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邓世昌他们撞沉的“吉野”,后来的下场是怎样的?

醉心创作


“吉野”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也是最先进的巡洋舰。“吉野”最后的结局,是在中国水域被本方舰队撞沉。这天和“吉野”一起沉没的,还有另外两艘战列舰,都属于非战斗减员,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01“吉野”号的相关数据

“吉野”号由英国埃尔斯威克造船厂(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委托)制造,排水量4158,武器配备,152毫米速射炮4门,120毫米速射炮8门,47毫米速射炮22门,457鱼雷发射管5门。装甲:防护板44.5-114毫米,司令塔102毫米。动力:立式三段膨胀式蒸汽机2台,圆形锅炉12台,设计功率10000马力,试航(强压通风)15818马力。航速:23节。英国《泰晤士报》曾经对“吉野”做过详细的报道,认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舰,是日本黄海取得黄海大战的重要原因。

02甲午战争的表现

甲午战争中,“吉野”首先在1894年7月25日,参加了丰岛海战,重创了北洋海军的“济远、“广乙”。在两个月后的黄海大战,“吉野”作为日本海军第一游击队指挥舰,活动于北洋海军右翼。北洋海军“超勇”、“扬威”、“经远”的沉没,和“吉野”由很大的关系。

03关于“吉野”的以讹传讹

购船

坊间有一种说法,最早阿姆斯特朗是把“吉野”推荐给了中,清政府不给银子,在天皇的拍板下,被日本抢去了。此事子虚乌有!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确实围绕购舰发生过激励的争斗,却不是“吉野”,而是和“吉野”性能很接近的“白朗古恩卡拉达”号,是智利海军的巡洋舰。当然,在日本的破坏下购买失败,日本购买的是后来更名“和泉”的“埃斯美拉达”。显然这种购船的行为,有某种附加协议,智利无论如何也不售出“白朗古恩卡拉达”给中国了。

撞沉吉野

影视片中,邓世昌那句“撞沉吉野”,大家一定印象深刻。海战中“吉野”在北洋海军右侧,“致远”在雁型阵的左侧。撞沉“吉野”,“致远”需要先转向180度,这似乎不符合当时海战的实际情况。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致远”要撞的是日方旗舰“松岛”。

“吉野”击沉“致远”说

至于“吉野”鱼雷击中“致远”,就更不靠谱了。当时鱼雷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武器,还存在安全隐患,很多日舰在海战前甚至主动卸掉了鱼雷,况且在那么远的距离上,鱼雷能击中“致远”需要中彩票一样的运气(参考当时最强大的英国海军命中率)。根据1895年英国《布雷赛海军年鉴》的一篇文章,“致远”沉没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日方大口径火炮击中了鱼雷发射管,导致的爆炸造成的。

04“吉野”的结局

1905年5月15日,在中国海域参加日俄战争的日本海军,有“初濑”、“八岛”、“吉野”三艘军舰葬身海底,这一天被日本称作“敌国海军灾难日”。完成炮击任务的“初濑”、“八岛”在返航途中,中鱼雷沉没。目睹了全过程的“吉野”在舰长佐柏誾仓指挥下迅速撤离,被高速行进中的“春日”号撞中右弦中央。船体短时间内发生了倾覆,绝大多数日本水兵根本没有跳船逃生的机会,便葬身中国海

“吉野”曾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在中国海上耀武扬威,让日本海军没有想到的是,这艘横行一时的巡洋舰,结局竟是如此的无厘头。


湖心孤舟记


吉野号最开始并没有打算卖给日本人,它的目标用户是“人傻钱多”的清政府。一手筹建北洋舰队的李鸿章,特别想要这艘巡洋舰。

为啥呢?因为吉野号太优秀了!23节的航速,在当时世界上无出其右;比北洋水师最大的军舰——定远舰,还要长、还要宽、还要快!价钱却一毛一样,都不到40万英磅。


性价比这么高,李鸿章当然想要啦!

1891年,李鸿章给慈禧太后写了个折子,申请军费购买吉野号。慈禧打开李鸿章的奏折,字里行间只传达一个信息:“40万英磅的大船,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搁家门口一戳,洋人就不敢欺负我们啦!”

太后一看,买了这玩意儿,洋人就不敢欺负咱们啦?便大手一挥,准奏!

得到太后的手谕,李鸿章跟吃了二斤蜜蜂屎似的,颠儿地去找英国人谈判。谈判的内容嘛,自然是关于购买吉野号的事宜。

一切谈妥,英国人就回去等订金了。

出乎李鸿章意料的是,慈禧太后虽然答应了购买吉野号,却没有等到一分钱。钱都去哪了呢?被挪用到颐和园盖房子了。对于慈禧来说,军舰固然重要,可是修造颐和园的钱一分也不能少!

无奈,购买吉野号的事情,李鸿章只好作罢。

另一边,日本人早就听说李鸿章要买吉野号,他们也想要。可惜,英国人并不想卖给他们,只好悻悻然地画个圈圈诅咒他。这会儿忽然听说清政府不要啦,火急火燎地带着钱,缴了足额订金定购了这艘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

日本原本也没这么多钱,可是挡不住海军部有办法呀!未经天皇同意,海军部私自对全民加征“购船税”才凑足了订金。

1891年底,日本海军大臣正式向英国提出订购吉野号号巡洋舰。

1892年初,英国船厂开始建造吉野号巡洋舰。

1893年底,吉野号建成,并交付日本。

1894年初,日本出兵干涉朝鲜内政,蓄意挑起战争。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清政府被迫加入战争,甲午战争开始。

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蓄意挑衅,双方在黄海海域爆发遭遇战。因北洋水师很多舰只年久失修,速度、火力均不如日本联合舰队,最后遭到联合舰队包夹,损失惨重。

下午,北洋水师遭到连续攻击之后,败局已定。致远舰在弹尽粮绝之后,又遭受重创。此时,摆在致远舰全体官兵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投降苟且偷生,二是冲撞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

两条路,生路将受辱,绝路照丹青。

最后,致远舰舰长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向日本联合舰队吉野号(后被证实为松岛号)发起冲锋!不幸的是,致远舰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舰上246名官兵全体殉国。

致远舰沉没了,吉野号逃跑了,大清国失败了。慈禧舍不得200万两银子买战舰,却不得不为战争失败,支付2亿两赔款,真真天大的讽刺。

甲午战争之后,吉野号修修补补,在1900年尾随八国联军再次侵入中国。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此时,吉野号已经服役12年。当年的世界第一已经成了“破铜烂铁”,甭说让它跟敌人火拼,就算跟得上队友的速度都够呛!曾经引以为傲的速度,在各种新型战舰面前也不堪一击。

日俄战争,它只是来凑热闹,输赢于它关系不大。

就这么一艘凑热闹的战舰,在5月15日这天,亲眼目睹了日本联合舰队的灾祸日——5艘日舰返航途中遇到浓雾,因难辨方向,舰队驶入俄国人布置的雷区。

初濑号战列舰触雷爆炸,不久,八岛号战列舰连触发两枚水雷。一时间,量艘战舰燃起大火,引得附附近战舰纷纷前来救援。吉野号看到火起,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前往救援,而是调转航向扭头就跑!

吉野号逃得正欢时,被正在高速航行的春日号巡洋舰拦腰撞中右舷中央。顿时,吉野号被撞了一个10米宽的大口子,很宽便沉入海底。吉野号上413名官兵,除了极少数被救起,其余尽皆葬身海底。

至此,这艘本该属于北洋水师的巡洋舰,以这种方式归于“中国”。可惜,北洋水师早已全军覆没。当初,慈禧若是不盖颐和园……北洋舰队会不会开到东京湾,逼迫伊藤博文到天津海域签订条约,赔款给中国呢?


祗树


甲午一战,我们输的直接原因是器不如敌,其实我们战前差点器略胜于日。即使在战中器不如敌,邓世昌也要“撞沉”吉野号。虽然“吉野”号没被“致远”舰“撞沉”,但你猜怎么着?“吉野”号竟然被日本人自己撞沉了。这是不是非常搞笑和过瘾呢?

武器决定成败,我们差点买到比“吉野”号还牛的军舰

古代战争决定胜负的是谋略,而近现当代战争决定胜负的却是武器。最初李鸿章所购买的巡洋舰不是“致远”号,也不是日本所购买的“吉野”号,而当时最牛的巡洋舰——布兰科·恩卡拉达号。

布兰科·恩卡拉达号,又名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其技术参数如下:排水量4568吨,马力14600匹,航速22.8节,配有203mm速射炮两门,152mm速射炮十门、47mm速射炮47门,鱼雷发射管5门。而吉野号的技术参数如下:舰长109.73米,舷宽14.17米,排水量4150吨,马力15000,航速23节,射程达8600米,射速7发/分钟。而北洋水师最好的军舰就是致远舰,其排水量只有舰长76.2米,舷宽11.58米,2300吨,航速仅有18.5节,马力只有7600匹,火力较“吉野”猛些。

李鸿章一直想购买英国的布兰科·恩卡拉达号,然而英国人将该军舰卖给了智利。李鸿章一方面看不起日本,另一方面又非常警惕日本。就向智利表示要购买这个二手舰,智利感觉我们的热情和渴望,于是漫天要价。李鸿章狠狠心,为了国家“挨宰”,智利却表示不卖了,给多少钱都不卖。很显然,这是日本动的手脚。

长崎检修四舰的清朝水兵的傲慢与偏见而酿成的长崎事件,引爆了日本人对清朝的羡慕妒忌恨,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超越清朝,洗刷耻辱。当他们得到清朝退而求其次而购买了英国的致远巡洋舰后,他们省吃俭用,发动募捐,甚至天皇每天吃一顿饭,也要购买“吉野”号。不卖布兰科·恩卡拉达号,原因有二:第一、太贵;第二、速度略慢。事实证明了日本的“吉野”号巡洋舰成为“致远”号巡洋舰的最大克星。

对此,“致远”号巡洋舰怎么办?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致远舰的长处就是火力猛。然而历史记载的却是邓世昌想要撞沉“吉野”号,最终在追击中被“吉野”号的鱼雷射中。从战争实际来分析,致远舰航速不如吉野舰,体型不如吉野舰,想要撞沉吉野,这个撞沉必须加引号。如果您细心的话,福垊第一段是加引号的。实际上,邓世昌开足马力,追赶吉野号,目的就是为了击沉它。追赶的目的就是距离近了,好发挥自己射程短但火力猛的特点。然而鱼雷发出去,没被击中,却被对方鱼雷击中。在2014年到2016年,考古队在辽宁丹东西南50多公里的海域中,发掘了“致远”舰的鱼雷证明了我的分析。这个鱼雷在距吉野1000米处爆炸。

“吉野”号的下场


“吉野”号在甲午战争中的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都对我们犯下了罪行。迫使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为“吉野”号,日本从此跻身列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这个“吉野”号又来了。

1904年5月15日夜晚22时50分,日“初獭”号战舰受到惩罚——被俄国的鱼雷给炸掉。“吉野”号,向走到到安全区。因为有浓雾,被高速航行的“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拦拦腰撞坏。舰上413名士兵中,只有99人存活。日本津津乐道的“吉野”号,从此再也不能撒野了。


福垊


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与敌舰交战中,中弹累累,全舰燃起大火。这时候,日本的“吉野”舰刚好就在不远处,于是邓世昌对全舰官兵说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随后,邓世昌下令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全部壮烈殉国。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写下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与此同时,日本却是举国欢呼,他们这艘“吉野”舰,也由此名声大振。

据统计,在黄海战役中,北洋舰队被击沉的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北洋军舰,都是拜“吉野”舰所赐。也正因为此,吉野舰被日本国民称之为最大功臣,一度成为日本人的骄傲。



半年后,日本又携吉野舰参加威海卫之战。

在这一战中,吉野舰更是出尽风头,它先将北洋水师的主力定远舰击伤搁浅,接着又击沉来远、靖远、威远、宝筏4舰,最后又干掉北洋水师的10余艘鱼雷艇和2艘汽船,真是狂得不可一世。最终,在日本的水路夹击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等到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日本又将这艘吉野舰给放出来。

当时,八国联军共同组建了一支拥有24艘军舰的海军,吉野舰也在这其中,它们在沙俄海军统帅的指挥下,向天津大沽口炮台发起进攻。

虽然,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们个个英勇奋战,他们先后用大炮击沉八国联军的六艘军舰,但最终还是功败垂成,大沽口守将罗荣光被吉野舰的炮弹给轰死,清军因为群龙无首,很快全军覆没,大沽口炮台也被敌人给占据。

吉野舰欠中国的血债,从此又加了一份。



1904年5月10日,日俄争夺旅顺口的战争爆发,日本又将吉野舰这张王牌给派出来。此时的吉野舰,已经在日海军中服役12年,由于整个舰艇的状况较为陈旧,显然不能再担急先锋和充当主角。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就将其编进防护巡洋舰战队,配合主力舰队参加对旅顺口俄国舰队的围攻和封锁。

5月15日,吉野舰和另外四艘日本军舰,在巡视完海面后开始返航,结果因为大雾弥漫,其中一艘叫做“初獭”号的日本军舰竟然开进俄国人布的雷区,于是它很快就因为触雷而爆炸。

其他四艘军舰闻讯,纷纷放下舢板去抢救舰员,并冒着危险向“初獭”号靠近。结果另外一艘叫做“八岛”号的战舰也不小心触发到水雷,大火瞬间将船舰给吞噬,舰上日军乱成一团。

这时候,吉野舰刚好就在八岛舰的附近,它听到水雷爆炸后万分惊慌,在浓雾中想尽快撤离到安全区,结果被另一艘正在高速航行的“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拦腰撞中右舷中央。

一声巨响后,吉野舰右舷出现一个10来米的大口子,顿时海水大量涌入,吉野舰直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最终,舰上413名士兵中只有99人被救起,剩余的314人都跟随吉野舰沉入到中国的黄海之中,包括它的舰长佐伯誾仓。

想当年,吉野舰名扬天下的那一战,就是在这片黄海之上;现如今,它也在这片黄海之上陨落,结束它罪恶的一生。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最后,消息传回日本,举国震惊,他们痛苦的称呼这一天为“帝国海军灾祸日”。


我是赵帅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4000多吨排水量的吉野号,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军舰,海战前1年才服役,是最新型的军舰。

吉野号是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制造的快速巡洋舰!

吉野号的性能非常优秀。

除了装甲比较薄弱以外,火力和航速都很强大。

吉野号的152毫米火炮为4门,120毫米火炮为8门,一共有12门速射炮。

它的航速高达23节!

李鸿章看到吉野号的性能,非常心动,试图购买它的姊妹舰。

然而,慈禧太后祝寿和修建颐和园花费大量资金,海军根本没有买军舰的军费。

事实证明,吉野号在甲午海战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中,吉野号为旗舰的3艘军舰,俘获炮舰操江,击沉运输船高升号和战舰广乙号。

济远号丢弃战友逃跑。吉野号追击期间,被济远号150毫米尾炮击中1发炮弹,受了轻伤。

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中,吉野舰作为日军游击编队领舰,率巡洋舰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冲击北洋水师舰列横队右翼。

他们以压倒性的中口径速射炮火力,迅速击沉超勇、扬威2艘弱舰,又重创穹甲舰致远号。

致远号在撞击吉野号时,因鱼雷爆炸沉没。

随后,他们围攻击沉了北洋水师主力舰经远号装甲巡洋舰,又将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打成重伤。

至此,除了致远号、定远号两艘铁甲舰以外,北洋水师其他军舰几乎都被打败。

吉野号在海战中也中弹数发,但都是轻伤。

之后,吉野舰还参加了掩护旅顺登陆,围困威海卫,以及对台湾的接收作战行动。


吉野号的结局很意外。

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吉野号已经是过时的老军舰。

在封锁旅顺口作战中,吉野号在雾中行驶,突然被友军装甲巡洋舰春日号撞击。

春日号有锋利的撞角,吉野号顿时受重伤,迅速沉没。

由于沉没的很快,吉野号有300人死亡,几乎死光光,也包括舰长在内。

由于这一事故,日本帝国海军取消了所有战舰船头的冲角。


萨沙


在说吉野号之前,先和大家来谈谈邓世昌的用来撞击吉野号的致远号。

2014年考古学家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战争时期的军舰,因为当时还不能确定是甲午战争中沉没的哪一艘,所以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通过打捞的船内的物品可以确认此船舰就是被写在教材书上的,感动了不知道多少代学子的致远号。

正是因为其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所以即使致远已经被荒废120年,相关部门还是决定对其进行打捞,让人们重新感受那份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至于邓世昌为什么会选择去撞击吉野号,历来说法不一,有的人说用致远号去撞击吉野号是以卵击石,种种说法只有等更多的史料才能去品评。

但是纵横认为,撞击并非不是一种战术,在甲午海战的前十年正是世界海军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作战理论都在碰撞,甚至在当时还认为铁甲舰无用论,而当时英国出售给清政府的“超勇”巡洋舰就是撞击型的,在1866年的丽萨海战中,舰船撞击就立下了大功。

随后,在很多军舰上都安装了撞角,用其在打仗时用来撞击敌船,撞角与大炮、鱼雷成为19世纪下半页海战的三大件,当时中国北洋海军中就有“攻敌首重用炮、次则鱼雷……次则撞嘴。”的战术方法。

(致远号)

当时清廷还特意引进了两艘撞击舰,虽然致远号不是专门的撞击舰,但肯定是装了撞角的,从战术方法上来说,致远号撞击吉野号是说得过去的。

然而,战术虽然可行,实际上致远与吉野还是存在很多差距的,以速度来说,致远号虽然是北洋水师最后引进的,跑得最快的船舰,2300吨的排水量,最高航速可达18.5节。

相对于1885年生产的致远号,吉野号则建造完成于1893年,甲午海战的时候,还是一艘完全新式的战舰,虽然相差只有七八年时间,然而在日新月异的海军更新时代,吉野号的性能已经甩致远号不知道多少条街了。

吉野号排水量可达4150吨,不但火炮远超北洋顶级军舰,在航速上更是可达23节,可以远远将致远号甩在身后,致远号想要撞击吉野号实在不是很容易。

(吉野号)

作为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之一,吉野号的诞生就吸引了想要加强海军建设的日本政府,为此日本政府更是发动举国之力筹集款项购买吉野号,仅仅半年,日本政府就把吉野号开回国内。

吉野号的到来,急剧增加了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随后日本挑起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吉野号领衔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重创清兵运兵船。

在随后的黄海大决战中,吉野号更是表现优异,吉野号以快船快炮的优势给北洋舰队重创,后来吉野号也参与到了威海卫战役中,吉野号几乎全部参与了甲午战争。

还是那句话,在19世纪下半页是海军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甲午海战时,正是吉野号的巅峰时期,然而到了仅仅十年后的日俄战争时期,吉野号已经成为老式战舰,退居二线,不能担任主力军舰,吉野号的任务就是配合主力舰队进行军事活动。

在旅顺口海战中,日本舰队在浓雾中进入俄国鱼雷区,两艘主力战列舰被鱼雷触碰爆炸,吉野号想要撤退,结果被高速航行的日本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拦腰撞到中右舷中央,导致吉野号迅速涌入海口,最终沉入海底。

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甲午海战中没有被撞沉,日俄战争中竟然被队友给撞沉了,想来也是一种悲剧。


史论纵横


日本“吉野号”巡洋舰是清朝海军的梦靥。当年在甲午战争中,以它为旗舰的日本舰队,让清朝北洋舰队几乎一夜之间全军覆灭。

不过,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巡洋舰,最后的结局却相当搞笑。那么,“吉野号”最终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

(日本巡洋舰吉野号)

说起来,日本的“吉野号”虽然很厉害,但其实它和当时清政府的“致远号”是同一型号的,而且都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而且,当时清朝还准备向智利海军购买一艘比“吉野号”更先进的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只是由于智利政府不断地加价,最后又干脆不卖,因此这件事才只得不了了之。

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研究这件事,就算当时清政府买到了这样一艘先进的战舰,按照清政府那种管理水平,按照清政府当时海军的能力,能不能打败“吉野号”,实际上真的很难说。

反过来,日本在购买“吉野号”的时候,日本天皇号召向全国募捐,并且说,在打败清朝海军之前,他一天只吃一顿饭。包括“皇太后”在内的皇室成员,也纷纷捐出首饰。在日本天皇的倡议下,日本民间捐款十分踊跃。最终所捐起来的钱,足够买三艘“吉野号”。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国内的民心和清朝国内的民心是不一样的。

以“吉野号”为旗舰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通过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海之战,彻底摧毁清朝的北洋舰队。

(黄海海战)

其实,清朝的北洋舰队在和日本的海军舰队作战的时候,一开始清朝就有一种畏战情绪,不敢打。而第一场丰岛海战的打响,也是被迫的。也就是说,因为无意中遇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手忙脚乱地打了起来。在丰岛海战中,清朝以“济远号”为旗舰的三艘战舰,对日本以“吉野号”为旗舰的三艘。战争结束后,清朝“济远号”遭遇重创,中国运兵船“高升号”葬身海底,炮舰“操江号”被日军俘获。而日本“吉野号”等船舰,只受到很小的损失。

接着是著名的黄海海战,清朝的“超勇号”被击沉,“扬威号”在被重伤撤离的过程中,被清朝自己的军舰撞沉。“济远号”与“广甲号”逃离现场。“经远号”被日本“吉野号”击沉。“定远号”起火退入威海卫海域。

最有名的是“致远号”战舰。在受重伤后,管带邓世昌开着“致远号”撞向“吉野号”,想和“吉野号”同归于尽。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邓世昌不是撞“吉野号”,而是撞向日本的“松岛号”,结果在途中遇到鱼雷,船舰被炸毁,邓世昌等246名官军全部遇难。

不管是撞向“吉野号”,还是撞向“松岛号”,邓世昌这种大无畏誓死赴难的精神,依然是北洋舰队不可多得的一份亮色,值得后世的我们永久纪念和学习。

接着是威海卫之战。这一战,宣告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吉野号”也因此成为日本史上的“英雄”。其“辉煌的历史”也被载入日本的侵略史册。

(邓世昌剧照)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对外的海战不多,“吉野号”也没能再有“神勇”的表现。直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吉野号”的名字才重新进入世人的视野。

日俄战争是一场日本人和俄国人借清朝的地盘来决斗的战争,目的是想争夺清朝的东三省及相关海域的控制权。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十分奇特的事情。

不过那时候,“吉野号”的风光已不再,毕竟它已经服役12年,有些陈旧了。同时因为作战的对象是俄国,不是清朝,因此,“吉野号”不敢担当主力旗舰,而只是完成一些配合性的工作。

1904年5月15日的上午,当日本的5艘舰队在旅顺口,向驻扎在港内的俄国舰队发动炮击后撤离的途中,因为当时海上遇到浓雾,日本联合舰队无意中驰入俄国的雷区。日本“初獭”和“八岛”军舰纷纷触雷,燃起大火。正在近处的“吉野号”吓得赶紧逃跑。谁知道它一头撞在自己的军舰“春日号”上,撞出一个大缺口。包括舰长在内的314名日本侵略者,和“吉野号”一道,葬身在他们曾耀武扬威过的黄海海底。走向了他们荒唐又可耻的结局。

(参考资料:《甲午战时日舰船资料》)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不知道“致远号”这艘船读者们还有没有印象,中日甲午战争中,一场黄海海战,让清廷赔光了本钱,著名的洋务运动也因此搁浅,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号与日军吉野号以命相搏的正是邓世昌,只可惜,大事未成,定远号先一步被吉野号的鱼雷炸沉。

吉野号正是日军这次侵略中国的主力军舰,其实,如果不是清廷的过错,吉野号这艘看起来凶猛异常的军舰,其实应该是归属于清廷的。

吉野号的来历。

19世纪,清廷开展了著名的洋务运动,而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经过这次维新变法运动,清廷国力大大增强,日本国力增强的更加离谱,都敢直接挑战清廷了。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曾经向英国要求购置过一艘军舰,但后来因为慈禧挥霍无度,清廷无力购置军舰,这就让日本人抢先将这艘军舰抢走了,后来命名为吉野号。

吉野号在甲午中日海战中表现出色,倾听虽然有致远号巡洋舰,但是比起吉野号,却是差了一些,一时间,吉野号对清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吉野号初露锋芒。

黄海海战中,日军将清廷海军大旗击倒,邓世昌于是就在自己的船上升起了清廷的旗帜,一时间成为了日本各巡洋舰的眼中钉。

经过一系列的对轰,致远号弹尽粮绝,并且被日军多次击中,船身已经严重倾斜,邓世昌无奈之下,怀着誓死报国的决心,下令让致远号直冲日军巡洋舰吉野号,一时间吉野号也开始飞速逃离,到底是吉野号的火力,船速都在致远号之上,致远号不仅没有撞到吉野号,反而被吉野号的几发鱼雷迅速击沉。

军舰沉没时,邓世昌并不打算逃走,而是打算与自己的巡洋舰共存亡,邓世昌的爱犬太阳犬曾经打算将邓世昌救起,邓世昌誓死不走,甚至眼含热泪亲手将自己的爱犬淹死在了大海之中。

数年之后,吉野号重蹈致远号的命运。

1904年,日俄之间爆发战争,日本人袭击了俄国麾下的旅顺港,返航途中,却是突逢大雾,方圆百里完全看不清,日军舰队于是便闯入了俄国舰队布置的鱼雷区,日本舰队先后有两艘船撞到了俄军的鱼雷沉船,吉野号在撤退途中,却是不幸被日军自己的春日号撞沉,曾经叱咤黄海的吉野号,最终还是沉没在了黄海。

与当年致远号一样,吉野号上除了少数官兵被救起,其余全部遇难。


魏青衣


“吉野”舰?最后当然是被撞沉了,情节非常搞笑。


1904年,日本联合舰队偷袭旅顺口,将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堵在了港里。4月13日,俄舰队司令马卡洛夫中将率队出击返航时,被日军布置的水雷炸沉了旗舰,与舰同亡。俄国海军出于报复,在日本舰队每天经常路过的航道上布了水雷。



5月15日,这一天可以说是日本海军最黑暗的一天。日本战列舰编队在经过旅顺口外,按照日常路线航行时,终于碰上了水雷。两艘战列舰“初濑”号、“八岛”号被水雷炸沉。日本战列舰数量一下子缩减了1/3。


与此同时,其他日本军舰为了躲避鱼雷四散而逃。在此过程中,战功赫赫的“吉野”号二等巡洋舰和一等巡洋舰“春日”号相撞,“吉野”号不过4000吨,“春日”号却是将近8000吨。自然倒霉的是“吉野”号,舰体中部被“春日”号撞了一个大口子,很快就沉没了,舰上413名士兵中只有99人幸存。


下图为春日号。



陶式防务评论


“吉野”虽然没有在黄海海战被“致远”撞沉,但其结局还是被自家人撞沉,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可能这就是“吉野”的宿命吧。

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最著名的一艘军舰自然是北洋水师的“致远”号巡洋舰,因为其作战勇猛加之最终冲向“吉野”欲将其撞沉而闻名天下,虽然日后有资料显示“致远”可能并非朝“吉野”而去,但就这种该英勇行为也是值得后人传颂的。说实在的2300吨的“致远”和4150吨的“吉野”在体量上确实有点差距,“致远”虽是北洋海军中航速最快的巡洋舰,但18.5节也比“吉野”的22.5要慢。下图上为“吉野”下为“致远”

当然,“吉野”在对中国的战争中还是比较幸运的,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中中弹3发,其中“济远”1发150毫米炮弹由右舷穿入轮机舱,只是炮弹未炸没有对“吉野”构成致命威胁。而黄海海战中“吉野”中弹10发,但也没有沉没。

黄海海战结束后“吉野”又参与了1895年1月威海卫之战、1895年3月入侵澎湖、1896年夏威夷保护日本侨民、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等任务。但随着北洋水师镇远舰被俘、2艘12000吨“富士”级和4艘15000吨“敷岛”级战列舰的先后服役,至1904年日俄战争时,日本联合舰队已经拥有6艘战列舰和6艘装甲巡洋舰,吨位较低火力较弱的“吉野”号地位逐步下降,最终只编在防护巡洋舰行列。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吉野”号编入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第三战队,是该舰队所属4艘巡洋舰之一。1904年5月14日下午,该战队由旅顺方向驶往长山列岛,由于大雾原因,“吉野”号第一战队“春日”号装甲巡洋舰脱离编队。15日凌晨1时34分,“春日”在右转过程中发现“吉野”号出现在舰艏方向,最终因规避不及时撞角直接撞上“吉野”左舷,遭到撞击后的“吉野”号迅速进水沉没,死亡317人,另有99人获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