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300近防炮对一辆坦克进行扫射,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坦克打到报废?

胡柏红282


机关炮打坦克,这个需要根据情况和攻击的部位来判断,比如坦克的类型、坦克被射击的部位、1130使用的弹种等等。比如现代主战坦克与二战的坦克就不一样,现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足够硬和厚,1130近防炮只是个反飞行物的速射机关炮,弹头的穿甲能力有限,仅靠数量堆积是很难在短时间把主战坦克从正面打废的。除非炮弹射击到一个相当长的程度,对主战坦克前装甲产生金属疲劳效应,这样才可以啃掉坚硬的表面,表面大部分被啃掉后,中间蕴含的三明治结构和其它玻纤、陶瓷、石英砂的复合装甲层就好啃了,打废一辆主战坦克不是问题。但估计这门射击的1130近防炮无论炮管寿命还是弹药数都撑不到那个时候。



二战的坦克碰上1130就惨了,那时代的钢装甲远没今天的装甲厚重,同为均质钢板,冶炼技术和热处理技术也不一样。像德国坦克最喜欢的表面渗碳硬化技术,现在已经是被淘汰的东西。这种技术让不如坦克装甲坚硬的穿甲弹很难击穿德国坦克,但一旦击穿,装甲就会像玻璃一样碎掉。以虎式坦克那种100-200mm厚的正面,比现在的装甲车强不少,但依然难以持续的接受1130密集的洗礼。表面硬化的钢板可能在密集攻击下可能会更加脆弱。



我们可以做实例对比的是A-10攻击机上的GAU-8复仇者30mm机关炮,它可以用贫铀弹在坦克装甲车上打出恐怖的痕迹,1130的穿甲能力不如复仇者,但炮弹口径是一样的,大抵也不会相差到非常多。一般的冷战车型,是无法从侧面或者后面、顶部防御“复仇者”的扫射的,二战那些坦克就算了吧,无论是M4谢尔曼,还是T-34-85、“黑豹”、IS之流。要知道二战不少车型在一定距离内是可以被M2大口径机枪射穿的,实在防不住30mm炮啊。



总而言之,如果要打废一辆坦克,装甲的正面肯定消耗时间会比其它方面要长的多。1130炮啃掉前装甲需要消耗相当的时间。如果只是要“打废”的话,选择坦克侧面或后面会更好,1130那凶猛的射速撕破坦克侧面脆弱的装甲板实在太容易,将那些负重轮、履带全都打成渣,只需要十几秒钟,坦克离报废也就不远了。如果直接照着菊花狂喷一阵,数秒钟坦克的发动机就会烂掉。


小余吖


1130近防炮,每秒166发的射速,三秒钟内射出近500发30毫米炮弹,打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坦克包括M1A2、豹2A6等坦克正面马上可以使其变成莲蓬头,虽然不能有效击穿,但一阵钢雨过后,任何一种坦克都会面目全非,别说什么观瞄设备了,恐怕炮管都直接打折了,整个车体正面都会变成红热状态,完全丧失战斗力。

近防炮炮弹有多种,拿1130为例,配有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弹、穿甲燃烧弹等多种弹种。即便是破甲能力最弱的高爆弹为例,在攻击装甲目标时30毫米的高爆弹可以轻松“咬掉”而不是“穿透”20毫米以上的装甲层,与穿甲弹不同的是高爆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可以迅速使弹着点处装甲融化形成一个直径十公分左右深约2公分以上的弹坑,每秒166发的射速不等坦克反应过来,一枚接一枚的30炮弹早就在有限的面积内将装甲一层一层“咬掉”,你自己可以算一下即便是坦克炮塔的的正面装甲够多少发30炮弹一层一层往下“咬”?

可能还有人会说:坦克就老老实实等着你打,让1130炮把几百发炮弹洒在一个点上?坦克就不会移动吗?非也非也,1130的观瞄系统可以追踪3倍音速的反舰导弹,而且精度极高,因为现在最小的的亚音速反舰导弹正面弹体直径只有30公分,近防炮要想正面击中来袭的反舰导弹就必须保证有这样的精确度;而主战坦克的体积可比反舰导弹大的多,而且就主战坦克的那点机动性在1130面前完全就是死靶子,1130完全可以将几百发炮弹洒在坦克身上画一个直径30公分的圆,并一下一下凿出一个洞洞。



天涯咫尺198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大家看过《拯救大兵瑞恩》中最后一段小镇激战吗?

在混战期间,德军突然拿出1门20毫米机关炮。这种机关炮本来是用于防空的,现在被德军用来平射压制美军。

结果,美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一个人的脑袋都被直接轰掉了。

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是用来防空的,目标是反舰导弹、敌人高速战机,绝对不是打坦克。

它有11根炮管,每秒射速高达166发。

虽然原则上,30毫米炮弹不能击穿现代主战坦克的装甲。

但你要知道这是1秒166发,所以只要坦克被击中1秒,就会遭到饱和炮击。

坦克在这种强度的攻击下,坦克一些外设都会被摧毁,观瞄设备报废,火控系统失效,甚至炮管都会被打坏,那么坦克也就失去了作战能力,成为废铁。

但谁会用近防炮打坦克?

知道有多贵吗?

因为射速太快,近防炮一次点射就要耗费约20万人民币。速射6秒,就要花费超过百万。

至于近防炮本身造价也过亿,用它来打坦克岂不是疯了。

况且,近防炮的射程有限,最大射程不过5000米。

让军舰开到距离坦克5000米内,就等于几乎是靠岸了,这太危险了。除了登陆舰以外,不会有军舰这么做。


萨沙


机关炮打坦克,这个需要根据情况和攻击的部位来判断,比如坦克的类型、坦克被射击的部位、1130使用的弹种等等。

比如现代主战坦克与二战的坦克就不一样,现代主战坦克的前装甲足够硬和厚,1130近防炮只是个反飞行物的速射机关炮,弹头的穿甲能力有限,仅靠数量堆积是很难在短时间把主战坦克从正面打废的。

除非炮弹射击到一个相当长的程度,对主战坦克前装甲产生金属疲劳效应,这样才可以啃掉坚硬的表面,表面大部分被啃掉后,中间蕴含的三明治结构和其它玻纤、陶瓷、石英砂的复合装甲层就好啃了,打废一辆主战坦克不是问题。但估计这门射击的1130近防炮无论炮管寿命还是弹药数都撑不到那个时候。

二战的坦克碰上1130就惨了,那时代的钢装甲远没今天的装甲厚重,同为均质钢板,冶炼技术和热处理技术也不一样。

像德国坦克最喜欢的表面渗碳硬化技术,现在已经是被淘汰的东西。这种技术让不如坦克装甲坚硬的穿甲弹很难击穿德国坦克,但一旦击穿,装甲就会像玻璃一样碎掉。以虎式坦克那种100-200mm厚的正面,比现在的装甲车强不少,但依然难以持续的接受1130密集的洗礼。表面硬化的钢板可能在密集攻击下可能会更加脆弱。

我们可以做实例对比的是A-10攻击机上的GAU-8 复仇者 30mm机关炮,它可以用贫铀弹在坦克装甲车上打出恐怖的痕迹,1130的穿甲能力不如复仇者,但炮弹口径是一样的,大抵也不会相差到非常多。

一般的冷战车型,是无法从侧面或者后面、顶部防御“复仇者”的扫射的,二战那些坦克就算了吧,无论是M4谢尔曼,还是T-34-85、“黑豹”、IS之流。要知道二战不少车型在一定距离内是可以被M2大口径机枪射穿的,实在防不住30mm炮啊。

总而言之,如果要打废一辆坦克,装甲的正面肯定消耗时间会比其它方面要长的多。1130炮啃掉前装甲需要消耗相当的时间。

如果只是要“打废”的话,选择坦克侧面或后面会更好,1130那凶猛的射速撕破坦克侧面脆弱的装甲板实在太容易,将那些负重轮、履带全都打成渣,只需要十几秒钟,坦克离报废也就不远了。如果直接照着菊花狂喷一阵,数秒钟坦克的发动机就会烂掉。


王司徒军武百科


虽然问题中近防炮名称不准确,但是大家肯定都能“自动纠正”为1130近防炮。H/PJ-11型11管30mm近防炮(简称1130近防炮)是我国主力水面舰艇装备的最新型近程防御系统,最大射速超过10000发/分钟(约167发/秒),1130近防炮超高的射速即使对超音速超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等目标也具有较强的拦截能力。至于问题中所说1130近防炮打击坦克多久能让其报废,这个要看所使用的弹药、命中率以及打击位置而定,如果采用穿甲弹对坦克侧面/尾部等位置攻击、50%的命中率计算的话,个人认为3秒短射即可对坦克造成致命伤害,即使不报废也会丧失战斗力
“怒吼”中的1130近防炮

1130近防炮装备有多种弹药,也包括穿甲弹,虽然30mm的穿甲弹威力无法与专业的大口径反坦克穿甲弹相比,但是也应该会具有较强的穿透效果。1130近防炮穿甲弹的穿透能力无具体数据,但应该不会弱与国际上其他同等口径的穿甲弹药,例如美国A10“疣猪”攻击机上的GAU-8“复仇者”30mm航炮,海湾战争中A10攻击机打击伊拉克地面装甲目标犹如“砍瓜切菜”一般,虽然也有坦克顶部装甲相对薄弱的因素,但是其装备的30mm航炮在使用贫铀穿甲弹时穿透二代坦克主装甲也不成问题。
730/1130近防炮有多种弹药,包括穿甲弹


为730近防炮装弹
A10攻击机上的GAU-8“复仇者”30mm航炮

“复仇者”航炮的穿甲效果

目前各主要军事强国的装备主战坦克装甲防护能力极强,正面主装甲防护里普遍在800mm匀质钢板的水平,如果用1130近防炮去对着其正面主装甲打,就算倾泻上万发30mm穿甲弹也未必能够有破坏性效果。但是坦克的装甲防护也有弱点,其顶部、侧面装甲防护能力较弱;另外,坦克尾部动力舱、驱动机构等处的防护能力也比较薄弱;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现代先进坦克普遍装备有大量电子、光学及观瞄设备,这些设备的都是极易受到破坏的脆弱点。如果用1130近防炮在有效距离内攻击坦克,肯定也不会只针对正面装甲,上述

坦克防御较弱的部位遭受到30mm穿甲弹的打击也会受到破坏性伤害,无法观瞄开火或者丧失动力等,那坦克也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
开火中的M1A2主战坦克,尾部防护较薄弱
被击毁的M1A2主战坦克,也不是“铁板一块”

比啤酒瓶还要大2号的“复仇者”航炮炮弹

当然,用军舰上的1130近防炮这种针对空中或者海面快速移动目标的武器去打击坦克这样的陆上目标,基本上也不会发生,也没有针对性,仅从武器装备性能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估。总得来说,不论任何武器装备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还要有正确的操作,只要应用得当“非专业”的武器同样能打出“专业”的效果,应用不当,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能力

品种多样的弹药,可针对不同作战需求选择不同弹药
“防空专业”的德国88炮,反坦克能力也出类拔萃!


威呐解析


可以用数据来分析一下,A10攻击机也是为30MM毫米机炮,但是用的是贫铀穿甲弹,穿甲效果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候一个双机A-10编队最惊人的战绩是一天摧毁了23辆坦克!差不多一个点射就能报废一辆坦克,摧毁一辆T-62坦克仅需两秒!当然A-10反坦克主要还是以外挂的导弹为主!

A-10攻击机专为反装甲而生



但是A-10的机炮必须在500米内才能击穿69MM的均质钢板,而坦克一般的顶部装甲比较薄弱所以比较容易击穿。A10机炮的射速为每分钟4200发,1130近防炮射速为每分钟11000发,1130占有优势,但是现在主战坦克防护早就不可同日而语!动不动就能抗专门穿甲能力500-1000毫米的穿甲弹,即使炮塔顶部也得抗200-300毫米,这还没算外挂装甲!

被A-10蹂躏的坦克



所以即便1130换上穿甲弹,照着坦克顶部持续开火也许能打烂顶部。如果是正面或着侧面那这个时间上就不敢说了,有可能打上半天也没事,仅会将外露的电子电器和观瞄设备打烂,也有可能将后部发动机打坏,也算是能瘫痪坦克的战斗力。

1130近防炮倾斜子弹





1130主要是对空作战的,打来袭飞机、导弹、轻型装甲目标还可以,打坦克还是交给专业反坦克武器来处理比较合适!大家各有所能,各司其职吗!

附上A-10机炮大小



我是军武奇兵,谢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战武奇兵


1300近防炮是个什么鬼?如果题主说的不是要你命三千,那吐槽君认为肯定就是我兔军舰标配的1130近防炮系统了,用这个炮对坦克扫射的话,如果是现代主流三代坦克的正面装甲,不打到金属疲劳,根本别想击穿坦克装甲,而1130穿甲能力太弱,打到金属疲劳也不存在什么希望。
1130说是炮,其实和大多数近防炮一样,就是个放大版加特林机枪,口径只有30毫米,刚刚跨进炮的门槛,虽然有11根炮管,射速变态,每分钟高达1.1万发,但是仍旧不能掩盖它那羸弱的穿甲能力。1130炮虽然使用的是钨合金小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坦克穿甲弹是父子关系,但是因为口径小,只能对付对付飞机导弹这类轻防护目标,要对陆地巡洋舰一击必杀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130穿甲弹)

(这种口径打打装甲车还是没问题的)

1130近防炮的钨合金穿甲弹在500米距离内能够射穿70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内可以射穿30毫米均质钢板,这点穿甲能力如果要打坦克只能攻顶。因为目前主流的三代坦克,顶部装甲都不超过50毫米,像M1A1的顶部装甲只有30毫米左右,如果武直或者攻击机搭载1130进行顶部近距离扫射,一轮点射就能打爆坦克,这其实也就是A10搭载复仇者机炮狂虐伊拉克T62坦克的攻击模式。如果要攻击正面装甲的话,那就费劲了,目前三代坦裸甲都达到450毫米均质钢以上水平,加装复合装甲可以超过700毫米,如果再外挂反应装甲,防护水平直线逼近1000毫米均质钢。这样的水平用1130去扫射,首先得把反应装甲全部击碎,这就得耗费不少子弹,再打里头的复合装甲和裸甲,难度急剧上升 ,按理来说,用炮弹不停地攻击坦克装甲的同一位置,是会导致金属疲劳(金属疲劳说白了就是不停攻击同一位置,直到对方崩溃)然后直接爆裂的。



可是这一原理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穿深的,1130的炮弹穿深不到坦克装甲的十分之一,要打出金属疲劳估计打断炮管都做不到,大概率也就是相当于子弹打城墙,虽然有密集恐惧症一样密密麻麻的洞,但是墙还是墙,坦克还是坦克,根本不能造成实质伤害。


军武吐槽君


1130 近防炮是海军武器,打陆军武器坦克的话有些风马牛不相及。而且1130 系统是防空所用的,并不专攻打击装甲类,所以这一设定的意义不是很大。不过既然题主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有必要来探讨一下,这型防空武器和坦克之间能否有一战之力。1130近防系统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舰载近防系统之一,
每分钟射速达一万发以上,使用脱壳长杆穿甲弹,初速1.25公里每秒,弹芯长125mm,重约0.4千克。没有具体的穿甲能力数据,毕竟估计也没试过。在电影中1130曾经两梭子就把多枚火箭弹打的影子都没有了,那对付坦克呢?


没有这么容易了,因为现代坦克的防护能力真的很强,坦克基甲除外还有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动辄700毫米以上的防护能力,也就是相当于0.7米厚的均质钢板装甲,1130近防系统射速再快,子弹出膛速度再快,但是他的弹头很小很短,威力就大大减弱了。所以要把第三代坦克击穿很难,理论上对准一个点扫射几分钟才可以打穿一个孔。但是1130射速这么快,精度可没有办法保证高到集中到零点几平方米上了,所以是无法击穿坦克装甲的。但是打炮管、炮塔倒是可以,应该看可以吧把炮管或者弱防护的炮塔打坏,但是也不至于把坦克报废,毕竟发动机是被多层装甲严密保护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打穿坦克的穿甲弹还是破甲弹,直径和长度都是挺大的,一发炮弹起码有半个成年人臂展那么长,依靠的是高动能或者超高温金属流击穿坦克侧面或者正面装甲。现在坦克主炮口径普遍在100mm以上,这样才有把握一发击穿坦克,依赖近防炮那样的攻击和重机枪伤害无异,对于坦克如同隔靴搔痒。


标枪防务


首先,1130近防炮是他妈妈用来防空的,主要装备于海军舰艇(比如054A),用来对付已经撕破外围防空导弹的来犯导弹是很不错的一个利器,对付的都是天上飞的目标,而天上飞的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点:用速度来弥补防护能力的不足……这一点就注定了1130近防炮的穿甲能力不如专业的反坦克武器,它根本不需要有这个能力,它只需要能击穿飞机和导弹的薄皮就足以毁伤目标。需求决定了产品的性能侧重方向。总之1130近防炮配备的钨心脱壳穿甲弹,不是为了打坦克用的。既然如此,让1130近防炮去攻击现代主站坦克等于是叫老师去搬砖,专业不对口。



还要打报废?往正面打?曾经在海湾战争中叱咤风云的A10攻击机干起伊拉克的装甲车来那叫一个酸爽,伊拉克的装甲车连12.7毫米的重机枪子弹都防不住,肯定挡不住A10的六管30毫米机炮发射的穿甲燃烧弹,但是打苏联的老式坦克T-72、T-55的时候,也是选好角度打击其顶层装甲才有所斩获,说明即使是T72坦克的正面装甲都可以完全防住30毫米穿甲弹的。还有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便携式反坦克炮还是喜欢打侧面装甲,而反坦克地雷打击的是坦克底部……归纳起来,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是大多数反坦克武器不愿意直接打击的地方,能打其他地方就不会去打正面,能打击正面的反坦克炮弹,造价极其昂贵,一枚120毫米穿甲弹要五万美金。用1130去打坦克的顶层或者侧面装甲,或许能造成一定损伤,但是要打废,估计会非常难。


这是被A10攻击机干掉的一辆苏联T-55老式坦克。

第一,距离优势问题。把现代坦克和近防炮放在距离三千米,双方都可以打到对方,但近防炮的炮弹杀伤力是递减的,而坦克的炮弹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很可能是近防炮先废了。

第二,射击精度问题。把坦克侧面装甲给近防炮去打,要打断履带是非常难的。你要知道11管机炮的炮弹不能形成对同一个点的连续打击,他是一个弹幕泼洒过去的,无法把履带打断。否则就不会有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拿炸药包冲过去炸履带了。如果转轮机炮可以轻易打断履带,那士兵也可以用.50口径的重机枪去打坦克履带,何必抗炸药包去冒险?

第三,至于说击穿侧面装甲,这么说吧。坦克装甲强度顺序是正面第一侧面第二,顶部第三底部第四,1130即使能击穿老式坦克的顶层装甲,能不能击穿现代坦克的侧面装甲绝对是个问号。如果坦克的侧面装甲连30毫米炮弹都扛不住,那他跑出来就是来送分的。侧面装甲是完全暴露的,不同于顶层装甲只暴露给飞机。它需要承载更多的危险,所以想用1130从侧面废掉现代主战坦克,等于是否认了设计现代坦克的工程师们的智商。不现实的。

A10攻击机装备的“复仇者”机炮。

第四点,说说被人津津乐道的“装甲疲劳”。什么叫“装甲疲劳”?用足够大口径的炮弹轰击装甲造成一定损伤之后,连续轰击造成复合装甲内部结构破坏,最后彻底击穿装甲,这种情况下“装甲疲劳”才有用。而1130近防炮的穿甲弹无法对坦克的复合装甲造成足够大和深的创伤,甚至会被弹开,那后续的连续射击也就没什么用了,浪费炮弹而已。即使不限制备弹量也不行。

红箭10反坦克导弹系统。

“眼镜蛇”反坦克直升机对付坦克,曾经最好的办法,是也用坦克。随着各式反坦克武器的兴起,用坦克来对付坦克的战术作用被弱化。随着反坦克制导炮弹(导弹)的兴起,现在以及未来对付坦克,应该是以武装直升机发射反坦克炮弹(导弹)为主,因为坦克无法打飞机。无论到什么时候,用近防炮来打坦克都是既没什么效果也代价太大——一枚120毫米穿甲弹虽然要5万美金,约合35万人民币,但是至少值得,而1130一枚炮弹的造价也在千元左右,打十秒就是1660枚炮弹,烧掉1660000人民币,还啃不动坦克。还不如来两发五万美金的!


独钓寒江


坦克号称陆战之王,征战沙场百余年来,历经战场形态演化、技术浪潮洗礼,却依然是陆地战场的核心,最基本的倚仗就是两项:进攻火力强、生存能力强。

现代坦克的防护设计有三项原则:不被发现、不被命中、不被击毁。这三者在防护作用上是递进的关系:首先是特殊外形或视觉、红外隐身设计,最大限度减少被发现概率;其次是主被动干扰、主动防御设计,减少被命中的概率;再次就是坦克车体、装甲和设备的抗打击设计,最大限度提高对打击的承受能力。

题目所述的这种情况,检验的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近防火炮的打击效能,二是坦克自身的防御能力。我们假定坦克固定不动,没有任何主动防御干扰措施,没有加挂各类爆反装甲,完全任凭近防火炮的近距离直射,最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失去作战能力,甚至整体结构都被打废。

首先,分析近防火炮的打击效能。

由于题目所述的1300近防炮并不存在,推测应该是指中国海军H/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通常被称为1130近防炮),这是中国研制的一种30mm转管式速射炮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装有11个炮管,2个弹舱。

1130近防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快,最大射速高达10000发/分,也就是每秒发射166发炮弹。可以想象,该炮三秒钟能喷吐近500枚炮弹,犹如弹雨一样密集命中坦克,会是一幅什么场面。

1130近防炮配用的弹药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杀爆榴弹等,其中穿甲弹对装甲的破坏能力最强。这种DEC115型30mm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外形与坦克炮使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基本一致,使用钨合金长杆脱壳穿甲弹芯,初速达到1250米/秒,由于密度高、速度快,弹芯的发射后形成超高动能,1000米距离的穿甲深度可达70~90mm。在同类型火炮中,这个穿甲性能已经非常突出了。

其次,分析坦克装甲的防御能力。

二战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反坦克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强,坦克装甲被迫做得越来越厚、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复杂,各类钢装甲、铝装甲、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纷纷涌现。各国主战坦克的装甲都属于“绝对机密”,对这些装甲的材料、组成、工艺和厚度等关键参数,很多数据只能来自推测估计。但这些坦克装甲的共同特点就是防护能力极强,很多炮塔正面装甲抗穿能力都在700毫米均质钢装甲之上。

美国M1A1主战坦克使用的贫铀复合装甲具有多层结构,炮塔前部厚度分别为:钢125毫米,硼化钛95毫米,贫铀105毫米,总厚度达到320毫米,可以等效70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

中国99式坦克炮塔前部使用厚度220毫米、倾角68度的复合装甲,再加装了前部的楔形模块化装甲,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60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在低温试验中,99式坦克曾经受14发105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攻击,没有一发能够击穿它的前装甲。

当然,与坦克车体和炮塔的正面防护相比,侧面、后方、顶部的防护能力就要弱的多,通常只有数十毫米的厚度。而且,坦克外部的很多附件作用重大,比如观瞄、通讯、识别、探测等,但通常仅有有限的防护措施,甚至坦克炮管的抗打击能力也不强。

再次,近防火炮近距离直射坦克。

由于坦克防护性能差异很大,我们从不同的方位来分析攻防效果:

坦克正面:现代坦克正面至少200~300毫米的复合装甲,等效700毫米以上的均质钢装甲,30毫米近防炮的穿甲弹是无法击穿的,只能在装甲上留下数十毫米的弹孔;有些还会因为装甲倾角原因,产生跳弹,只留下几毫米的弹坑。

当然,数量足够的穿甲弹,可能会反复击中同一个部位,同一个弹孔不断加深,就如同挖地道一样,早晚会将坦克装甲“凿穿”。即便是没有贯穿装甲,大量的高速弹丸的密集撞击,也会令坦克装甲产生金属疲劳,进而发生碎裂。

坦克侧面、后面:现代坦克侧面装甲仅次于前部装甲,30毫米穿甲弹直接击穿侧面装甲不容易,但对付数十毫米的后部装甲不会太困难,连续多发击穿的机会就大得多,尤其是1130这种射速变态的火炮,或许3秒钟就能攻破后方防御。

坦克附件:坦克车体和炮塔上的哪些零零碎碎的附件,突出车体表面,防御相对有限,很容易被高速、密集的弹丸击中。以1130的射速和侵彻力,命中坦克后,很大的可能就是“弹丸四射、附件纷飞”的场面,甚至坦克炮管也会受损甚至贯穿。坦克的这些观瞄附件、坦克炮一旦被毁,也就丧失了战斗力。

综合分析来看,1130近防炮对坦克的威胁很大,这种威胁来自近防炮的高密度高动能覆盖式打击,不仅伤车体,也能穿侧甲,更能毁附件,不过需要炮弹数量的堆积,也就是打击能量的积累。如果具体到时间长短上,以1130近防炮10000发/分的射速,击毁车身功能附件只需要3秒钟的一波火力,击穿侧面和后部,预计也不过几分钟时间;而击穿正面装甲,估计就要数小时,或者看运气了。

不过,如果要从正面击穿坦克,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坦克装甲,而应该是近防炮自身,毕竟,目前还没有什么炮管、炮架,能够在短时间内承受上发、甚至数十万发近防炮弹的持续射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