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名稱的由來和源考?

艾文華


南宋普洱茶原產雲南省,古今中外負有盛名。2007年獲得了原產地證明商標的保護。

現有三大產區:臨滄、西雙版納、普洱市。普洱茶生產歷史悠久,據南宋李石《續博物志)記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朝。”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區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可見早在唐代就有普洱茶的貿易了。清代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寫道:“普洱茶出雲南普洱府.....產攸樂、革登、倚邦...六茶山。”普洱府即現在的普洱市,是當時滇南的重鎮,周圍各地所產茶葉運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運銷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現在,雲南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盛產普洱茶。

普洱茶主產區位於瀾滄江兩岸,在北緯25"以南的濱南濱西南地區,包括思茅.西雙版納、紅河、文山、保山、臨滄等地州(市)。受太平洋季風的影響,屬於熱帶高原型溼潤季風氣候。植被為熱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季雨林。海拔在1200~ 2500米,年平均溫度在15C ~20"C,大於10C的活動積溫6000~ 8000,年降雨量1200~ 2500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75%~ 80%,土壤為紅壤、黃壤、磚紅壤、赤紅壤為主,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豐富,pH 4~6之間。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大葉種茶樹生長髮育。由於短跨度內地形高低懸殊,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因而乾溼季分明。優質普洱茶多產於海拔1500~2000米的高山茶區。


懂茶帝


大家好,說茶網為您解答!聞名中外的普洱茶,數百年以來以“普洱”二字出門,然而在唐宋時期,名為:步日瞼、步日部,到清代時才叫“普洱府”。茶名在清代前已稱“普茶”,而“普”是“撲”、“蒲”、“濮”的名族稱謂同音,而濮人是最早種茶的民族,“普茶”即“濮茶”。



一、早在宋代元代,稱“普耳”

唐代時候,南詔於今思()普(洱)地區設銀生節度使於銀生城。宋代元代,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稱“普耳”。


二、地名跟居住的古代茶民有很大關係

佤族布饒人稱布朗族為“步爾,方言有的叫“步日”,布朗族稱佤族為“布嘎”,意為一同前行的夥伴。因此可以推斷出,昔日地名“步日”、“步耳”、“普耳”、“普洱”,都是因茶民族“濮人”(步日、普洱人)居住於此而得名。居住在瀾滄江沿岸一帶的古代濮人,是思茅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佤族、布朗族的先民。



三、“普茶”即“濮茶”

最早記載思(茅)普(洱)區有茶的是唐代樊綽《蠻書》: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都指產茶的哀牢山、無量山銀生節度所轄的縣,包括今天的普洱、西雙版納。直到清道光年間,《普洱府志》、光緒《普洱府志》中闡述物產時,只曰“茶”字,沒有“普洱”二字,因這是當地的府志,茶又在普洱本地所出,自不用說地名,直接記錄一個茶字,故筆者認為,普(濮)茶、普洱(濮兒)茶是外地購茶者根據產地族群地名叫出來而傳揚聞名的。



四、布朗族先民是古代濮人,故布朗族是最早種植茶的民族

雲南瀾滄邦崴過渡性千年古茶樹,最早是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馴化、培育、栽種成功存活至今的。瀾滄景邁栽培型千年萬畝古茶林,是傣歷57年(公元695年)由布朗族先民栽種下的。


綜上所述,說茶網認為:普洱一詞實際上是一個佤語布朗族名稱,是一個種植交易集散“濮茶”的地名,是一個普洱茶文化區的特殊地域和出產茶葉的茶名。(來源:說茶網整理)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看法!更多茶葉知識,請關注今日頭條“說茶網”或微信公眾號:ishuocha


說茶網


元朝有一地名叫“歩日部”,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耳一詞首見於此,從此得以正名寫入歷史。

沒有固定名稱的雲南茶葉,也被叫做“普茶”,逐漸成為西藏、新疆等地市場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詞也從此名震國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據考證:銀生城產的茶葉,應該是普洱茶的祖宗。

普洱茶的最佳保質期只有10年左右。儲存普洱茶,應將其放在攝氏20度至30度、溼度75%、通風陰涼的環境中。為防止吸味,應與異味食物隔絕。

如發現普洱茶的紙包上有水漬,茶餅起白霜、有黴點黴味,茶湯不清,即變質不能喝。


老道190678781









潤澤軒文玩茶社


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在其所著《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


宋朝李石在他的《續博物志》一書也記載了:"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菽姜烹而飲之。"從茶文化歷史的認知,茶興於唐朝而盛於宋朝。


元朝時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於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洱一詞首見於此。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這個詞,該書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普茶"一詞首次見諸文字。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亦有"普洱茶出雲南普洱"的記載。


明朝,茶馬市場在雲南興起,來往穿梭雲南與西藏之間的馬幫如織。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許多城市。以普洱府為中心點,透過了古茶道和茶馬大道極頻繁的東西交通往來,進行著龐大的茶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記》:"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時。"


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載,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就已種茶。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屬思茅廳界內。普洱府思茅廳是當時茶葉貿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葉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經過帆工精製後,運銷國內外,故稱普洱茶。


普洱茶是清代雲南進貢朝廷的貢品,雍正年間以來,向皇帝進貢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辦的。


普洱茶說


南方有嘉木,美名曰普洱。雲南之普洱,近年來名聲大噪,一是隨著山頭茶、單株、茶王樹等名山古樹茶愈演愈烈;二是現存於世的一些號級茶、印級茶等老“古董茶”,其價在拍賣場上動輒上千上萬元一餅。

那麼,“普洱茶”又是如何命名的呢?這在業界可謂是眾說紛紜,觀點有二:一是“產地說”,二是“普洱府說”。相對而言,前者的說法更為準確一些,後者的說法既靠不住腳,也更經不起推敲。

從目前可供參考的茶史典籍來看,記錄雲南茶名最早的一書,源自唐代樊綽《蠻書》一書。其成書於公元683年,詳見《蠻書·雲南志·管內物產卷七》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這是在唐貞元十年(794年)唐王朝與南詔和盟後,唐王朝在南詔設銀生節度,並將銀生節度轄區內的茶葉以官方命名,謂之“銀生茶”,即普洱茶名號的前身。往後的五百年時間內,皆以“銀生茶”用之,直至明萬曆年間才有“普茶”一說。

最早以“普茶”作為雲南茶葉的命名,出自明人謝肇淛《滇略》(1620年)卷三中雲:“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雲南茶名從“銀生茶”演變到“普茶”命名的階段。此外,在記載中談到了“普茶”的製法,其製法是“蒸而成團”。

“普茶”又是如何演變到“普洱茶”的呢?清康熙年間(1662年至1722年)《元江府志》載有“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溫味香,異於他產”。這條史料,不僅道明瞭普洱茶產自“普洱山”,還強調了其品質的優越性。

此外,上則中的史料還說明了一個問題,即“普洱茶”得名早於“普洱府”設立前,從而也否定了普洱茶得名之“普洱府說”。從時間上來看,“普洱府”的設立略晚數年,設立於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

另據《元史·本紀》記載,元代建朝立室元三十一年(1294年)時在今寧洱縣設普日部,屬元江府轄。隨後“普日部”逐漸演變為“普耳”,後為“普洱”。後於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設置普洱府的所在地也是今寧洱縣。

查閱清時期有關普洱茶史的記載,有“普洱茶產於普洱”和“普洱不產茶”之說。其實,不論“普洱”產茶與否,這時期的“普洱”已是普洱茶重鎮。更不可否定的是,普洱茶也因“普洱府”的加持助力,普洱府更得普洱茶而名揚天下。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少數民族文化學者認為,“普茶”是由“濮人種茶”之“濮茶”衍生而來,逐漸演變為當今的“普洱茶”。

總之,今之普洱茶的命名由來,始於唐代,由“銀生茶”演變到“普茶”,再由“普茶”推及“普洱茶”。昔日普洱,榮享京華,有美名“貢茶”,今日更有“千億雲茶”的大產業目標,揚帆起航。(《普洱茶知識100講》系說茶網獨家出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艾文華


普洱茶蘊藏著廣泛的民族特徵和豐富文化內涵。普洱茶的種植歷史源遠流長。據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記載;早在1700多年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已開始種茶。而最早在歷史文獻中記載普洱茶種植的人,是唐代鹹通三年(公元862年)曾親自到過雲南南詔地的唐吏樊綽,他在其《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茶”即是指普洱茶;“銀生”是唐南詔六國節度之一,“銀生城”即今景東縣城;“銀生城界諸山”,即今景東城東的哀牢山和城西的無量山,表明這些地區在唐代已馴化和利用、開發茶葉,有一定的生產規模,並作為商品,形成一定的市場。南詔時“銀生節度”轄今普洱地區和西雙版納州以及大理、臨滄部分地區。“散收、無採造法”指當時茶葉主要是散收,沒有采用內地“蒸之、搗之、拍之、培之、穿之、封之”的製茶法;“蒙舍蠻”指當時南詔的統治民族;“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指當時飲茶的方法是將茶葉、花椒、姜、桂片等物一起放在鍋內烹煮後飲用。(由於未經加工的茶葉或殺青溫度不夠的曬青茶葉有一種青草似的生澀味,因此,古南詔的少數民族用“ 椒、姜、桂 ”等重味佐料和茶葉一起烹煮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飲茶方法,同時,“椒、姜、桂 ”的散風去寒、溫熱助陽作用對生活在高原的人們也具有藥理作用。)《蠻書》所載內容,明確記述了茶葉產地及創建姜飲方式的種茶人“蒙舍蠻”。從所記載產茶的區域、種茶民族推斷,與後來普洱茶的主要產區是相吻合的。《雲南志》中有這樣一段話:“普洱山在車裡軍民宣慰司北,其上產茶,性溫味香,名普洱茶。”清康熙年間的《元江府志》也說:“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溫味香,異於他產。”


源143129624


普洱茶起源初探一、普洱茶茶區雲南普洱茶茶區,有其歷史淵源,茶區面積是比較大的,這裡介紹與討論的是四個較大的普洱茶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臨滄與保山,當然,這裡並無褒貶誰之意,且疏漏也再所難免。古“六大茶山”之於普洱茶,名冠世界,不用多解釋,但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在要準確定位某某山,確不是易事。其它的,我們應該知道更多的普洱茶區,它們是幕後英雄,產品名遍天下,自己似乎默默無聞。實際上,雲南主要的幾大普洱茶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臨滄、保山,都為雲南普洱茶做出了重大貢獻。西雙版納茶區造就了早期的西雙版納私人茶莊,以及現代的猛海茶廠;思茅之普洱,古老的加工與集散地,與普洱茶的淵源自不必說,許多老茶人回憶,早期(1920-1940年代)私人茶莊花費頗多請思茅的揉茶技師一事,可見思茅當時加工技術之優良;加之製造貢茶的歷史,有人說“普洱不產茶”,似乎也是片面之語。很長的期間,普洱以加工技術及交易集市為核心,以普洱為中心的思茅地區,製茶業與種茶業都應該是成規模的。而歷史文獻說,運輸到普洱加工及交易的茶葉,“近者二日,遠者數月”;也說茶山距離是“周八百里”。可見,普洱茶區也是巨大的。臨滄、保山茶區,古為永昌府,是雲南用茶的鼻祖“蒙舍蠻”(唐代,雲南南昭國時期的少數民族---蒙舍詔人)的起源與重要活動區域,可以說滇西茶區(現代的臨滄、保山茶區及德宏茶區)過去是古茶區,近現代則是下關茶廠(前期康藏茶廠)的主要原料供貨商,也可以說是雲南緊壓茶的重要支柱之一。下面的論述摘自普洱茶未受炒作之年代,可見一斑:《製茶學》(主編:安徽農學院陳椽,1979年11月 第1版 )P 262,“一、雲南緊壓茶”“雲南是我國的古老的茶區,也是世界茶樹原產地。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質量極佳。歷史上以生產緊茶、餅茶、圓茶、方茶著名。普洱茶遠銷東南亞各國和日本、意大利、法國等,緊茶、餅茶、圓茶主銷西藏和本省藏族地區,年產量近10萬擔。”“目前主要集中在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茶廠加工,猛海、昆明茶廠也有部分生產,但下關茶廠產量最大,年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74%左右。”上述這段摘錄,反映的是70年代雲南緊壓茶的一個片斷。現在,西雙版納、思茅、臨滄等地,都發現千年以上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樹齡最長的有兩千多年,特別是思茅瀾滄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與臨滄地區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最具代表意義。因而,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認為西雙版納或是思茅是普洱茶的唯一原產地,都是十分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說,這四大茶區(或更廣泛一點的相臨周邊區域)都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普洱茶是雲南民族傳統工藝茶,從雲南民族文化歷史來看,四大茶區的少數民族的遷移融合及交流,也才造就了神奇的普洱茶。總之,筆者認為,雲南南路茶區(西雙版納、思茅茶區)與西路茶區(臨滄、保山及德宏茶區,以及大理南澗等地茶區),都屬古老茶區,沒必要厚此薄彼,更不能像以前有的信息,誤導消費者,炒作某一很小的區域,打壓其它區域。實際上,四大茶區的茶箐、地理環境與民族加工工藝各具特色,才構成了的燦爛的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是雲南少數民族傳統工藝的結晶,後面筆者要談到的傳統工藝與自然發酵可以證實這一點。二、普洱團餅茶的歷史脈絡普洱茶名稱的出現在明朝,明代謝肇制的《滇略》卷三中雲:“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說明,明朝期間雲南緊壓茶是鼎盛的。然而,普洱茶歷史上的開篇文章在唐代樊綽的《蠻書》中,其卷三雲:“茶出銀生成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唐朝時期,南昭國是雲南的地方政權,蒙舍蠻是南昭國的主要力量,受唐王朝扶植,它們間的交往是密切的,蒙舍蠻的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朝也是普及的,甚至成了大唐市民們的習俗,雖然陸羽覺得不屑一顧,但是其《茶經》裡卻作了重要記載。雲南利用茶葉的歷史早於唐代,在三國的《七誨》裡提到了“南中茶子”,南中相當於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雲南、貴州兩省。而要說到雲南茶葉的重要發展,或者說普洱茶的成型,我認為是盛唐漢文化與南詔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果,至於說更早的關於古滇國用茶的歷史還有待考證。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用茶是在巴蜀,特別是巴,三國《廣雅》就載有荊巴間採茶作餅的史料。古滇國、南詔與巴蜀的交往與爭戰,對雲南茶葉的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陸羽《茶經》裡沒有直接記載雲南茶區,應該是與當時南詔國是地方自治政權有關,而且南詔初期,雲南之地是少數民族部落割據的,後來南詔與唐朝的關係,也是時而和平共處,時而爭戰不斷。《蠻書》記載“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說明當時雲南少數民族製茶用的是初級的曬青茶工藝,採摘不講究,製造也就是最簡單的日曬,在樊綽(出史南詔的唐朝使者)看來,這也是與唐朝餅茶的製茶工藝(蒸青製茶)相比而言的。在雲南民間走訪,許多少數民族不知道什麼是普洱茶,說曬青茶,他們卻十分熟悉,並稱之為“老黑茶”,是他們“原生與本土”的重要飲料,以及重要的經濟來源。可以說,一千多年以來,積澱、傳承與發揚的曬青茶工藝是普洱茶的基礎。而曬青茶古老的品飲方式,目前在雲南少數民族中仍有流傳,如佤族、拉祜族的烤茶、土鍋茶,白族的“三道茶”,納西族德“龍虎鬥茶”等。筆者認為,南詔時由於地理與人文環境,少數民族粗陋的曬青茶工藝,交通運輸不便等諸多因素影響,蒙舍蠻作為南詔政治中心的王族,他們在獲得團餅茶的知識後,結合對外交流的需求,推動了他們採用初制曬青毛茶,“蒸而團之”製造緊壓茶的歷史。唐朝時,散茶加薑桂混合烹飲的方式是一種大眾習俗,而團餅茶的品飲則被認為是一種進步與時尚,蒙舍蠻會模仿這些時尚,製造餅茶,但由於茶山山高路遠,加工運輸困難,因而形成了“曬青餅茶”的加工方式,而不是唐朝的蒸青餅茶。蒙氏的南詔國,在統一洱海地區後,在洱海之濱建太和城,設上下兩關,上關為龍頭關(即現在的大理古城),下關為龍尾關(也稱龍尾城,即現在的下關城)。蒙氏開創了“曬青餅茶”,古永昌地區、洱海地區也就成為了重要的產茶與製茶基地,也為下關打下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後來,南詔勢力擴充到銀生節度,雲南的四大茶區也就初步成型了。蒙氏帝王傳了十三世,共二百五十年,而後被鄭氏、趙氏及楊氏篡位。接著南詔的通海(現玉溪地區通海縣)節度使段思平,在滇東南三十七蠻部的支持下,討伐楊氏成功,開創了段氏大理國時代,段氏仍然以大理為國都。據《道光雲南志鈔》載:大理國傳了幾代後,宋興,宋太祖幹德三年,王全斌平蜀,欲取滇獻之,宋太祖鑑於唐南詔之禍,覺得“南蠻”不易統治,才有了宋揮玉斧的典故(宋太祖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此,段氏得以久居雲南,中國竟以外域視之,不知所謂大理國矣。因而大理國就成了南詔國的延續,蒙氏的“曬青餅茶”加工方法自然得以傳承。到了元朝,元世祖平雲南後,元朝派王族到雲南執政,少數民族也被迫遷移,有的到了更邊遠所謂充滿瘴氣的邊疆,蒙氏加工方法與習俗則在雲南的少數民族中流傳。在明代,明王朝大力援助雲南,雲南經濟獲得長足發展,雲南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的有了廣泛的交流,蒙氏“曬青緊壓茶”在雲南得到大普及。明朝謝肇制的《滇略》才有了“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的記載。由於雲南地處西南邊地,交通不便,消費習俗轉換也沒有中原地區快,明朱元璋下詔廢除團餅茶興散茶,並未影響雲南的緊壓茶,因而,雲南緊壓茶得以保留。明朝以後,人們對普洱茶養生保健效果的逐步認識,名著《紅樓夢》中就有了記述的普洱茶消食保健的功效,甚至,燜一罐普洱茶成為一種時尚;而科技著作《物理小識》、《本草綱目拾遺》等也有了相關記述。這樣,普洱茶不僅沒有隨其它團餅茶衰落,反而在清朝得以發展,甚至成為了貢茶。以上就是普洱茶(團餅茶)繼承唐朝餅茶歷史,而在明清兩代得以發展的歷史脈絡。三、盛唐、南詔與普洱茶很多普洱茶史的研究者在提到《蠻書》時,只注意到了“茶出銀生城界諸山”,他們只注意到了地域概念----什麼地方產茶。而忽視了其它四個重要的環節:加工工藝品飲習俗民族:蒙舍蠻歷史背景:盛唐與南昭國通過對這些方面的研究,我們會獲得許多有趣的結論。關於蒙舍蠻秦漢以來,雲南為益州郡,而益州包含滇與巴蜀之地,益州郡為益州的一部分。據《滇考》載,“漢武帝平滇,初置益州郡,益州刺史治成都,兼理滇、蜀。至三國,諸葛亮南征,破孟獲平南中,改益州郡為建寧,以別於益州之名。諸葛亮班師,立南征碑紀念其功績,立鐵柱鎮諸蠻,後分設建寧、興古、永昌、雲南四郡, “永昌”即現在的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雲南”為現在的大理地區。永昌以其悠久的哀牢文化孕育了蒙舍詔。“詔”者王也,據《雲南志》載,蒙舍詔自言源於永昌沙壹,而永昌的哀牢人有北遷至巍山者,久而久之,與原居此地的昆明人融合始稱為“蒙舍蠻”。巍山也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詔發源之聖地。南詔初期,滇西有六詔,蒙舍詔在其它五詔之南,所以稱為南詔。唐王朝為了遏制吐蕃勢力,採取了扶持地方勢力的策略,永昌與吐蕃最為接近,蒙舍詔自然就獲得了青睞與大力扶持。經過一系列的征戰與兼併,在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詔統一洱海為中心的滇西地區,唐冊封皮羅格為雲南王,天寶七載,閻羅鳳冊襲雲南王。隨後,閻羅鳳奉唐朝之命,兼併滇池區,統一雲南。貞元十年,唐置雲南安撫使司,並冊封異牟尋為雲南安撫使司的土長-----南詔王,至此南詔稱雄於中國西南邊疆。關於銀生城界諸山與雲南古茶區《蠻書》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而後來的《普洱府志》又云: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時。這劃定了普洱茶大致的產地範圍。據《蠻書》的歷史背景,銀生為南昭國的八大行政區之一銀生節度,也稱開南節度,銀生城為現在的思茅地區景東縣,開南城則位於現在的景東縣文井鄉開南村,銀生節度轄區為:西雙版納、思茅,另外還有臨滄的部分地區。南昭政權的行政轄區:十賧區(貞元十年前後為六賧)為南昭的直轄區(洱海地區);永昌節度(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銀生節度亦稱開南節度(銀生城為思茅景東縣,銀生節度含思茅、西雙版納諸地,以及臨滄的部分地區);弄棟節度(今楚雄、姚安等地區),其下有會川都督(會理至大渡河一帶);寧北節度,後改劍川節度(包括洱源、劍川、鶴慶、蘭坪等地);麗水節度(伊洛瓦底江上游兩岸);鐵橋節度(迪慶、麗江地區及鹽邊諸地);拓東節度(昆明、曲靖、昭通),其下轄通海都督(紅河、文山)。關於“西蕃之用普茶,以自唐時”,說明雲南與藏族地區的普洱茶貿易,始於唐朝雲南地方政權的南昭國時期。而此時期的八大行政區中,十賧區(洱海地區,今大理下關地區)為直屬區;鐵橋節度為今迪慶、麗江地區及鹽邊諸地,鐵橋節度的主要民族為麼些、西蕃。通過十賧區、鐵橋節度的普洱茶貿易之路,也就是著名的“大理、麗江、迪慶、西藏”茶馬古道之一,目前為大家所周知。南詔在統一洱海區與滇池地區後,與唐朝的交往,即通過拓東節度(玉溪、昆明、曲靖、昭通)的滇、川、藏及滇、川、長安的古道,是另外一條重要的茶馬古道。由於蒙舍詔從永昌到巍山,再到洱海,建立以大理為都的南詔國,加之,後來段氏大理國的傳承,銀生節度、永昌節度以及巍山地區,自然都成了雲南產茶與製茶的重要區域。從臨滄地區發現眾多的野生古茶樹群落,甚至在離南詔發源地----巍山不遠的南澗縣保華擁正鄉都發現了野生大茶樹群落,可以說明這一點。總之,南詔以來的雲南古茶區,包含了西雙版納、思茅、臨滄、保山、德宏及大理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現在也都是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只是清朝置普洱府轄西雙版納、思茅以來,這兩地的名氣稍大而已。雲南曬青毛茶的誕生《蠻書》記載“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說明當時雲南少數民族製茶用的是曬青茶工藝,且是散茶形態。那雲南曬青工藝是如何誕生的呢?據朱自振先生《茶史初探》一書解析,曬青工藝來源於雲南少數民族的原始的燒茶與曬茶加工方法。原古的茶葉加工,首先可能來自茶葉的直接曬乾,利於存儲,而且曬乾是原始生活中最普遍和最經常的實踐。另外,人們在經常飲用中發現和為了克服茶樹鮮葉的青苦氣味,產生了對茶葉的簡單加工,燒茶就是最簡單的一種。燒茶遺俗現在雲南的傣族、佤族中間還有流傳。傣族、佤族所謂的燒茶,也即把茶樹上採摘的一芽五六葉的新梢,先放在火上燒烤到葉色焦黃,然後再投入到壺中煎飲。燒茶也就是殺青工藝的原形。燒茶所用器具,從最先的石器、陶器到鐵器,雲南少數民族中都有采用。“燒茶”的傳承,最原始的,目前雲南還有佤族的鐵板烤茶,傣族、基諾族的竹筒烤茶等。佤族鐵板烤茶用的是鐵板為“燒茶”容器,用茶樹鮮葉在鐵板上烤制到焦黃,然後再煮飲;而竹筒烤茶則是就地取材,用鮮竹筒作為“燒茶”容器,將茶樹鮮葉塞進竹筒,封住筒口,然後扔到火塘中,待烤制到竹筒焦黃為止,破開竹筒,取出茶葉煎飲。把燒茶與曬茶這兩種原始加工方法結合起來,即將鮮葉先放在火上略烤一下,然後再把它攤曬至幹,就正式形成了曬青茶的製造工藝。這就是雲南曬青茶的來歷。“燒茶”的習俗,後來在雲南少數民族中發展成了烤茶的傳統。為了方便與實用,不再用茶樹鮮葉,而是用加工好的曬青茶作為烤茶原料,這也就由“燒茶”的簡單加工方法,發展到了雲南烤茶的存貯加工方法。在蒙舍蠻統治的中心地區---洱海地區,烤茶習俗更為普遍,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也由此而來。隨著南詔與大理國的傳承,烤茶成了雲南很多民族與地區的傳統。傣族、基諾族的用鮮茶樹葉的竹筒烤茶,也發展成了用曬青茶加工的雲南竹筒茶產品。蒙舍蠻的品飲習俗《蠻書》記載“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朝及之前也是一種大眾習俗。而餅茶的製造與品飲,則是陸羽認為更高階或高級的方式。經陸羽總結、提高後,團餅茶在唐宋得到了大發展。《茶經》六之飲曰:“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荑、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陸羽認為,茶與薑桂和烹,這樣的茶水就像倒入下水道的廢水,但是,市民已經習慣喝這樣的茶了。另外,陸羽之前,晉人劉琨在給其刺南兗州侄子的信中曾寫道:“前得安州幹茶二斤,姜一斤,桂一斤,皆所需也”,《茶史初探》的作者朱自振先生認為,幹茶即是散茶,由此看來,茶與薑桂和煮而飲之的喝茶方式,晉朝就已經流行。從晉朝到唐朝,這種習俗流行了幾個朝代。總之,蒙舍蠻的品飲習俗,與上述中原漢文化的大眾習俗是一致的。為南詔誕生團餅茶打下了基礎。雲南團餅茶的誕生從歷史來看,有了盛唐之世,才有了絢麗多彩的南詔文化。南詔吸收盛唐文化,並使之地方化,民族化,推動了雲南餅茶的誕生。大唐與南詔有和親的歷史,而蒙舍詔王族弟子經常到長安朝貢,不斷頻繁接觸盛唐文化,甚至直接接受盛唐文化的教育,並將所學的東西不斷轉換為南詔的制度與文化。結合茶文化的角度來看,從“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到陸羽認為比較時尚的餅茶的品飲,因該說都是蒙舍蠻所為。蒙舍蠻造通過學習大唐的團餅茶技術,追隨大唐時尚,開創了雲南的團餅茶的先河。另外南詔國是地方政權,與大唐的關係,也是分分合合,頗為曲折,歷史上就有南詔叛亂等諸多史實。兩次天寶年間洱海戰爭,就有十幾萬內地漢族士卒流落南詔。另外,太和三年(829年)南詔從成都擄掠而回的“子女百工數萬人”(女人與技工),也基本融入到了蒙舍蠻中。上述這些士卒與技工中,肯定不乏飲茶人與製茶人,他們也可謂是雲南團餅茶製造、品飲的先驅之一。所以,蒙舍蠻活動的洱海中心地區、永昌節度(保山、臨滄地區及德宏州)、以及銀生節度(思茅、版納),都是古普洱茶的原產地


江南茶語


聞名中外的普洱茶,數百年來以“普洱”二字出名,歷來都有無數對於普洱茶這個名字的這種論斷,然而,雲南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種植茶樹的民族,普洱茶的名稱,也和該民族先民的名稱有密切關係。在雲南有個叫“普洱”的地方,在唐宋元明時期,名為“步日瞼”、“步日部”,到清代時才叫“普洱府”,而茶名卻在清代前已稱“普茶”。如何解讀普洱地名與普洱茶的關係,值得學術界研究。對此,有專家專門對此做了調查研究。此處就介紹幾個相關的論據:

  “普洱”是佤語“步日”、“步耳”的同名異寫,“普”是“撲”、“蒲”、“濮”的民族稱謂同音異寫,“濮人”是最早種茶的民族,“普茶”即是“濮茶”。“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異寫。有論據說:

  (一)遠在唐代,南詔已於今思(茅)普(洱)地區設銀生節度於銀生城(今景東縣),普洱設治,名“步日瞼”,宋代元代時期,稱“步日部”,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稱“普耳”,清雍正七年(1729年)設“普洱府”。

  (二)佤族學者尼嘎(魏德明)先生作過調查,並在《“普洱”人考》中提出:“步日”或“普洱”是佤語,是佤族(布饒)和布朗族稱呼“兄弟”的意思。

  (三)筆者曾到西盟佤族自治縣作過考察,經老縣長隋嘎(佤族)證實,也如是說。調查考證發現,佤族布饒人稱布朗族為“步耳”,有的方言為“步日”,布朗族則稱佤族為“布嘎”,意為朝前走的同胞同伴。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一帶的布朗族和佤族布饒人都自稱為“艾佤”,後來在遷徙的過程中,前面走的是佤族人,所以布朗族稱他們為“布嘎”,後面跟來的是布朗族,故佤族稱他們為“步日”。至今在佤族布饒人和布朗族中,仍然廣泛流傳著其祖先居住在普洱(今寧洱)、思茅、墨江一帶。1949年以前居住在普洱城邊的幾家布朗族人還說,普洱城最早是他們的老祖宗建立的,以前普洱城有塊石碑上還刻有他們“大王”(指首領)的名字,後來被敲掉了。


你的音樂庫我承包了


普洱茶(學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喬木,高達16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上面幹後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餘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釐米。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名稱定義

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普洱茶

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所以銀生城產的茶葉,應該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 ,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記》中說:“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 已自唐時。” 宋朝 李石在他的《續博物志》一書也記載了:“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菽姜烹而飲之。”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於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洱一詞首見於此,從此得以正名寫入歷史。沒有固定名稱的雲南茶葉, 也被叫做“普茶”逐漸成為西藏、新疆等地區市場買賣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詞也從此名震國內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栽種歷史

周朝

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唐朝

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在其所著《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

宋元

宋朝李石在他的《續博物志》一書也記載了:“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菽姜烹而飲之。”從茶文化歷史的認知,茶興於唐朝而盛於宋朝。

元朝時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於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洱一詞首見於此。

明清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這個詞,該書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普茶”一詞首次見諸文字。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亦有“普洱茶出雲南普洱”的記載。

清朝阮福《普洱茶記》:“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時。”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載,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就已種茶。

新中國

新中國誕生後,雲南茶葉獲得了新生。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葉科研機構,到1958年止,全省茶園面積達到了46.6萬畝,產茶18萬擔,但大躍進時期茶樹大受摧殘。

1966年,雲南茶仍只有19萬擔。十年動亂期間,茶葉發展緩慢。

1984年,現代普洱創始人吳啟英通過普洱茶接種技術科學的方式,在保證普洱茶質量的情況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發酵轉化。這是現代普洱熟茶的開端,為普洱熟茶批量生產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

1998年產量達155萬擔,出口20多萬擔,創匯2250萬美元,創造了雲南茶史的最大輝煌,茶類由1950年的單一曬青發展到炒青綠茶、工夫紅茶、ctc紅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優茶、藝術品茶等。

發展階段

普洱茶的歷史發展分成好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唐宋時期)

中原已經進入團餅茶階段,雲南普洱茶則處於散收、無採造法的自由發展期。

第二階段(元明清時期)

中原茶文化在明太祖的旨意下形成團改散的巨大變革,而普洱茶的生產卻因主要銷費群為邊疆少數民族和長距離運輸(入西藏)的需要而得到更快的的發展。隨著普洱茶因入貢受到清朝廷寵愛而進入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為真正的地理意義上的普洱茶階段。

第三階段(清末以來)

即現代普洱茶階段。現代普洱茶加工技術萌芽,出現了多茶類生產的社會格局。清末以來傳統歷史地理意義上的普洱茶退出歷史舞臺,其原因,一是清末以來普洱逐漸失去茶葉精加工和集散地的地位,行政區劃的變更使得原普洱茶區分解為思茅、勐臘、勐海、景洪茶區,茶葉不再以普洱標註;二是原普洱茶區的茶葉隨著加工技術的進步,出現了紅茶、烘青、曬青、炒青等多樣化;三是古老普洱茶山漸次衰落,為新興茶區所取代。

形態特徵

大喬木,高達16米,胸徑90釐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

葉薄革質,橢圓形,長8-14釐米,寬3.5-7.5釐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上面幹後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餘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細鋸齒,葉柄5-7毫米,被柔毛。

花腋生,直徑2.5-3釐米,花柄長6-8毫米,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長1-1.8釐米,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

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徑約2釐米,3爿裂開,果爿厚1-1.5毫米。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釐米。

產地分佈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勐海、勐臘、普洱市、耿馬、滄源、雙江、臨滄、元江、景東、大理、屏邊、河口、馬關、麻栗坡、文山、西疇、廣南、永德。雲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等11個州部分現轄行政區域為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米至2100米、坡度≤25°的山地;土壤為磚紅壤、磚紅性紅壤、山地紅壤和山地黃壤等;土壤有機質含量≥1%。

茶樹種類

以茶種分類:阿薩姆種(普洱茶種)、非阿薩姆種(非普洱茶種)

“阿薩姆”是拉丁名“assamica"的中文直譯,並不代表該種的原產地在印度阿薩姆。1981年張宏達教授將var.assamica的中文名改為“普洱茶”,被中國學界接受,但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該種仍延用“阿薩姆”這個中文名,在學術交流中,則以拉丁文名通用。也有中國植物學家認為:var.assamica“由於用了“普洱”這一名字,造成了種名(普洱茶種)、地名(普洱縣)、茶類名(普洱茶)和品種名(普洱大葉種)的重疊,這就是人們對‘普洱茶’定義不清楚的原因。”所以,在石昆牧的體系裡,在表述var.assamica這一茶種時,會使用“阿薩姆種”這一中文名。

植物學家對阿薩姆種(普洱茶種)的形態描述為:“生長在熱帶、南亞熱帶的喬木、小喬木樹型、葉大質軟,花小瓣薄,子房多毛,花柱3裂的茶樹”。它的主要自然分佈區域,在我國的西南部、南部及中南半島北部。包含了大葉品種與中、小葉品種。

依官方定義所規定或普洱茶界約定俗成認定的“普洱茶”成品中,以原料茶種劃分,有阿薩姆種(普洱茶種)和非阿薩姆種(非普洱茶種)之分。

以茶樹進化類型分類:野生型、栽培型、過渡型

野生型:是茶樹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後保留下來的茶樹類型。

栽培型:是野生型茶樹在人工栽培馴化的過程,不斷累積基因變化,經過很長時間以後,遺傳特徵發生明顯變化的茶樹類型。

過渡型:基因變化處於野生型和向栽培型過渡的程中,遺傳特徵兼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的特點。

以茶樹種植管理方式分類:野生茶、茶園茶(野放茶、臺地茶)

野生茶:是生長在野外無人工管理,完全自然生長和發展的。

茶園茶:人工種植、有人工管理的。

臺地茶:原意是指那些外觀整齊、高度相仿的茶園茶。“臺地”一詞,源於地理學,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於鄰近低地、頂面基本平坦似臺狀的地貌。”無需更多解釋,“臺地茶”原是用來描述茶園外觀的,而形成這種“臺地”樣外觀的必然條件,是人工管理修整。

以市場自然分類:古樹茶、野放茶、臺地茶(狹義)

古樹茶:禁採範圍之外,茶樹齡在百年以上古茶園或古茶樹。無論是否人工種植,都是長期無人工管理。

野放茶:它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茶樹齡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間。人工種植,無人工管理。

臺地茶:通常指狹義臺地茶,絕大多數為1985年以後推廣種植,茶樹齡在二十年左右。多為人工培育無性繁殖灌木型,密植,高度人工管理。

以中國茶的茶樹品種劃分

依照中國茶的茶樹品種劃分,首先會依茶樹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系品種和無性系品種兩大類。

1985年之前,中國國營廠所生產普洱茶成品的主要原料是有性繁殖的群體種。群體種,是阿薩姆種人工種植有性系品種的總稱。1985年後漸被淘汰。1985年後推廣種植的良種茶,均為無性系品種。

其它一些分類

雲南大葉種:不是茶種,也不是茶樹品種。將此說法用於界定普洱茶原料,很容易將一直作為普洱茶原料的阿薩姆種中、小葉茶排除在外。

老樹茶與大樹茶:與古樹茶一樣,是市場上逐漸形成的對於樹齡的表述。它們與古樹茶之間的區分與古樹茶、野放茶的區分相仿。

茶葉品類

“普洱茶”在製作上,分為普洱散茶和普洱緊茶兩大類。普洱散茶,傳統品類為毛尖、粗葉,今已發展為普洱綠茶、普洱青茶、普洱紅茶、普洱黑茶、普洱黃茶、普洱白茶6個品類。

普洱緊茶

傳統品類為芽茶、女兒茶製成的團茶、餅茶、茶磚,今發展為由6類散茶製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餅茶(含青餅、熟餅、方餅、圓餅、異型餅)、普洱茶磚3個品類;其製作方法,就是將散茶經過蒸(炒)後,裝入各種品類模具並經特定工藝壓制成型。普洱緊茶,按照後發酵方法,有“生普洱”(即製成曬青並進而製成緊壓茶後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緩慢發酵陳化者,如“青餅”)和“熟普洱”(即將曬青以高溫、高溼加速發酵者,如“熟餅”)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為佳。

普洱綠茶

普洱綠茶的品質特點為清湯綠葉,其製法經過殺青、揉捻、乾燥三道工序。殺青的目的,主要是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的酸性並便於揉捻;殺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為了卷緊茶葉條索,適當破壞葉組織,使茶質容易泡出。其乾燥方法有炒幹、烘乾、曬乾三種。乾燥的目的,是蒸發水分、緊結條索,透髮香氣,增進色澤。精製後的綠茶,經過再加工後,一是窨製成普洱花茶,二是製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磚(青)、普洱餅茶(青)。

普洱紅茶

其製作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道工序。通過萎凋強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發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經高溫乾燥破壞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質得以固定。其品質特徵是紅湯紅葉,從其外形與品質分,有小種紅茶、紅碎茶和功夫紅茶3種。

普洱青茶

為輕發酵茶,其製作經過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五道工序,其特點在於做青,通過做青而達到青茶“綠葉紅鑲邊”的特徵。這是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既有綠茶的甜爽,又具紅茶的色、香,卻無綠茶的微苦和紅茶的澀味,香氣清純、湯色清亮、喉韻清爽。

普洱黃茶

為輕發酵茶,其基本工藝近似綠茶。製作經過殺青、揉捻、悶黃、乾燥四道工序。其悶黃工序,是黃茶製作的主要特點,通過揉後溫坯悶黃以改變茶葉的品質,其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

普洱黑茶

為後發酵茶,採收一芽五、六葉的“普洱茶”鮮葉,經過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四個工序製作而成。製作特點是渥堆,在殺青和揉捻之後渥堆24天,使葉色變為油黑。其品質特點是葉色油黑、湯色橙黃主要用以製作緊壓茶(熟)。

普洱白茶

為輕微發酵茶,其品質特點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隱綠。其製作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也不促進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順其自然。將鮮葉經過萎凋後,採取風乾的方法進行乾燥後即後。選用鮮葉,一般為一芽二葉,白茶的特徵是色白如銀,香氣清純、湯色淡黃,滋味甜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