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句中華傳世名言佳句彙總,人生至少讀一遍

《詩經》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3.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4.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480句中華傳世名言佳句彙總,人生至少讀一遍

5.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9.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10.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11.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12.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詩經·大雅·蕩》

13.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14.兄弟鬩於牆,外御其物。

1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16.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7.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8.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19.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詩經·衛風·氓》

20.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衛風·氓》

21.桑之落矣,其黃可隕。《詩經·衛風·氓》

22.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衛風·氓》

2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衛風·氓》

24.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北風·靜女》

2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2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2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2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2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

30.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3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32.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尚書》

33.滿招損,謙受益。

34.詩言志,歌詠言。

35.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36.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37.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汙俗,鹹與惟新。

38.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39.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40.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周易》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2.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4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下》

44.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45.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繫辭上》

46.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47.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48.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49.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禮記》

5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51.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教學相長》

5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教學相長》

5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55.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5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57.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58.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59.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60.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61.十目所視,十指所指。《禮記·大學》

62.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禮記·訪記》

63.差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左傳》

64.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65.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66.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67.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68.不以一眚掩大德。

69.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70.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71.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72.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73.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74.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7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76.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左傳·閔公元年》

77.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左傳·襄公二十年》

78.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僖公十年》

79.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國語》

8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81.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上》

82.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 。

83.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船,水則資車,以待乏者。《國語·勾踐滅吳》

84.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者所惡,補民之所不足。《國語·勾踐滅吳》

85.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十年不收於國,民俱有三年不食。《國語·勾踐滅吳》

86.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國語·勾踐滅吳》

87.吾不欲匹夫之勇也,與其旅進旅退。《國語·勾踐滅吳》

88.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國語·勾踐滅吳》

《管子》

89.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國》

90.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論積貯疏》

91.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權修》

《晏子春秋》

92.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93.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94.掛羊頭,賣狗肉。《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論語》

9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9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9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98.當仁,不讓於師。

99.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0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10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0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0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0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10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0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0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10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0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俱。《論語·子罕》

110.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1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115.馬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16.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117.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1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1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治長》

1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21.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122.飯疏食,飲水,去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

1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24.富與貴,世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

12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論語·里仁》

126.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12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128.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又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129.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130.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言廢人。《論語·衛靈公》

13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32.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133.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134.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135.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136.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137.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13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39.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14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141.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14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4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44.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145.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146.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480句中華傳世名言佳句彙總,人生至少讀一遍

《老子》

14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48.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149.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15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51.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15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53.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54.治大國,若烹小鮮。

155.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156.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5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58.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15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60.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61.曲則全,枉則直。

《孫子兵法》

162.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163.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164.投入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165.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166.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軍爭》

《墨子》

167.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68.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169.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170.愛人者必見於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於惡。

171.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戰國策》

172.眾庶則強,增積成山。

173.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174.前世之不忘,後事之師。

175.見兔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176.疑事無功,疑行無名。

177.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178.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179.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180.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181.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孟子》

182.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18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18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18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亦敬之。《孟子·離婁下》

186.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87.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18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89.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90.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191.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19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19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19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195.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196.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197.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198.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為有能生者也。《孟子·弈秋》

199.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20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20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202.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魚我所欲也》

203.彼一時,此一時也。

204.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

205.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206.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207.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莊子》

208.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20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2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1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212.鳧脛雖短,續之則優;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莊子·駢拇》

21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14.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215.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216.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

217.白玉不毀,孰為珪璋。

218.我常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219.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喪,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莊子·逍遙遊》

220.至人無己,神人無過,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221.庖丁解牛,遊刃有餘。《莊子.養生主》

222.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楚辭》

22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24.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225.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226.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22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辭·卜居》

228.黃鐘譭棄,瓦釜雷鳴。

《荀子》

229.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230.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23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23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233.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 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荀子·勸學》

234.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235.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236.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23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238.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239.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240.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荀子·非十二子》

《韓非子》

241.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242.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243.過而不悛,亡之本也。

244.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245.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24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247.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248.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249.不躓于山,而躓於垤。

250.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251.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淮南子》

252.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淮南子·人間訓》

25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呂氏春秋》

254.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良馬期於千里,不期乎驥驁。

255.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256.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察今》

257.疑似之跡,不可不察。

258.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或乎?《呂氏春秋·刻舟求劍》

25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盡數》

260.嘗一脬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呂氏春秋·察今》

261.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察今》

262.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騖。《呂氏春秋·察今》

263.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呂氏春秋·義賞》

楚·屈原

264.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265.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涉江》

266.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團將愁苦而終窮。《涉江》

267.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

268.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269.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涉江》

九歌·國殤

270.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離騷》

271.雖九死其猶未悔。

272.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7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一道而相安?

274.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聖之所厚。

275.芳與澤其雜糅兮,惟昭質其猶未虧。

276.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

27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78.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艱。

楚·宋玉

279.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登徒子好色賦》

280.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對楚王問》

雜家

281.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鶡冠子·天則》

28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283.從來天下事,只在布衣中。今種《魯逆臺》

284.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

285.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齊·杜弼《檄梁文》

286.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武王伐紂平話》

劉邦

287.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歌》

288.鴻鵠高飛,一舉千里。《鴻鵠歌》

司馬遷《史記》

289.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少卿書》

290.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291.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292.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293.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

294.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295.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296.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

297.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2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29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300.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30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02.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03.士為知己者死。 。

304.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305.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306.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307.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308.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無形。

309.常人安於故俗,學著溺於所聞,

310.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31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史記·刺客列傳》

31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313.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314.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315.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316.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317.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淮陰侯列傳》

318.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空》

劉向

319.外舉不避仇讎,內舉不回親戚,可謂至公矣。

320.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321.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說苑·雜言》

322.誠無垢,思無辱。

323.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324.金剛則折,革剛則裂。

325.水激則悍,矢激則遠。

326.力勝貧,謹勝禍,慎勝害,戒勝災。

327.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328.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說苑·炳燭而學》

王充《論衡》

329.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330.譽人不增其美,毀人不蓋其惡。

331.情見於辭,意驗於言。

332.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

333.論說之出,猶弓矢之發也;論之應理,猶矢之中的。

334.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335.太剛則折,太柔則廢。

336.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

337.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桓寬《鹽鐵論》

338.行遠著假於車,濟滄海者因於舟。《貧富》

339.言之非難,行之為難。《非鞅》

340.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疾貧》

賈誼

34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342.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343.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過秦論》

344.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過秦論》

345.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過秦論》

346.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論積貯疏》

班固《漢書》

347.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34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349.衝風之衰,勢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35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351.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5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

353.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漢書·食貨志上》

王府

354.身之病待醫而治,國之亂待賢而治。《潛夫論·思賢》

355.和氏之璧,出於璞石;隋氏之珠,產於蜃蛤。《潛夫論·論榮》

曹操

356.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短歌行》

357.慨當以慷,優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

358.明揚仄陋,惟才是舉。《求賢令》

35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360.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觀滄海》

361.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蒿里行》

362.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龜雖壽》

諸葛亮

363.志當存高遠。《誡外生書》

364.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誡子書》

365.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誡子書》

36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誡子書》

367.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誡子書》

36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丕

369.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燕歌行》

370.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典論》

371.文以氣為主《典論》

曹植

372.文若春華,思若泉湧。《王仲宣誄》

37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詩》

374.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白馬篇》

375.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376.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雜詩六首》

377.都蔗雖甘,杖之必折;巧言雖美,用之必滅。《嬌志》

378.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野田黃雀行》

379.山不厭高,含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李密《陳情表》

380.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381.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382.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陳壽《三國志》

38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84.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385.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386.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387.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

388.鑿石索玉,剖蚌求珠。

389.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390.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

39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39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93.每有患急,先人後己。《三國志.蜀志》

王羲之《蘭亭集序》

394.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395.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396.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陸機

397.人壽幾何?逝如朝霜。時無重至,華不再陽。《短歌行》

398.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賦》

399.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唇齒。《文賦》

400.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文賦》

401.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文賦》

402.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文賦》

傅玄

40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40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陶淵明

40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

40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

40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

408.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

409.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410.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

411.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五柳先生傳》

412.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

413.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兮辭》

414.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削憂。《歸去來兮辭》

415.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的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

416.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歸去來兮辭》

417.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其三》

418.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其一》

419.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雜詩》

謝靈運

420.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

421.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422.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

423.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夜宿石門》

范曄《後漢書》

424.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4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42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427.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汙。

428.《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429.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遊,則日生邪情。

430.疾風知草勁,歲寒而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431.有志者事竟成。

432.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王瓊傳》

43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434.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劉義慶《世說新語》

435.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

436.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437.擲地,要作金石聲。

438.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

王通《中說》

439.舉一綱,眾目張。

440.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

480句中華傳世名言佳句彙總,人生至少讀一遍

鮑照

441.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442.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謝脁

443.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444.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445.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丘遲

446.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與陳伯之書》

447.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與陳伯之書》

劉勰《文心雕龍》

448.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449.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450.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451.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452.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精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

453.論如析薪,貴能破理。

454.具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吳均

455.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與朱元思書》

456.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

457.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山中雜詩》

《晉書》

458.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晉書·王獻之》

459.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晉書·王徽之》

樂府名歌

460.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46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462.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

463.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

464.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江南》

465.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

466.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敕勒歌》

467.獨木不成樹,獨樹不成林。《漢府詩集·古樂橫吹曲·紫騮馬歌》

468.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漢府詩集·折楊柳歌詞》

《木蘭詩》

469.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470.萬里赴戎機,關山渡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471.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狀;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47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雜家

473.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474.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眾也。三國·魏·曹冏《六代論》

475.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鑑不遠,覆車繼軌。三國·魏·李康《運命論》

476.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477.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新五代史·晉書》

478.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蕭鐸

479.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480.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鄒陽《獄中上書自明》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