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駢文?來源是什麼?

袁聰


駢文:起源於漢代,形成於魏晉的一種特殊文體。南北朝是駢文的全盛時期,成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後,“古文”取代了駢文的正宗地位,但仍有人寫作駢文。駢文具有三個特點。(一),駢偶和“四六”。駢偶就是兩兩相對,即對仗,這就是駢文得名的由來。所謂“四六,,是指駢文的主要句式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故駢文又稱“四六文”。在駢文中,要求四六字句各各相對。(二),平仄相對。從齊梁開始,駢文要求對仗時以平對庂,以仄對平。(三),用典(用事)。魏晉以後,駢文逐漸以數典為工,而且不指明出處,講究選取適用的古語古事,並把它們融化改易,使其同作者要表達的意思相合。駢文形式整齊,聲音諧美,文字典雅,但也容易流於單調板滯、繁冗晦澀,初讀者尤其感到困難。就一般情況而論,駢文形式優美,而內容則比較貧弱。


文藻巧翁


此提問是兩個,故應分別作答。

△什麼是駢文?

駢文,亦稱為:駢體文、駢儷文、駢偶文。

每句四字或六字,所以說又叫作:四六文。(過去農村有句老話:指某人太過迂腐,謂之:四六不分,即是)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因其全篇多由雙句,即儷句、偶句組成,所以得名。駢文又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是介於散文和韻文之間的一種文體。

駢文是受到了漢代辭賦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體,自魏晉時期開始形成,至南北朝時期成為了文章的正宗。

(漢代辭賦,是我國古代文學的體裁之一。辭,產生於戰國楚地所以稱為:楚辭。賦,則是鋪陳之意,以"鋪採摛文"、"直書其事"為特點。辭和賦均兼有韻文和散文的性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獨特文體,。)

自唐代始,一般把駢文叫作:時文,(主要是和古文相對而言)。因為駢文通篇多用四字句或六字句,所以從晚唐開始又叫作:四六或四六文。在明代以前一直都是沿用這個名稱,直到清代才叫作:駢文(即駢體文)。

中唐以後,駢文的正統地位逐漸被古文所代替(主要原因是韓國、柳宗元所領導的唐代古文運動,即文學革新運動所致),但是仍有諸多官府行文、科舉考試等使用駢文的,同時駢文對唐宋時期及以後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詩也起著較大的影響(比如:對仗等)。

△駢文的特點:

①語句方面的特點。即駢偶和四六。

駢偶,原指成雙成對,古代的兩馬並駕叫作:駢,兩人在一起叫作:偶。

駢偶就是指兩兩相對。古代的儀仗也是如此。出演古代戲時會看到的,官員出行時的儀仗,旁後均是兩兩相對的,所以說駢偶又叫作:對仗。(簡單的講,這個仗,即是儀仗的仗)

駢文一般是用平行的兩句話,兩兩對仗,自篇首直到篇末。雖然古代人沒有明確的語法概念,詞類概念,但是懂得分辨詞語的虛實和句式的同異,講究的是虛字對虛字,實字對實字,以及句式的對稱。這個也是駢文的基本要求。

駢文不但講究句法結構和詞性要求對仗,而且要求對仗工整,即把相同的事物、事類用相同的詞語來相對,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物對動物,植物對植物,等等。

如: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即是典型的例子。"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其中的解釋略去)

②四六。

駢文的駢偶是指句式相對而言的,四六則是指對句的字數而說的。

四六的基本結構可以分為:

A:四字句和四字句相對,為四四。

B:六字句和六字句相對,為四六。

C:上四下四和上四下四相對,為四四四四。

D:上四下六和上四下六相對,為四六四六。

E:上六下四和上六下四相對,為六四六四。

簡單的舉例,仍然拿王勃的《滕王閣序》來說,其中的"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即為四四四四。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即為四六四六。

(注:除四六句,也有一些五字句或七字句的)

△駢文的語音方面的特點,即平仄相對。

唐代以後的駢文受到詩歌聲律的影響,也是比較講究平仄相對的。在此之前的駢文,一般的不講究平仄,自唐代以後,因為受到詩律的平仄影響,在對仗時,不僅要求句法結構和詞語意義上相互對仗,還要求在字音上以平時仄,以仄對平。平是平聲,仄是非平聲,包括上聲、去聲、入聲(注:與現代漢語普通話不完全相同)。這些,仍然可以用王勃的《滕王閣序》作為代表來說明的,如:"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等等。

相對於律詩而言,駢文的平仄相對,沒有律詩那麼嚴格,運用起來也是比較自由的(律詩的平仄是格律的一種要求,必須遵守的)

△駢文的用典。

古代寫文章,一般都愛使用歷史典故,先秦時期即是如此,至漢代的文章用典則更多。但是一般均為修辭的手段,至駢文時則是成為了文體的特徵之一。

駢文的用典,並不是在於援引古人或古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正確與否,而在於追求文章的典雅及含蓄。所以說,一句極為普通的話或者是一個極為普通的意思,也要大量引用典故來表達,這個也是構成駢文的一大特點。

仍然是用王勃的《滕王閣序》來說明:“馮唐易老,李廣難對。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句中,用馮唐、李廣、賈誼、梁鴻的故事,來抒發其“時運不齊,命運多舛。"的感慨,實際是對王勃本人的不得志和受貶斥表示不滿和傷感,本來是牢騷很深的一些話,由於用了這些典故,就顯得委婉一些。總之,駢文的用典,多是意在言外,作者的真實意思往往是掩飾在其文之中的。而且,由於駢文的用典往往是壓縮、融化在一個詞語之中,所以往往使文章變得晦澀難懂,在閱讀時,不能單看表面意思去理解,只有弄清楚典故的出處和含意,才能真正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基於此,唐代韓愈、柳宗元才開展了一場文學革新運動,即唐代古文運動。因不在此話題,故暫不作解釋。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駢文俗稱駢體文,是我國很有特色的一種文體,這種文體的特色是講究對仗和對偶,句子以四字或者六字為主,又稱“四六駢文”,

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滕王閣序》這篇文章吧,這篇文章就是駢體文的代表作之一,至於駢體文的具體來源,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我還是分段回答吧。

1、駢體文的來源

根據現在的文字記載,駢體文產生於魏晉時代,之後開始慢慢的流傳,到六朝的時候已經是一種很時髦的文體了。

不過當時這種時髦的文體,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稱呼,畢竟這是一種新文體,還沒有人給它命名。

梁簡文帝在《與湘東王論文》中說:“若以今文為是,則昔賢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

梁簡文帝所說的“今文”和“今體”,就是用以前(昔賢)的文章和當今流行的文章做了一個對比,看的出來,梁簡文帝很糾結,新興事物出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有這種糾結症,就像當年剛出來全面屏手機的時候,我還在糾結,究竟是按鍵的手機好,還是這種全面屏手機好,當時我是傾向按鍵手機的。

後來梁代劉勰專門講過這個問題,大家知道,他寫的《文心雕龍》,是當時著名的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書中有《麗辭》一篇,專門講述文章中的對偶問題,但他只從修辭的角度來解釋駢體文,還給這種文體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麗辭”,簡單理解就是華麗的辭藻,駢體文在辭藻使用上的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家參考《滕王閣序》就知道駢體文的辭藻有多豐富豔麗。

但是很遺憾的是,劉勰起的這個“麗辭”的名字並沒有被推廣起來,不知道是文人相輕,還是後輩們對劉先生的這個命名不滿。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駢體文的第一個名字—“麗辭”,是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下面接下往下走,看下駢體文的第二個名字如何。

2、四六文階段

“四六文”是駢體文的第二個名字,看到這個名字,我是覺得“一臉的傷心”,古人可以寫出那麼優美的駢體文,為啥命名的時候,這麼寒酸,沒錯,在有初唐四傑的時代,誕生了《滕王閣序》這種千古文章的時代,駢體文,依然沒有官方名字,大家都叫它“四六文”,這個是有實據的。

唐代柳宗元在《乞巧文》中形容以四、六字句為主的駢儷文是“駢四儷六,錦心繡口”,而李商隱則稱自己的駢文集叫《樊南四六》,這樣,駢體文又開始有了“四六文”的名稱。

看見了吧,柳宗元、李商隱這樣的文學大家,大家並不陌生,他們的確稱呼駢體文為“四六”,而且這個稱呼居然在後代流傳了起來,不信你看,到了宋代的時候,四六文基本上形成了固定格式,一些文學家寫的駢文的專著都用“四六”為名,如王銍的《四六話》,謝伋的《四六談麈》等,這種命名的方法,似乎受到了“李商隱”的影響,不知道古人為啥這樣鍾情於數字。

但是不管怎麼說,駢體文總算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從此“四六”的名稱也就風行一時,成了駢體文的時髦稱謂。

3、駢體文的沒落階段

在唐朝的文學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事件,就是韓愈發起的“古文運動”,韓愈是當時的文學領袖,他發起這場古文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抵制“駢體文”

因為駢體文在以後的發展中,過分的追求形式、對仗、和華麗辭藻的堆砌,反而讓文章失去了內核,簡答來說,就是中看不中用,所以韓愈發起了這場古文運動,另外文壇大家柳宗元也是支持他的,總之來說,這場古文運動是聲勢浩大的,也基本抵制了“駢體文”的發展。

不過這場運動還是有一個小插曲,就是韓愈、柳宗元他們這一批的人,文章寫的的確好,但是後面的學生,就遠遠不如他們,所以等韓愈、柳宗元這些文學大師相繼離世之後,“駢體文”又開始復興了。

首先是李商隱、溫庭筠這些在官場不怎麼得益的人,開始了駢文創作。而杜牧的《阿旁宮賦》就是晚唐駢文的代表,我記得上學的時候,還學過這篇文章。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種優秀的駢體文和文學大家畢竟是少數,韓愈、柳宗元倒下了不要緊,到了北宋,又出來一大批文學大家,其中有歐陽修、蘇軾家族、以及王安石這些人,這些又開始搞“古文運動”,看來勢必要把“駢體文”給搞下去。

結果也的確把“駢體文”給搞了下去,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古文運動”,經歷兩個朝代,經過這麼多文學大家的不懈努力,基本上讓“駢體文”消失了。

不過“駢體文”消失其實是一件好事,古文運動,講究“文以載道”,而駢體文卻過分的注重形式,而影響的內容,所以它被歷史淘汰也是必然的。

駢體文雖然消失了,但是駢體文這個名字,是清朝的時候才出現的。

清李兆洛《駢體文鈔序》謂:“自秦迄隋,其體遞變,而文無異名;自唐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為'駢儷’,而其為學者,亦自以為與古文殊途。”兩匹馬並駕叫做駢,夫妻成雙稱做儷,“駢儷”的名稱,正是概括了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語句結構的平行、對偶而來的。

所以說駢體文這個名詞被文學界認可,其實也是最近幾百年的事情。

總結:駢體文剛誕生的時候,紅極一時,但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衰落期,巔峰之後,就是謝幕之時,時代永遠是進步的,文化也會不斷的更新換代,你們說,不是麼?


太行山下小小強


答:自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被稱為駢體文、駢麗文或駢偶文,因常用四字、六字句相對成章的文體,所以也稱"四六文"。因全篇雙句(儷句、偶句)為主,並講究對仗工整和聲律鏗鏘有力。

駢文起源於漢末,發展於魏晉,盛行於南北朝,來源於古代漢民族以字句相對的"四六文“或"駢四儷六"。




濟翁長庚


駢文是魏晉以後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體文”、“駢儷文”、“駢偶文”。因為常用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稱“四六文”一式“駢四儷六”。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句的形式兩兩相對,就好像兩匹馬並駕齊驅,所以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同時在修辭上,十分注重形式,喜歡用華麗的辭藻和用典。但也正是因為駢文的這種形式,也常常束縛了文章內容的表達,只有很好的掌握運用,才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駢文的全盛時期是在南北朝,也出現了不少內容深刻印優秀駢文。如鮑照的《蕪城賦》,該文通過廣陵昔盛今衰的對比,揭露和遣責了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抒發了世間萬物和人生變化無常的感慨。

到了唐朝以後,駢文的形式更加完善,又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直到請未,駢文仍舊十分流行。




半個南山人


什麼是駢文?

來源是什麼?

回答

先回答題主第一個問題

駢文,拼音Pianwen

四體文,六體文,

最先出現在漢末,

代表作品《哀江南賦》

名書法家徐凌,庾信,

定型,盛行時期是南朝梁,南北朝後期。

別名,駢體文,駢儷文,偶文。

是古代形成的一種文體

近文體是韻文,

反義文體是散文。

中國文化中駢文

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統稱的“四六文”,或“駢四儷六”通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突出特點是聲律兼事,對仗工整嚴謹。

我在淺談一下駢文的來源;

駢體文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其形式以四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唐代科舉以詩詞歌賦取士,其賦作即是源出於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較大程度影響內容表達。

韓愈柳宗元低唱古文運動之後,此種文體形式首度受挫,後期影響又源於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這三位領軍人物的出色發揮,這三人在盛唐時期,詩人座次裡都是第16位,當時並稱“三十六體”。

到宋代,在歐陽修等人的引領,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復古熱,同時出現了散文一波熱,駢文,自此江河日下,衰象明顯。

收起——🌹🌹🌹🌾🎄🌲🐫





野駱駝9005184025938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起源於漢魏 。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易於諷誦。迨南北朝 ,專尚駢儷,以藻繪相飾,文格遂趨卑靡。 唐代以來,有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者,稱四六文,即駢文的一種。

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梁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

最著名的莫過於王勃《滕王閣序》。王勃年輕,即席而作,沒有時間打草稿,也沒有修改,一氣呵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十章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這種文體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端溪行水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是一種文體名。是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工整和聲律。

駢文名稱源於《說文》:“駢,駕兒馬也,從馬並聲”。 近人駱鴻凱《文選學》中說:“駢文之成,先之以調整句度,是曰裁對;繼之以鋪張典故,是曰隸事;進之以渲染色澤,是曰敷藻;終之以協諧音律,是曰調聲”。

駢文史之源,四:一為六經,二為諸子,三為離騷,四為漢賦。例如偶詞:《尚書·皋陶贊》:“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易·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左傳·成公九年》:“不背本,仁也;不忘舊信也;無私中也;尊君敏也”。《禮記·檀弓》下引古歌謠:“蠶則績而蟹有匡,範則冠而蟬有緌”。這時還沒有成型,還沒有“駢文”這一說。

到了秦代,駢文開始叫“駢麗”文。由秦李斯、漢鄒陽,書牘逐漸形成駢儷;漢代王褒、終軍已發展為駢偶;漢末蔡邕開拓駢儷化之碑文——駢文體制基本成型。

通過以上分析,駢文應該是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其賦作即為源自駢文的律賦。唐代公文亦為駢文,即四六體。


言者青青


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開始於漢、魏,六朝最為盛行。後來有的駢文多用四字、六字成句,也叫四六文。這種體裁的文章通篇用駢偶句,即講究上下句對仗,偏重形式,多堆砌辭藻典故。中唐以後古文運動興起,駢文漸趨衰落。與“散文”


潤石2005


駢文是上聯有天,下聯對地,上山,下水,上聯用數字,下聯也用數字對,以次環環相扣為是,恕淺識,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