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德”?

泰和道安



“德”字含義是人在看七曜的運行規律,本意即所行之路、所做之事需順應自然。

七曜:中國古代對日(太陽)、月(太陰)與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填星、鎮星)。

德與道關係

《道德經》無疑是講道與德的問題了,相互關係來看,德有以下兩種解釋。

1.“道所寓於器者德也”,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道即自然。道表現在人身上,就是德。如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道法,規則,順應自然。那顆順應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內心就是德。

2.“德者,道之功”,大道化生萬物的過程就是德。如人在修行的時候去成就他人的過程,就是一種德性表現,人的一切活動為了發展社會,提升自己得過程也是德。

德的境界

我認為由此推出“德”的境界應該分為內行、外行

  • 由內行(內心的思考過程)推動依照本性所做之事;

  • 由外行(適應外界的表現)驅動改變現狀創造之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內行和外行。

為啥會想到這個理論,因為我認為傳統文化需要創新,創新就是要適應時代與個人。一定要把個人的“德行”悟出來,個人利益(使內心強大和外在強大的利益)找到,所以我覺得需要不斷的推進內心思考,大膽的創造屬於當前狀態下的思想。

所以我們去看待一些理論的本意,再去研究解讀,放在自身去使用。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禮記·大學》

本意:從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來看。這裡所遵循的教導就是依照本性修內心,踐行創造改變之道。讓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核心是重點強調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達到“平天下”的目標得有一顆真心去修行自己,常常將心比己。

當代的思考:當然孔子提出來的這個理論,與所處的時代和政治思想有關係。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講,這句話很難消化的。

“德”不僅是有大德,也是要有個人的德行品質。所以我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的內行與外行進行分解。

解讀為:

  • 內行

“修”,修自己的技能,讓自己有一技之長,拿頭條來講,你在哪個領域可以發展的更好,更垂直,有所成就,就要修這個領域。

身”,瞭解自己所處的狀態,我們通常都是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狀態中,即“坐井觀天”。每個人都是這樣,需要不斷的突破自身的限制,所以“身”就是了解自己,比如頭條中,你的作品能不能被他人認可,不能幫助他人,就是被限制了。所以青雲計劃就很好的一個考核,首先要通過這個考核,才會有你看得的另外一個考核,不要聽別人說青雲計劃是什麼,就不去追求這個目標,我認為頭條設定這個目標就很好,這樣你爬上來才能看到下一個。

齊家”,管理好自己和家庭建立自信、責任。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夠管理好自己的理想,建立自信則是由此。所以“齊家”以家庭為你的鏡子,讓你通過管理家庭思想,來看到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品行是否是“正”的,這樣會逐漸產生自信和責任心。比如你在頭條的管理員和機器審核就是你的家,一定不能犯規,不能成為標題黨都,因為這樣行為本身就是“騙人”的行徑。

  • 外行

"治國”,治國就是踐行遠大理想的過程。比如頭條你來賺錢的,還是建立你的新媒體產品體系的,還是學習的。這些改變目前狀態的行為過程都是“治國”的目標表現。

“平天下”,這裡的平就是競爭,天下就是你的範圍。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避免不了比較,以及在開始狀態下就要設定自己實踐的範圍。比如頭條中你已經設立賺錢的目標,你的競品就要明確是什麼?包括他人的寫作和任何對你寫作的評價都是競爭,你要閱讀大咖的文字,彌補自己的不足。你要對比官方的機器檢測,查找自己的不足,任何阻礙你前進的都是你要競爭實踐的。天下則就是你選取的範圍。

總結

德是自己的“德”,也是別人的“德”,互相的。

重視由內而外的過程,也就是重視你的思想到實踐的過程。不斷吸取能量來修正自己,達到一種“戒躁、戒驕、戒怒、戒貪 ”的狀態就是向“德”了。


知心聲


古人云:厚德載物。說的就是,只要有好的德行,沒有承載不了的東西。


南懷瑾先生在《易經系傳別講》中說:“我們中國人是‘一德、二命、三風水’。懂了這些以後,便不要看風水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才行。”其實“一德、二命、三風水”這也是古人對人生際遇原因的精闢概括。意思是說:德是一個人的根,它決定著人的命運窮富;看風水的陰陽術,只能改變人生一些小的方面。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有的金錢財富、權勢地位、名望聲譽、生活享受等等,都屬於物的範圍,都要靠德去承載。可見一個人真正的基礎還在於德,德是做人的根本。《朱子家訓》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告誡我們,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金錢、權力、聲望這些福報。否則,德不配位,必定要承受災禍。人貴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的德能才學處於什麼水平;人的追求要量力而行、適宜適度,不要超過自己的承載力。孔子認為,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德薄而位尊,二、智小而謀大,三、力小而任重。”

有言講“小勝靠勤,中勝靠智,大勝靠德”,其實表達的是三個境界。普通人過日子要勤快,勤能補拙,芸芸眾生智力、能力、體力相差不大,勤快的人過的比懶惰的人好,這是低層次的競爭;再往上提升一個階段,僅憑藉手腳的勤勞,是不能夠脫穎而出的,在超越大多數人的精英階層中,競爭的是智力,是通過大腦來比拼的,大多數人止步於這個階段;再往上升就是極少數人了,他們比頭腦聰慧的人還高一個層次,他們登臨絕頂、濟世憫人、心境高遠、心平氣和,勝在德行高尚,他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影響長久地留給後世。

有人說:“人之靚麗,並非容顏,而是內心。心存善念,非靚也美,非富也貴”。有德自然香,這句話道出了許多的人生哲理,也關乎你的道德水準和做人的品質。有德行的人,講究道德修為,自然是德高望重,會贏得人們的敬佩。不講德行的人,做事不能堂堂正正,損人利己,這樣的人,不招人待見,到哪裡都不受歡迎。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煉口德,就是修煉自己的氣場,一身正氣才能好運多多。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我們應該具有的修養,有了這樣的修養,你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風生水起好運來。出言不慎,駟馬難追。


燚燊焱炎火


我個人以為,德就是一種思維方法,它從生活而來,順道而發,循道而為,自然而歸生命之法則。道發之於自然,德之於生活。合乎情,順乎理。情繫於心,理合乎情。思維之廣袤,德之於道理。人道合一,即德。心神合一,即道。天人合一,即易。天地同心,即神。山川合一,即靈。靈接天地意向,冥冥合一,大氣磅礴。天南地北,海闊天空,無所不及,無所不在,無所不有。道與德,串珠,玲瓏環佩,溢發生輝。生命之理,道德之源,自然之道,命之理盡。

思考見之於行動,古今之理篤行。



歲月如梭水如歌






全利53


按現代咱們一般人的理解,德,就是一個人的操守。

德,在古漢語中,本意是七曜的運行,後來引申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

那麼,什麼是“德”?滄浪學疏才淺,大道理咱講不來,那麼,請允許滄浪用對幾句俗話去解釋。

先引用小瀋陽的小品裡一段話:什麼是善良?就是我吃肉的時候,沒能力給別人,但是我做到不吧嗒嘴,這就是最大的善良。

有老話兩句,一是破鼓亂人捶,二是牆倒眾人推。

對這兩句老話,滄浪做一下自己的解讀,這兩句話說明了一種從眾心理:落井下石,法不責眾!

但是,滄浪想說:人,落難,未必是該死,自古不缺冤死鬼啊!所以,滄浪想說,如果不是咬人的惡狗,沒必要去湊熱鬧痛打!套用小瀋陽的臺詞,滄浪說一句話:牆倒時,你可以不去扶,但也別上去再加一把推力;鼓破了,你可以不去修,但也別跟上去再加一槌!這是個人德的底線!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可同流別合汙!

守住底線,這是德的起步,也是最低境界。如果你有影響力,讓人跟你學,這是較高層次!如果你有號召力,那麼,你去扭轉社會道德觀,這是更高境界!

我等凡人,還是先守住底線,最起碼“不缺德”!

再以一句老話結束: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歡迎關注滄浪有話說,願與朋友們多交流!






滄浪有話說


德,可以從儒道釋、修行與世俗、中西方等多個角度討論。

我主要從道家與修行人角度簡單討論下。

德者,得也。得者,有會於心,有招在手。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是無招勝有招,出手必中。下德,有招有式,一不小心就易流於抱殘守缺,刻舟求劍。

大自然或說宇宙,本身具足了客觀規律、修行法則、紅塵遊戲三個功能,三者合一,一即三,三即一。

普通話說,所謂德,就是講原則,就是有操守,按自己的良知(即悟性心得)和客觀規律辦事。

道而後德。其實,德的內容廣泛,於道之下,無所不包,無所不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是名相(即概念),二是對立,三是測量(或轉化),萬物是可以認識、可以確定的事物。

當人類沒有發明名相時,天地萬物無法區分,猶如混沌。故說,無名天地之始。

盤古開天地,伏羲一畫開天,開的是名相概念之天地!🌹🌹🌹

發明名相後,就如同母親有能力給孩子起名了。故說,有名萬物之母。此即道生一。

有了名相,最重要的是如何設定名相的語境,就像數學的二維區間一樣,要有兩個相反的方向、兩個端點,於是相對的概念出現了,有了善惡、美醜、高下、乾坤、男女等。此即一生二。

有了區間的兩個端點,就可以對處於區間中間的事物進行測量了,中間的事物其實就是兩個端點的轉化。此即二生三。

以此類推,萬物都有了與其內涵相對應的名字。此即三生萬物。

一二三萬物,合起來都叫做德,這是廣義的德。若沒有這個德,萬物就沒有清晰的邊界,世界就是混沌不可認識的,也就沒有了人類的文明。故,萬物(包括人類尤其是人類)尊道而貴德!

狹義的德,是人們在名相相對而生和對事物進行測量的基礎上,對自然之道不同程度的個人的認識、感悟、心得和要執意堅守的原則。

而至高的德,是大修行人(聖人、佛陀等)於自然之道得無所得,隨緣應化,隨機應變,無招勝有招。屬於修行人的心法,在此不展開說。



柒道友


什麼是“德”?

我們可以先來看“德”字的演變過程。

由此可見,“德”字是個會意字。“德”字的左邊是“彳”(chì)字,它表示道路行動

,右邊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寫法。甲骨文時期是表示一隻眼睛在看著木樁的影子運行;金文時期更形象一些,在木樁上疊加了一點,表示太陽照在木樁上,中間仍然是一隻眼睛在看,下邊加了個“心”字;在篆書以及現在的楷書中,基本與金文時期變化不大。

因此,百科上對於“德”字的解釋是這樣的:

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運行。後來引申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踐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甲骨文的“德”字教導我們要“眼正”:要看清道路的方向,沒有困惑迷誤,大道坦然直行。

金文的“德”字教導我們不但要“眼正”,而且也要

心正在四通八達的人生之路上,不但要用眼睛去選擇走哪條路,而且要用心去體悟走哪條路。要真正跟隨內心的想法,不被浮雲遮住眼,順應大道規律去做堂堂正正的事情


而從“德”字的演變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它左邊的部分始終沒變,因此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德”與“行”是完全分不開的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王陽明的心學,想起他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因為每個人的內心原本都具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是符合“聖人之道”的。只是我們的良知往往被塵埃所玷汙、被浮雲所遮蔽,因此需要我們重新去反思體悟、

去掉私心雜念,為善去惡,最後達到“致良知”。

因此,王陽明認為,心即是理,知和行也是一體兩面,我們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良知重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德也即是理,德也即是心。做道德的事才能順應每個人的本心,才能夠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

因此,修德要時時遵從自己的本心,遵守內心的準則,要努力提升心性,為善去惡,知行合一以致良知。


王者的野望


“德”是指什麼?現在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所謂“德”,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理想信念,道德品質高尚。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還要闡明一下“德”和“才”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剛才我把“德”已做了解釋,那麼什麼是“才”呢?所謂的“才”,則是有聰明才智、處世靈活。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德”和“才”之間的關係曾有精闢的分析。他說。“德”和“才”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如果很聰明,我們一般都會習慣性地認為這個人道德品質高尚。就是在今天,我們誇一個小孩子,從來不說這個小孩“很老實”,而是誇他“很聰明”。司馬光說,這是天大的誤區。事實上,一個聰明的人,很可能是一個品質低劣的惡棍;而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很可能是一個智力平平的人。德才兼備固然是一種理想狀態,但二者兼得的人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寧肯任用有德無才的人,也不能選用有才無德的人。因為,以工具理論性為標誌的“智力”一旦掌握在壞人手裡,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將是巨大的,相反,那些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想做壞事,破壞性也是很小的。



戰國時代的縱橫家,就是司馬光所說的那種有才無德的小人。以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遊走於各國諸侯之間,以布衣之身庭說諸侯,動之於利害,曉之於大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們時而以三寸之舌退百萬雄師,時而以縱橫之術解不測之危,表現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可謂“一怒則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但是,這些縱橫家在內心中並沒有堅守的信念和原則,也沒有價值的歸依,唯一的目的就是出人頭地,得到別人的賞識。誰賞識他們,他們就為誰出謀劃策。只要能達到目的,就不擇一切手段。正因為如此,孟子雖然承認縱橫家的雄才大略,但卻不把他們當作真正的大丈夫。他說,大丈夫應該“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不應該像縱橫家那樣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為了實現功名不講道德。

說明:圖片源於網絡。


中州耕牛堂主


說德,其實不能離開道。因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是宇宙萬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而德,是道的體現。也就是說,道是德的本性。

每個人對道與德的理解都不同。在老子眼裡,道與德,越高越簡單,越低越龐雜,因而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頗有點象金字塔,從上至下鋪下來,越往下越複雜,到人這一層面,道與德已具萬物之象。

而中國的文化就來源於對這種“象”的認知和領悟。“象”包括天象、地象、人象。天、地、人,古人謂之“三才”,因而也可統稱為三才之象。相對應的,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其顯象,就是德。據《易傳·繫辭下》記載:“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而“三才之道”的顯象,就是其“德”性,《易·說卦》這樣描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即是說,天德是“陰與陽”,地德是“柔與剛”,人德是“仁與義”。對天而言,天無德,會陰陽失調,天道崩壞,蒼穹盡空;對地而言,地無德,會剛柔不濟,萬物凋敝;對人而言,人無德,就會仁義喪盡,天災人禍降罰之。

蒼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是因文字有“載道”之能,即“文以載道”,將使“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因這種文化是由天、地、人之象演化而來,其內涵是“天人合一”。據《周易》記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因而,古之聖人將天文、人文演而化之,就形成了人的文化。據《周易》記述:“天生神物,聖人執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zé,雜亂紛繁),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

聖人對“象”的演化最終形成各種典禮制度,使“德”在人中不再抽象,而是具有了具體的行為標準。道家是“真”,佛家是“善”,儒家是“仁義禮智信”。這些“德”的標準,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荀子在《勸學》篇雲:“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其實,中國數千年各朝代的歷史,都在演繹著什麼是“德”以及“德”的重要性。譬如夏商周的興亡。大禹因治水之大功德而建立了巍巍大夏,卻因夏桀的殘暴無德而覆沒;連對鳥都“網開一面”的成湯,因仁德齊天,創立了商朝,後因商紂的亂德暴虐而滅亡;文王、武王因重仁德,諸侯依附,萬民歸順,僅以數千兵馬即滅了強大的商朝,並建立了著名的“周禮”,影響至今。

一個個朝代興衰的歷史,無不在詮釋著什麼是“德”?為什麼只有“有德者居之”?為什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代的更替如此,人的權位富貴亦如是,皆是隨德而來,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這就是“德”。德對任何生命都至關重要。


白乙笑談


德:道德;品行;做人的品質:

德育、公德,德才兼備。

一心一意,堅持理念。

感恩戴德!堅決和離心離德作鬥爭。

德高望重,道德與名望同樣重要。

德政:有利於人民的政策措施。

有才無德是小人;

德才兼備是能人;

無才無德是流氓;

懷德認賢能安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