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一坑四弹


拍扁,拉皮后的苏-27,俄罗斯的骄傲,但是也容易让人质疑底蕴是否还在?

对于苏-57战斗机来说,目前是俄罗斯航空工业此时此刻能拿得出手的,最高技术领域下的一款第五代战斗机。

但这款战斗机自打从出生后就争议不断,特别是苏-57战斗机外形:和一个拉皮版本的苏-27战斗机没多大的区别,并且机体结构和发动机、进气道布局也和苏-27战斗机类似,所以这款战斗机一经问世就遭到了各国军事专家吐槽:纷纷认为这款战斗机言过其实,并不具备五代机的实力。

苏-57战斗机如果从俄罗斯军队考虑,还可以基本满足了俄罗斯军队提出的需求:一款强大的制空,多用途战斗机,可以对抗美军F-22隐身战斗机,航电性能上和F-35一样,格斗能力与F-22战斗机一样,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就是一款可以全面对抗美国“跨时代”的战斗机,不过目前苏-57战斗机迟迟无法量产,还有一个原因等“产品-30”矢量发动机。

苏-57战斗机到底能不能对抗F-22、F-35战斗机,首先从外形上,这样一款很难隐身的战斗机,怎么可能被称为五代机呢?特别是发动机进气道居然不设计成S形,而是设计成直通道,和苏-27战斗机一样,单单发动机叶片就是雷达波最喜欢反射的地方,结果苏-57战斗机就是这个设计:直通道!反观歼-20、F-22、F-35战斗机都是S型进气道,就是了避免发动机叶片被雷达波反射。

相对苏-57战斗机对于隐身这块战斗力基本是最差的,甚至比一般的四代机都差,而未来空战就是在隐身状态下展开,如果没有隐身能力,那么如何发挥好未来作战效果呢?对苏-57战斗机,我们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T-50原型机在早期试飞中曾暴露出结构裂纹的严重问题。T-50-1原型机在参加了2011年莫斯科航展的表演后被检查出结构性损坏,于是该机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被停飞大修,机身表面被补上了多个加固补丁。

T-50的产品117发动机也不是很可靠,该机在试飞中曾遭遇数次单发故障,不得不紧急降落。2011年的莫斯科航展令该机颜面全失,T-50-2在起飞时发生压气机失速,从尾喷管里喷出几米长的火焰,不得不放弃起飞。更令人尴尬的是,第五架原型机T-50-5在2014年6月10日为印度代表团表演降落后在跑道上起火,随后在共青城大修了16个月。

T-50原型机之前试飞中暴露的结构强度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解决,苏-57初始生产批次将具有改进过的机身结构。目前苏霍伊公司还在继续对苏-57进行改进,内容包括换装的产品30发动机和航电系统。从T-50-6-2开始的后续原型机都具有了加强过的机身结构。

T-50-9原型机是首架安装了苏-57生产型全套航电和传感器套件的原型机,之前的原型机只具有部分传感器。

苏-57的航电和传感器系统都通过一台中央计算机进行接入和控制,苏-57的传感器套件包括Sh121雷达系统和101KS光电系统。

由茹科夫斯基的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院(NIIP)研制的Sh121雷达系统由N036雷达和L402电子情报和电子对抗(ECM)套件组成。N036“松鼠”雷达有五个有源相控阵天线阵列,其中三个是X波段,两个是L波段,组合在一起后能扫描飞机前半球270度(左右各135度)的空域。苏-57在空战中依靠L波段天线作为探测隐身目标的主要手段,通过波长较长的雷达波可发现只能针对X波段隐身的空中目标。

101KS“环礁”光电套件由叶卡捷琳堡的拉尔光学和机械厂(UOMZ)研制,能对飞机周围全向空间实施光电监视,并能用于防御导弹攻击。“环礁”由101KS-V红外搜索和跟踪(IRST)装置、四个紫外线导弹接近警告传感器(MAWS)、两个101KS-O红外定向干扰传感器、一个用于低空飞行和降落的101KS-P小型前视红外传感器组成。目前与苏-57配套的101KS-N导航和瞄准吊舱正在研制中。

该机还具有L402“喜马拉雅”电子对抗套件,该系统有自己的发射天线,但当系统工作在与雷达相同的频率时,就使用N036的天线阵列。

由于项目的严重拖延,俄罗斯国防部大幅削减了第一批苏-57的采购数量。到2020年,俄空军可能只会装备一个苏-57中队(12架),而不是之前承诺的60架。

导致苏-57采购数量减少的原因除俄罗斯经济恶化外,还有苏-35S的直接竞争。作为俄罗斯最新型的4++代战斗机,苏-35S除了不具备隐身能力外,和早期型苏-57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挽回颓势,苏霍伊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制第二阶段苏-57,该机将换装新型产品30发动机。第一台产品30发动机样机在2016年11月11日进行了地面试车。2017年12月5日,俄罗斯人期待已久的“产品30”发动机终于装上苏-57战斗机开始试飞。这架飞机是苏-57的第二架原型机T-50-2。

产品30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战斗机发动机,最大推力16-17吨级,大幅超过产品117的14.5吨,而且重量更轻,零件更少,操作成本更低。产品30将纳入隐形设计,发动机冷段具有一级风扇和三级风扇(产品117是4级);热段(发动机核心)具有五级压气机(117是九级)和单级涡轮。

苏-57这个项目能否最终成功就看2.0版的研制是否能顺利进行了,只有在整合了产品30发动机发动机后,苏-57才能达到计划中的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能。此外这种新型发动机的锯齿尾喷管也将增强飞机的隐身性能,最终让苏-57成为一种真正能与F-22相抗衡的战斗机。


新防务观察


我是99随便,我来为您解答。

苏-57已经成为俄罗斯空天军的杀手锏,可能是唯一一款能在实战中与F-22相抗衡的第五代(西方称第四代)重型多功能隐身战斗机。

第一,我们来看看,苏-57的研发背景如何?

1997年,美国F-22单座双发高隐身性战斗机首飞成功,率先进入“隐身时代”,这让俄罗斯的主战飞机米格-29和苏-27再次陷入航空技术的落后。

2000年,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立项成功。

实际上,早在80年代末,前苏联已经开始研发新一代战斗机,并且衍生出苏-47和米格1.44两种试验型号,只是由于后来的苏联解体和经济困难,俄罗斯才被迫停止研发,而这一次,俄罗斯拉上了印度,并向印方承诺,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将与F-22相当。

(米格1.44样机)

第二,坎坷的研发之路。

苏-57的研发可谓多灾多难,直至2002年在正式立项,项目名称“前线航空兵未来作战系统”,也就是苏霍伊设计局主导的T-50战斗机。

这款飞机的首飞时间,从原订的2008年,推迟到2009年,然后在2010年1月,终于完成首次试飞。

都是缺钱惹的祸啊!

2010年10月,时任印度空军总参谋长表示,印度采购T-50的费用约为为250亿美元,但由于印度计划大量采购西方新型战斗机,是否仍将订购T-50战斗机将成为不确定。

“大金主”印度人要跑,那怎么可以!

俄罗斯顿时急眼了,就在数月后的2001年3月,两架T-50-2在未安装雷达及武器控制系统情况下,进行了试飞,并在8月的第10届莫斯科航展中进行展示。

由此可见,俄罗斯是多么的缺钱!


第三,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2017年8月,俄罗斯空天军总司令邦达列夫表示,正在测试的第五代战斗机T-50正式命名为苏-57,按计划将于201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到2025年,俄罗斯计划用苏-57战斗机全部替换老旧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

没错!苏-57将是米格-29和苏-27两款战斗机的升级产品!

在此之前,美国有F-15与F-16的搭配,也有F-22与F-35的搭配,俄罗斯有苏-27与米格-29的搭配,这些搭配都有一个特点,讲究的是一方制空,另一方对地,以此来发挥不同型号战斗机在实战中的效能。

但现在,俄罗斯苏-57将担负重任,同一款飞机将制空和对地的活全都干了!

这也是俄罗斯没办法,研制如此先进的战斗机,不是随便组装个差不多的壳子,就能形成真实的战斗力,哪怕俄罗斯航空设计制造能力强大,也无法做到同时研发两款第五代战斗机,做到一款偏向制空,另一款偏向对地。

所以说,苏-57是典型的“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被逼无奈的选择。

第四,一机多能的超级战斗机,具备成为“空战之王”的潜力。

虽说俄罗斯被逼无奈,需要让苏-57同时承担制空和对地的重任,但不得不说,俄罗斯航空设计制造业底蕴深厚,苏-57性能非常优秀。

有很多人说苏-57隐身功能有缺陷,因此怀疑苏-57是否属于第五代战斗机。

这是一个概念性错误!

苏-57当然是第五代战斗机,而且是十分优秀的第五代战斗机。

比如争议最大的进气道,苏-57采用两具直筒进气道,而F-22采用的S型进气道,从技术角度考虑,S型进气道可以降低进气道的可探测性,直筒进气道则会形成巨大的电磁波反射源,现代技术条件下不利于隐身。

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苏-57的设计初衷,这是一款同时肩负制空和对地的战斗机啊!

以俄罗斯的航空实力,将直筒进气道修改为S型进气道,在技术上可以做到。

但俄罗斯为何偏偏选择直筒进气道?

因为,每一件武器的设计出发点不同,一款战斗机需要利用整个军队的作战体系和作战平台,才能发挥最大的作战效果。

简单说,美俄两国在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中,走的是两条完全不相同的道路。

美国强调隐身性能优先,适当放弃超机动性。


在F-22设计之初,美国也曾想让自己的第五代战斗机,同时拥有强大的隐身性能和超机动性,但随后发现,这两种性能是相互冲突的,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你强调了隐身,就必须牺牲一部分超机动性,无法两者兼顾。

我们都明白,美国在航电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于是美方在仔细研究之后,决定让F-22和F-35优先隐身性能,同时依靠气动布局设计与强劲发动机,实现飞机的超机动性,但必须作为第二选择,重要性在隐身之后。

俄罗斯强调超机动性,适当放弃隐身性能。

与美国相反,俄罗斯做了恰好相反的选择,这不是俄罗斯不想选择隐身优先,而是因为,俄罗斯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本就弱于美方,假如俄罗斯主战飞机选择隐身优先,等于拿自己的弱项,去和美国的强项比拼,很不明智。

美国的F-22和F-35,由于强调隐身,实战中将会采取什么战术呢?

其实关于这一点,美方并没有隐藏的意思,直接说明了,F-22由于具备超强隐身性能,能大幅下降敌方对自己的探测能力,这使得战场对美方处于单向透明状态,F-22可以依靠隐身和领先的航电技术,轻松摧毁对方。

面对F-22的隐身和航电优势,苏-57有何反制手段呢?

俄罗斯方面并没有通报自己的战术思路,但已经有军事专家,分析出苏-57未来有可能采取的针对F-22和F-35的作战战术。

比如说,苏-57的背部呈扁平设计,有人称其具备“第六代战机特征”,这是俄罗斯方面有意而为之,有利于提升机身上半部的隐身效果,假如苏-57进入战场空间后,采用不开雷达的静默战术,然后贴近F-22后进入近距离格斗方式,F-22很可能毫无还手之力!

苏-57的超机动性,至少超过F-22一个时代!

另外,苏-57为了弥补隐身缺陷,搭配的雷达远距探测能力很强大,同时,俄罗斯的空战武器系统优秀,根据推测,当一架苏-57战斗机进入战场,可以轻松在400公里外,对敌方的预警机,战斗机进行精确打击!

假如专家们的预测准确,苏-57战斗机的实战能力,绝对很强悍,当F-22在拥有预警机保护前提下,可能具有与苏-571一战之力,但如果是单对单,很可能是个灾难。

苏-57的设计很务实,懂得扬长避短,不仅具备较强隐身能力,而且拥有优秀的超机动性能力,同时具备远程探测打击能力,可谓是目前各方面指标最均衡的战斗机,远可以使用导弹远程打击,近可以展开格斗,假如在实战中狂虐美国F-22和F-35,也不算很奇怪。


99随便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是经济大国。有媒体报道,俄罗斯称自己很穷,只能买得起12架苏-57战机。但是这12架苏57真的能够应对日益增多的西方隐身战机么?如今日韩等国都开始接收最新的F35战机、美军也将强悍的F22部署到亚太地区,去取12架苏57真的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俄罗斯当局对仅仅购买12架苏-57战机的问题做出来解释,俄罗斯当局声称由于经济危机使得俄罗斯的经济面临严重寒冬,再加上诸多海军扩充计划和海外军事行动都需要资金供应。因此,俄罗斯没有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苏-57战机。而且五代机苏-57战机的价格十分昂贵,购买一架苏-57的钱能购买两架苏-35战机。俄罗斯为了三军全面均衡的发展,只能放缓购买苏-57。

另一方面,俄罗斯当局也考虑到苏-57的发展前景并不是很好。因为苏—57战机刚刚进行生产,飞行员对其各项性能均不熟悉,可能会在战场上贻误战机。并且,苏—57战机的造价太过昂贵。目前,俄罗斯仅仅只有12架,用来对飞行员进行训练完全是不够的。因此,俄罗斯当局便决定暂停购买苏—57战机。

俄罗斯之所以有信心在放弃苏—57战机之后还能保证自己的空军实力足以保卫国家安全,原因在与俄罗斯还有一款性能仅次于五代机的苏-35战机。这款战机集合了近几年最成功的航空技术除了隐身性能不及五代机之外,其他各项性能都不落后,再加上俄罗斯飞行员对苏-35战机十分熟悉,能够保证在战争中出色完成任务。

俄罗斯面对经济危机不得已做出停止购买苏57的决定,但是俄罗斯对于苏—57进行了改进,可以对200公里外的敌机进行攻击,即使是最先进的F-22也难以逃脱攻击。因此,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还是十分厉害的!


利刃号


一句话评论苏57战斗机:机动性能顶尖,隐身性能平庸,航电性能上游。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苏57并不属于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战斗机。自从F22出现以后,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就被确立下来了。而国际舆论也将F22拥有的“4S”性能,定为四代机的标杆,既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超视距空战。


但是,俄罗斯总是不愿意在口头上服输。当国际上将战斗机划分为4代时,俄罗斯却将战斗机划分为5代。其实徒争口舌之利对军事实力并没有什么帮助,无论是苏57是4代机也好,是5代机也罢。但依旧不是F22的对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苏57战斗机的机动性十分强悍

苏57继承了苏系战机一贯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布局,其具有翼载荷低,升力系数好的优点。但也具备阻力大,横滚性能差,敏捷性差的缺点。总体来说,苏57战斗机并没有摆脱苏27的整体框架,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苏27的半隐身版本。苏57战斗机2台117S发动机之间宽大的距离就直接拉宽了机体,宽大的机体提供的升力也不小。


有资料表明,苏27战斗机在大迎角条件下,其机体可以提供40%左右的升力。而苏57则更进一步,估计提供的升力也不少。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苏57的机体比较宽,加上发动机的重量增加了惯性,以至于苏57的横滚不如窄间距发动机敏捷。要知道,苏57的宽度为13.95米,F22的宽度为13.56米,歼20的宽度为12.88米。这么看来,苏57战斗机算是最宽的了,所以阻力也是最大的。在发动机推力不如F22的情况下,阻力又比较大,所以苏57的超音速巡航速度不会超过F22的1.6马赫。


但是,苏57的机动性并不差。苏57采用了可动边条+全动垂尾的常规气动布局。
可动边条能够产生有利涡流和促进涡升力,其作用与歼20的鸭翼如出一辙。虽说可动边条的作用并不如鸭翼大,但也没有鸭翼的缺点,例如增加阻力以及对隐身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苏57安装的是117S推力矢量发动机,外加上其优异的气动布局,其整体机动性也不弱于F22。上面也说了,苏57的敏捷性不足当然原因。但是117S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可以差动偏转,当苏57进行滚转时,一具喷管转向滚转的方向,另一具则转向滚转的反方向,形成一个促进滚转的力,以弥补敏捷性不足的劣势。

此外,矢量发动机也可以补充因垂尾面积偏小而导致大迎角飞行时的不稳定性。

苏57的隐身性能比较平庸

单纯从F22,F35,歼20,苏57的机身细节和外形设计中,就可以看的出来。苏57糟糕的外形设计,落后的机身处理工艺都极不利于隐身。其它三种机型都采用“S”型进气道,避免了雷达波直接入射到发动机叶片上,而被反射回去的问题。此外,还在进气道内壁上喷吐了吸波涂料,以将入射的雷达波彻底的吸收发散掉。反观苏57的进气道,和苏27系列的别无二致。尽管苏57在进气道内部增设了吸波栅栏,但实际有多少用处还不得而知。此外,非一体的座舱盖,球形红外探测器,蒙皮处理工艺,毫无遮盖的发动机机身,处理不到位的弹舱舱盖,机身较多的凸起物等等都将成为雷达波较强的反射源。


据俄媒报道,苏57的RCS=0.4㎡。相对F35的0.08㎡,F22的0.01㎡,歼20的0.01㎡而言,确实要差的太多了。雷达的探测距离与目标RCS的四次方成正比,其实,当目标的RCS降低到原来的十六分之一时,雷达的探测距离就减少一半。APG-77雷达对RCS=5㎡的探测距离为250千米。而对RCS=0.3㎡的探测距离估计在125千米以下,所以说,F22可以在130千米左右发现苏57。但苏57探测F22的距离就比较近了,也就是50公里左右。

苏57的航电系统处于上游层次

苏57战斗机的机首安装了一部N036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具有1552个T/R组件;在前缘襟翼处也安装了2部N-036L波段雷达,机首侧面还有2部N-036B有源相控阵雷达,组件为358个。苏57的N-036雷达的最远探测距离在400千米左右,这是在雷达波束聚焦的情况下实现的。

一般来说,N036雷达对RCS=5㎡的目标探测距离也就是200千米左右,该雷达对RCS=0.01㎡目标的探测距离约为50千米。可以同时跟踪6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16个发动攻击。

由于苏57的隐身性能不好,为了弥补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其前缘襟翼处的N-036L雷达,对隐身目标有较强的探测能力。只不过无法精确的测定目标的高度信息,只能测定距离和方位。

苏57战斗机还装有L402型电子战系统和101KS光电系统。101KS系统分别安装在机座舱右侧,机首两侧,机背,机腹。101KS系统包括了:101KS-V光电雷达,101KS-O激光定向红外对抗,101KS-P红外传感器,101KS-U紫外导弹逼近告警器,101KS-N光电吊舱。尽管101KS系统的性能不如歼20和F35所安装的EODAS系统,但也可以对苏57周边360°范围内进行监测。


由此可知,苏57战斗机的机动性和航电系统达到了四代机的水准,唯有隐身性是个遗憾。毕竟俄罗斯研发苏57时,并没有美国研发F22时那样充足的时间。现如今,俄罗斯面临的空防压力也巨大,时间也不多。必须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型与F22差距不大的战斗机。也可以这么说,苏57就是一个压缩时间的半成品四代机。(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长久以来,俄罗斯的Su-57因为其直通进气道而饱受争议,甚至被很多人说成是4++战斗机,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Su-57沿用了Su-27那经典的中央升力体布局,进气道采用雷达屏障;上个世纪末JSF计划的决赛阶段,美国的X-32也是采用进气道雷达屏障,如果说俄罗斯的Su-57用雷达屏障就不隐身,那么美国的X-32也不隐身?难道美国人是傻子吗?很显然不是。雷达屏障在隐身方面固然不及S型进气道那么让人满意。但是使用雷达屏障还是S型进气道显然还要看飞机的整体设计。

中央升力体布局是一种优秀的设计,其缺点就是无法与S型进气道太好的匹配,但是单就气动性能上来说,是远远优于其他布局的。Su-57虽然与中国的J-20同属重型五代机,但是在具体定位上仍然是有一些区别的。作为将来将在各个局部战场与F-22直接抗衡的五代机,Su-57对飞行性能的要求要比J-20高得多。毕竟J-20不一定会直接与F-22对抗(而是猎杀预警机和加油机)。

中央升力体那巨大的升力面积将确保Su-57有优秀的亚音速机动性能,而为了超巡,Su-57的机翼面积是重型五代机中最小的,机翼后掠角也是最大的。新一代的产品30发动机加上Su-57本身就相当优秀的气动设计将确保其顶尖水平的过失速机动能力。倒是如今J-20能不能超巡要打个问号,产品30发动机在加力与不加力下的推力都已经超过了F-22所使用的F-119,综合其总体设计,尽管其超音速段的机动性能必不及F-22与J-20超音速巡航性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机内空间,Su-57也是中央升力体布局,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内部空间,实际上Su-57却是内油最多的四代机。目前Su-57公开的作战半径是1200km,这其中包括了超音速巡航段,比F-22已经高很多了。

说到底,Su-57的缺陷,网络上相关的阐述太多了,但是设计师就不知道吗?不可能不知道。

很显然,在Su-57的设计上,俄罗斯的设计师们通过妥协了部分的隐身性能,获得了优秀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能。对于今天经济日益衰落的俄罗斯,这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白虎堂


说实话隐身能力肯定没有歼20好,看看他的腹部就知道了,发动机那里不平,对于隐形飞机来说这是致命的!但是他的机动性肯定比歼20要好 毕竟发动机不是盖的

但是他的出现也给世界带来了不小的轰动,外观确实很漂亮,很酷很有科技感。毕竟是世界上第二款外销型的第五代战斗机,第一款是美国的f35。另外两款f22和中国的歼20都不对外销售..咱们目前要是把歼20的发动机的缺陷给完善的话咱们就无敌了,当然这期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你我的共同的努力!

我准备做一期苏57和f22,还有歼20的模型讲解 希望能从中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没有关注我的小伙伴赶紧关注我吧,我会不定期的送一些小飞机模型给大家哦!





飞机厂的模型大师


我不认同苏57是合格的第五代战斗机,从俄罗斯空天军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行签下了76架合同,本身就是个噱头,是为苏57做广告的噱头。俄罗斯想打开印度市场以及世界市场,从俄罗斯舆论界不符合常规的报道中也看出端倪。

隐身战斗机首先就要隐身,而俄罗斯几个方面不隐身。第一就是发动机舱。苏57延续了苏27的发动机的吊舱设计,这是俄罗斯引以为傲的中央升力体造成的,因为由此产生的苏27太辉煌了。中央升力体就是机体和机身全面融合,因为太融合了,发动机没处放,只能吊起来,造成了无法隐身的后果。

第二是涂料,美国涂料很娇贵,好像放在保温战斗机机库里。俄罗斯的苏57看着没有隐身涂料,因为外表看不出来。也可能俄罗斯的技术太先进了,不过可能性很小。

第三是座舱,中国美国乃至欧洲的战斗机都有贵重的金属薄膜,来阻止雷达波进入。而苏57身上看不出金属薄膜,而且看起来座舱甚至不如苏35,更让人浮想联翩,俄罗斯是不按照常规出牌呀。

除了隐身不好,苏57的雷达也不见得好。先看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本身就是俄罗斯短板,其他战斗机上没有装备过,按说应该有试验机型,反正一直没看见过。还有人说苏57装备了多面雷达,尤其有人说有L波段雷达,不知道米波雷达,战斗机能不能装下?装下能不能表现出性能呢?这些都需要打问号,因为都是世界首次。

当然俄罗斯苏57的其他方面应该不错,比如机动性,武器挂载能力,发动机性能应该不错。综合起来,苏57算不上5代机,可以算4.75,或者叫4.99吧!



大志远思想空间


苏-57是俄罗斯研制的首款第五代战斗机,原名为T-50,既然是第五代战斗机,那么我们就要以五代战斗机的标准对苏-57进行衡量。第五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可以用4S来概括:Stealth(隐形)、Super Sonic Cruise(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 Maneuverability(超机动性能)、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超级信息优势),我们一一进行比较。

隐形能力:苏-57的进气道、机头、机舱都采用独特的形状设计,内置武器弹仓,采用菱形翼布局,机翼和尾翼前后缘平齐,使雷达反射信号几乎只沿垂直侧面的方向反射,两个垂直尾翼向外倾斜,避免侧向发生镜面反射,这些设计都有效的减少了雷达反射面积。从气动布局来看,苏-57的隐形性能不亚于F22,但光从外形设计还不够,还得结合隐身涂层,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俄罗斯在隐身材料方面并未取得大的突破,综合来看,苏-57隐形能力略逊F22一筹。

超音速巡航能力:苏-57采用两台AL-41F1-117S喷气发动机,单台发动机推力约15吨,在不借助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能实现超音速飞行,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公里。从这点来看,苏-57完全符合五代机的标准。

超机动性能:众所周知,俄罗斯战机的机动性大都非常强,像苏-27、苏-35都可以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这主要得益于它的矢量推力发动机,苏-57当然也不意外,和F22相比,其喷口转向产生矢量推力效能比喷流舵面要高出许多,因此,苏-57空中做机动动作要比F22轻松得多,由此可见,苏-57的机动性能比F22更强一些。

超级信息优势:这主要取决于它的航电系统,苏-57的航电系统相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它装备了N036和SH121雷达系统,能够发现400公里以外的目标,并且能够侦测隐形战斗机。此外,苏-57也实现了“智能蒙皮”功能,集成了主动和被动雷达和光学定位系统,并且具备很强的电子对抗能力。

综合来看,苏-57是一款典型的第五代战斗机,和F22相比,它比较侧重机动性和航电性能,隐身能力稍微弱一些,只能说各有优劣。但真正的战争绝不仅仅是个体的较量,而是体系作战,谁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整个作战体系中,谁就更有可能获胜。


顽皮的菜鸟


苏57今年正式加入了俄罗斯空天军,进行新一轮测试。苏57的研发型号T50,从俄罗斯首次公开至今,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除了F22和歼20外,苏57或许是最有分量的重型隐形机,但这款飞机的思路和前两者区别很大。

俄方的初衷,是研制一款隐形战机,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个困难并不是发动机和气动设计及隐形涂层的问题。很多人觉得是电子技术和研发经费的不足,所以拉上印度,让印度出钱。四代隐形战机在操控性上,要超过三代机30%左右,且必须实现超音速巡航和可控的短暂失速飞行。超音速飞机本身就已经很依赖电脑,四代机则更依赖。但俄罗斯电子技术不强,所以研制周期延长太多。苏57的隐身有些不足,是因为它修长的直通进气道和机腹的凹凸不平。苏57在设计上,沿用了苏27家族和米格飞机的部分特点。其气动性能会非常好,加上机身很薄,阻力小,他的综合性能值得期待。

苏霍伊设计局在苏57上用到的一些设计元素,其实还有六代机概念。尤其是飞机本身的超薄一体化设计,是对材料技术的很大考验,但俄罗斯办到了。为了苏57,俄罗斯还研发了新一代的30涡扇发动机。俄罗斯似乎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放弃了四代机的竞争,而是做出了一款带有实验色彩的隐形飞机。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这款飞机的综合性能要比F35略好。虽然俄罗斯官方给出的隐身反射数据是0.4平米,但这些隐身飞机反射参数都是平均参数,只能参考,不能拿来直接比。它不如f35的领域是航电和隐身,其他方面基本持平或者略有优势。从俄罗斯目前的需要来看,苏57完全可以满足,能够撑起俄罗斯空军的面子,飞机整体质量仅次于f22和歼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