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的年是什么样子?

一笔一画一青年


无忧无虑,天真无邪,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很多事过去了,就回不去了。人生如梦,且行且珍惜


湘王爷1314


我小时候的年是这样的:我现在仍然还记得我姥姥小时候跟我说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完小年就是年,也就是从小年之后年的味道越来越重了,开始去街上去买年货,比如,瓜子,花生,对联,还有一些年三十晚上吃的菜,这些东西呢不是一次性就买完的,一次买一点,一直买到年三十,到了年三十,大人总是会做好多好多好吃的,一桌的好吃的,在配上一杯可乐,简直了,太爽了哈哈哈,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小的时候那小简单的愿望几乎天天都能实现,到了过年的时候也没有小时候那么高兴么,压力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大,烦心事越来越多,再也没有小时候那种快乐了,不过呢,什么时候就应该面对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努力做好自己,加油💪


程輝


今年过年,我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这也是猫爸自己的感受。而与之相反的是猫爸儿时关于过年的印象,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让人回味。所以今天闲来无事,刚好回忆一下自己儿时过年的味道。

1、蒸豆包,撒年糕

“蒸豆包,撒年糕”是东北大年独有的特色,由于粘豆包适合城市和餐馆制作而为更多人熟悉。撒年糕就不同了,除了手劲儿,对炊具有特别的要求。印象中只有爷爷会制作撒年糕的工具,当然也只有爷爷撒的年糕最好吃。可是自从爷爷去世后,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上那么好吃的年糕了。

2、杀年猪

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猪肉的味道,那可是野菜和玉米面喂了整整一年的纯天然绿色农家猪啊,现在的孩子估计是没有这个口福了。

3、贴对联

我们家小时候的对联都是爷爷手写的,爷爷只是小时候读了两年私塾而已。而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也写不出爷爷那样的字,说来实在惭愧。

4、吃饺子

那会儿生活水平还是很有限的,饺子不像现在想吃就吃,所以过年饺子随便吃也是很多孩子喜欢过年的重要理由。当然大年三十的饺子跟平时还是有不同的,就是里面会放“元宝”,而吃到的人明年会有福气。还记得小时候为了吃到“元宝”吃撑的下不去炕。

5、看春晚

上面这张图是84年的春晚,离现在已经30多年了,但我还是清楚记得里面的那些笑料,而如果你问我今年春晚有哪些小品和相声搞笑的话,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6、穿新衣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一年都难能穿上一件新衣。所以临睡前,妈妈总会把给我们准备的新衣服拿出来,还有妈妈亲手做的新鞋,也都一一放到床头,一再的叮嘱我们,等第二天早上起的时候再穿。

7、拜年

都说人要活出仪式感,其实我们中国人是最不缺乏仪式感的,比如说拜年,在猫爸小时候,给长辈拜年是真要跪下磕头的,而且是在门外磕,还要屋里的长辈听见你磕头的声音,这样才显得你尊重长辈。

8、压岁钱

这可是猫爸最喜欢的环节,那会儿不流行零花钱的说法,所以一年也只有这么一个机会能从长辈那里得到零花钱,虽然这些压岁钱大部分回家后都被父母给劫走了,但父母总会给你留下一点小零钱的,就算这个我们就很知足了。还记得当时收到的零花钱很少有超过两位数的,偶尔得到一张10元大钞票那真算巨款了。

9、放烟花

有钱了,男孩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买好玩的烟花了,贵得咱买不起,这种“窜天猴”还是买的起的。不过猫爸胆小不敢拿着放,所以只能把它立在土堆上放,有时候放歪了,这个“窜天猴”就成追屁股猴了!

10、大秧歌

那会儿村里都有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和高跷队,一到正月里就在广场有各种表演,敲锣打鼓的非常热闹,而这也成了那会儿过年时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时候过年,对于年我们是充满期盼的,是充满了各种的兴奋的。小时候,年的味道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而在我的孩子眼里,现在的过年跟平时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圣诞节更有节日气氛,也许真到了我们考虑一下春节到底应该怎么过的时候了






你的生活就是我们生活


那是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因为很容易满足,小时候的年,成为我们最幸福的回忆。除夕之夜,拎着灯笼,冻得瑟瑟发抖,与小伙伴们一起比试着灯笼的美和亮,调皮的孩子会在你不注意时,吹灭你灯笼里的蜡烛。还有的小伙伴,不小心摔倒了,灯笼瞬间燃烧起来,引得现场笑声一片。那时候的灯笼是竹篾扎的,裹了一层薄薄的塑料纸,红色的蜡烛在灯笼里晃动着火苗,在漆黑的夜晚,照亮着坑坑洼洼的乡村小路。

记得那时候,只有过年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有的,母亲手巧的,还会给孩子做上一双新棉鞋。让孩子们感觉最高兴的是,走亲戚,吃上一顿好的。许多家庭,只有过年才舍得买上二斤猪肉,那时候肥肉比瘦肉更受欢迎,因为肥肉香、解馋,煮上一碗菜,可吃一个年。

乡村的年,大年初一互相拜年是必需的。有时候是三五成群,有的甚至整个村子一起出动,好不热闹!挨家挨户拜,当然是从长辈开始。每家多多少少都会准备一些馓子、丸子、花生、果子和香烟之类的,招待来拜年的邻居。那时候,我最担心的是不知如何称呼长辈,是叫爷爷、奶奶,还是叔叔、婶婶,因为辈分在我的脑海里没有任何概念。

小时候,鞭炮声是乡村平日里难得听到的,只有春节。噼噼啪啪的声响,让很多孩子很兴奋。大家初一早晨,谁家放炮仗了,大家会拎着灯笼,飞快地跑过去,希望能捡到还没有燃放的鞭炮,我们叫拾炮。

过年,留下我们对孩提时代的许多美好记忆。那时,因为经济发展落后、物资匮乏,盼过年,也是我们一年中最美好的期待。 如今,随着中国迈入小康社会,衣食无忧的我们,年不再让我们那么期待,因为少了期待,年味也便觉得淡了



文化有力量



我是千年悟空


小时候家里生活差,一年都没新衣服穿,小的穿大的,但过年很开心,没有现在的社会风气,大家会互相拜年,走亲戚,我小的时候才有鸡肉吃,有猪头肉,那时候板菜,猪前腿后腿都卖了,烟国家供应,我会偷偷的拿来抽,我那时候特跳皮,父母都会打我,

现在想想,那时特开心,自己现在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压力山大,今年都没回家过年,对不起母亲,老婆,孩子,本想年后过几天回家,给母亲过生日,看来现在这情形又回不去了,

母亲,最近也是身体不好,

友友坚持住,相信国家,我们会更好的,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文阁幽龙


小时候的年,虽然那时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却是满满的回忆!

大抵有如下值得回味的地方,年味特别浓厚。1.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室内母亲头上用旧报纸折一个帽子,打扫房梁上的灰尘,父亲会去掏屋檐下的水沟。2.置办年货。3.杀年猪,是最值得期待的,临时垒灶台,请屠夫来家,因为中午就有一顿好吃的,血旺是当天中午就会吃的。4.做新衣服,很早就要和裁缝约好什么时候来家做新衣裳。最喜欢熨斗里那香香的炭火味道。5.用院子里的磨子,自家磨糯米粉,做元宵,磨豆子做豆腐。6.大年三十放鞭炮,得压岁钱。7.舞狮子的来,每家每户来送吉言,讨采头…还有很多,每每想起,记忆犹新。

现在,越来越淡了!


谁共从容


我记得小时候的心里特别有意思,到过年的时间都穿着新衣裳,放着鞭炮,敲锣打鼓迎新春,那时时候的饭菜给人感觉特别的香,现在都吃不出那世界的味道,走不起的世界,特别兴奋,现在感觉那就是一种任务,主要是现在生活好了,每天吃的香,每天穿的也像过年,而且现在人有手机,有了网络,有更多的途径去玩,年味就变淡了。


毛举昕


从58年持续到62年,人民公社大跃进家家户户都吃着生产队的公共食堂饭。我的每一歺我只有一点点浠饭,看到那香喷喷的大米饭就馋涎欲滴。后来听母亲讲我的每一歺只有老枰称量的二两米,相当新枰称量的1两6钱重,这对于我这个吃长饭的远远不够。这个时期我除正式名字以外还有几个别名:猛张飞、鲁智深和尚、薛仁贵等,以前不知道其中意味,现在才知道就是吃得多,力气大的意思。

62年天大旱,记得大片大片的田畴里土层干坼,由于缺水无法耕种水稻只有改种大豆,此时生产队集体食堂已经解散。

62年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我吃下不止一斤肥肉,平时难得与肉鱼荤菜沾边,陡然一下猛吃身子体能吸收不了,肠胃严重不适,很难受,全部呕吐在地,第二年过年我就吸取教训不再这样饕餮巨吞了,肠胃不适身子难受是小事,浪费粮食暴殄天珍是大事。【下期预告:我的大学———4岁放牧大水牯,最愁牛斗架!未经允许,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欲知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禅茶墨韵”】


禅茶墨韵


小时候都是带着期待的心情了来过年的,有寒假,有红包,有新衣服穿,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美食,有过年才见得到的亲戚朋友。我们这里年29就会开始准备年夜饭,年30当天,我妈妈炒菜,我打下手,我爸和我弟贴对联,吃完饭收红包,然后和小伙伴们去街上逛逛。结束大年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