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才子解縉因何被“醉殺”?

歷史浮塵


解縉是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中進士,年僅十九歲。解縉才華橫溢,直言不諱,曾上萬言書,對洪武年間的政治局勢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開國元勳韓國公李善長獲罪而死,解縉代人上書申辯,朱元璋也未曾怪罪。解縉為官後,不畏權貴,不附同僚,得罪了很多人。朱元璋為了保護他,就讓他的父親把他帶回老家繼續進學,並說道:“

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朱元璋的意思是大器不怕晚成,十年後再重用解縉。然而,沒等到十年,在第八年年頭時,朱元璋駕崩。建文帝繼位後,解縉任翰林待詔。明成祖朱棣即位後,解縉與楊士奇、楊榮等七人組成內閣,成為朱棣的核心顧問之一。朱棣曾私下向解縉徵求皇太子的人選。解縉擁護皇太子朱高熾,就說道:“皇太子仁孝,天下歸心。”朱棣聞言,既無表態,也沒有什麼表情。解縉緊接著對朱棣說道:“好聖孫”。“好聖孫”是皇太子朱高熾的長子,即後來的明宣宗朱瞻基。朱棣一直很喜歡這個孫子,所以聽後非常高興,連連點頭,就定下了朱高熾的皇太子之位。

朱棣雖然定下了朱高熾的皇太子之位,但是對漢王朱高煦從心裡十分喜愛。朱高煦仗著朱棣的寵愛,經常做出有逾禮制的事情,解縉就勸告朱棣,應該對朱高煦多加約束,不然的會導致朱高煦與皇太子之間的爭鬥。朱棣聽後大怒,認為解縉是在離間他們父子,就找了個藉口把他貶到外地任職。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剛好趕上朱棣北征蒙古,就拜謁了皇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乘機向朱棣進言,說解縉趁朱棣外出,私下覲見太子而不等皇帝回來,無人臣禮。朱棣大怒,將解縉逮捕下獄,嚴刑拷打。十三年,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進呈在押的囚犯名冊,朱棣看到解縉的名字後非常詫異,說道:“

縉猶在耶?”紀綱心領神會,回去後把解縉灌醉,埋在積雪中,就這樣被凍死了,死時年僅四十七歲。


歷史的小學生


因為私會太子被明成祖關起來了!幾年以後皇帝忽然問,解縉還在嗎?於是下面心領神會,帶了點好煙好酒,好好款待了他一番!

解大才子估計比較鬱悶!以前皇帝對我多好啊!結果現在把我關在這裡不聞不問的!於是幾杯酒下肚就喝醉了。當時天寒地凍啊,獄卒把解大才子拖到雪地裡,沒一會,便嗚呼哀哉了!


晚來風L


解縉落得被“醉殺”的結局,主要是他自身的原因,那就是他在政治上極為幼稚。

朱元璋時代,解縉考中進士,意氣風發,正欲大展宏圖。此時的他,一身文人的傲骨,屢屢上書針砭朝政。甚至解縉還為李善長申辯,最終惹怒了朱元璋。雖然很欣賞解縉的才華,但是朱元璋也看到了他的年輕和政治上的不成熟。於是將解縉削職為民,趕回老家,並警示他要修身養性,十年後再起用他。

經歷這一次失敗的仕途之行,解縉開始發生轉變,認為自己要適應官場,那就是逢迎上意。建文帝繼位,解縉通過關係重新進入朝廷中樞,並升任內閣首輔。

很快,靖難之役發生,朱棣登上皇位。解縉選擇背棄建文帝,歸降朱棣,並一步步再次做到內閣首輔的高位。此時的解縉,已經沒有了文人的傲骨和勇氣,只是一個揣摩帝王心思的官僚,然而他在政治嗅覺和才能上,並沒有什麼長足的進步。

解縉最大的問題,就是愚蠢地參與到了太子爭奪戰中。朱高熾是朱棣長子,有點殘疾;朱高煦雄壯英武,靖難之役立下大功。朱棣心裡是偏向朱高煦的,可解縉給出的理由讓朱棣改變了想法。解縉的理由是:朱高熾有個優秀的兒子,也就是朱棣的孫子朱瞻基。朱棣深以為然,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大勢已定,朱高熾親自上門道謝,而朱高煦已將解縉視為仇寇。

如果解縉到此為止,也不會有後來的大禍臨頭,可惜他在太子之爭中越陷越深,卻渾然不知。

歷代帝王都會玩弄權術搞所謂平衡,即便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例如李淵當年立李建成為太子,又將李世民封為秦王執掌兵權,都是為了自己帝位的穩固。只不過李淵沒有掌握好,把自己的皇位給玩丟了。朱棣也是如此,朱高熾當上太子後,朱棣還是繼續寵愛朱高煦,使得朱高煦許多方面十分僭越,甚至趕超了太子。解縉並沒有看透朱棣的用意,就不識時務地跳了出來,上書朱棣說:“啟爭也,不可。”朱棣大怒,認為解縉在離間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兄弟之情,開始冷落解縉。

事情到了這一步,解縉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依舊我行我素,一如既往。終於,朱棣不再容忍解縉,先貶他為廣西布政司參議,後又將他趕到交趾(今越南)去督餉。

距離權利中心越走越遠的解縉並沒有死心,一次進京奏事的機會讓他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可惜的是,解縉再次犯下了難以挽回的錯誤。朱棣北征蒙古未歸,解縉私自拜見太子朱高熾,被朱高煦告發。這一次,朱棣沒有放過解縉,將他以“無人臣禮”之罪下獄。

五年後,朱棣無意中得知,解縉仍然關在獄中。於是,他對錦衣衛僉事紀綱說了短短几個字:“縉猶在耶?”這是非常明顯的暗示,紀綱馬上領會了朱棣的意思,那就是不能再讓解縉活著。於是,紀綱在獄中灌醉瞭解縉,將他扔到雪中埋起來,解縉很快死去。

解縉對於朱棣,對於大明王朝,都是有功之人。他主持編纂的《永樂大典》,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績,為後世之人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知識財富。

解縉之罪,罪不至死。只是,朱棣已不容他而已。然而,臣子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君王手中。朱棣的刻薄寡恩,決定了解縉必然不得善終。









史文書苑


解縉醉死於雪中的原因主要由於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其次便是因為解縉主動捲入了一場讓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問題,那便是“國本之爭。

明朝有三大才子的說法,在永樂年間擔任過內閣首輔的解縉就是三大才子之一,而且是公認的三大才子之首,從此就可以看出解縉的才智超群,但天才總會有一些缺陷的,

用現在的話來說,解縉就是那種智商很高但情商卻極低的人。


永樂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獻上犯人囚籍,以備朱棣勾選新年大赦的名單。

在密密麻麻的名單中,朱棣一眼就瞧見了解縉的名字,隨口問道:“縉尤在耶?

解縉還活著嗎?

我們無法從書面上得知朱棣講此話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但我想應該是一種很平淡的語氣,沒有任何的感情波動。

帝王者,喜怒不形於色

早在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巡視北平,翻閱奏章時見到平安(平安字保兒)的名字,同樣說了一句類似的話:“平保兒尚在耶?

平安得知後,也比較知趣的自盡了。他是比較瞭解朱棣這位曾經的對手,今日的主子的。

紀綱同樣很會體會聖意,聽罷,心領神會的退了下去。

當晚,紀綱提著好酒菜走入了關押解縉的牢房,看著這位曾經的內閣首輔獨自飲酒至大醉,然後命人將喝得不醒人事的解縉埋在了牢外的積雪中。

這一晚,正月十三,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主持編撰了《永樂大典》的解縉醉死於雪中,時年47歲。


前面已經介紹過,解縉被醉殺的原因是因為他捲入了“國本之爭”,皇長子朱高熾與次子朱高煦的太子儲君之爭,在這二人的爭鬥中,解縉是站在朱高熾這一派的。因為解縉的心中很清楚,最終勝出的肯定會是朱高熾,這既順應天意(朱元璋親自指定的朱高熾為王世子),同時也合乎禮法(嫡長子繼承製)。

這在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縉入宮討論儲君之位時就定下來了,當朱棣為立儲君一事還在猶豫不決時,解縉講了三個字便說服了朱棣,“好聖孫”,朱高熾之子朱瞻基,正因朱棣極其疼愛這個孫子,所以才定下了主意立朱高熾為儲君。

事後,解縉以為所有事情都結束了,因為太子之位已定,那麼立下從龍之功的解縉更會得新皇恩寵,朱元璋視解縉如子、朱棣視解縉為大才,朱高熾同樣會信任解縉,正當解縉在心中盤算這些時,有人卻準備對他動手了,朱高煦是不會屈服的。本以為已經結束,沒想到這鬥爭才剛剛開始。

朱高煦,朱棣次子,朱高熾的競爭對手,在朱高熾正式成為儲君後被封為漢王,但他從未放棄過爭奪皇位的野心。

(影視中的朱高煦形象)

在朱高熾被立為儲君之後,朱高煦仍未放棄爭位的念頭,但太子之位已定,於是他決定從朱高熾的身邊人找問題,首當其衝者便是解縉了。


因口無遮攔而被貶

解縉是一個文人,雖然他沒有文人之風骨,但他卻有那些文人孤傲清高的毛病,常認為天降大任於我也,必須幹一番大事業。所以在所有人、哪怕是皇帝再親近的大臣都唯恐避之不及的立儲問題上,只有解縉一個人衝了上去。

立儲,是王朝政治的頭等大事,歷史上有許多立不好儲君導致權力內鬥乃至顛覆的教訓。解縉作為皇帝身邊的紅人,不可能讓悲劇重演。因此,他主動介入並干預立儲之爭。

朱棣喜歡在靖難之變中征戰有功的二子朱高煦,不喜歡身體肥胖、性格柔仁的長子朱高熾。解縉在多個場合向朱棣委婉進言,說服其早立長子為太子。在永樂三年的最後一次會面,解縉終於用“好聖孫”三個字解決了這個問題。但他也因此遭受朱高煦的忌恨。

在如何鑽研文學上,解縉確實是一個大才,但是在官場的政治鬥爭中,解縉卻是一個大大的蠢才,他的口無遮攔終究會害死他的,這個早在洪武時期就有體現

太祖朱元璋深愛解縉的才華,命其常侍御前,並對解縉說:“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明史.解縉傳》)。

意思是我和你從道義上是君臣,而從恩情上如同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年青氣盛的解縉立即上《萬言書》和《太平十策》,主張應當簡明律法、賞褒善政,朱元璋讀後稱讚其才。

縉以冗散自恣耶”。解縉恃才傲物、仗義執言,不懂官場規則的他得罪了許多達官貴人。朱元璋認為他鋒芒太露,便令解縉回家,十年之後再回歸朝廷。

等到解縉再次步入眾人眼光中時已是燕王靖難之後了,解縉主動依附朱棣,並得到朱棣的賞識,不久後升任“右春坊大學士”為“內閣首輔。”

朱棣靖難成功後,與解縉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明史.解縉傳》)

朱棣的這一番話與當年朱元璋對解縉講的話起到了相同的作用,那便是令解縉亢奮了起來,解縉素以天下事為己事,何況是國本乎?古人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古代文人的終極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永樂三年(1405年),解縉上書彈劾朱高煦僭越禮制,令朱棣不喜,稱解縉是在離間骨肉。

永樂四年(1406年),淇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朱高煦卻嫁禍解縉“禁中語”五年,解縉又被誣為“試閱卷不公”貶為廣西布政司參議。臨行前,禮部郎中李至剛因與解縉有宿怨,又誣縉,故即改貶交趾(今越南),命督餉化州。

在政治上的正直敢言是解縉的美德,但這一點在涉及到一些敏感問題,比如國本之爭時,卻是不那麼成熟。解縉是一個不怎麼擅與政治鬥爭的人,卻以政治投機而出頭,最後又因政治投機而喪命…


因政治投機而飛黃騰達,又因政治投機而喪命

建文四年,朱棣兵臨南京城下,靖難大業即將完成。城中人心惶惶,特別是那些達官貴人,此後何去何從是一個問題,解縉與好友胡廣、李貫、王艮相聚,席間三人陳說大義、痛斥燕王之不忠,並紛紛許諾,若是南京城破,必以身殉國,唯有王艮一言不發、默默流淚。席散後,王艮以身殉節,而義憤填膺的解縉早已逃出城外向燕王示忠,史載:“縉馳謁。”

第一次政治投機很成功,朱棣對這位主動來投靠的文人欣賞,在解縉代替方孝孺為朱棣撰寫《登極詔》後,解縉得到了重用,並讓朱棣說出了那番“天下可一日無朕,而朕不可一日無解縉”的話。

三年後,解縉就像建文四年那天一樣,他將全部身家押注在世子朱高熾的身上,並竭力輔佐,多次隱晦、或暗示朱棣,立朱高熾為儲君才是最好選擇。

因此,解縉被朱高煦一黨謀害,加上解縉自身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參與國本之爭,彈劾漢王僭越,導致朱棣對他越來越厭惡,最終以無人臣禮被關入詔獄(錦衣衛負責)。

五年後,永樂十三年(1415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奉上意,灌醉解縉後,命人將其埋入雪中,解縉凍死於雪中。

結束語

解縉有大才,所以得大明三代帝王賞識。但因在政治上的仗義執言,使他屢屢碰壁。後解縉以迎接歸附朱棣而得勢,其人才高而勇於任事,但喜歡評說他人,常常口無遮攔而沒有顧忌,最後也因此而身亡。

總的來說,解縉是一個不善於政治鬥爭的人,但其卻是因政治投機而興,在嚐到了甜頭之後,解縉開始了他的第二次政治投機,沒想到卻因此而下獄,最終醉死凍亡於雪中。

可能解縉在政治上最大的成就即是參與朱高熾奪嫡,幫助朱高熾成為儲君。但這個成就對於他的另一成就來說是不值一提的。作為《永樂大典》的總編撰,大典的成書才是其一生最為高光時刻。世人不會記得誰幫助了朱高熾奪嫡,世人只會記得《永樂大典》與總裁解縉。


無古無今


明朝第一才子解縉因何被“醉殺”?

《明史》中曾記載,說解縉“才高,任事直前,表裡洞達”。意思是說,解縉此人是個人才,但他在為人做事上卻表現出“直男”性格,太過張揚,一點不懂得收斂。他之所以“醉死”於朱棣之手,也是因為他的“禍從口出”。從三個維度來分析此事。

一、解縉,三大才子之一。

解縉在時人眼裡是“幼穎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稱。明1388年,解縉與其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被稱為“一門三進士”。在當時,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兩位是楊慎和徐渭)。

明太祖朱元璋結束了元朝的統治,五徵蒙古,南征越南,擴大了大明的版圖。另外,在大明朝發生的一些壯舉也讓今人為之側目,例如,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張居正治黃等等。相對於這些歷史事件和政治舉措而言,在文化領域發生的一些大事也令人叫絕。比如在明永樂年間,解縉擔任首席,負責主編《永樂大典》這一歷史大事件,就為世人所矚目,其影響深遠直至今日。《永樂大典》是一部經典著作,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被學術界稱為“輯佚古書的淵藪”。

解縉因一部《永樂大典》而讓人們開始瞭解他,並進入他的生活圈和朋友圈。這位才子不但在編修文獻上獨樹一幟,他在文章、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有人不禁要問,既然此人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為何卻會死於“非命”呢。

二、埋雪“醉殺”渾不知。

解縉雖然才華橫溢,在時政、文學等方面的成績也可圈可點,但由於此人不善弄權,不懂得官場潛規則,最終鋒芒畢露,四周樹敵,終死於朱棣之手。我們來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

早在朱元璋時期,他深得太祖賞識,命其常侍御前、聽命晨昏。一段時間以來,君臣之間關係甚密。

朱元璋:“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

老朱的意思是說,在朝堂上,你解縉跟我是君臣,私下裡我倆猶如父子。由此可見,朱元璋對解縉非常垂青。解縉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恩遇,隨即上奏《萬言書》和《太平十策》,積極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主張簡明律法、賞褒善政。眾所周知,解縉為人清高、恃才傲物,因此在朝廷上也得罪了不少權貴,這一點朱元璋心裡也清楚,為了惜才,也為了讓“小秘書”避禍,1391年,他讓解縉回老家待一段時間,讓他閉門修性、著述文獻。在此期間,解縉校改了《元史》,補寫了《宋書》,對《禮記》進行了刪定。

朱元璋:“縉以冗散自恣耶。”

朱元璋退位以後,隨著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後成功取代侄子之位而黃袍加身。解縉從建文帝那裡平穩過度,又被舉薦升任翰林侍讀,不久又升任內閣首輔。朱棣瞭解解縉的才華,對於解縉也是愛護有加、關懷備至。

朱棣:“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在此期間,朱棣命解縉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這部號稱“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其編纂時間之早、內容之廣、規模之大,在當時讓人歎為觀止。此文獻涵蓋了至明以前數千年的歷史,《永樂大典》共計11095冊,22877卷。

這等功績、這等人才,最後反被朱棣“醉殺”。解縉的死緣於一場“皇儲之爭”,即朱棣立太子一事。

朱棣奪取自家江山以後,立儲成了他的頭疼事。長子朱高熾號稱吃貨皇帝,他宅心仁厚,但卻身有殘疾而且身材比較矮胖,不太受朱棣待見。相比較而言,次子朱高煦跟自己比較像,而且在靖難之役中,戰功赫赫,還救過自己的性命,朱棣甚至在戰場上已經默許將太子之位傳與他。

就在朱棣舉棋不定之際,他想到了解縉,想聽聽他的意見。解縉說:“陛下有好聖孫。”解縉在說這話的時候,也是實話實說,他並不知道朱棣偏向朱高煦。“好聖孫”意思是指,朱棣只有你嫡長子朱高熾當皇帝,那麼他的兒子您的好長孫朱瞻基日後才能名正言順的當皇帝。朱棣聽解縉這麼一說,豁然開朗,再加上文武百官比較看重朱高熾,所以朱棣最後拍板,太子還是由長子來當,朱高煦則被封為漢王。

自朱高煦知道解縉的諫言之後,一直懷恨在心,伺機報復解縉便被記在心頭。他經常在皇帝面前詆譭解縉,說他有謀反篡逆之嫌,經常與太子勾結,意圖不軌等等,一來二去,朱棣便信以為真,加上解縉自己的性格在朝廷上樹敵很多,所以朱棣最後將解縉貶謫,但此時朱棣並不想要解縉死,畢竟沒有證據顯示解縉篡位、犯上。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混跡官場多年的解縉,如果自此能“識相”一點,或者能反省思過也不至於命喪黃泉,有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解縉之死終究還是逃脫不了他的性格之弊。

永樂八年,解縉進京奏事,正巧趕上朱棣不在,於是解縉就私自去拜見太子朱高熾。在外人看來,這算是私下勾結嗎,還是私下彙報工作呢,總之,解縉在沒等到朱棣回來之後,就匆匆回去了。要知道,這在當時,解縉已經是犯了大忌的。朱高煦耳目眾多,將此事報告給父親,朱棣龍顏大怒,於是降罪詔於解縉。解縉就這樣在監獄裡苦捱了五年,期間朱高熾也沒有替解縉出面辯解此事,這不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五年之後,朱棣發現錦衣衛上報監獄罪犯名單時,居然還有解縉的名字赫然在列,朱棣覺得很不可思議。

朱棣:“解縉還活著?”

錦衣衛“心領神會”,於是將解縉好酒好菜款待了一番,沒成想,他們趁解縉酒醉之際,將他埋入雪堆……

三、宦海沉浮記。

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突然想到王翰的這首涼州詞。自古英雄醉臥沙場,笑傲群雄,為國、為民即便血灑疆場,又何妨?同為“醉”,可卻有千差萬別。

不同於壯士扼腕一去疆場的霸氣,也不同於皇室為勇士壯行的豪情萬丈,我們的解縉雖然宦海沉浮一世,但始終與權貴世族格格不入,一生忠良剛直的性格,卻也落得醉臥雪地,只是解縉的死不是為國、為民,而是充當了皇家立儲之爭的犧牲品。也許到最後,在朱棣眼裡,解縉甚至已經變得毫無價值,死與不死都一樣了。

宦海沉浮記猶新,不枉舊人換新生。在封建君王的眼裡,也許他在獨自憂愁曲高和寡的同時,也在毫無頭緒地看誰是誰。

朱高熾:“言縉狂,觀所論列,皆有定見,不狂也!”
《明通鑑》:“縉以迎附驟貴,才高勇於任事,然好臧否,無顧忌。”“縉以不謹持恭而卒以不密取禍。”

(對於解縉埋雪“醉殺”,您有何想說的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解縉在永樂朝的主要工作,大概相當於宣傳部長+文化部長。

一個是重修《太祖實錄》,這套建文朝修撰的官方文獻,涉及靖難之變的全部內容,需要重新刪削美化,你懂的。這其中,解縉的“生花妙筆”不能少。

另一個是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盛世修史編書,這事是解縉的長項,他也願意做。

從當時的歷史看,解縉避免不了成為皇權宣傳文治、粉飾太平的工具的文人宿命。

然而,他要是這麼老老實實地藏起性格的稜角,餘生平平穩穩做個油膩官員,等著光榮退休,也是一種現實的活法。

解縉偏不。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時常讓人不得不信。

一直以來,解縉是有帝王師情結的。

立儲,是王朝政治的頭等大事,歷史上有許多立不好儲君導致權力內鬥乃至顛覆的教訓。解縉作為皇帝身邊的紅人,不希望看到悲劇重演。因此,他主動介入並干預立儲之爭。

恰恰在這件事上,再次暴露了文人才子的傻白甜。

歷來儲位之爭是最敏感的政治議題,哪怕是皇帝再親近的大臣,都避之唯恐不及,紛紛以皇帝家事為由,避免牽涉其中。

解縉不可能不知道觸及這類政治議題的危險性,但他不能坐視皇帝在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導致帝國生變,於是果斷撲了上去。

朱棣喜歡在靖難之變中征戰有功的二子朱高煦,不喜歡身體肥胖、性格柔仁的長子朱高熾。解縉卻在多個場合向朱棣委婉進言,說服其早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

一次,朱棣私下問他對儲君之事怎麼看。解縉沒有迴避,也沒有玩文字遊戲,直接答:“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他看出朱棣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接著說:“好聖孫。”意思是,雖然您認為朱高熾一般般,但他有個好兒子,也就是您的長孫朱瞻基,讓朱高熾繼位,朱瞻基將來才能接棒當皇帝。

據說,朱棣因此才最終定下儲君。

但多嘴多舌的解縉,也因此得罪了儲位旁落的朱高煦。

朱高煦屢次在朱棣面前說解縉的壞話。或許是出於補償心理,朱棣明知是朱高煦的構陷之辭,還是逐漸疏遠瞭解縉。

解縉勸諫,要朱棣注意約束朱高煦。朱棣怒喝,說解縉是“離間骨肉”。最終,朱高煦造謠解縉將儲位之爭洩露到了外廷,朱棣遂將解縉貶謫到了廣西。

這是永樂五年(1407)春天的事。解縉的好日子,自此到頭。

厄運卻僅僅開了頭。

隨後,解縉又從廣西被貶到了更遠的交趾(今越南北部)。

到永樂八年(1410),解縉入京奏事,朱棣恰好帶兵北征,不在京師。解縉就謁見了太子朱高熾,然後返回交趾。

朱高煦得知此事,向朱棣報告說,解縉故意在皇帝外出的時候私自見了太子。言外之意,太子和解縉或有不軌圖謀。

朱高煦這招夠陰狠,想一箭雙鵰。

結果,解縉因為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在次年被逮捕入獄。

在解縉遭遇貶謫、下獄的時候,朝中沒有人站出來替他說話。一個原因可能是,永樂朝的嗜殺氛圍,嚇壞了官員們,他們都沒有解縉的膽氣,自然也不敢出來多管閒事。特別是涉及皇帝家事,大家都知道里面水太深,寧願三緘其口保平安。另一個原因則是,解縉平時放蕩不羈,喜歡臧否朝中同僚,無所顧忌,從而得罪了很多重臣,這些人不僅不會幫他說話,還在關鍵時刻對他落井下石。

在楊士奇筆下,解縉卻是一個人緣頗佳的俠義書生:

“平生重義輕利,遇人憂患疾苦,輒隱於心,盡意為之。篤於舊故及名賢世家後裔,而襟宇闊略,不屑細故,表裡洞達,絕無崖岸,雖野夫稚子,皆樂親之。”

或許解縉這種人的性格就是這樣,跟他交集不多的人會很喜歡他,但與他同朝為官的人,難免對他的才華與疏狂產生忌恨。

沒有任何一種性格,可以避免得罪任何人。解縉才不會為了落難時有一雙手伸出來,去強迫自己變成另一個人。

他視李白為偶像,在為人、作詩等方面,處處從李白身上找到了精神的自我:

我非尋常流宕人,等閒不遇閒悲辛。

讀書學得萬人敵,直將富貴輕埃塵。

可惜,解縉所處的時代,對士人個性的扼殺,要比李白身處的唐代猛烈得多。李白在唐代很容易找到朋友拼酒,解縉在明代卻難覓知音。

李白式的名士風度,壓根兒不是明初政治的產物。只能說,有些人天生就不是凡鳥,但也為自由和天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從永樂九年(1411)六月起,解縉開始了長達三年半的獄中生活。直到永樂十三年(1415)正月,朱棣最後一次提起他的名字,全然不顧舊時恩寵,或許還滿含恨意。

最是無情帝王心。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心領神會,回到監獄裡,用酒把解縉灌醉,隨後命人將他埋在積雪當中。

當天,城中大雪。

解縉,卒。時年47歲。離重獲自由,僅隔著皇帝的匆匆一瞥與隨口一問。

他原本是作為準備赦免的囚犯,被提名上去的。可堪造化弄人。

解縉或許已無數次在腦海中構想了自己的死亡,對於這樣一個“李白式”的結局,他一定覺得死得其所:

學士不須笑我儔,磊落與爾同千秋。——解縉《採石吊李太白》


破乞


解縉雖才華橫溢,卻根本未參透世事,說得直白些,他就是個滿腦袋學問的書呆子,這樣的人如果著書立說,必將名傳千古,但要摻和到政治之中,早晚會被玩死。這一點其實朱元璋早就看出來了,出於對解縉的愛護,老朱打發他回家繼續修煉,可惜解縉實在是朽木不可雕,最後被扔進雪堆中凍死,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解縉出身於書香門第,老爸學問好卻不願意當官,老媽琴棋書畫也玩得賊溜,在他們聯袂加持之下,解縉自然從小就是神童兼學霸,並很順利地就考中了進士,而且排名還相當靠前,被選任為庶吉士。庶吉士這個職位,是翰林院內的短期職位,一般都是在進士中選擇帶主角光環的人擔任,他們負責給皇帝起草文件,皇帝讀書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他們也負責答疑解問。

解縉做了庶吉士,就意味他已經半隻腳踏進了朱元璋的秘書處(內閣)了,這是個多麼讓人羨慕的起點啊!


解縉也沒有辜負神童和學霸的美名,來到朱元璋身邊之後,很快就用自己的學識博得了朱元璋的重視,當年就從庶吉士升官做了翰林學士。朱元璋沒事就找這個年輕人擺龍門陣,兩人之間的私交日漸親厚,以致於有一天兩人喝小酒的時候,朱元璋居然對解縉說:“咱們名義上是君臣,但感情上我是把你當兒子啊!”

老朱說這話不知道是不是喝高了,但解縉聽了這話絕對地飄了,回家連夜就寫了個“萬言書”,對朝政發表意見,不久又熱情高漲地上了《太平十策》,後來又彈劾其他人貪贓枉法。朱元璋對於解縉的諫言,嘴上是不停地表揚,但也清楚瞭解縉的本質問題:才華橫溢卻不懂政治,早晚會把自己玩死。

朱元璋無奈之下,把解縉的老爸解開找來,讓他把解縉領回家繼續修煉。朱元璋說:“人家都說大器晚成,解縉年紀還很輕,讓他回家繼續修煉吧,十年後再來也不晚。”解縉當時就懵圈了:才說過咱們情同父子,咋這麼快就翻臉了捏?他根本不知道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不過朱元璋決定的事,解縉自然反抗不得,只能乖乖回家了。朱元璋這個做法是出於對解縉的愛護,但解縉卻根本沒有領悟到朱元璋的深意,回家之後一門心思著書立說,根本沒琢磨為官之道和政治的本質問題,還是單純地和白紙一樣。

解縉在家耗費了八年的光陰,在政治手腕上沒有絲毫的進步,老朱也沒有踐行他和解縉的十年之約,在解縉回家的第八年就病逝了。消息傳來,解縉因為失去了知己而悲痛不已,趕忙進京為朱元璋弔喪。朱元璋的接班人是朱允炆,是個耳根子很軟的主兒。解縉到京之後,他原來彈劾過的人對皇帝說:“先帝駕崩,皇帝你也沒有召解縉來奔喪啊,況且他自己的老媽病逝後還沒下葬,他老爸已經九十多了,他就這麼來了京城,這居心很有問題啊!”


朱允炆一想,解縉這肯定是迫不及待地要官復原職啊,心裡就有些看不起解縉,隨便給他個小官打發掉了。不過解縉必定是才子,過了兩年之後,又憑藉著自己的文字功底,被建文帝召回了北京,並且又重新進入了內閣,最後還混到了內閣首輔。但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的明朝內閣,也僅僅是皇帝的秘書處,並沒有後來的權重,解縉也頂多就是皇帝的秘書長。

朱允炆不久就被朱棣給做掉了,但解縉有才華傍身,在朱棣手下依然混得風生水起,朱棣甚至把編纂《永樂大典》的重任交給瞭解縉,解縉也用他的才華很好地完成了這項工作,於是更被朱棣所賞識,就如同朱元璋當年賞識解縉一樣。解縉也再一次飄了。


朱棣當時對於選擇繼承人十分猶豫,在他的眼中老大朱高熾蠢笨如豬,老二朱高煦神勇類己,但老大是嫡長子,具有天然的優勢。於是朱棣就去問解縉,解縉回答得十分乾脆:“這還有什麼猶豫的,必須選嫡長子啊!”他看朱棣還是猶豫,就又追加了一個理由:“嫡長孫也很好啊!”嫡長孫就是朱瞻基,一向很得朱棣的歡心,解縉這樣說自然也就打動了朱棣的心,最後決定了讓朱高熾做繼承人。

解縉這種做法雖然出於公義,但卻狠狠地得罪了朱高煦,從此他就成為這位二皇子的眼中釘,時刻尋找機會準備坑死解縉。後來皇宮中發生了洩密事件,朱高煦就把這個屎盆子扣到瞭解縉頭上,說是他洩漏了皇帝說的話,同時還誣陷解縉在當考官的時候閱卷作弊,朱棣大怒之下把解縉貶官到了越南。

被貶只是解縉噩運的開始。他在越南(當時名為交趾)當了幾年官後回京公幹,但當時朱棣正親自帶著部隊打蒙古人呢,解縉見不到皇帝就去見了太子,然後回了交趾。這個舉動又被朱高煦大做文章,向朱棣進讒言說:“解縉就是趁著父皇你不在北京,才偷摸地來見太子密謀,然後趁著父皇沒回京就趕緊回交趾了,這還是臣子做的事嗎?”


朱棣本來看著太子就心煩,解縉的舉動再次挑戰了他的底線,當即就把解縉下了錦衣衛的大獄,並且不審訊不釋放,大有讓他把牢底坐穿的意思,解縉就這樣在監獄裡待了五年。直到永樂十三年(1415年),大特務頭子、錦衣衛的老大紀綱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把監獄裡犯人的名單呈送給了朱棣,朱棣看到裡面有解縉的名字,說了一句話:“縉猶在耶!(?)”,紀綱當天晚上回去,就給解縉灌了很多酒,然後趁著他酒醉,把他埋進雪堆之中凍死了!

朱棣這句話可以理解為驚訝,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對紀綱的暗示,這一點已經無從考證了,但同樣也有很多人認為,紀綱是利用這個漏洞,替朱高煦幹掉瞭解縉。

其實解縉之死的最根本原因,還是他介入了皇儲之爭,同時又無自保之道,行為舉止又唐突冒失(私會太子),這絕對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如果換一個政治老手,很可能會既達成政治目的,又保住自己的性命。例如和解縉同時期的楊士奇、金幼孜、楊榮等人,既保舉太子做到政治正確,又能夠證明自己是效忠於朱棣的,這才是圓滑異常的政治高手。

事實證明,在太子朱高熾的眼中,解縉也同樣是個政治白痴,沒有絲毫的價值。解縉從入獄到被殺,我們沒看到這個所謂的仁厚之人為他出頭,即便是他當了皇帝,也沒有為解縉平反(解縉被抄家,妻兒族人被流放),直到他孫子明英宗朱祁鎮登基後,才給解縉平反昭雪,還送了個諡號“文毅”。

縱觀解縉,可謂是成也其才敗也其才,遭遇的確令人同情。


李飛叨


皇帝一句模稜兩可的話,錦衣衛灌醉解縉,埋進入雪堆,活活凍死,既兇殘,又狡猾,這就是明朝大臣懼怕錦衣衛的原因。解晉這個政治白痴死在了自以為是、恃才傲物的性格上,還連累了妻子兒女。

年少氣盛喜歡摻和朝廷大事

解縉文采出眾,19歲中進士,朱元璋看中他年輕有思想,曾經對解縉說:"從道義上我們是君臣,從恩情上如同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解縉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覺,揮毫奮筆,第二天就呈上萬言書,主張應當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 。朱元璋對他大加贊楊。解縉一鼓作氣,再次呈上《太平十策》,大臣們對他另眼相看 。

涉世不深的解縉有點膨脹了,在沒有什麼政治根基的情況下,開始對朝中大臣指手畫腳,上書指責兵部僚屬翫忽職守,在朝中犯了眾怒。朱元璋也覺得他管的出格了,就貶他當江西道監察御史。但解縉迂腐的文人氣嚴重阻礙了政治嗅覺,沒有接受教訓,反而在韓國公李善長犯罪被誅後,當出頭鳥為其鳴冤。

最要命的是解縉還摻和皇家立太子的事,懷疑太子朱標不是嫡出,支持朱棣。朱元璋一看這孩子被慣壞了,玩的出格了,不修理一下難成大器,直接叫家長,告訴解縉他爸:“把你兒子領回家吧,再讀讀讀書鍍鍍金,10年後我再重用他。”

朱元璋是為了他好,讓他離開朝廷這個大染缸找清靜之所修身養性。

因支持過朱棣再次被重用

朱棣把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整蒸發後,當了皇帝。因為解縉當年因太子之爭支持過朱棣,也看重他的文采,讓他負責編纂《太祖實錄》、《列女傳》、《永樂大典》,書成後朱棣很高興,嘉獎銀幣,皇后還召見他老婆,解縉風光得一塌糊塗。

再次栽太子之爭

如果解縉經過10年的靜心修養,聚心於他的長處文化領域,會大展宏圖,但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他政治素養仍然停留在懵懂狀態,對一些朝廷大事總是過於固執。

在定太子的事上,明成祖朱棣很糾結。按禮制就該是嫡長子朱高熾,但這貨外表不敢恭維,身體肥胖,而且是個瘸子,按迷信說法他沒有天子相。次子朱高煦能力很強,累立戰功,朱棣想讓他當太子。解縉又跑去幹預立太子的事,他口無遮攔:"當然是立老大了,如果立次子,會引起爭端。"朱棣還是對朱高熾沒信心。解縉猜出他的心思,說:"好聖孫!"就是說朱高熾雖然遜了點,但他兒子,你的孫子朱瞻基聰明,很厲害,江山可以長久穩定。這三個字決定了朱高熾的太子地位。

次子朱高煦只當了個漢王,心裡不爽,知道立太子的事是被解縉攪黃的,經常在朱棣面前詆譭解縉。朱棣依然寵愛次子朱高煦,雖然封他為漢王,不讓他去封地,而且享受待遇超過了禮法標準。解縉知道後又屁顛屁顛跑去勸朱棣:"超過禮制會起爭議的。"朱棣本來對立太子的事不太滿意,看到解縉又來攪和,大怒:“我的家事,你管個屁啊!”

因一句模稜兩可的話丟了命

永樂八年(1410),朱棣帶兵打仗去了。隨性慣了的解縉覺得自己舉薦朱高熾當皇太子,應該拜訪一次,就私下跑到太子府。這在朝廷可是大忌,為了防止串通造反,沒有公事大臣是不能隨意到太子家串門的。一直耿耿於懷的朱高煦終於抓住瞭解縉的把柄,添油加醋地向朱棣彙報了這件事,說解縉故意在皇上出征時,私下和太子會面不知私下在搞什麼。皇上知道後大怒,將解縉押入大牢中。

一轉眼解縉已經入大獄五年了,永樂十三年嚴冬,朱棣翻閱囚犯名冊時,看到好好久沒提起的解縉的名字,就隨口對錦衣衛統帥紀綱說:“解縉還在啊?”錦衣衛最擅於揣摸皇帝心思,咂摸著話中話,卻又猜不準是什麼意思。殺,還是不殺?於是紀綱想出一個讓解縉自我了斷的陰招,他拎了大壺酒去監房,解縉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紀綱命令錦衣衛把他拖到院子裡,埋在雪裡做成了雪人,一代名流在冰冷的雪中結束了風風火火的一生。

解縉就是一個迂腐文人,把朝政當兒戲,不避政治風險,不但害了自己的性命,還連累妻子兒女流放遼東,真是悲哀!


聾王異史


明代大才子解縉

自從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統天下,創“皇帝”這個至高無上的稱號之後,最是無情帝王家幾乎就成了皇室的真實寫照。為了爭奪代表國家最高權力的那把椅子,父子相疑、兄弟相殘是常態,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皇帝等等,越強勢的帝王,越逃脫不過這個怪圈。在這場權力遊戲中,大臣們或主動、或被動的分幫戰隊,稍有差池就有性命之憂,明代大才子解縉就屬於死得很冤枉的。

明代大才子解縉劇照

解縉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自幼聰慧絕倫,少年得志,19歲就受到明太祖朱元璋重用,常伴皇帝左右。但解縉是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為人鋒芒畢露,說話還不好聽,非常容易得罪人,初入官場就得罪了一大幫同僚。朱元璋愛惜人才,害怕解縉遭到群臣圍攻,就於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讓解縉的父親將其領回老家,讓其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只可惜解縉並沒有領會到朱元璋的苦心,在老家著書立說、研究學問八年,依然脾氣不改,等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解縉遭人毀謗攻訐被貶謫到邊疆當一個小吏。

1403年(永樂元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縉迎來了自己的仕途巔峰,先是升任翰林侍讀,入選文淵閣參預機務,成為明朝內閣的第一批成員;1404年(永樂二年),解縉升任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成為內閣首輔。可惜性格決定命運,解縉很快就因為自己的言行遭到明成祖朱棣厭棄,於1410年(永樂八年)被錦衣衛抓入昭獄;1415年(永樂十三年),在朱棣授意下,錦衣衛用酒將解縉灌醉後,將其埋入雪堆凍死;解縉死後,全家都遭波及,被流放到遼東,直到1436年(正統元年)明英宗朱祁鎮返還抄沒的解縉家產,1465年(成化元年)明憲宗朱見深為解縉平反昭雪。對於解縉的死,明面上的罪名是“無人臣禮”,但實際上是解縉的某些言行戳到了朱棣父子間不能言說的秘密。

明成祖朱棣劇照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與建文帝朱允炆爭奪天下,在這種賭上全家性命的大事上,朱棣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都出了大力。三子朱高燧相對平庸就不說了,二子朱高煦勇猛善戰,隨軍出征,在“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多次挽救朱棣性命;燕王世子朱高熾體弱好文、善於安撫人心,在“靖難之役”中鎮守朱棣的老巢北平,幫朱棣籌措糧餉兵源,穩定後方。朱高熾和朱高煦究竟誰的功勞大?當年漢高祖劉邦大封功臣,將蕭何定為開國首功,某種程度上朱高熾在“靖難”中的作用就是朱棣的蕭何,朱高煦頂多是個樊噲。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登基稱帝,這一年朱棣42歲、朱高熾24歲、朱高煦22歲。朱棣剛登基就遇到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皇帝年富力強,沒有交出權力的打算,而皇子們已經長大成年,足以接掌皇位。特別是朱棣屬於篡權奪位,為了表明自己才是朱元璋的正統繼承人,要徹底掃平蒙元政權,做出遠超朱元璋功業,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北伐,朱棣親自率領大軍出征,長時間遠離明朝都城南京。皇帝不在國家中樞,朝政什麼的自然落到皇子手裡,時間長了究竟誰說的算可就不一定了,在皇位問題上,朱棣這種掌控欲極強的人自然不會去賭父子親情,所以做出了安排。

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劇照

朱棣三個兒子中,三子朱高燧年齡小、威望不足;二子朱高煦品行不端、肆意殺人,堪稱聲名狼藉,僅有淇國公丘福等少數武勳支持;能對朱棣形成威脅的只有長子朱高熾。朱高熾從身份上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選定的燕王世子,在封建禮法中是朱棣最正統、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朱高熾精通儒家學術,仁愛、儒雅,深受文臣們擁戴,在很多官僚士大夫眼中是一個比朱棣更好的統治者;朱高熾在“靖難”中坐鎮後方,與燕王勢力的方方面面都有接觸,有了一定的威望。但因為朱高熾生了一個好兒子,深受朱棣看重的“好聖孫”朱瞻基,朱棣沒有去動朱高熾,反而於1404年封朱高熾為太子。

朱棣不動朱高熾一樣有辦法解決問題,首先是提高朱高煦、朱高燧的地位,放縱兩個人監視朱高熾的一舉一動,打擊、迫害太子一系的官員;其次嚴禁朱高熾單獨見朝廷重臣,大事小情都要向朱棣報告,特別是朱棣北伐的時候,杜絕朱高熾建立個人威望。朱棣父子間的這些事其實瞞不住人,但只有解縉耿直的給挑明瞭,先是上疏勸阻朱棣不應該專寵朱高煦,稱這是“啟爭也,不可”,戳破了朱高熾兄弟爭鬥的原因;1410年的時候解縉已經被貶職到地方任職,他進京報告事情,正好趕上朱棣第一次北伐沒回來,解縉就單獨向監國太子朱高熾報告了,事後還沒寫奏摺向朱棣再報告一次,犯了朱棣的忌諱,朱棣殺雞儆猴就把解縉拿下了。

朱棣劇照

解縉就是個皇權鬥爭的犧牲品,堂堂大明才子不明不白的死在雪地裡也是夠悲催的了。在這場朱棣父子的權力遊戲中,解縉不是第一個、也不是唯一的犧牲品,大學士楊溥、大學士黃淮、大理寺寺丞湯宗、宗人府經歷高得抃、御史李至剛等一大批人或死於獄中,或丟官去職。就連弄死解縉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後來也因為和朱高煦走的太近,失去利用價值後於1416年以“謀大逆”的罪名被朱棣凌遲處死。說白了朱棣不偏向任何一個兒子,誰威脅到自己的皇帝權威就收拾誰。


當狗容易做人難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解縉自幼聰穎,被稱作“神童”,在文學上造詣頗深,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 鄒元標贊其曰:"義節千秋壯,文章百代尊。""解縉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親自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被學術界稱為"輯佚古書的淵藪")。雖然在文學上解縉造詣頗深,但做官卻非常失敗,處處得罪人,最終被灌醉後拖到積雪中被埋起來活活凍死。解縉為何被“醉殺”呢?具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才高直言惹眾怒的解縉

解縉因博學多才,自認為見識比人高,看問題比別人透,於是只要看到不對的,不順眼的,無論是誰都會批評指責一番,惹怒眾人。

一是惹怒同僚。據史料記載,解縉初入仕時,曾指責兵部僚屬翫忽職守,尚書沈潛對此極為惱怒。他又代御史夏長文革疏《論袁泰奸黠狀》,歷陳御史袁泰蔑視朝綱,貪贓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處罰,對此懷恨在心。

二是惹怒漢王。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長得人高馬大,在戰場上屢立奇功,本是朱棣心裡的接班人。可當朱棣與解縉商量立太子之事時,解縉直言說:"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朱棣聽後面有不悅,但在解縉的堅持下,最後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朱高煦為漢王,從此朱高煦深恨解縉 。

三是惹怒皇帝。解縉首先惹怒的是皇帝朱元璋。本來朱元璋十分欣賞解縉,有次,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對解縉說:"我和你從道義上是君臣,而從恩情上如同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這可能是朱元璋客氣客氣,可解縉可當了真。次日,解縉即呈上萬言書,據史料記載這萬言書,文章言辭犀利,矛頭直指朱元璋,尤其是對“連坐株族”這一苛刑的指責,更是將明朝與暴秦橫元相類比。對此,朱元璋並沒有不快,反而稱讚解縉,《明史》載,“書奏,帝稱其才”。但隨後,又寫了《太平十策》獻給朱元璋,上書直言。後韓國公李善長因罪被朱元璋處死,解縉代郎中王國用上疏為李善長辯冤。對此,朱元璋終於忍無可忍,最後打發他回家閉門思過去了,"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後來,解縉因為上疏指責漢王朱高煦禮秩超過了嫡親標準,被皇帝朱棣記恨。

二、被處處誣陷的解縉

《明史·解縉傳》載:“縉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裡洞達。引拔士類,有一善,稱之不容口。然好藏否,無顧忌,廷臣多害其寵。”正是解縉的直言,得罪了那麼多人,於是在朝堂上,他樹敵太多,也常常遭到別人誣陷。

一是同僚誣陷。解縉指責兵部僚屬翫忽職守,尚書沈潛對此極為惱怒,上疏誣告解縉。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責備解縉"散自怒"並貶他為江西道監察御史。解縉因被誣為"試閱卷不公"貶為廣西布政司參議時,臨行前,禮部郎中李至剛因與解縉有宿怨,又誣縉,故即改貶交趾(今越南),命督餉化州。

二是漢王朱高煦誣陷。由於解縉破壞了漢王朱高煦的好事,所以朱高煦一直對解縉耿耿於懷,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誣陷解縉。據史料記載,淇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朱高煦卻嫁禍解縉"禁中語"五年。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歸,故只好覲謁太子朱高熾而返。於是朱高煦又乘機進誨言說:"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朱棣為此震怒,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

三、解縉被殺

解縉正是因為直言其事,得罪了同僚、漢王和皇帝,註定他人生的悲劇。尤其他得罪了兩個最不應該得罪的人,一個是漢王朱高煦,一個是朱棣。因為得罪了朱高煦,處處被刁難,處處被穿“小鞋”,也因此多次被貶官,最後又蹲了大牢。得罪朱棣,最終命喪黃泉。其實,一開始朱棣是比較欣賞解縉的,據史料記載,朱棣曾經召見解縉等人說:"你們七人朝夕相處,我經常在宮中稱讚你們的勤勉謹慎。往往最初容易謹慎,而最終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則很難,希望你們能夠共勉。"於是各賜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時,朱棣賜其等金綺衣,與尚書地位相同。此後內閣進言,朱棣均虛心採納。可後來,經歷了立太子,解縉沒有理解朱棣的本意,再加上同僚和漢王朱高煦的誣陷,朱棣慢慢地也開始討厭解縉。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賜黃淮等人二品紗羅衣,而獨不給解縉。永樂八年(1410年),遭漢王朱高煦誣陷,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當時解縉已同檢討王到廣東去了,一路上,他倆看到贛江兩岸旱情嚴重,便上疏請鑿贛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奏書剛至,朱棣更加憤怒,詔令錦衣衛逮捕解縉入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囚籍,朱棣見到解縉姓名問:"縉猶在耶?"紀綱會意,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立刻死了,時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時解縉年僅四十七歲。

縱觀解縉一生,可以說成是因為也有才,敗也是因為有才。由於有才,朱棣才讓他主持編纂《永樂大典》,但由於有才,也讓他養成了仗義執言的書生氣,即使得罪千萬人,只要認定了得事,他依然獨往。我們欽佩解縉的這種“鬥士”精神,但不提倡這種處事風格。凡事只有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去做,才能長久,最終達到目的。為官,他應該學學唐朝的狄仁傑。

對於解縉,你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