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當聽到開封的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第二大城牆時,我想,第一肯定是西安吧。誰知,西安只能屈居第三,第一的竟然是六朝古都南京。

“有城必有牆”。城牆,在古代冷兵器時代,不僅是一座城池規模和繁華程度的象徵和標誌,也是一種極其重要且有效的軍事防禦設施。而如今提到城牆,人們想到的往往是西安、北京、南京,而開封則很少有人提起。縱觀歷史,自魏都大梁起,開封的城牆史已經長達兩千三百餘年之久。相比之下,西安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唐,距今一千四百年左右。南京則起於明朝,距今六百多年。北京與南京相比,也只是遲了幾十年。如此算來,三座城牆相加,也比不上開封的古城牆。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如今的開封城牆,大多是清代重修過的,猶如一條巨龍盤旋在廣闊的中原大地上,環抱著這座八朝古都。但與其他都城四四方方、橫平豎直的城牆不同,開封的城牆是個不規則的長方體。不僅如此,更有“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之說。

明代《如夢錄》記載:“西門內大街,有大爪兒隅頭、小爪兒隅頭。又有三山:土街為一山,爪兒隅頭為一山,夷山為一山。謂之三山不顯。”城裡的三座山由於黃河氾濫而被淤平不顯,而五門則說的是開封城牆的五個門都不是相對的,而是錯斜的。所以,古開封城內,路口大多是丁字形,而非西安、北京的十字形。據說,這是元末為了抵擋紅巾軍的入侵,而故意將原本的13個城門封堵了8個,留下互不對照的5個,以迷惑敵人。誰知,紅巾軍並沒有吃這一套,很快將開封城拿下。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走在古老的開封城牆上,觸摸的都是歷史的變遷。如今,光看風景,已經很難分辨城內城外,但當你走上城牆,一切都一目瞭然。半土半磚的地面,顯而易見的分辨著開封古都的區域。

與大多數的城牆相同,開封的城牆也是以青磚包裹,內層夯土填實。據說,築牆所用的黃土是從鄭州滎陽的虎牢關運來的,可謂建造講究。城垛和炮臺一字排開,整齊筆直。站在城牆上,如今俯瞰開封城是不可能了,但要放在古代,鐵塔是舉目就能看到的。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三山不顯,五門不照,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牆,開封的歷史都藏於此


其實,除了歷史最為悠久,開封的城牆應該也是全國最高的。看似其他幾座古都的城牆都有十二三米,開封只有8米,但卻忽略了開封城疊城、牆疊牆的歷史。處於黃河中下游衝擊平原上的開封,黃河的河床比開封地面都要高出十米,也就是所謂的地上懸河。正因為如此,屢次的黃河氾濫都將開封城和城牆所淹沒,黃河泥沙每淤積一次,開封人就要把城牆加高一次,如今的城牆之下疊壓著5層古城牆。曾經在修復時,嘗試沿著城牆往下挖,雖然地面只有8米,但往下挖了20米都還未見底,可見真正城牆的高度超出我們的想象。

如今,腳下的城牆已經成為開封獨特的文化符號。一磚一木,已經伴隨著它千年的故事和悠久的歷史,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