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失敗,臨終前才說出:若我沒有殺他,北伐必勝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的反對,兵發吳國。結果卻被新出道的陸遜給打的一敗塗地,戰爭失敗不說,還丟了性命。臨終前對諸葛亮進行了託孤。把蜀漢的大小事情全部交給了諸葛亮。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諸葛亮決定攘外必先安內,在平定了國內的反叛後,便選擇了揮師北伐,運用戰爭的形勢來轉移國內的矛盾。不幸的是在第五次北伐時,病逝五丈原。而諸葛亮在去世之前曾經高呼:若是當時沒有殺他的話,北伐肯定會勝利的!那這個關鍵的人物是誰呢?

諸葛亮北伐失敗,臨終前才說出:若我沒有殺他,北伐必勝

原來他就是劉備認領的那個乾兒子——劉封。在諸葛亮和劉備準備著手攻打益州的時候,劉封此時才年僅20歲,但已經初露鋒芒,並且武藝了得。於是劉備便派遣劉封跟隨老一輩的武將征戰益州,希望能在戰爭的淬鍊中更加茁壯成長。而劉封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期望,在隨戰途中攻克了很多的據點,戰功卓略。

諸葛亮北伐失敗,臨終前才說出:若我沒有殺他,北伐必勝

但由於年少輕狂,少不知事。劉封也有年輕人的通病——持才傲物。從不肯聽取別人的意見。在公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戰爭期間多次要求劉封等人發兵支援。可劉封卻不聽從號令,認為三群尚未穩定,不易出兵。而到了後,劉封甚至奪走了孟達的鼓樂隊,從而致使孟達投降魏國。

諸葛亮北伐失敗,臨終前才說出:若我沒有殺他,北伐必勝

而當劉封兵敗成都之後,諸葛亮趁此機會便向劉備諫言,必須趁此機會將劉封賜死,否則會影響到後續劉禪的皇位繼承。於是乎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賜死了劉封,也正是因為這樣子,一位尚未成長起來的蜀漢良將胎死腹中。而在後來的北伐途中,武將方面也只剩下了廖化能充當先鋒,此時的蜀國人才凋零。因此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的時候才懊惱為何要當時把劉封殺掉,若果有他在的話,北伐的道路肯定會暢通無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