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道德经》中“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袁少安



这句话目前有两种读法和见解。 1、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常无,意欲观察其深渊高妙。常有,意欲观察其所归趋。徼,通“侥”,边际的意思。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和本体,如要想更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2、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常没有欲(欲可理解为人的情欲和志欲),才能观察到其至妙处。常有欲,才能观察到其规律及目的。推而广之,人类用无意识来发现事物的奥妙,用有意识来归属他的边界。

3、这句话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全段翻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古人解释版:我们要从常无中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观察道的边际。 现代解释版:我常常让自己处于“无欲”的状态 ,因为这样我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然后让自己进入“有欲”的状态,因为有欲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才能够去证实或解决我发现的这些问题。 出土文物新版: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语出:老子《道德经》 原文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翻译:宇宙大道,是可以认知、表述、可以遵循的途径,但不是恒定不变的。这些理论也可以叙述清楚,但也不是亘古不变的概念。 从“无名”角度去分析,是万物之“始”的状态。从“有名”角度去分析,是万物之“母”的状态。


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两者来源相同,不同的称谓,但说的是一回事。道中的变化玄妙无比,是看清众多奥妙的关键。 扩展资料: 老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


与今天人们所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

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 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老子第一章的内容是《道德经》概论式而阐述的 在这里要纵观道家整体而出发才能讲有所得。 这里我们要知道:“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一层意。 并且“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一层意。

另外我们也知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层意。 所以: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推到这个结论


蓝颜经典老歌音乐视频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则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明人生真谛。德为道之显,道为德之心,有道方有德。道为万物之本。真正的道不在言谈之中,而是需要人虔心意会的。道,无处不在;悟,无时不刻。悟道,永远在路上。

看到下面已有回答,感觉说得太高深抽象,让人理解还是有点困难,容易使人糊涂。这里笔者献丑一下,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这两句话理解,不当之处,留言点评。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

诗解

大道无形处处行,

无中生有宇宙成。

玄之又玄细细品,

追本溯源慢慢明。

有欲无欲同出心,

除情去欲人圣明。

虚无实有道两面,

可叹东施只效颦。

解读

简单概括来说,前一句说自然的本来状态,后一句说人类有目的性参预情况下的状态。 对自然社会现象,不要先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要“无觉无欲”地观察对象的客观存在。只有置身事外,方能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也就是说,老子告诉大家,观察万物的时候,你观察什么事儿的时候,您要从两个角度去出发,一个角度是放下自己的欲望,放下自己的念想,放下自己、清空自己、放下自己的学识去观察事物,体会事物运转的秘密。另外的角度你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观察世界。

道德经开篇就讲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一个高点对世界,社会有一个俯视图,进而娓娓道来作为一个领导者该何种姿态入世,如何管理邦国,讲出了顺道则昌,逆道则亡,经过朝代更迭而检验的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是研究自然社会现象,“无觉无欲”状态只是切入点,而非落脚点。如果没有演化成后来的“有欲”状态,就没有了对人类的现实意义。在“无欲”状态下观察到“妙”的基础上,按照人类的目的,参与其中,施加影响,以便观察事物的进一步演化,目的是寻找到能为人类所用的规律。

到底妙和徼是什么,这里有几种可能,第一,和前面的始和母一样,这是互文,反正后面认为这两者同出而异名,用作互文解,毫无违和感。我们可以把这个作为理解的基础。但我宁愿不认为这个是互文,关键是其中的那个欲字,欲字包含了个人意愿的意思,所以,我觉得老子在这里突出地放了一个欲字,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认为有和无为什么需要两个名字。就好像我们平时说话会这样说:'吃饭和放屁其实是一个东西,不吃饭你就不会放屁,只是你认为增加起来爽的就是吃饭,认为减少起来爽就是放屁“(这句话本身当然只是放屁,但我一时找不到什么好例子,我们就借此理解一下这种说话模式吧)。

考虑到老子在表达的时候特别喜欢用身边可见的东西举例子,我们猜他会用妙和徼的原始含义。妙字在说文解字中说通眇,目少,表示眯眼睛,也直接表示小,也表示小而完整,也表示现在我们说“微妙”的意思。徼,是循,巡,再引申为求,引申为边界,这组意思中,我们取“观察边界”这个含义。这样我们就可以这么认为:我们说一个属性的时候,把这个属性充满,这个属性就不存在了,因为你不需要讨论它。比如至善,那就是没有不善,这个概念根本不会提出来,我们向下减这个量,我们才注意到它,注意到它的形态,它的细节,这样我们注意到有,是因为我们要考察对象的形态。而我们注意到这个量的反面,是因为我们要最终定义它的边界(什么东西不属于我们描述的那个对象的属性)。

所以,我们定义10个人中的3个人是好人,我们注意到他们三个本身的属性,比如一米八以上,不随地吐痰,喜欢写诗……但看了这个定义,其实你是无法知道整个量的边界是什么,你会定义“像旁边那位一米六的矮挫,显然不是好人……”,这样你的整个边界就明显了。但老实说,这个是无所谓的,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只要我们接受有无是一个东西,整个逻辑链都还是自洽的。

简单地说,以空的心态或者出世的无目的性心态才能窥探道的奥妙,以非空或者入世的有目的性心态,才能知道如何按照我们的目的,使用道。用王阳明的话概述就是知行合一。但是这个知必须用空的心态才能知。

案例

清初,平西王吴三桂权倾一时,在他地盘上,可自选官吏,是谓“西选”。无独有偶,年羹尧,雍正大舅哥,一代名将,威平西北,亦权倾一时,说一不二,当时有一种官叫“年选”。然则他们利欲熏心,终不明“有无”法则,贪得无厌。最后被杀被平,以致灰飞烟灭,令世人吁唏嘘。

河上公曰,常道当以无为养神,含光藏辉。如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比如,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其哲学思想,与老子的“观妙”,周易的“知几”,是一脉相承的。你现在虽然无病,健康的很,但未来之病的几,早已让医道高明的上医观察到了,就要未病先防,等有了实体的病,就已经晚了。所以中医是道,是哲学。但西医不是道,而是术,人不得病,不长肿瘤,他就说你是健康的。中医用道治病,西医用器治病。中医能治命,西医只能治病,治不了命。因为说到根本,西医是术不是道,它不“观妙”,不“知几”,只“观徼”的结果(检查结果)。

牛顿无意中观察到苹果落地,引起兴趣,感觉到苹果与地球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作用力,这就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但是这只是初步认识,他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有目的性的做了很多实验,最终验证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缴”。

启示

很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在一种非常安静的状态下获得灵感的。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奇妙的事儿,很多大师,比如说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德鲁克就特别喜欢凌晨四点起来写作。很多很多这样的名人都喜欢起早,四点多钟起来,为什么?这时候特别安静,安静的时候更容易捕捉灵感,在你忙乱忙得头晕脑胀的时候,可能灵感不会来的。我们如果能了解,每天安静一会儿,保持自己的“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那么各位,您可能人生会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这个就是老子要给我们的启发。

一如为人师者,需悟育人之道。专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以教为乐,而不为功名利禄等外物所累所困。以“无欲”之态度,以“无欲”之初心,却总得孟子“君子三乐”之第三乐一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老子这两句话或许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在面临个中纷繁复杂的情况时,需要首先在“无欲”状态下跳出圈外,秉承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弄清整个情况的来胧去脉,抓住事情的关键,认清事情的本质。继而以“有欲”的心态去决定事情怎么做。对于人来说,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最难得却是自然处事、一切顺“道”,最不难的却是心怀欲望、自陷困顿。“有欲”容易“无欲”难,所以老子才这样尊尊告诫我们。

老子的很多话,已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经典。比如: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脚下;欲速则不达;这些经典经受了两千多年时间的检验,到现在仍在指导我们,这就是他以“常无“观出来的”妙“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这句话表现了道家之“道”在“欲”上表现出的特性,即“道”本身属于无欲的,但是“道”下落到万物,让万物有了各具特色的先天之欲。所以,无欲时能多少体会到“道”的微妙,有欲时,则可以看到“道”的矢向。

道家经典《老子》这本书的第一章,就有“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这句话的理解重点在于对“欲”的理解。其实这句话主要是表明了道家之“道”的一个特性,首先,道家之“道”因为成就万物,所以是没有私欲的存在;但是万物因“道”而成为万物,也因为“道”而各具特性,万物因万物的特性而表现自己的先天之欲。所以,无欲的时候,我们能了解到“道”的玄妙,若进入有欲的状态,我们就能看到道的“矢向”。

要理解“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首先就必须了解道家对“欲”的看法,明确道家之“无欲”绝对并非否定所有欲望。

1、道家对“欲”的看法:道家之“无欲”并非否定所有欲望

首先,要理解道家的一些思想,就要明确一些前提条件,市面上有部分人说道家属于“禁欲派”,这无疑是对道家思想的错误解读。道家也是肯定人的欲望的,而道家所肯定的欲望,则是自然赋予万物之先天就有的欲,也可以说是“道”赋予给万物的“欲”。

同时,某种程度上说,万物之所以是万物,主要是因为“道”表现在万物身上,让万物有不同的特性。而这些个特性,有许多时候,就是通过欲来表现出来的。

道家否定的欲,属于利己排他的过度之欲,是基于人类似贪婪这样的情绪而衍生出来的欲望。在贪婪的指使下,人便会表现出一些充斥着“伪”的“多余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伤害别人,最后更是会失了自己。

2、“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无欲和有欲

理解了道家对于“欲望”的态度,我们再来看看“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经常进入无欲的状态,可以观察到“道”的微妙;经常进入有欲的状态,可以看到“道”的矢向。这句话乍一看,可能有些个矛盾,实则内在有老子的逻辑在里面。

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成就万物,但是它又不是万物中的任何一物,所以它往往属于“无欲”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个没有欲望的状态,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就会更加接近“道”。

因为消解了“欲”,我们看待万物包括自己本身,就不会再做区分,我们能够看到“齐同万物”而又“成就万物”之“道”的微妙。

而“道”呢,它成就了万物,万物毫无疑问生来就是有欲的,而这种生来之欲也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万物的特色。也可以说,是让万物成为万物的“道”,给予了万物别具特色之生来就有的欲。也就是说,形而上的“道”下落到每一物中,每一物的特点,每一物生来之欲,都有些个不一样,这其实都是“道”在发挥作用。

所以,老子才说,经常进入有欲望的状态,就可以看到“道”的矢向。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大抵可以做出一个总结,道家并非一个否定人所有欲望的学派,道家所批判的,是违背自然的过度之欲。而“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实则是在讲“道”在“欲”上的一个特点,因为“道”成就万物而又不是万物中的任何一物,所以“道”无偏私,亦无欲,因此保持一个无欲的状态,往往可以多少体会“道”的微妙;但是,万物先天之欲,实则是“道”下落到万物的体现,所以,时常进入有欲的状态,则可以观察到道的“矢向”。


颜小二述哲文


恒或不恒,,欲或不欲

都是道,,顺其自然

观其微观其妙,,自有所得所获



南文化工作室


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这话意思是,我们要经常保持一种“无欲”,没有欲望的这种清静的状态来观察、来体会“道”的奥妙,“以观其妙”是这意思。 缴,是边界,限制的意思。当你有欲,思想就有了约束。

道家思想:“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遇事物顺其自然。我记得小时候我们的口号是改造大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现在我们都顺应自然,和谐社会。


人群遇见你



老者6311002534379


无欲就是向内观,直至观空。观空才能有妙不可言的体验和感知。

无欲无求最象神。欲望是烦恼的载体,人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妄念,就可以进入一个禅定的状态,一旦时时在定中,便能聚集天地能量,让神明归位。心中无欲便是庄子说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这是人反本归真,回归天性的法门。

道家有心斋、坐忘之道,就是求个无欲则静的玄妙。

空空空,空里好成功。唯有无欲方能有空灵之感,人的灵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延展,比如人的直觉、潜意识、第六感等本能都得以觉醒,人在无欲时就具有了趋利避害、先知先觉的能力。这就是“恒无欲,以观其妙”。

恒有欲,以观其徼。“徼”其实是“明亮,耀眼,复杂”之意。人在欲望的驱使下,会选择活加法的一种方式,越活越复杂,越活越眼花撩乱,越向外求越迷惑。

当人选择无限满足欲望的时候,便也失去了天性本具足有的智慧,比如人的所有感知及觉知能力都被抑制,这就是“嗜欲深者天机浅”的道理,对外界的感知和判断只能依靠外物来发挥作用,而人的直觉、第六感等感知能减弱甚至退化。

“恒无欲以观其妙”,是一种有机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不可分割。如人类能造岀宇宙飞船,但造不出一粒种子来,只能靠繁殖。

“恒无欲以观其徼”,是一种无机思维,是逻辑思维范畴,与人的直觉、潜意识、第六感是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


郭伟胜


老子在道德经首章中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概念,

什么是道?

道:在道家文化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道有体有用,以道体來看,

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作为宇宙天地万物之始,它是无,它具有物质性,虚空性。

作为万物之母,它是有,具有潜在性,能量性,它是现在人所谓的微观物质。

以道用來看,道具有周行不殆,天人一体,自然无为的特性。

什么是德?

德是道之子,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气。德具有能量性,给万物以生机,是万物之母。

什么是无?

无就是道,因为道具有虚空性,所以用无來表述道。

什么是有?

有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气。它生育了万物。

什么是玄?

玄者天也,天外有天,宇宙虚无,幽远而无边际,人禀虚无之气而生。

什么是妙?

妙者,妙有。无中生妙有,所以无是道,妙有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气。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概念,正确的认识这些概念,正确掌握这些概念,你才能正确了解道德经。

常无欲以观其妙,

人能恒常无欲,反观内视,排除妄念和烦恼,静坐养神,时间即久,体外生机进入体内,活子时到,这种现象就是先天一气从虚空中來,道家叫做采药,这个药就是先天一气,所谓观其妙就是观这个道妙。就是无中生妙有,这个妙就是德,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气。从而可以从微观惑悟道的存在。

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有欲之人,追名遂利,追求世俗的发展方向,从宏观上也可以观察道的存在,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逍遥谷逍遥



三维看历史


感谢题主!

有三种解释:

古人解释版:我们要从无常中观察道的微妙,从常有中观察道的边际。

现代版解释:我常常让自己处于“无欲”的状态,因为这样我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然后让自己进入“有欲”的状态,因为有欲望才会有动力,这样才能够去证实或解决发现的这些问题。

出土文物新版:所以从“无欲”的角度可以观察天之道的奥妙。从“有欲”的角度能研究人之道的来龙去脉。

语出自:老子《道德经》

原文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