,不如说英国在甩掉它,其实印度只是让英国人离开,但是英国建立的制度等没有放弃。

印度沾了太多的英伦风,实质不适用,那是英国为自已准备的东西,并不适合印度的情况,后果就各类的问题。印度军方是按英国的标准来采购装备,印度科研机构也是英国的标准来研发装备,印度却没有英国那种世界一流大国的条件,如果同样的军火采购项目,如果为英国军方得出,那么没人会感到什么意外,那是理所当然的国家。印度要提的话,那就不行,没有条件了。即然要采购一流的装备,自已没那条件,只能外购了。既然要求过高,那么只能高价了。

目前印度的军费水平在500亿美元以上,全球排得上名,外购规模相当大。

确实形成,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印象,只要你敢卖他就敢买,许多人都认为它是屡坑屡买,还不知改进,这个问题一方面不得不买,另一方面,也是另有原因。在国际军火采购中,客户收受与索取回扣很正常,给回扣在许多西方国家军出口甚至是合法的。印度军购的很大一部分,实质应是回扣返还给印度官员。印度陆军上一次采购重炮,也就是瑞典的FH-77B型火炮时,一共采购了410门,总价达13亿美元,单门价格超过300万美元,注意这是80年代中斯的价格,比一辆当时最好的坦克还要贵。后来才知道瑞典博福斯公司为了拿到合同,向印度议会、政府和军方关键人员进行巨额行贿。

如果按有关的传说等,那么我们大体可以推测,大体上军火的实际价格仅为合同金额的三成到四成。


南国军情


并不是印度专门挑贵的买,而是同样的东西印度买的都是价格比较高。但是印度军购价格高并不是印度真的很“傻”,一方面是不一样配置价格自然不一样,另一方面里面牵扯一些回扣问题。所以印度对于这些军购的价格问题其实是“门清”的,只是我们觉得他“傻”而已。下图为印度的C-17运输机,单价将近10亿美元,但是包含了很多的服务和保养。

说起军购就要说到印度自身的工业能力,印度的自身军工实际是很薄弱的,自己研发的“阿琼”坦克、LCA“光辉”轻型战斗机都是持续了40多年还没有得到认可的,而“维克兰特”号建造了也超过10年了。就基于这种薄弱的军工实力,印度政府和国防部也不指望他们,所以一直都是以采购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军事实力。大到航空母舰、战斗机,小到火炮、炮弹等等。下图为印度“阿琼”坦克

第一个原因:这种全部对外采购就造成了别人要什么价印度也只能接受,即便他知道这个价格就是虚高了但是也没办法。最典型的就是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原计划为15亿美元,结果最后将近30亿美元。但是印度只有俄罗斯这一个选择,没有别的可以买,只能接受这个极高的价格。对俄罗斯来说就是:“爱买就买,不买就滚”。下图为印度“维克拉玛迪亚”号航空母舰

第二个原因:印度的军购往往是选高配和顶级服务,有的甚至还直接引进生产线。我们都知道,买车的时候还有高低配,手动挡、自动挡、天窗、多功能方向盘,这些配置都是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军购也是如此,你选择不同的配置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如果引进生产线还要另外加钱,再加上配套服务、配件、导弹等等,最后均价就会非常贵。这是军售中很正常的一个现象,毕竟高精尖武器不是一张手机贴膜自己搞一下就好,配套的不到位反而得不偿失。下图为印度的苏-30生产线,也是自俄罗斯购买的,单价比从俄罗斯进口还贵。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日本的F-35生产线,日本自己组装的F-35比美国进口的贵很多。

比如最近印度购买的36架“阵风”战斗机,总价78.78亿欧元,平均价格达到2.1亿欧元,从表面上看是F-35的2倍还多。但是这78.78亿不都是飞机的价格,其中包含7.1亿欧元的配套武器、18亿欧元的辅助性用品、17亿欧元整合以色列头盔显示器雷达等特殊设备,最终算下来“阵风”战机本身实际采购价格为9100万欧元一架。但是有人说9100万欧元也不便宜啊,其实印度这批“阵风”是顶配,具备挂载核武器的能力,对空对海对地攻击功能都完全保留(一部分部署中印边境藏南,另一部分部署印巴边境,目的大家都明白吧)。这种高配机本身就比较贵,而且印度求着法国买,法国自然要加价保证自己的利润,再算上印度内部贪一部分的话,那么9100万欧元还真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价格。

再就是印度的5个S-400防空导弹营总花费60亿美元,表面上看相当于中国的2倍(中国5个营30亿美元),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这里到底有什么。中国因为之前有S-300的使用和维护经验,所以买S-400的时候很多服务和不需要的配件根本就没有买,甚至有可能连牵引车头也没买,用中国国产的车头牵引,价格自然很便宜。但是印度不一样,他没有自己的车头,而且还是第一次购买俄制S系列防空导弹系统,所以他需要连着培训、俄罗斯全套维护都买过来了,而且这个维护服务的价格是死贵死贵的。就连所谓的辅助车辆也买了,就是那个什么挂弹车这种没人买的配件。所以实际上印度多花的这一倍的钱并不是“傻”到被坑,他实际买了很多服务和原装配件在里面。

还有印度购买的22枚美国“鱼叉”反舰导弹,表面价格为8127万美元,平均算下来要400多万一枚。但是这里面真正的导弹价格只有2000万美元,平均不到100万美元1枚,其余6000万花在运载容器,训练设施,配件,教材,售后服务等。所以实际上还是在花钱买服务和配件。所以这钱花的也不是说“傻”。

第三个原因:回扣。这个相比大家都明白,除了供应商要保证自己的利润之外,印度方面还有回扣,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比如1986年3月引进的瑞典博福斯FH-77榴弹炮总价13亿美元,其中回扣4620万美元;90年代采购苏30战斗机时,印度空军元帅考尔接受了俄方的150万美元现金,外加价值数十万美元的钻石;2007年订购法国“鲉鱼”级潜艇,总价30亿美元,回扣1亿美元。这只是其中几个明确的例子,实际每笔军购都有回扣在里面。下图为印度采购的“鲉鱼”级潜艇

所以印度人其实一点都不傻,他对每笔军购里面的项目到底花了多少钱其实很清楚。只是我们简单地用总价除数量得出单价绝对很贵,但是我们忽略了其中的配件、服务、武器等费用。而且还有回扣在里面。


雏菊西瓜Peterpan


不是印度乐意购买昂贵的武器,追求高性价比,谁都想,印度也不例外,但问题是没有军火商愿意以正常的价格把武器卖给印度。印度有成为军事大国的雄心,但它自己工业基础薄弱,自产武器不能满足需要,只能寻求外购,国际军火商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客户,他们有的是手段让印度政府多出钱,比如以次充好、贿赂印方相关官员等。沒有独立自主的基础工业体系,没有独立自主的科研体系,终将处处受制于人。


众禾影画


众所周知,由于印度没有完备的军工体系,其近7成的武器装备都靠进口,进口的国家也有很多例如俄罗斯、美国、法国、以色列,无一例外印度购买的武器装备都出奇的贵,难道印度买武器真的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吗,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确实,印度近些年购买的武器装备价格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录,比如88亿美元购买法国36架“阵风”战斗机,单价超过了2亿美元,而美国F-35战机一架不过1亿美元左右;印度还在2010年从美国购买了10架C-17“环球霸王”战略运输机,单价达到了5.8亿美元,远超澳大利亚1.9亿和英国2.2亿的进口价;此外,印度还话花费60亿美元从俄罗斯订购了5个营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单价是中国的2倍。

乍一看,印度似乎购买武器装备不讲价格,“任人宰割”,局座也是常说;“不是我非要黑印度,是这个国家确实不行”,很多人也就是印度在买武器方面就是“冤大头”就是“傻”,其实印度一点都不“傻”,只是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而已,印度买武器价格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印度没有完备的军工体系,自研的LCA“光辉”战机30多年还没形成战斗力,“阿琼”坦克也是如此,所以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得不向他国购买武器装备来提高自己的军力,这也造成了印度大肆购买武器的现象。

第二、印度购买武器装备很多时候都有附加条件,例如后期服务、配件、升级等,以印度购买的“阵风”战机为例,88亿美元里面不全是战斗机的花费,还包括配套武器,人员训练、后期维护、整合以色列头盔等,综合算下来印度购买“阵风”战机单价并不离谱。

第三、引进生产线和技术,加上已经坠毁得20多架,目前印度拥有近300架苏-30战机,其中除了早期从俄罗斯直接购买了30架苏-30战机,后面200多架都是印度花费超过直接购买2倍的价格自己组装和引进技术生产的。而印度在购买36架“阵风”战机想急需购买最后谈崩就是因为在引进技术方面没谈好。

从这些方面来看印度虽然买武器比较贵,但其中包括各种配套设备和服务、而且印度并不甘心总是购买武器,而是宁愿花高价自己掌握技术,也是非常有“上进心”的,并不是他人认为的那么不堪。


天下布武



实际上并不是印度卖武器只买贵的,我们都知道印度军队的主战装备超过7成都需要进口,这么多主要武器进口的原因就是因为印度国内的军工企业能力不行,无法为本国军队提供可靠的,先进的,数量足够的武器。

那么对外采购,自然就是卖家市场了。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定价。虽然印度的军工采购有要求不能在只有一家或两家招标商的情况下采购武器,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被拿大头的现象。但是,再便宜的武器也只限于单一的平台。而印度对来说采购武器那必须是全套的,(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采购武器都要全套采购,除非工业能力强大到一定地步) 什么后勤保养、备件、武器、培训啊都需要引进,这样总的价钱算下来自然是相当的贵。

比如印度采购的36架阵风战机,总价值为78亿欧元左右。实际上单价只有9500万欧元,其他的价钱就是备件、弹药、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后勤维护的费用。

对于印度来说并不认为造的不如买的好,现在印度也在强制印度制造,并且正在利用国内庞大的军火市场来换取外国先进的技术来印度落户。但是这对于印度来说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基础工业的差距那没有20-30年的用心发展根本不可能追得上。哪怕是外购的武器被引进到印度本土生产,也需要时间来消化。

另外,对于像印度的二手航母超日王号还有租借的俄罗斯核攻击潜艇,那是因为没有第二家能提供相似的产品。只有俄罗斯一家,而俄罗斯向来也是能宰就宰,自然不会放过这种黑钱最佳条件。不是印度想被黑,是没有力法。就像买房一样的硬性要求,再贵也得买。


陶德中士


印度,我国千年以来的邻居,在近代的下场比我国还凄凉(一个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一个是殖民地),而在独立后的印度不知为何,却成为了自己当初最痛恨的那种人,霸权主义,可是印度本国的工业实在是不堪入目,所以印度军队的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依靠前宗主国的援助外,就只能靠买了,而印度是怎么购买武器的呢?买贵不买好。


印度的武器购买选择还真的是有问题,首先就是印度确实购买了一堆华而不实的武器装备,当初在选型坦克的时候,本来是想买英国的挑战者的,然后因为本国利益的问题,选择了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而T90却是实实在在的坑了印度一把,而且最后发现,这玩意和统治者比好不了多少嘛!

然后T90与本国研制的阿琼系列坦克也没有任何辅助性质,唯一一定要搭上关系的肯定就是阿琼MK2上面的反应装甲的布置很类似T90的样式,而印度的研发也是随着各种又贵又不是特拔尖的来,还是阿琼,阿琼的样式几乎是按照豹2来的,可印度就是要上一门自己老东家的120mm线膛炮,火控一定要去找俄罗斯合作。

其次就是飞机方面,印度对于法国的幻影系列战斗机时候都有着不错的评价,而LCA-光辉战斗机也是按照幻影2000来的,可是光辉战斗机的研制实在是太慢了,等光辉战斗机试飞结束的时候,我国的歼20都测试好几次了,所以说印度的军贸还在真的是一朵奇葩。


紫龙防务观察


【共享军事知识,关注扶斩军事】

印度的海、陆、空三军装备,大部分都来自国外进口,除了西方国家对其敞开军售大门之外,印度与俄罗斯也有大笔的军勾合同,这就不得不承认印度较好的国际地位,并不会被西方国家技术封锁,什么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俄罗斯的核潜艇和航空母舰,只要你敢卖,我印度就敢买。



阵风战斗机

而这些武器装备卖给印度的时候,往往价格都会贵上好几成,有的时候甚至会贵好几倍,比如向美国购买的22架死神无人机,竟然高达20亿美元,而这一批死神无人机的出厂价格仅为4亿美元。


死神无人机

既然明知道自己“被坑”了,印度军方为何依旧如此挥金如土,我归纳为一下四点

1.军工业基础差

二战后印度与中国一样都很薄弱,但印度的国际地位好,基本印度想要什么先进武器只需要掏钱就有人肯卖,这导致印度军工业一直无法得到发展,就连国产的光辉战斗机,直到现在还被空军拒收,恶性循环之下,面对武器的老化和周围国家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所以再贵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2.回扣

之前有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国内贪污成风,比如之前购买法国阵风战斗机,一架阵风卖出了三架苏35的价格,要知道阵风的战斗力还要略逊于苏35,这里或许就存在回扣,能让装备部门和采购部门收到一次吃个饱,毕竟印度的军政两届形成利益关系已久,很难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

3.仿造

印度由于自己无法生产先进的军事装备,为了想要仿造实现国产,就算花费高额的费用,也要购买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先进的武器,当然最后能仿造到什么程度,那就不在采购计划当中了。

4.有钱任性

印度的GDP虽然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军费已经与中国基本持平,这是因为印度80%的国民生产都用来购买武器装备,就算还有2亿人住在贫民窟当中。



您的每个点赞和评论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我是扶斩军事,喜欢军事问题的朋友请关注我😄


用户93342802823


印度并不是不知道要买性价比更高的武器,只是太聪明了,都是聪明到了小地方,贪图小便宜,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

印度认清不了自己的实力与地位,尼赫鲁说的,是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但近些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好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要经济体,让印度的政治精英对自己的国家认知出现了偏差,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了;再加上中国,这个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的邻居,从几乎所有的方面都形成了优势,导致自己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一方面知道工业化基础薄弱,需要补足短板,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强大的北方邻国,急需能拿的上台面的武器镇场子。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印度屡屡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凯子。国内的研发跟不上,就怪不得国外的军火商磨刀霍霍。

自身技术薄弱,贪污腐败盛行,再加上国内武器研发机构要为自己的产品找出路动用自己的影响力,一个劲的拖后腿,印度的国防采购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国际军火市场上,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公信力,国家的信誉既是财力,也是信用,是对合同的遵行。俄罗斯之所以屡屡坑印度,有一部分原因,是苏联解体时,印度还贷款用了小聪明,让后面的虚弱的俄罗斯几乎雪上加霜;多次实施武器招标,却又屡屡爆出丑闻,要么是撕毁合同,要么就是改改改,最后大合同变成小合同,小合同变成无疾而终。想以百亿合同的大单签下F-16的生产线,洛马是那么好商量的吗?F-16那可是只下金蛋的母鸡。迟早,印度要被自己坑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