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甲板上为什么不能铺沥青或者直接做成水泥跑道?

用户4340226440523


▼题主,你看,这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跑道铺设施工照片,这不是完整的跑道厚度就已经接近从地面到工人的膝盖了。想象一下,几层钢筋混凝土铺上来,这跑道的厚度起码是几十厘米。而现代航母甲板的厚度一般在5-8厘米之间,并且各国还在不断优化甲板钢性能,力求最大限度降低航母甲板厚度,减少死重。很明显,使用水泥甲板要想获得和钢甲板一样的性能,只能增加厚度,增加航母死重。


对于陆地机场来说,不用考虑机场机动,体积,重量和跑道厚度等因素,成本低廉,施工方便的水泥和沥青的确是机场跑道的不二选择。但是航母不一样,为了给舰载机留出更多空间,为了保证航母能够海上高速机动,为了能够有还的适航性,航母需要的是厚度小,强度高,重量轻的甲板。现代舰载机重达几十吨,再加上下降时的冲击力,对跑道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使用沥青水泥这种材料,明显需要不断叠加厚度,无法做到轻量化,影响航母性能。


沥青水泥和钢材作为航母甲板相比,除了厚度之外,还有几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水泥凝固后不可变形,热胀冷缩会导致水泥裂开。大家注意小区的水泥马路就可以发现,每隔一段距离施工人员就会切割一条缝,完整的水泥马路就成了一块块的。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给水泥热胀冷缩留出收缩缝,否则水泥很有可能在高温条件下,因为体积膨胀而发生爆裂。地面上收缩缝随便切,但是用在甲板上很明显就无法把水泥甲板切成一块块了。

第二,水泥甲板无法安装甲板设备。众所周知,航母的甲板不仅仅是一块单纯的钢板,还有各种信号灯,舰载机升降机,武器弹药升降机,阻拦索,弹射器和导流板等设备。如果使用水泥作为甲板的话,根本无法在其内部设置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有着镂空的位置,就算是市面上最高标号的水泥也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内部机械结构的运转。比如阻拦索安装的位置,其内部有着大量的液压,滑轮设备,且这个位置正对机库,甲板无法叠加厚度。如果使用水泥,或许舰载机降落时会将阻拦索连根拔起,水泥四溅。



第三,水泥需要长时间凝固和保养,不利于航母海上航行时进行甲板维护。最重要的是,水泥在损坏后,非常难以修复。航母是作战武器,战争中难免受到攻击,所以还需要便于维修。钢是一种焊接性非常好的材料,在损坏之后,只要进行切割焊接,然后机械加工就可以将损坏的位置修复如初,甚至获得更高的性能。但水泥不行,水泥的修复需要设置模具,需要长时间的凝固,而且修复后性能也不能恢复。
其实,在纯钢制甲板出现之前,大部分国家使用木制甲板。木制甲板有着防滑,轻,的特点,不过强度低,没有防护能力,适用于进攻型舰队航母。到了现代,舰载机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木质甲板的强度已经无法满足舰载机的起降。随着材料学的发展,钢材的性能不断提升,于是现代航母的甲板全部改用钢材。沥青水泥就算是再怎么发展,其材料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具备延展性,不可能在薄的前提下还拥有高强度,所以沥青水泥也就不适合作为航母甲板使用。


赤焰哒哒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两个例子,你就知道为什么!

90年代,苏联一架重型歼击机在海上飞行时候,突然出现机械故障,就要坠机。

万般无奈下,地面指挥中心发现了附近有一个废弃的民用机场。

这个机场在西伯利亚,本来是用于民航小型罗旭阿亮飞机支线客运的。

后来乘客逐步没了,机场也就废弃了。

然而,传承毛子的习惯,也就是只要修建东西就舍得用材料,标准也高。

这个机场还是正儿八经用混凝土铺设的,当时跑道状况还很好。

其实就算不好,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总体降落在海上还要吧。

因为俄国飞行员的技术过硬,迫降还成功了。

然而,第二天飞行员发现,整个机场跑道已经被破坏,混凝土块到处都是,跑道碎裂的不成样子。

为啥?这是迫降时因机械故障,飞机的姿态不对,果强大的尾喷气流把跑道表层的混凝土块直接掀开。

由此,这个机场彻底报废,后来改用陆地将这架飞机运走。

其实,何谈战斗机。即便普通民航客机也是很厉害的。

国外某第三世界国家,曾经购买了1架新式小型喷气式客机。

第一次维修时,这群无脑黑人将客机转移到机场外面,一块有地砖的坚固水泥空地上。

这个空地本来是检修螺旋桨飞机的地方。

结果检修时启动发动机,强劲的尾喷气流就像水柱冲沙子一样,将地砖一片片吹飞。

其中一块击中路过的清洁工,导致其腿部骨折,水泥空地也完全破坏。

由此可见现代化战机,对于甲板跑道的要求是多么的高。

航母甲板的长度比普通机场跑道要短太多,而且所有飞机都需要短时间内快速起降,跑道承受的压力极大。

另外,飞机的尾喷气流甚至喷焰,对于跑道是巨大的破坏。

美国最新的福特号航母甲板使用的跑道,要求一平方厘米的钢板上可以承受近8吨的冲击力。

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采用普通的水泥混凝土,估计只能起降1到2架飞机,跑道就废了,航母也就成为废铁。

所以,对于航母甲板跑道必须使用特种钢材,要求还非常的高。

资料中这么写:航母甲板用钢要具有高强度、大板面、拒磁、高韧性、抗低温(零下38℃)、高断裂韧性、耐高温不变形、抗腐蚀、防弹的特性。这与甲板的工作环境特点密切相关:承受战斗机起降的强大冲击和高温灼烧、防止被磁性水雷攻击及磁力探测发现、抵御海水腐蚀、保证飞机升降的质量、抵御炮弹和炸弹的轰击。

时至今日,几乎所有国家都可以炼钢,包括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都是炼钢大国,技术还颇为先进。

然而,世界上能制造航母甲板用钢的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萨沙


目前世界上可以自行建造航母的国家并不多,究其原因还是航母所需建造技术过高的缘故,所以说没有点实力的国家根本造不出来航母。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就是因为印度没有航母钢材及其他配套设备的制造能力,才导致它陷入了多次下水的窘境。航母对甲板所用钢板的要求同样高,这显然不是沥青或水泥跑道所能替代的。

(航空母舰)

航母钢板指的是建造航母所用的高强度大宽厚钢材,它属于高强度特种合金钢,需要具备很好的隐形、抗磁、高韧性,抗低温等特性,同时还要有很高的屈服强度、高断裂韧性、耐高温以及抗腐蚀特性。航母甲板所用的结构钢板,因为要起降各类舰载机,所需它的要求更高。

(全球现役航母的高强钢主要是HY和HSLA两大系列)

舰载机在起飞和着舰过程中,航母甲板要忍受极强的冲击力和摩擦力,所以它的强度必须要好,而水泥和沥青的路面,平时走走超载的大货车都会被毁,更何况是20-30吨级的战斗机起降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呢?另外,航母甲板还要忍受航空发动机高温尾焰的灼烧,不能发生变形,这点沥青路面也做不到,毕竟沥青路面连夏日的高温都无法抵挡,更何况上千度的尾焰。航母甲板也不会太厚,而且钢板上的焊缝也得越少越好,否则会影响航母舰载机升降以及航母的重心。普通高速公路的水泥地基厚度只有50毫米左右,如果这种路面降落苏27之类的战斗机肯定会发生塌陷,没有几十厘米厚的沥青根本不能满足基本起降条件,但是这种路面放到航母上肯定不现实。

(舰载机着舰时的冲击力很大)

(航母甲板还要可以忍受舰载机发动机尾焰的高温)

(高温暴晒会让沥青路面出现变形、融化的现象)

(航母甲板还不能太厚)

(起降战斗机的高速公路需要进行特殊强化)

从航母甲板的性能要求可以知道,沥青路面不耐高温,而且它和水泥路面的强度也不够。即便航母采用了沥青和水泥路面,战斗机的强大冲击力也会很快让路面出现损毁,进而引发事故。沥青和水泥的路面肯定不能代替航母甲板,航母甲板技术要求和制造工艺要求非常高,能制造航母钢材的国家都会将航母钢材列入严禁出口产品之列。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可以生产航母甲板所需的钢材,这也成为了我国设计建造国产航母的重要基石。

(我国已经可以自行研制生产航母钢材)


战情解码


沥青材料和水泥材料根本无法满足战斗机起降的需求,非但不能让战斗机起降,反而会造成战机磨损,酿成更大损失。沥青和水泥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建筑材料,修路和盖房都离不开它们。但这两种材料有各自的弱点,沥青的问题是熔点太低,温度稍微高一点就会融化。水泥强度不够,容易变形。

不管是舰载机,还是机场起降的战机,发动机的尾喷温度都极高。把生鸡蛋和生肉放到距离发动机尾喷不太远的地面上,都可以直接烤熟食用。如果有人员在这附近,会重度烧伤。沥青即使铺的再厚,也肯定会烧的凹凸不平。

水泥虽然坚固,但它局部承压能力一般。如果是重型战机(32吨以上)和中型战机(30吨左右)降落在一般水泥地上,经过的地方会直接压碎,留出一道痕迹。这还是地面降落,不是航母甲板降落。

航母降落的冲击力远大于地面降落,为了避免飞机出现问题。舰载机的起落架都比陆基起降战机的厚实,飞机本身也经过重新设计,尽量减少连接点,提高整体性。如此一来,飞机在冲击的过程中才不至于出现内伤。

舰载机冲击甲板的一瞬间,产生的力足够撞弯大部分厚钢板。为了满足航母的需求,必须专门研发航母专用钢材。这种材料既能够抗海水腐蚀,也能抗盐碱。同时不易附着杂物,便于清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柔韧性和硬度都要好,刚柔并济的托起舰载机。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发高品质航母钢的国家屈指可数,直接制约了很多国家海上力量的崛起。印度很想发展海军,无奈材料技术落后。

因此沥青和水泥都不能满足需求。其实沥青和水泥等其他物质通过混合,或许能够找到一种方案。但这种复合材料的耐用性肯定不如航母钢,重量也太重。对于维护成本高昂的“吞金巨兽”航母来说,并不适用。


兵说


为什么航母飞行甲板不能像陆地机场一样使用沥青或者说水泥作为降落跑道呢。就一个字,水泥太重!

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飞行甲板厚度为50毫米左右,通道甲板14毫米,机库甲板38毫米。

而陆地机场普遍需要铺设多厚的水泥呢?


以下以4d级别的长春龙家堡机场为例。

画重点。滑行道道面厚度为38厘米!


38厘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更何况这还仅仅是能够满足波音767级别的飞机起降的要求。然后尼米兹级航母的飞行甲板,

332.9×76.8=25566.72 ㎡,当然了,你你自己航母的飞行甲板并不是很危险,但实际上再怎么抠索起码2万平米的面积是有的吧

20000x0.38=7600立方米

然后一立方米的水泥是3.1吨。(近似值)

7600x3.1=2.356万吨!

你可以理解成把两艘提康德罗加放到航母飞行甲板上面。

2.356万吨,如果是高等级机场的话,怕不是得5万吨!

这么多吨的水泥.....放航母上航母都得沉了

所以说指望用沥青或者混凝土来代替钢板,作为航母的飞行甲板,不说别的就连重量结果它都过不了,更何况耐磨性的抗冲击性能 在腐蚀能力以及如何在三四十厘米厚的混凝土上打上8个眼,把那4根拦阻索安装到位


以及如何挖出来呢?数以10计的系留穴(这个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地桩)

并且就算是军用的陆地机场其滑跃起飞平台也是用钢制成的,原因无非就是轻巧,实用,

所以说,用水泥和沥青做航母飞行甲板要多不靠谱就多不靠谱。

毕竟,别说飞行甲板用水泥做的就是地面上因为半挂轧出来的那些沟壑,处理方式是什么?把地面铲了重铺一个,航母上还能这样玩吗?难不成?哎呀,飞行甲板被攻击,不行,咱们战机先不能起降,你等我把飞行甲板修好你再降落?

因为水泥这东西破损以后,基本就别指望恢复其原有的强度了!


啸鹰评


航母甲板直接按照陆地跑道的标准来修建,这个理论看上去很简单,似乎代替了特种钢板了,可惜不现实,以前确实使用过水泥材料的纪录,但是早已取消了。

舰载机的舰上使用的要求不低,与陆基使用可是不一样的,用陆基的方式不仅好处没有,反而坏处很大,水泥跑道在构筑的要求也相当高,对厚度更没什么限制可言,可是到了军舰上,那么就另一回事了,有一大堆的要求,仅就水泥层的厚度说,放到军舰上怎么弄呢?

在甲板上,铺几米厚的水泥层现实吗?还有,飞行甲板不是简简单单,只是供飞机起降,还有其他要求,比如:作为防护层抵抗可能遭受的攻击,如果用普通的材料来代替的话,那么实际上就会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呢,不会比钢板更省空间更省重量。

如果真的可以的话,人们早就使用这类材料广泛的用于舰艇的建造了,没有采用只是理念没跟上轻型?真当现代航母技术发展了几十年积累了的经验,不及某个人的突发奇想了。


麦田军事观察


我给楼主提几个数据然后楼主自己想一下,这样比我直接说给你听好得多。

我们就以中国的歼15为例,这飞机满载起飞大约是28吨到30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不知道楼主有没有见过渣土车,那种最常见的渣土车大概就是拉30吨的。

大部分就长这样,然后楼主在想象这种车经常出没的地方,那路都被糟蹋成什么样了。要知道城市道路大部分都至少是按2级公路建的。2级公路是什么概念呢,这种路通常会压实50CM厚以上的灰土路基,然后再铺上30CM左右的混凝土路面,总体厚度接近1米。然而就是这样的路这种车都能糟蹋成那样,你觉得飞机会怎么样?更何况航母上根本无法弄这么后的甲板,因为重心过高会翻。


开着皮卡打坦克


航母甲板,其作用是为舰载机提供停放,起飞和降落的重要场地,是航母重要组成部分。

航母,所使用的空间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地方,能尽可能多地去释放空间,用以停放尽可能多的战机,以及,在战机起飞和降落时战机所受干扰降到最小。如果使用水泥板做航母甲板,首先硬度就不达标,其次它会占用航母很大一部分空间。

航母甲板表层涂料一定具有弹性,柔韧性和舒适性。

它主要成分是由防滑粒料,成膜树脂等组成。

防滑粒料的作用是提高提高漆膜防滑性能的添加剂,它赋予了漆膜的防滑功能。

成膜树脂,它的作用是起到固定防滑粒料,同时以保护底料的不受破坏,它赋予甲板涂层各方面优良的综合性能。

这两种材料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缺一不可。

航母甲板常年暴露在严酷的海洋环境中,昼夜的温差,季节变化等因素,都会对航母钢材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如果表面涂层的弹性和柔韧性达不到标准,那么就会造成涂层面开裂,剥离,脱落。进而会严重影响舰载机的起降安全系数。

航母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在甲板上工作,会长时间在甲板上走动,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有个舒适的路面,是一个不错的环境,可以很好舒缓工作压力。如果把材料换成沥青铺设,不仅性能不达标,而且工作人员长时间在上面行走也是一种伤害。





前进的蜗牛18


题主可能对于航母甲板钢和普通的水泥路没有太多的认知,很难理解战机对于跑道的超高要求。根据资料,航母甲板钢应有以下几个特性:高强度,这一点沥青和水泥路根本无法和钢铁相比拟;高韧性,这一点就足够将大部分公路建材全部淘汰;抗低温,抗高温,而对于沥青和水泥路来说,热胀冷缩是无解的难题。

此外,航母用钢还有几个指标:抗腐蚀、防弹、大板面、抗氧化、高屈强比等等等等。根据数据来看,一架空重14吨的F/A-18战机最大着舰重量可达20吨,苏-33可达22吨,歼-15着舰重量应当也在20吨上下。这相当于3到5头大象一起砸在仅有半张课桌大小的地面上,普通的材料根本无法承受重量,崩裂毁坏可以说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

因此严格来说,航母用钢,特别是甲板钢,实际上与日常人们所见到的钢铁完全是两种材料,锻造难度不可同日而语。而沥青和水泥这两种常见的公路建材,虽然能够承受汽车和行人,却很难抗的下风吹日晒、水浸盐蚀,更不要说在上千度甚至数千度的战机尾焰面前不变形、受到敌人攻击能进行一定的防御了。未来航母用钢会像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但是绝对不会向降低质量的方向发展。


区域拒止


当然不能这样,航母的甲板对耐冲击力要求特别高,沥青和水泥根本经受不起。一架F\\A-18大黄蜂的最大着舰重量达到20吨,F35差不多也是这个重量,而F-14这样的重型机则达到了近25吨,俄式的SU-33也有21.8吨,如此大的质量,再加上着舰时的冲击力,稍微不靠谱的材料肯定是一砸一个坑。

所以,航母的甲板钢必定使用高抗拉、抗冲击的合金材料,它们要求能承受极端的战机降落冲击,且能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出现金属疲劳,甚至于飞机如果坠毁,甲板也不能被过度损坏。目前掌握这种甲板钢工艺的国家并不多,全世界寥寥无几。

高标号的水泥铺设甲板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航母是一艘船,这种巨型船舶在设计中都考虑了应力变化,甚至留出了专门的结合部扩张缝隙,与金属性质区别太大的水泥材质,恐怕很难在船身上大规模应用,很容易在船身细不可查的小规模扭曲与抖动中碎裂。

这种情况对弹射器来说并不友好,铺设在金属甲板中的弹射器可以与金属件良好的吻合,但铺设在水泥板中的弹射器恐怕不会运行的那么顺畅。尤其对于弹射器的滑槽来说,又粉又脆的水泥相当麻烦。

而且航母行驶在海面上,时长遭遇着极端的气象条件,光温差带来的热胀冷缩就已经让水泥够受了,再加上各种飞机压来压去,估计不用多久时间水泥就会开裂。

更重要的是,航母甲板钢的厚度很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飞行甲板单板仅厚50mm,如果要换成具备同样抗屈服属性的混凝土,恐怕这个厚度会增加好几倍,重量也会相应增加,这无疑对航母是个负担。

再者,战争白热化时,航母不免会遭到敌方的轰炸,钢甲板只需要焊割作业便可以快速投入战斗,而水泥怎么办?航母中不可能还要耗费空间去装载速干水泥,更不可能在紧张的作战环节还要等待水泥彻底干透。而且这些水泥还是安全隐患,假如航母的飞行甲板被炸碎,钢甲板只会破洞,而水泥是否会产生大面积的开裂,以及对下层机库的塌陷蹦碎呢?

沥青与之是差不多的道理,以橡胶和柏油为主的沥青路面肯定不适合航母,虽然在柔性方面沥青比水泥更好,但沥青的抗高温属性太差了,还需要有硬基打底,且一样很容易开裂,毛病其实比水泥还多。

仅从温度来讲,一般沥青路面的摊铺温度在130度至180度左右,这个温度根本无法面对战斗机汹涌的尾焰,

降落倒是没什么,但起飞时,舰载机上千度的尾焰它们估计承受不来。如果降落的战机是F35B这类垂短战机,那么1700度的尾焰所到之处,沥青都会滚滚流淌。别说水泥和沥青了,就连美国的两栖攻击舰都得专用喷淋装置给钢板降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