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历来没有被军阀长期割据?

雯雯聊热剧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军事史上有一个词,叫四战之地。

范晔在《后汉书·荀彧传》中言: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

颍川,是秦朝时候就设置的一个郡,在今天的河南中部。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四战之地”,四面比较平坦,所以无险可守,在战乱之时,就容易受攻击。

这样的地方,不适合作为割据之地,你刚宣布造反,还没来得及坐上皇位,四面八方的威胁就来了。

中国古代史上,有三个区域,特别适合作为割据之地:

“三晋高凸”、“蜀道四塞”、“岭表远险”。

阎锡山

三晋就是说山西高原,地势高,高屋建瓴,近代的阎锡山,就是据此而成山西王。

四川盆地是个好地方,但是就是比较闭塞,周边几个关口守住,是个称王的好地方,张献忠这个大西王,就是看中了这里。四川独特的地理形势,也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

岭表就是指岭南,这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出个啥事,皇上知道的时候,皇位都坐上几个月了。

而河南呢,天下之中,不管是定都西安的周秦汉唐,还是定都南京与北京,河南都是不远不近的地方,一旦出什么事情,朝廷很快就知道了。

再者河南没有什么险可守,虽然西边有点山地,但是别的方向都是一马平川,广阔的黄河冲积平原。

所以在宋代,为了挡住金兵南下,不惜决开黄河。近代的花园口,同样的悲剧又一次发生。

要知道水火无情,黄河决开,民为鱼虾,这可是祸国殃民之惨事,但是为了阻止敌军,竟然能做出这样舍车保帅的决定,充分说明了河南这个地方无险可凭。

这就是历史上,河南少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大家好,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河南为什么历来没有军阀长期割据呢?我来说说我所知道的吧,不足不正确之处还请大家给我指正。



虽然军阀头子袁世凯是河南人,但是河南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军阀作为根据地的地方,自从清朝灭亡以后,中国进入混战年代,而受伤最深的就是河南了,因为河南和平时期是地理位置上的 中心,便于各地交流,但在战时,河南就成为了最大的缺点,没有战略回旋余地,四面受敌,结果就是,河南成为各路军阀混战的战场,蒋介石奠定霸主的战争就是中原大战,这里长期处于失控的状态,不是专属于任何一个人的势力范围。


到了抗日战争,大家都对川军,湘军,桂军,耳熟能详,但是殊不知河南的兵源仅次于四川达到了190万之多,抗战8年,很难有7年时间近一半的面积被日军占领,征兵人口的基数要少的很多,川军是出川打仗,和河南是主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两个主战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湖南,38年为了阻滞日军占领京汉线,蒋介石制造了花园口决堤,致使半个河南陷入了泽国。


可以说清末以后,中国的战乱,河南一个没落下,是真真正正的受伤的地方,战乱可以说直接摧毁了河南的经济体系,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地方,河南古称为四战之地也,当分纠之时,河南必在所争,大势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也。

所以河南四战之地,位处中原,哪有有远见的军阀敢坐在火山口上?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军阀混乱时,谁敢入中原。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这里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聊聊你觉得的个中原因,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我是余雯雯,一个人爱历史的女生,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雯雯聊热剧


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河南、徐州、湖南完全不具备割据的条件,历来难以形成长期性割据。

1、割据的地理条件

民国军阀奉系、滇系、晋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地理单元,易守难攻。

晋系阎锡山的山西表里河山,自成一体。

(北洋军阀)

滇西唐继尧的云贵自古以来地处边疆,自成体系。

奉系张作霖的东北三面是苏、日,一面面向关内,只要守住山海关,就关门称王。

这些地方,在衰世自然比较容易形成军阀长期割据。

河南、湖南地处南北孔道,四战之地,南来北往,自然难以长期割据,更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2、复杂的外部形势

地理单元与小农经济与中央权威衰落是军阀割据的重要基础。

但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外国势力干预,即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这一点上面,诸如在东南沿海、在边疆地带、在东北地区。

比如上海是众多外国人投资的地方,一般需要一个稳定政权,并不喜欢军阀割据。

比如云南,历来属于法国势力范围,法国会对云南的半独立予以支持,比如龙云的滇军就装备法械;

(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比如奉系,地处红白两大帝国之间,任何部队出关面临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国际政治问题,郭松龄反奉的最大对手就是关东军的通牒。

湖南、河南在内地受外国影响小,那就很难获得外国支持与干涉,自然难以长期割据。

总结:

地理单元的独立性,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列强在华的半殖民性,构成了一个地方长期割据的前提条件。如果不具备,自然难以长期割据,只能来回征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我觉得是这样,因为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它可以建都,但是真的不能割据。至少不能长时间割据。

建立都城有他的好处,居天下之中,土地肥沃,所有物资南来北往调度也方便,例如东汉,西晋,唐,北宋等,但是割据政权的话就大不一样了,看历史就知道,当河南这个地方有割据政权的时候,基本上中国的东西南北各个地方都有大小不一的割据政权。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基本上所有的政权不是想拉拢,就是想吞并。想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河南地处华北平原。四面无险可守,只要有外敌入侵,他就无计可施,迎敌东面,西面偷袭,对抗北面,南面虚弱,四面同时重兵布防吧又过度消耗财政,所以说历史上河南几乎没有出现过长时间的割据一方。

那么也顺带说一下其他地方吧!本人从小喜欢历史和地理,所以有时候我能看地图,看一天的时间。其实古人是很聪明的,他们特别清楚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太好。从古至今建都最多的就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不可否认的是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西安这个地方确实不错。首先它地处关中盆地。四面都是山。东边呢,只有一个函谷关。而且这个函谷关特别险,要么人家怎么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呢。这个地方只要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只需要控制好函谷关这个地方就可以了。它的南边是八百里秦岭山脉。西侧是河西走廊。北边又是陕北高原。东边函谷关,遇到有野心的君主,休养生息潜心发展。只要时机成熟,东出函谷关。一统天下,这都是经常发生的。最典型的王朝就是秦国。具体的秦国发展史可以自行百度或者看一部电视剧,这个名字就叫做大秦帝国。

还有个地方我也想提一下。这个地方是最容易割据的地方。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猜出来了,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四川。四川地处巴蜀地区。属于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大片平原,而且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基本上中国古代的统一战争。最后政府的地方,一般都是四川,很多中原王朝败退的时候。都是一路往西往南。最后退居到这个地方。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原王朝。大军压境把他给征服。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割据政权在这里休养生息后重新壮大起来,最后收复失地。这里举一个例子吧,比如说汉高皇帝刘邦。如果不是当时有巴蜀这个地方作为后方根据地。想必最后刘邦的统一大业要更为艰难。安史之乱以后,李隆基一路西逃,也是逃到这个地方。再说近代的民国政府。南京沦陷以后。也是逃到巴蜀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最不容易割据的地方,就是河南。相反,最容易产生割据政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四川。

以上都是我自己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得出的答案。不一定对。给大家参考一下而已。如果有错的地方还请指正。


豫小沁


这个问题,历朝历代军阀们表示:因为我们脑子没病!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河南可以成为军阀割据的首选。事实上军阀割据并不是对什么地方都照单全收,比如河南就不是。

这种局面一直到北洋军阀混战时都有体现,此时河南的周边省份几乎都有军阀,特别是山西,阎锡山经营山西几十年,将山西打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

那么,为何河南如此不受军阀们青睐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位置太尴尬

地处天下之中是河南最大的特点,中原之名由此而来,但是这也成为河南最大的掣肘。

因为自从宋朝以后,政治中心就和经济重心相继离开了河南,呈现南北分立的局面。

一般而言,军阀要想成事,就一定要占据好点的地盘,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准备。要么占据东北,可以随时占领北京,辐射蒙古;要么占据东南,可以获取雄厚财力,扩充势力。

此时的河南,两头不沾,向北和向南都非常遥远,这使得占据这里的军阀非常尴尬。

那既然不能成大事,像阎锡山这样固守总可以吧,毕竟河南离政治和经济中心都比较远。但是不要忘了,此时的河南在天下之中,周边都是虎视眈眈的军阀,不具备像西北军阀和西南军阀这样没有后院起火的情况。此时的河南就像战国时期的魏国一样,地处四战之地,根本就不可能独霸一方。

最要命的是,虽然河南西部有大面积的山区,但其主要人口和城市位于中东部的平原,这使得河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虽然交通便利,但从军阀割据的角度绝对是极端不利的,北宋都城开封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且,一直以来,河南尤其是洛阳都是关中平原的陪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关中平原的互动,河南是独木难支的!即使经济在发达,在安全性上也得不到保证。

所以,以河南为核心的军阀割据是难成大事的,河南只能作为周边军阀地盘的延伸。

2、环境太恶劣

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但是也正因为开发时间太早,所以环境条件难以同周边区域相比。

伴随河南环境恶化的,是黄土高原环境的破坏,这使得黄河的水土流失越来越远严重,河南因此成为黄河水患的重要影响地。

黄河自洛阳以东,河床逐渐高出地面数十米,形成了地上悬河,这是悬在河南人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军阀割据,难以进行大规模河道治理的时代,黄河绝对是时刻威胁两岸群众的重要灾害。

而开封城摞城奇观的出现,也说明了黄河对河南地区的重大影响。

要知道,军阀割据虽然经常打仗,但是也是需要相对稳定的社会和相对充足的社会生产能力,天天被黄河威胁是不可以的!

1938年为抵御日军的进攻锋芒,蒋介石炸开花园口大堤,人为导致黄河决口,致使超过89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而且,威胁河南的不仅仅是黄河,事实上因为河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特殊位置,且加上20世纪上半叶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动,使得河南也成为我国水旱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1942年7月到1943年春的河南大饥荒,就是军阀混战、战乱不止时期的一次巨大灾难。此次灾难死亡超过150万人,超过300万人口逃亡到其他省份。

3、战略价值小

从古至今,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战略要地。

比如占据北京就可以俯瞰华北平原,威慑东北和蒙古高原,也可直通西北。

类似于北京这样的战略要地,我国还有很多,比如说徐州、武汉等。

但是河南地区,由于其地形开阔,是典型的四战之地,因此战略价值较低。洛阳虽然易守难攻,但是没有关中平原配合的洛阳孤掌难鸣。

这就导致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想要统一天下,占据河南并不能改变天下大势,但是将河南周边的区域陆续拿下,河南也就成了囊中之物。

列强作为北洋军阀的幕后金主,自然对河南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占据河南不如花精力搞定河南的周边地区。

所以以河南为中心发展割据势力,绝对是下下之选。军阀们可能读书少,但绝对不好骗!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这问题问得有点意思!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到了近代难道这样的“真理”有所改变?大家都视中原为敝席,弃之于不顾了吗?其实不是“得中原者得天下”的真理变了,而是“得中原的”时机才是最重要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如果羽翼未丰,贸然进占河南,非但很难有所作为反而可能导致安身立命的本钱也会亏蚀一空,怎么理解呢?

古代有和氏璧,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宝,不为一般人所有。这河南同样如此,一般的军阀根本配不上据有河南,河南是中原腹地――天下之中。

这事说的好了四通八达,说的不好就是腹背受敌,和平的时候肯定是大有作为,乱世的时候,特别是民国乱世,你打我我打你的时候,没点真本事想要在河南立足,那简直就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这还是简单从军事方面来说。

从文化上来说,河南人自古以来就有中央一统的传统,对于时代的投机倒把者向来不感冒,也就是不管你怎么乱,河南人只认中央政府,哪怕这军阀那军阀跳出来捣乱。


民国初期,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本身就是河南人,但他也没有培植出本土能够掌握局势的大军阀,反而在他死后,也没北洋军阀一分为三,从此天下大乱。

但不管怎么乱,无论是奉系张作霖、直系吴佩孚以及皖系段祺瑞,他们都没有能力把河南划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吴佩孚曾一度据有河南,但很快在直皖战争中落败退出,皖系也曾占据河南,但在直奉战争中,也是迅速退出。

再说奉系,在北伐军与冯玉祥的夹击下,跑的比兔子都快。

因此,河南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这是个四战之地,广袤的大平原,粮食产出丰富,却无险可守。

说道物产富饶,其实民国的河南,在天灾,黄河决口改道;人祸,军阀连年混战的影响下,早已是饿殍满地,少了富庶景象。

因此,军阀不能长期占据就对了,跑路途中歇歇脚还行,想往哪跑往哪跑,那都是通路!


历史三日谈


这个题目是个伪命题,河南并非没有被军阀长期割据,北洋军阀中直系大将吴佩孚就曾长期驻军河南,虎踞中原,练兵整武。直皖战争和直奉大战期间,吴佩孚就驻扎在河南郑州、洛阳一带,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直系大将吴佩孚

1920年初,驻军湖南的吴佩孚为反对皖系段祺瑞,便以“清君侧”之名共计段祺瑞的心腹徐树铮,随即率部北归,对段祺瑞进行威胁。1920年5月25日,吴佩孚部从湖南撤防北归,一路上高唱吴佩孚作词的《登蓬莱阁歌》,高调北返。

吴佩孚(左)和段祺瑞

6月上旬,吴佩孚部来到河南郑州驻扎下来,与皖系军阀的部队对峙。7月初,直皖两派开火,这就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直皖之战。在奉系张作霖帮助下,直系大败皖系,与张作霖一起控制了北京政府。

直系军阀首脑曹锟

直皖战争后,曹锟所代表的直系军阀控制了直隶、山东和河南几省,曹锟以直鲁豫巡阅使的名义驻节保定,吴佩孚以直鲁豫副使名义驻节洛阳,开始了在河南的统治时期。

随即,直系与奉系翻脸,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奉系被赶回关内。直系曹锟、吴佩孚独自控制了北京政府,为此立下汗马功劳的直系大将吴佩孚,在北洋军阀中的威望也达到顶峰,人称大帅,与曹锟齐名,成为直系的首脑人物。

晚年吴佩孚

此时的吴佩孚,手握十万重兵,雄踞洛阳,虎视天下。由于吴的直鲁豫巡阅副使公署和两湖巡阅使公署设在洛阳,所以这里也成了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各省代表常驻于此,各国驻华使节及北京政府总理、总长络绎中州道上,不断前来请命。1923年4月,吴佩孚50大寿,各路诸侯云集洛阳为其祝寿,康有为特地献上寿联:“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是吴佩孚的巅峰时期。


民国年间那些事


并非河南没有军阀长期割据,而是军阀们在河南没法长期待下去,笔者结合近年来研读民国军阀心得,有以下几点体会可供大家参考:

一、黄河重灾区是军阀们不得不放弃河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周定王(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国民党花园口扒开河水淹没日军的2540年中,黄河决溢次数多达1590多次,黄河26次大的变道中就有20余次发生在河南地界上,真的是“中国之水非一,而黄河为大,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质浑而浊,其为患于中国也,视诸水为甚焉”。

在兵荒马乱、缺乏对黄河进行有效管理的民国时代,黄河水患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分别在1921年、1931年、1935年、1938年共计四次大规模的水灾发生,河南沿河各县,河水纷纷漫灌,河水退却之后,村落尽数被毁,土地大量荒芜,有的地方被水浸泡长达3个月之久,每一次水灾带来的都是大量的田地被淹没、房屋被摧毁以及大量人口的锐减,几乎整个河南的地块都曾遭受过黄河的肆虐,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地理位置的四通八达也是“缺陷”

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主要表现在其处于四通八达之地,翻看地图,河南正是处在中原的中心位置,属于交通要道,这种地理条件在和平时期是非常有利于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但是到了战争时期,这种优势反而成了弊端,因为地处中心,就会陷入四面受敌、无回旋余地的境界,因为特殊的军事价值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四战之地”也就是说只要中原有战争,河南必定是争夺的重要地块,从成语“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相信读者就能体会在古代河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了,也正是这种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成为使其成为了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三、军阀混战使得河南饱经蹂躏,已是千疮百孔

袁死后,北洋军阀各派陷入混战状态,地处中心的河南成为北洋各路军阀征战的场地,直到李宗仁等发对蒋介石统治的中原大战爆发,河南都是主战场,河南也成为了军阀混战受伤害最严重的地区,饱经蹂躏的河南在社会经济方面已经是千疮百孔,据资料显示:1926年,在河南的驻军每月需要军费164万1千元,而当年河南全省一年的赋税财政总收入还不足2千万元,可见无力河南已经无力再为军阀的生存提供物资支持了。

总的来讲,河南虽说是四通八达的中心,人口也众多,土地也平整可耕,可是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无险可守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军阀混战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使得军阀们对河南都只是暂时性的占据,无力维持长久的统治,就更别说长期的割据了。

国家人文历史


自古河南的土地位置可谓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是一个方便各地前来互相交流的地方,但是为什么河南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被军阀作为根据地的地方呢?

道理很简单,从河南的地形图就可以一目了然。河南处于黄河流域冲击平原的中央地带,也处于整个中原乃至整个中国的腹心,北控幽燕,南接荆襄,西邻秦晋,东下齐鲁。河南的交通极为便利,可以直接往来于各大区域,可以去攻击四面八方的敌人。当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敌人也可以从四面八方来打你。

所以河南四战之地,位处中原,哪有有远见的军阀敢坐在火山口上?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军阀混乱时,谁敢入中原。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总的来讲,河南虽说是四通八达的中心,人口也众多,土地也平整可耕,可是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无险可守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军阀混战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使得军阀们对河南都只是暂时性的占据,无力维持长久的统治,就更别说长期的割据了。


刘老湿还年轻


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说起陕军,咱们先说说土匪出身的岳维峻,陕西蒲城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继任国民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以来,横征暴敛、烧杀抢夺、奸淫逼税,无恶不作,甚至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甲子除夕惨案”,其惨象可媲肩南京事件。

岳维峻在军中极力排斥豫籍官兵,皆用陕军,当然陕军也是民军的底子,土匪出身的不在少数,但都是秦陇复汉军的余脉,鱼龙混杂、军纪败坏也就不足为奇了。按理说系出一门,又是革命同志,跟赵倜和陕豫晋三省的清军打过仗,总有袍泽之情。然而为了河南这块地盘,最终兄弟反目,差点干掉老好人,也是他们的老长官张钫,憨玉琨战败自杀,没多久胡景翼暴病而亡。陕军的暴行不但祸害河南百姓,而且从此让陕豫两军结下深仇大恨。北伐结束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4师师长,专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在双桥镇战斗中战败而被捕,1932年被张国焘下令枪杀。

1925年,岳维峻率领国民二军20万大军被临时组成的不到10万镇嵩军打得大败,岳维峻头塞裆下,掩面而逃,而出关援岳的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和驻洛阳国民二军师长师玉洁也被镇嵩军打得落花流水,鸡飞狗跳。镇嵩军乘胜追击,一路所向披靡,直逼西安城墙之下,喊话交出迫害河南的吸血鬼刽子手岳维峻,守城二虎闻风丧胆,龟缩城内,拒不出战,镇嵩军恐生灵涂炭,围城八月之久以待投诚,岂料反复小人冯贼驰援,镇嵩军粮尽弹绝,饥寒交迫,大败而归。

可笑的陕西人只知道镇嵩军围困西安,却不知解围西安的事。1918年,靖国军围困西安,是镇嵩军解的围,镇嵩军入主西安之后,任人唯亲,导致西安人不满非议,问题是,陕西人不持久观察,怎能敢用。四宇之内,最有文化的汉奸张元以杀同胞为乐,最大的窃国贼刘瑾断了明朝的经济命脉,最反复无常的李自成断送了朱家的江山。凡此种种,皆是明示,有才无德,慎之再用。

不少历史文章里说,刘镇华的部队是乌合之众,战斗力极差。但从当时的情况看,相对陕军来讲,刘镇华足以令人生畏。

根据史料分析,当时关中最精锐的陕军是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1926年初,因受到鄂军寇英杰师的围攻,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率领他的部队败退到豫西、准备回陕西,但在陕州、灵宝地方遭到刘镇华部的截击,被打垮。岳维峻只身逃往山西,成为阎锡山的俘虏。

还有,当时的陕西军务督办李虎臣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因到河南援应岳维峻,也被刘镇华打败,只身由灵宝过河经山西,化装逃回陕西。

陕军也因为这两次惨败,致使西安防御空虚,败军之将李虎臣仅剩5000人马,简直不堪一击。刘镇华顺势进攻西安。驻同州的麻老九、驻蒲城的缑章保等部趁机迎刘入陕。当时镇嵩军轻易地占据潼关,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直扑西安,简直如取探囊之物。

分析刘镇华的西安之败,首先要看到刘镇华的政治失误。

1926年4月初,刘镇华的镇嵩军兵临西安城下,如果立即攻城,拿下西安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而且,当时城内领导层有人建议暂时放弃西安,徐图整理反攻。就在举棋不定的时候,西安地方士绅就组织了一个“和平期成会”,派出代表去见他们当年的“刘兼座”表示欢迎。为了使刘镇华更体面一些,他们请刘镇华稍停一下,等西安原来的李、卫部队全部撤走之后,举行一个盛大的欢迎会,欢迎刘镇华进城。刘镇华从这些所谓地方大绅方面已了解到西安城内的情况,在他看来,西安已在掌握之中,自然乐于在盛大欢迎之下,来一个入城式,那确实体面多了,也就同意了这样的办法。

但此时,刘镇华犯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把军队停留在西安东郊等待入城仪式,居然没有派兵去控制西安的全部城门,或者三面包围西安,只留一条被监视的通道。

刘镇华在军界纵横十数年,身经百战,治理镇嵩军和剿匪,心狠手辣,杀人无数。怎么在西安城下就只想和平接管省政权,忽略了哪怕是辅助的军事手段?

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刘镇华此时很想向陕西人民表明自己是仁义之师。

驻扎三原县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杨虎城,决定支援西安守城。杨虎城的先头部队是4月16日从西安北门进城的,杨虎城率领他的幕僚和卫队等于4月18日由三原到达西安。杨虎城部精锐5000人马入城,坚定了城内军民抗敌的意志。

杨虎城的部队4月16日就在城东关与镇嵩军发生战斗,西安守军不肯出让的局势明朗化。但是到了5月15日,镇嵩军才占领咸阳、西安间的三桥,实现对西安四面包围。刘镇华既然发现和平接管无望,怎么迟迟不马上围城?

这是非常奇怪的。

但这也说明刘镇华对于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犹豫再三。其保留西安西部通道一个月,也就是希望守军和平撤离西安。

被抹黑的镇嵩军

西安城被围期间,刘镇华还有些鲜为人知的“仁义”事情,但由于其战败这的身份,或者是外来者的身份,现在不为人们提及。

当时,西安城里的中学生们被编成学生军,组织学生进行宣传鼓动和救济工作,领导者是中共早期党员魏野畴。后来魏野畴与镇嵩军联系,要求开放师生们到城外终南山脚上课学习,刘镇华慨然允诺。当围城之战结束后,这些中学生们返回西安,个个红光满面,与被围在城里的人个个面黄肌瘦,形成鲜明对照。

还有,围城前不少四乡农民逃进西安城内。到了六月初收麦时候,城内派出代表和刘镇华交涉,要求放农民回乡收麦,刘镇华点头,共计能放六七次之多。

镇嵩军对西安形成包围之后,绕城一周挖了宽深各6公尺的外壕,并加筑围墙一道。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到11月28日止,西安和外界完全失掉了联系,人员的进出断绝了。在围城八个月内,镇嵩军攻城的次数极少,每次规模属于千人级别战斗,与浩荡近10万大军的规模有点不相称。

例如小雁塔的争夺战。小雁塔是西安朱雀门外的唐代建筑,有保护比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显然是个制高点,为陕军固守南城重要据点,由李云龙部刘文伯旅防守。镇嵩军先后集中重兵攻击占领过两次,均经守军组织反攻克复。这是城南面的主要战斗。

小雁塔的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问题是,虽然历史陈述说,小雁塔的争夺战如何激烈,实际今天上却找不到当年战火的痕迹。现在一切关于小雁塔的历史文物介绍,都没有涉及曾被战争破坏的内容。而小雁塔的砖结构塔身,绝对经不起大炮轰击,几包炸药也可以把塔炸毁。连塔周围的古建筑,也没有被战火摧毁过。所以很难判断小雁塔之仗打得很残酷。

东关战场,因地形关系,从战争开始一直到胜利为止,始终是镇嵩军进攻的重点,镇嵩军设在韩森寨附近的炮兵群,就专以东关陕军阵地为轰击目标。如此一来,东门门楼必定配置守军的制高点火力,但是门楼至今保存完好,并没有被炮火毁坏,而辛亥革命时新军进攻北门,为夺取弹药库,就用炮把北门门楼轰掉了。

这说明镇嵩军下手很留情,和土匪作风相差甚远。

再说那烧田公案。现在公开的史料称,为了避免城内军民出来抢粮,刘镇华将西安四周十万亩快要成熟的小麦纵火销毁。

这里很有疑点:那十万亩小麦在镇嵩军掌握区域之中,如果不给农民,完全可以补充军粮,自己可以掌控在手里的东西,为什么要烧毁?

更合乎逻辑的解释是:杨虎城要死守城池,烧麦田是“坚壁清野”的措施。

刘镇华在陕西执掌八年,久静思动,带领镇嵩军到河南打仗。他没有想到,在陕西自己是个外来户,与陕军积怨甚多。从他围剿靖国军开始,就结了不少梁子。所以他一旦离开陕西,想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再次兵临西安,兵贵神速,本来可以用武力很快解决,可是他更多考虑如何在陕西站稳脚跟问题,如何收买人心,如何得到关中民众认可。他实际没有打算消灭杨虎城部和李云龙部,也没有提出收编,仅仅希望杨虎城部和李云龙部撤离西安,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刘镇华多次错失战机,没有拿下西安城。

刘镇华采用围困战术,深沟高垒,企图困毙城内守军。围城日久,给西安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到九月的时候,城内闹得把狗和牲畜都杀了吃光了。但杨虎城部也不是“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房”的人民军队,在城里到处要粮搜粮,加重了人民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