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易经》感兴趣,想从头学起,有推荐学习方法的吗?

土豆丝么土豆


对《易经》感兴趣,想从头学起,有推荐学习方法的吗?


学习方法很重要

易学发展到现在,内容浩如烟海,其中迷雾重重。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者,就像灯塔之于航船,指明方向,堪破迷雾。


以我浅见,学习易学的方法,最好就是“从头学起”。何意?


目前而言,易学分数理,义理,其中流派繁多。多歧亡羊。今天画画,明天弹琴,后天跳舞,越学越乱,无法精深,甚至越学越糊涂。


怎么才能确定目标,一条路走下去呢?就是追寻到根本。也就是“从头学起”,找到最初的“易”


“易”是什么

是“变易,不易,简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厚德载物”?是“天地规律”?是“六爻、梅花、八字、奇门、紫薇、太乙、六壬”?这些都是对“易”的解读,应用


传说中伏羲一画开天,画出阴阳八卦。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易”最初的样子。在远古时代,最初的时候,“易”就是阴阳八卦,一条实线,一条虚线,两条线组成四象,三条线组成八卦。除此之外,别无其余。


之后,就有了无数的解读。蓍草卜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京房六爻纳甲,陈抟太极图,邵雍梅花易数,子平八字,诸如此类。都是在讨论阴阳


我们可以发现,“易”最初所有的信息就是

阴阳八卦,是没有五行,也就是木火土金水的。后来的五行学说,受到阴阳八卦的影响,也就有了阴阳五行的结合,五行分别划归了阴阳,比如甲是木之阳,乙是木之阴,丙是火之阳,丁是火之阴,等等。


数的演变也类似,此处不展开。


不论数理还是义理,最根本的就是阴阳,这是“易”最初的样子

怎么学易

后世对“易”的解读多不胜数。其中最广为人知,甚至当做易学源头的,是《周易》。今人说的《易经》也指的是《周易》。


可惜时代久远,语言文字的读音和含义,都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演变,今人很难明白当初的含义。有些“大师”言称自己掌握了《周易》的演变,知道最本源的含义。我们不妨想一想,如何证明呢?回到当初的时代吗?我们甚至不能确定《周易》原本的文字,在时光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传承中,有没有错漏,有没有修补?还是当初的样子吗?


历经沧海桑田,没有改变的,只有阴阳八卦,这最本源的符号


圣人的见识、智慧远超我们。虽然有些文字我们不能理解,也不妨领会一二。孔子在易传里写:“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有: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实是点明了学“易”的要法。

一:人事变化永不停止,代代不同。我们要学会对应,阴阳、八卦如何对应到我们面对的问题?新媒体属于什么卦象?作者和读者属于什么卦象?相互的关系是如何的?丈夫、妻子、男、女朋友分别属于什么卦象?怎么处理当下的难题?病毒属于什么卦象?如何防范?这都要求我们

根据时代需求,变化的看待易学,而不是以祖先定下的为铁律,毕竟祖先的时代没有设定手机是什么卦象。


二:万亿年前,太阳升起、落下,昼夜交替;四季流转;月盈月缺;天地交泰;生老病死;寒热变化;今日亦然。伏羲画八卦始,至今日,阴阳八卦的构成,不曾改变。时代虽然在变,但演变的方式总是非常类似,这从历史书上最容易验证。我们每个人,也总是容易摔在类似的坑里。我们可以常常体悟生活,身边任何的小事,都有阴阳,都是“易”。《阴符经》里写: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三:怎么体悟生活,感悟阴阳呢?“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时代在变,事物在变,人对快乐、悲伤、痛苦、幸福的感知,却没有变。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我们能静心,会体会到歌曲有自己的气质,图画有自己的气质,文字有自己的气质,万物都有自己的气质。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气质各不同,照两类分,可知阴阳;按八类分,可知八卦。由此,可旁推万物。


善易者不卜。体悟阴阳八卦,知天地人事,一动一静间、一远一近处自和天意

在此,我推荐大家可以搜索阅读《大简易经》(李冒海老师),实是在下认为最好的学易、入门著作。

希望易学可以被更多人认识,帮助更多人。


归元说


先对你说一句,“一入易学深似海”。

你想学习易经,说明你已经在想方设法改变人生,在思维觉醒,是好事。学了传统文化,人生不迷茫。

我以过来人的经历说说如何学习,首先自己看书学习不可能,很生涩,难以理解运用。

单纯想学习易经,推荐到一些音频平台上,去听听曾仕强的周易讲座,是目前对于如何把易经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最好的解读。听完后你就能很清楚的明白易经到底是干啥的。

推荐一个曲黎敏老师,音频平台和一些视频平台都有她的内容,主讲黄帝内经,也是通俗易懂融于生活。古代是医易同源,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宇宙,而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最终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所以你学完这个就能明白中医阴阳五行的大智慧,也可以通过一些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学习易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通过上面两个人的讲解学习,你就可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如果你想易经入门,然后学习一些术数预测之道,那么不建议你自学,即使市面上有一些所谓的术数书籍,但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学来学去还是会一片迷茫,我之前也是一直自学,五年都还是在门外徘徊,还自我感觉良好。遇到有缘的师父,也就三五年的时间。

你若自学术数,先要了解清楚市面上的术数类型,八字,六爻,梅花,奇门遁甲,太乙神数,紫微斗数等等类型,这些类型还衍生出很多的流派,比如盲派八字,新派八字,这个那个的,,,你要想清楚选好什么是适合你的。

在给你推荐一个免费的学习方法,选好术数类型后,你去某宝搜索这个术数,有一大堆的教程视频。但是鱼龙混杂就需要你自己甄别了。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还是在自学范畴,真正有心想学,那么你会在你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有缘的师父,带你入门。一门一派,有根有缘,言传身教,才能学到真正的传承。



以上是灵清阁国学的解答,喜欢的朋友多多点赞评论,谢谢。


灵清阁国学


初学周易,先学基本的易理,明阴阳,晓八卦,易经大类:象、数、占、理。这就是学易的基本过程,易经本就是卜筮所用,先了解基本的周易中的一些概念,比如:阴阳,五行,八卦,先天,后天,河图,洛书等,然后选择一门占卜的方法进行学习,如:蓍草占卜,金钱占卜,六爻断卦,四柱断卦,梅花易数等,都可以。不需要贪多都学,学一门就行了,我自己学的是梅花易数。其实学习占卜不是真正为了占卜,“善易者不卜”,只是为了了解和运用周易的阴阳之理,八卦之数象而已,这时候对周易的象、数、占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可以学习“理”了。这时候才只是开始,关于“理”,如果对儒家学问比较通透,可以直接学习孔子的《十翼》

,也就《易传》。如果不想读古文,对儒家学问不甚了解,建议看朱高正先生的《周易六十四卦通解》,《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是本很好的书,但是其中有些东西需要辩证的看待,比如把“阴爻”“阳爻”直接比作男女的生殖器官,这个就是谬论,南怀瑾就非常严肃的批评过这个问题。所以不可尽信书,要取其精华。也可以看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这个可以说是本启蒙书,但是也不可尽信,这本书多用现代人的视觉,和现代人的现象、科学来解释古代人的哲学,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所以有些东西还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

最后祝您学习愉快,在易学中有所收获,愿与君砥砺切磋!


洞庭寒鸦丶


易经,只能用来做学术研究,永远也无法用来学会算命。

要想学会真正的算命,自学是不可能的,必须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教学,才能学会。

我的教材《新派八字算命与风水教学》,是目前最先进,准确率最高,最简单易学的科学算命理论,让你少走至少30年的弯路。




新派八字算命风水教学


《易经》,一般说的是《周易》,一直被称为最难的儒学经典之一,通常意义上含《经》《传》两部分。之所以为“儒学”经典,是因《易传》传为孔子所做,也就是为《易经》做过注解。

我个人的见解,若要学《周易》,首先要通读熟读《易经》原文,连《传》也不要看。而不是上来就看注解,否则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易经》后世之所以有许多版本的注解,流传的多为著名的儒家学者所做,但其中颇多矛盾之处,就在于每人在注解时都会来带些“私货”,也就是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引入其中,争夺对《经》的解释权。就如同翻译中要求的“信、达、雅”,如此一来,首先的“信”就没有了,后面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不可全信。

“微言”未必有“大义”,是后人在努力找寻其大义。

《易经》本就是一本占卜的书,也就是算卦用的工具书,假托周文王所做,后世传被孔子注解,作《易传》,也不一定可信,怀疑皆是拉大旗扯虎皮。时代这么久远,不可考。毕竟汉武以后独尊儒术,扯上老夫子地位高。跟太极、阴阳五行扯上关系,不怪儒家,那是道家跟风,硬扯上的。《道德经》里也没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后世儒门学者们皓首穷经,想从孔子有限的几本著作及可能为孔子所做的典籍中去寻找夫子的“微言大义”,就跟我们小学时阅读题总结“主题思想”,完全是把今人思想强加在前人头上,很是扯淡,多为曲解与谬误。

所以,你若想研究《易经》来算卦蒙人,读上两篇记住几句就算了,需要学的不是“经”,而是“术” ,就是“应用心理学”,直白点就是“忽悠大法”,因为算卦靠手段,而不是经书。



若真想研究《易经》 本身,建议先把原文背熟,日日诵读,同时多看《道德经》《韩非子》《论语》等春秋时著作,用以了解当时文字的本意,自己去试着注解《易经》。后人注解可用以验证,但不可偏听。

说实话,我不建议整天研究经典,古不如今,有空还不如看看现代科学方面的书,对提升能力、素养更有好处。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就是有文化。

一家之言,我现在读古文就是如此。学古而不泥古,是我的一贯主张。


小学奥数时光老师


没有师傅带你入门你自学成才的几率几乎没有。

初学是从周易八字,五行易数开始。

八字是推甲子,师傅带你一星期你就入门了,自学三年也许你只能背顺口溜。

现在,教你,你学习,这两个条件都有困难,劝你还是不要学的好,一旦入门,会有很多能卡住你的地方,废寝忘食的求解会耽误你很多的时间。

自己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用户碧家小玉


虽然我很早就接触《易经》,学习《易经》。虽然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学会《易经》但是曾经的学习《易经》经历和过程,我也受益良多。

下面就我学习《易经》的经验和心得,在这里做个分享,权作是抛砖引玉吧。

一、《易经》的著作和比较好的注解版本。

1、宋.程子的《周易程氏传》这是义理派的《周易》注解,比较不错。廓清谈玄,专注于理;

2、晋.王弼的《周易注疏》王弼其人,不用我介绍了,所以他的《易经》著作还是很值得研习的。

3、清.焦循的《雕菰楼易学三书》,这是清儒焦循毕生精力所作,梁启超甚为推崇,有志于研究易学的人,当然绕不过去它了。

4、明.王夫之的《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周易大象解》是王船山,研究易学的全部著作。它的内容和价值?不用我多说什么了。

5、大清教育王子贝勒的《日讲四书五经.易经》是清廷皇帝教育王子们的教科书。都是文渊阁、武英殿,大学士,太傅们注解的经典。它当然也是最好的范本儿。

其他的《易经》注解著作,古今不下百十种。但是呢,上面的经典,能明白其中的任何一部,都足够用之终身了。学不在多,也不在杂。

二、孔子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蒋介石好像也说过类似的意思,人不到五十,是不太懂得《易经》的。对于这个意见,我是这么理解的:

1、绎孔子的意思是,孔子叹息自己接触到《易经》这部古老的经典比较晚,也或者是孔子曾经接触过,但是没有深刻理解它,可能后来年纪大了再接触到《易经》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哲思与真义。

2、蒋介石可能平时也在学习《易经》但是直到他过了五十岁,对《易经》的认知可能深化,明朗了不少。所以,才会说出那句不到五十,是不太懂得《易经》的话来。

3、我个人认为,任何东西,主要在乎用心,用力,用功去学习。而不是说,年轻就不适合学习《易经》,所以,有志于学习《易经》的人,不要被夫子那句话影响了就好,所谓的勿以辞害义。

三、你是因为什么要学习《易经》的?换言之你学习《易经》的目的是什么?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学习《易经》首先,不是用于非正途,这是第一要义。用《易经》于歪门邪道,必受天谴。汉代的京房,晋代的郭璞,自死其术。所以孟子说择术,不可不慎。

2、古今所谓的《易》学大师,所谓的《易经》畅销书。奉劝诸位远离这类大师和著作,这类人和著作对人有百害而无一利。

3、学习《易经》在于明白其中的正大道理,安贫乐道,乐天知命。于变化之中,守其恒常,与时消息。不可逆天,也不可逆理。万物生灭,自有其道。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但是,不要乱来。《易》兼三才,天地人,各安其分,顺其序,才是易道。如果,逆天而行,测知天地蕴理而喜欢卖弄炫耀,结果必不得善终。人于《易经》之中,能学习明白人道而顺乎变化,才好。


国学论衡


看了评论,基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易学门外汉,以讹传讹,神乎其神的说周易,有道是人嘴两张皮,越传越神奇,微信那些“无巧不成书,就在刚刚,周易里明确记载”都是这么来的,还有市场和信众。

第二类是易学爱好者,学过术数,略懂。但是还没有分清预测学的源流和体系。周易是本土预测术,占星算命是舶来品,周易并没说人生是固定走向,凡事全在于选择递进。二十四史艺文志晋书往后看,基本就能了解禄命术来中国的发展走向。学习周易跟学习算命其实还不太一样,理念和基础是不同的。

第三类是研习过周易的,而且并不喜欢算命的人。有喜欢象数的,有喜欢易理的。但是到底都是说大话套话,并不能灵活运用周易的。

诸般建议可以看看,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后在学习的路上都是参考,有待自己甄别。入门的书可以考虑看看一个日本人写的《高岛易断》,然后再看看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尚氏学》。主要是得学会占筮法,学会起卦。不要拘泥,周易的起卦方法其实跟塔罗牌有近似之处,都含有起因,发展,经过,结果的步骤。易学前辈总结的得意忘象并不简单,需要自身长时间玩味周易产生熟练度,量变以后引发质变才能理解,而不是在新手村就去挑战boss


水深保命


好多外行人说内行话。

先你搞清楚你要学哪门术数。总分四大系统:八卦系统、天干地支系统、纯数系统,还有观星系统。

八卦系统有:梅花、六爻

天干地支系统有:大六壬,奇门遁甲,小六壬,八字

纯数有:太乙,小成图

观星有紫微斗数 。

以上,除了梅花易数,其它的术数都要应用到天干地支。

个人建议,你从天干地支入手。

天干地支,就是六十花甲。你要熟知十天干、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含义,类像。以及:刑冲破害合、十二长生、寄宫。

如果用于算八字,就读三命通会等八字命理书。

如果是其它预测,可以学其它术数。六壬有:大六壬断案,六壬金针,毕法赋,六壬直指。

总之这些术数书,在网上都有。


因陀罗的觉悟


学习周易很重要的是有本入门的工具书,深入浅出的作品对初学者作用是十分有力的,这里推荐中山大学杨维增教授的《周易基础》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