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钱比清朝15年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吴孟龙


这个事儿比较有趣,都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事实上,嘉庆吃饱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他爹乾隆爷留下的摊子,根本不是一个和珅家可以弥补的。为什么呢?先说答案,一是摊子太烂、二是官场太烂、三是收入枯竭、四是农民起义、五是自然灾难,这一切从和珅跌倒说起。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客观地说,和珅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遇到了一个十全老人——乾隆。

这乾隆啊,从父祖两辈人手上接过来的花花江山,可以说是富得流油,当一个正常皇帝,吃两代大概问题不大,可你家底再厚,胡搞乱搞也遭不住啊,前两辈人留下的财富,乾隆用了半代时光就霍霍完了。

国库没钱,皇爷要花,怎么办?和珅发威了,他搞出了各种敛财手段,充实了乾隆主子的内库,要换在其他时代估计国家也就败了,好在康熙、雍正两位把基础打得好,乾隆霍霍的江山,还是金玉其外的。

乾隆一看,和珅有点本事,能赚钱不说,还能不把国家搞乱,于是胃口愈来愈大,对和珅也是愈发宠信。

但问题就来了,我和珅帮你乾隆赚钱,我不可能白干,没赚一笔钱我分点成也合情合理吧?乾隆默许了和珅的做法,于是这君臣俩一起闷声发大财,和珅可比乾隆胃口更大啊,所以他比乾隆更发财。

后来乾隆一命呜呼,嘉庆反手就把和珅砍了,在和珅家抄没的财产触目惊心——相当于清朝国家财政收入15年的总和!

嘿嘿嘿,嘉庆皇爷的好日子就要来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过了没多久嘉庆就发现,乾隆这个爹太坑儿子了,和珅家那点钱不够用不说,很多还得从自己内库里面掏钱来弥补。

那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呢?

1、摊子太烂

实际上在乾隆执政时期,清朝内部就已经败坏了,贫富差距之大,英国访华团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想不通,一个老百姓如此悲惨的国家,怎么屹立于神秘的东方而不倒的?

乾隆六下江南、大好喜功、生活奢靡,一会儿打仗啦、一会儿修房子啦、一会儿过生日啦、一会儿给老佛爷过生日啦,这任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支,根本经不起乾隆的折腾,和珅给他敛财的手段,都是在透支国家的未来。

2、官场太烂

和珅为什么能敛财如此之巨?他肯定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办成的,下面还有一个敛财班子,班子里面每个人,有谁不贪,从民间搜刮来100两银子,皇帝只能拿到小头,大头让和珅拿走了,剩下的人还不得瓜分一些吗?

和珅一人得道,下面的鸡犬全部升天。

说到抄和珅家这里也是一样,抄家负责人贪一部分、手下人贪一部分、剩下的才到嘉庆手里,嘉庆自己肯定也要拿一部分,最后剩下的上缴国库。

这是封建官场上的潜规则,你看《鹿鼎记》,韦小宝抄家鳌拜,随手一分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两银子。

3、收入枯竭

封建社会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赋税,农业国家自然农税占大头。

康乾盛世中国人口爆发式增长,乾隆鼎盛时期,中国人口多达四万万之巨,但田地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农业生产力是有限的,在合理的人口增长速度下,保证农业生产速度能跟上人口增长,就是盛世。

雍正年间很是搞了一些政策,在保证百姓生活的前提下来提高税收,比如摊丁入亩,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前面说了,乾隆时期乱搞一通,到了嘉庆年间,百姓种地也吃不上饭,还交什么税,根本交不起啊!农业税收这一大头就枯竭了。

另外封建社会税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盐税。但是乾隆把下江南当回家似的,花费自然落到了江南富商身上,但是富商给皇帝花了钱还要赚回来啊,于是提高盐价,官盐价格过高造成的结果就是私盐泛滥,官盐卖不出去了,盐税这一大头又断了。

而嘉庆其人也是个远见的,本来就穷还重农抑商,继承了他父亲闭关锁国的优良政策,好嘛,内部的税收不起来,外面的钱赚不回来,你不穷,谁穷?

4、农民起义

清朝自立国初就从来没有断过农民起义,只是在康雍乾三位的高压手段下,起义军比较收敛,都在等待时机,而且说实话康雍两朝生活还不错,没事儿谁去起义啊。但是到了乾隆后期,前面说了,各种腐败乱搞,农民起义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到了嘉庆年间,难以收拾的起义已经变成了不可收拾,起义军就像雨后春笋搬冒了出来,要镇压就要花钱,镇压完还要安抚重建,军队战斗力强还好,起义可以很快被压下去,但嘉庆时期的军队战斗力也很弱,起义军则是新生力量,动不动拿下百八十个周线,这谁遭得住啊,巨额的军事花费,掏空了老皇帝的身体。

5、自然灾难

中国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但凡国家动荡,必定有自然灾害。

其实,在太平盛世也有自然灾害,只是国富民前,上下一心,花点钱花点时间也就挺过去了,但嘉庆在位那些年,本来国家就很穷,再加上持续不断的自然灾害,真是饿殍遍地人相食。旱灾、饥荒、蝗灾,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来不会缺席。

百姓遭了难,皇帝再不把百姓当人,也得赈灾啊,长时间的灾难又不是千儿八百两银子可以解决的,和珅留下的钱已经花光了,怎么办哇,从内库拿钱填坑呗!

总结

以上5点,差不多就是和珅家那些钱的去向,填不上乾隆留下的坑,嘉庆这个好儿子只能默默地付出,直到死去。

本以为抄家之后是享福来着,真是苍天饶过谁啊!



也可自话


嘉庆亲自下旨将和珅家抄家,得到了8亿两白银,按理说嘉庆非常的高兴。

但是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发现自己又没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嘉庆为什么这么悲催呢?

嘉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悲催的皇帝,虽然登基了,但是权力被乾隆牢牢的握在手里,再加上有和珅这个奴才给乾隆帮忙。

所以嘉庆作为皇帝,不仅是没钱、没权,还要看和珅这个“二皇帝”的脸色,压抑的都快要疯了。

当然,这也是乾隆死后仅仅15天,和珅就被迫不及待的嘉庆赐死的终极原因。多亏和珅有一个固伦和孝公主当儿媳妇,不然凌迟都有可能。

嘉庆抄家所得超过8亿两,那么多的财产嘉庆是怎么败光的?

一、财产是8亿两,但是真金白银很少。

和珅的家产确实得非常多,说是有清朝15年的赋税总和也不为过,但是大家要注意,所谓的财产与真金白银差别是非常大的。

和珅也绝对不可能有8亿两白银,放在家里面。其中更多的应该是,文物、字画、不动产,这些不能够变现的东西。所以,嘉庆得到的真金白银是非常少的。

二、抄家的大臣、宗室过一到手。

抄家反正没有一个固定的数目,里面做手脚的地方非常的多。所以当时主持抄家的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两位亲王,还有手下的官兵们,一定过了一道手,最起码其中有一小半,落到了这些亲王手里。

就连和珅的府邸,都被立足不稳的嘉庆用来拉拢恭亲王,可见一斑。

三、国库与内库分开,大头进了内库。

和珅抄家所得,肯定是不可能还给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而是直接充入国库。

但是充入国库以后,就连嘉庆都不能随意动用,需要大臣们的同意。因为嘉庆有自己的内库,支撑皇家开销。嘉庆为了得到和珅抄家所得,将其中的大部分都纳入了内库,官面上当然只是一小部分,据说只有几百万两。

四、白莲教起义,花费巨大。

嘉庆可以说一个非常倒霉的皇帝,接手一个烂摊子。

刚一登基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整个白莲教起义绵延九年多,耗费军费二亿两,这还只是军费,其他的各种损失就更多了。

所以和珅抄家以后,充入国库的那点钱,真的还不够花的。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和珅的钱比清朝15年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俗语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一个大贪官名叫和珅,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权臣,贪污受贿,狠劲敛钱。直到新皇帝嘉庆上台后,才扳倒了和珅,查抄了他的全部财产。据说,和珅家财大概有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15年的国库收入,按理说新皇帝收缴这么多的财产,即便弥补国库亏空,还会有很多剩余,过几年好日子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何嘉庆却花了一年就没了呢?事情原来是这样。

1、年轻有为的和珅成为巨贪的蜕变。

和许多影视剧里的形象不同,和珅早年其实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清官。1750年7月1日(乾隆十五年),和珅出生,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祿氏。父亲是福建副都统。3岁时,母亲产下弟弟和琳,难产去世。9岁时,父亲去世。父母早亡,让和珅兄弟非常困顿,备受欺凌。15岁,得到资助,状况才有所改善。少年和珅一表人才,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熟读四书五经。18岁时,才貌双全的和珅得到直隶总督冯英廉的赏识,并把孙女嫁给了和珅。和珅因此得以“娶”入豪门。

1769年,和珅19岁参加科举落选,在冯英廉的建议下,和珅改走侍卫路线,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开启了官场生涯。1773年,23岁的和珅就任管库大臣,负责管理布库。和珅认真工作负责,努力学习理财和管理知识,库中布的存量大增,令乾隆十分满意。1776年,26岁的和珅任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这时的和珅为官清廉,能力突出,称得上是一位年轻有为的清官。也正是在这个位置上一步步沦落为巨贪的。

和珅就任侍郎后,一位名叫安明的官员,向和珅行贿,希望升职。和珅断然拒绝了贿赂,但仍然向上司举荐了安明。和珅不要钱,安明便投其所好,带和珅大吃一顿,再到处花天酒地爽个够。不料,这时安明的父亲去世了,按规定安明应该回家守孝三年。刚刚升职的安明不甘心,便隐瞒下来,但最终被尚书得知,上奏给乾隆。乾隆大怒,安明被凌迟处死,和珅也因失察降两级留用。

1780年,乾隆派和珅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假装游山玩水,暗中查获了李侍尧犯罪的实据。迫使李侍尧低头认罪,押解京师,被判斩监候。和珅因此被升为户部尚书。但也就是在这起案件中,由于案发在外地,天高皇帝远,和珅私吞了李侍尧的大部分财产。穷惯了的和珅,突然尝到财富的味道,喜不自禁,从此走上贪腐之路。同年,乾隆把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和珅成了皇亲国戚,百官争相巴结,从此和珅更加肆无忌惮。

1782年,甘肃刚刚平定叛乱,百废待兴。32岁的和珅调用5万战俘,作为免费劳动力,大兴建设。朝廷没花多少钱,就迅速恢复了甘肃的经济,乾隆大为赞赏。1783年,乾隆帝在乾清宫举办千叟宴,由和珅主办。和珅发明了火锅,宴会大获成功。1784年,乾隆开始第六次南巡。在和珅的安排下,由各府进献资金,包揽南巡的各项开支,国库未花一毛钱,乾隆玩得又开心又痛快。不久,和珅就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他大兴文字狱,肆意打击政敌。他也掌控科举,以“价高者得”贩卖功名,既赚足了银两,又收获了大批学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

1790年,和珅发明了议罪银制度:假如官员犯罪,可通过罚款免罪。一时间,官官皆贪,但国库银两充实。

1796年,85岁的乾隆退居二线,任太上皇,由嘉庆继位。46岁的和珅再次主办千叟宴,再获成功。这一年,掌控军权,任大将军的弟弟和琳在战争中染病身亡,这对和珅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朝廷上,乾隆老态龙钟,和珅和嘉庆分立两旁,但只有和珅才能听懂乾隆说什么。所以官员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于摄政,被大家称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则毫无实权。

此时的和珅,爵封一等公,头上顶着的官职有: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内阁大学士、吏户刑三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等数十个要职。

2、乾隆驾崩,和珅被抄家。

1799年2月7日,乾隆驾崩。第二天,长年故作老态的刘墉突然上奏,弹劾和珅。恨死了和珅的嘉庆,不顾乾隆“尸骨未寒”,立刻任命和珅为首席治丧大臣,软禁在宫中,开始彻查。五天后,和珅被革职,逮捕入狱。随后,没收了和珅的全部家财。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著的《庸庵全集》中的《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说查抄的家产中,能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而难以估值的地产古玩等,则难以尽述。有人估算和珅总资产有二十亿两!

在《清朝档案史料选编》中,有一节《查办和珅案》,涵盖了和珅案所有的原始史料。以此估算,和珅家财大概有8亿至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只有7000万两白银!也就是说,至少相当于十多年的国库收入!和珅当之无愧是世界“首富”,第一巨贪!

2月22日,在乾隆死去仅15天,当时的世界首富、49岁的和珅回到家中,以一条白绫自尽。

3、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拿到和珅全部财产的嘉庆皇帝可以说是坐在“金山”上,但不可思议的是嘉庆一生都被钱不够花的问题所困扰,那么这些惊天财富都哪去了呢?

一是以清朝的官场的风气,但凡抄家,钦差们总会在朝廷和皇帝默许的潜规则下,先过一道手,中饱私囊。当然和珅抄家这件事情嘉庆皇帝肯定的上心,两位前去抄家的亲王也不敢拿太多,但是这也是其中一个去向,更何况“任你清官似水,自有吏滑如油”,下面具体负责抄家的人又岂能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二是将这些罪产分润宗室。因为乾隆时期一直对宗室保持“亲亲和睦”的政策,所以刚刚独立亲政的嘉庆自然也会去拉拢宗室,其中将和珅宅邸赐给恭亲王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北京的恭王府前身就是和珅的家。而且所有的土地田产以及大量不能直接变现成金银的东西都被收没进皇庄,将这些土地上的产出用以维持宗室以及各处皇室场所的运转。

三是在乾隆执政后期,所谓康乾盛世便已经是落日余晖,出现了颓败的现象,国家经济吏治糜烂。乾隆六下江南、四处用兵、营建宫室等等都耗费了大量钱财。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年间的国家岁入大约是白银5000万两,粮食1300万石左右,而他所谓的“十全老人”所花费的钱财对于岁入来说都是入不敷出的,都是在做用国家的财政做抵押,寅吃卯粮的“使钱老人”。而这些后果都要嘉庆来承担,而且嘉庆又不能否定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所以只能默默的做一个接盘侠,用和珅的罪产来弥补父亲的亏空。

四是清朝官场贪腐到嘉庆时期已经深入骨髓。其实在康熙朝中后期,官员贪腐问题就已经很严重,就连国库都快被各级官吏拿空了;到了雍正上台铁腕反腐、整饬吏治才挽救回了局面,清朝财政好转,国库充盈;乾隆登基后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官员的管制,特别是乾隆朝中后期官员贪腐、奢靡之风日盛,两淮盐引案、甘肃监粮案、山东亏空库帑案等贪腐大案连发,各级官吏上下勾结集体贪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和珅就是乾隆朝官员中的“贪污之王”。嘉庆帝虽然铲除了和珅,但是嘉庆帝缺乏父祖做大事的决心气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稳定,反腐力度有限,只是铲除了和珅等大贪官,没将反腐制度化、扩大化,使得贪污问题反而更严重了。有这一大帮“硕鼠”在,嘉庆就是有金山银山也被搬空了。

五是清朝财源枯竭。清朝的税赋收入主要农税和盐税等商税,这些在嘉庆时期都出了问题。先说农税,农税就是从种地的人身上收钱,是封建社会国家的主要财富来源。因为“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到了嘉庆时期人多地少的问题非常严重,人们靠种地普遍吃不饱饭,再加上官员的欺压,土地日趋集中到官僚士绅手中,虽然清朝在雍正时期制定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但由于吏治腐败这些善政难以执行。再说商税,清朝商税的败坏要怪到乾隆身上。乾隆自号“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古今第一,还曾经六下江南、大兴土木,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大笔钱财之上的,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两淮盐商。盐商给清廷捐款的行为叫做捐输,没有定额,反正朝廷有事盐商们就要掏钱,比如乾隆屡次南巡盐商花费就得过亿两。盐商除了应付皇帝的花销,还要接受官吏的盘剥,为了赚钱就不断抬高盐价,使得官盐滞销私盐泛滥,官盐卖不出去自然收不到盐税,作为清朝重要财源的两淮盐政废弛。另外嘉庆本人重农抑商,多次禁止开矿,进一步加强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影响清朝贸易,收入越来越少,坐吃山空。

六是在嘉庆年间,公元1815年至1817年云南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整整持续了三年,民不聊生,饿殍满地,易子而食。而且在嘉庆统治的后期,直隶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地区,频频遭遇大旱,百姓生活极为困苦。嘉庆年间的直接财政收入大约只有4000万两左右,财政吃紧,国家经济捉襟见肘,皇帝的內帑私库也不得不拿出钱来赈灾,而內帑中的绝大部分也都是当年抄没和珅得来的罪产。而且由于继承了父亲骄奢淫逸的性子,嘉庆在位时也是挥金如土,挥霍不已,将接盘侠的命运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道光皇帝。

七是社会矛盾尖锐,起义频发。嘉庆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反清起义运动高发时期,不满贪官污吏剥削、文字狱压迫的民众纷纷起义,此起彼伏,为了镇压起义清廷花钱如流水,再加上战后安置重建等花销,钱花的就更多了。比如爆发于四川、陕西、湖北等地区的白莲教起义,从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白莲教起义军攻占州县达204个,清廷为了镇压起义调集十六个省份数十万大军,花费超两亿两白银军费,清王朝元气大伤。

历史上的嘉庆可以说是一个守成之君,面对父亲乾隆留下的烂摊子、清朝统治百年间积累的各种矛盾,缺乏改革弊端的气魄和才能,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是完全的解决问题,积重难返下再多的银子也难以扭转清王朝的衰落。所以,虽然有和珅的亿万家财,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葛大小姐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已经八十九岁高龄的清朝太上皇乾隆帝逝世,不久一代大贪官和珅轰然倒台,被亲政的嘉庆皇帝抄家赐死。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在乾隆朝后期权倾天下、富可敌国,是18世纪时期的世界首富,聚揽财富多达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当时有一句民谚“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拿到和珅全部财产的嘉庆皇帝可以说是坐在“金山”上,但有意思的是嘉庆一生都被钱不够花的问题所困扰,那么这些惊天财富都哪去了呢?

1、清朝官场贪腐到嘉庆时期已经深入骨髓。其实在康熙朝中后期,官员贪腐问题就已经很严重,就连国库都快被各级官吏拿空了;到了雍正上台铁腕反腐、整饬吏治才挽救回了局面,清朝财政好转,国库充盈;乾隆登基后为了缓和紧张的政治气氛,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官员的管制,特别是乾隆朝中后期官员贪腐、奢靡之风日盛,两淮盐引案、甘肃监粮案、山东亏空库帑案等贪腐大案连发,各级官吏上下勾结集体贪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和珅就是乾隆朝官员中的“贪污之王”。

嘉庆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目睹了以和珅为首的贪官集团是如何贪赃枉法的,因此对于对贪污深恶痛绝,铲除和珅可以说是他的反腐第一枪。可惜嘉庆帝缺乏父祖做大事的决心气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稳定反腐力度有限,只是铲除了和珅等大贪官,没将反腐制度化、扩大化,使得贪污问题反而更严重了。像皇帝吃一个鸡蛋内务府就要十两银子的事可不是光绪时期才有的,有这一大帮“硕鼠”在,嘉庆就是有金山银山也被搬空了。

乾隆南巡

2、清朝财源枯竭。清朝的税赋收入主要就是两大块,一个是农税,一个是盐税等商税,这些在嘉庆时期都出了问题。先说农税,农税就是从种地的人身上收钱,是封建社会国家的主要财富来源。因为“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到了嘉庆时期人多地少的问题非常严重,人们靠种地普遍吃不饱饭,再加上官员的欺压,土地日趋集中到官僚士绅手中,虽然清朝在雍正时期制定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但由于吏治腐败这些善政难以执行。另外因为天灾频繁,嘉庆每年都要减免灾区的钱粮,还要拨款赈灾,为了一个南河治河工程就花费了4000余万两,可以说嘉庆在农税上基本赚不到钱还要往里面搭钱。

再说商税,清朝商税的败坏真的要怪到乾隆身上。乾隆自号“十全老人”、文治武功古今第一,还曾经六下江南、大兴土木,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大笔钱财之上的,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两淮盐商。盐商给清廷捐款的行为叫做捐输,没有定额,反正朝廷有事盐商们就要掏钱,比如乾隆屡次南巡盐商花费就得过亿两。盐商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除了应付皇帝的花销,还要接受官吏的盘剥,为了赚钱就不断抬高盐价,使得官盐滞销私盐泛滥,官盐卖不出去自然收不到盐税,作为清朝重要财源的两淮盐政废弛。另外嘉庆本人重农抑商,多次禁止开矿,进一步加强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影响清朝贸易,收入越来越少,坐吃山空。

天理教起义

3、社会矛盾尖锐,起义频发。嘉庆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反清起义运动高发时期,不满贪官污吏剥削、文字狱压迫的民众纷纷起义,此起彼伏,为了镇压起义清廷花钱如流水,再加上战后安置重建等花销,钱花的就更多了。

比如爆发于四川、陕西、湖北等地区的白莲教起义,从嘉庆元年到嘉庆九年,白莲教起义军攻占州县达204个,清廷为了镇压起义调集十六个省份数十万大军,花费超两亿两白银军费,二品以上官员20多人、副将以下中级武官400多人阵亡,清王朝元气大伤;再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的蔡牵起义,受不了清政府压榨的沿海部分民众成为海盗,占据岛屿、封锁航道向过往商船收税,最终发展成大规模反清起义,战事从嘉庆三年一直打到嘉庆十五年;再比如爆发于山东、直隶、河南地区的天理教起义,这次起义从嘉庆十八年九月至十二月,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因为爆发于清朝统治核心地区,特别是紫禁城都差点被攻破,因此影响力空前。

嘉庆可以说是一个守成之君,面对父亲乾隆留下的烂摊子、清朝统治百年间积累的各种矛盾,缺乏改革弊端的气魄和才能,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是完全的解决问题,积重难返下再多的银子也难以扭转清王朝的衰落。


当狗容易做人难


大家想必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根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当年嘉庆登基之后,查抄和珅的府邸便抄出了八百兆两(八亿两)之多,而当时的清朝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也仅有7000万两,而和珅作为一名臣子,为官近三十年,其所积累的财富几乎可以比拟国家年收入的15倍之多,即使按照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这个数字也是清朝年收入3倍之多。让人不得不对和珅的贪婪及生财之道印象深刻。

但令人惊奇的是,获得如此巨量财富的嘉庆皇帝,仅用了不过几年的时间便把这些钱给花光了,那么这些巨量的财富到底去了哪里呢?

今天,今古就为大家好好讲讲和珅的家产到了嘉庆手里之后,是怎么花出去的。

首先,不论是8亿两还是2.3亿两都只是估值,一大半都是不动产和珍贵物品

我们要知道,嘉庆当时在抄和珅财产的时候,抄出的财产中黄金及白银大约在价值一亿两左右,这些是直接可以充作货币的财富。

而其他的路各种文物珠宝以及不动产则是暂时无法及时折现的财产,尤其是和珅的财产中有两个玉器库,价值就达到了7000万两之多。

但是,这些非现金财产对清朝的财政并不能带来太大的帮助,即使要兑换成金银,也需要逐次慢慢兑换,不然如此巨量的兑换会对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兑换价格,因此大多被嘉庆收入国库,作为平时的赏赐所用。

其次,嘉庆接的是乾隆留下的烂摊子,清朝的底子早已被乾隆掏空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乾隆这个坑儿子的皇帝。作为自封为十全老人的乾隆自认为自己的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好大喜功的功夫是做的十足。

不论各项皇室花费,都完全不向他的模范皇帝父亲雍正皇帝学,雍正为他辛苦存下的6000万两白银,再怎么多也经不住他这喜欢游山玩水的儿子花销。

这也使得乾隆中后期,财政开始出现问题,但是对于这位思维跳脱的帝王而言,没钱的问题好解决啊 ,找山西商人、两淮盐商让他们募捐,到后面这些商人们也没多少油水可以榨的时候。

他直接就打起了官员的主意,但是他不是要反腐倡廉,反而是鼓励贪腐。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议罪银制度。

官员们原先贪腐还遮遮掩掩的,但自乾隆发起议罪银制度之后,贪腐就成了一项可以用钱财来顶罪的行为,简直和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赎罪券有的一拼。

这样一来,清朝政府上至一品大员,下至皂吏走卒,贪腐形成常态,国家形成了上下一体的贪腐利益集团,大量的国家收入成为这些人的囊中之物。

等到嘉庆登位之时,清朝的国库早已空虚。

第三,初登大宝的嘉庆皇帝为巩固帝位,需要大封权臣贵戚

对于清朝自雍正之后采取的秘密立储制度有过了解的,都会清楚清朝有四位皇帝是靠着这个制度登上皇位的,他们就是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

这些登位的皇子在真正登上皇位之前,都是皇帝的考核对象,所以大多都是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小心,生怕被自己的父王发现结党营私的迹象。

这虽然有利于不再发生雍正继位时的骨肉相残情况发生,但也使得这些登位的皇子没有足够的势力基础。

为了能够稳固自己的帝位,嘉庆在获得和珅大量财富之后,也将这些财富取出了一部分赏赐权臣贵戚,以稳固自己的皇位。

第四,连年的白莲教起义,吞噬了大量军费

而嘉庆元年,在湖北、四川和陕西爆发的白莲教起义,则将嘉庆刚刚填满的国库大量吞噬。

自嘉庆元年(1796年)开始,至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九年多,白莲教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牵制并消灭了清朝从16个省征调的大批军队,击毙副将以下将领400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更是达到了20余名,嘉庆皇帝为此耗费军费达二亿两,相当于清朝当时4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说当时嘉庆没有抄没和珅的家产,或许都不一定能够有钱去镇压这场起义。

第五,乾隆时期养成的贪腐集团,早已迅速将刚刚充实的国库吸食一空

前面我们也说到了,乾隆给嘉庆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整个清朝上下都已是贪腐一片,而流入国库的和珅家产,也毫不意外最终只能流入到这些既得利益的贪腐集团手中。

结语

和珅的财产,在当时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对于守着空空如也国库的嘉庆来说可谓是一笔天外之财。但是对于早已烂到根子里的清朝而言,就算是再多的钱财进入到国库中,面对满朝的贪腐集团,腐朽的制度下,清朝就是个满是漏眼的筛子,再怎么也盛不满水,最终的结局也早已注定。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今古言堂


这是因为和珅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钱。

野史传闻,说是和珅的家产有8亿两白银,足足抵清朝二十年的收入。但事实上,这些传闻不足为信。

和珅的真实身家,大概也就相当于清朝在一年内的几个月的收入,根本就不多。

关于和珅到底有多少钱,历来说法都是出自民间野史。

野史这种东西,都存在夸大甚至虚构的成分,必须要格外注意。例如,在脍炙人口的《清朝野史大观》中,就曾经这样说到:

(和珅)其家产先后抄出,值八百兆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宰相,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之半额而强。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民间的稗官野记,诸如《清稗类钞》《庸庵笔记》等等,所言大同小异。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民间的传闻到底准不准确?

嘉庆皇帝派人去查抄和珅家产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单据留下?其实是有这些单据的,只是民间看不到,所以才诱发诸多猜想。

这些单据,都是内务府的档案。

不是有传言吗?和珅的家产都进了内务府,那么我们就看看内务府的档案是怎么说的吧。

1、臣等奉旨查抄和珅及伊家人刘全等家产,所有查出和珅家:二两平金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一两,银三百一万四千九十五两三钱三分,俱已交广储司收讫。
2、续查出和珅借出本银钱所开当铺共八座,及家人刘全、刘印、刘陔、胡六自开、伙开当铺共八座。查出和珅借出银两,通共本利银二万六千十五两。
3、查出和珅家取租房地、统计取租房地共价银二十万三千三百二十三两五钱二厘,价钱六千一百二十五吊。每年通共取租银四千七百六十六两七钱,租银三万四千九百二十七吊九百六十八文。
4、查得和珅契置取租房,计一千零一间半;取租地,计一千二百六十六顷零。

………………剩下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大头的家产都在上面。

通过内务府的奏折,我们可以发现和珅的家产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

现金、店铺、房屋、土地。


和珅家存有的现金是,“金三万三千五百余万两,银三百一万四千余两,以及借出本利银二万六千三百余两”,这个数字距离8亿实在是很远。


此外,和珅还有当铺、钱庄20座,租房1001间半,土地1260顷。总的来讲,这些家产能有2000万两就算很高了,大约等同于清朝政府几个月的收入吧。


HuiNanHistory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贪官,大家第一时间一定会想到和珅。仗着和乾隆皇帝的关系,和珅为官数十年中饱私囊,贪污了巨额白银。乾隆皇帝去世之后,嘉庆皇帝立刻开始对和珅的全面清算,经过初步统计,从和珅家中所搜查出的物品价值总计达到了8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收入总和,因此又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间俗语。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大笔钱,嘉庆皇帝为什么一年就给花光了呢?

其实并不是嘉庆皇帝太过铺张浪费,他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首先,虽然说从和珅家中搜查出的东西价值8亿两白银,但是这也不代表和珅家中真的就有8亿两白银,实际上,和珅的家中所存放的大多数是价值极高的文物、古玩、字画或者奇珍异宝等等,其中的真金白银其实是很少的,并且就算嘉庆打算搞一个和珅家产的拍卖会,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人出得起价钱将和珅的收藏全部买走,因此嘉庆是有钱也没办法花出去。

其次,在抄家的过程之中,本来就对和珅怀有刻骨仇恨的抄家官员们肯定趁机中百私囊,偷偷贪污了和珅的一部分财产。要知道,当时负责抄家的是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两位亲王,他们手下的官兵们看到和珅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财产自然心中也动起了贪念,虽然因为嘉庆皇帝的旨意不敢多拿,但是也架不住人多,所以尽管报上去的是8亿两白银,但是嘉庆皇帝也不可能自己去数,所以和珅的家产很有可能已经被人动过了。

第三,当嘉庆接手清朝的时候,四川地区正在爆发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当时的起义规模十分浩大,嘉庆派出的几个总兵都吃了败仗。士兵们打仗就需要发军饷,这笔钱地方上自然是不出的,最终都是要算在嘉庆皇帝的头上的。据统计,白莲教起义闹腾九年多,清朝光军饷就发出去2亿两白银,这还没有计算各种安葬费、抚恤金,就算嘉庆有本事把和珅的8亿家产全部变成现银,用不了一年也会被嘉庆花个精光。

因此综上所述,在当时清朝内外交困的局面之下,嘉庆皇帝就算短时间内没收了和珅的巨额财产,但是如果没有开源节流的措施,这也终究只会是一笔飞来横财,不会长久。


司马长史


乾隆后期国库空虚,阶级矛盾尖锐爆发不少的起义。这个烂摊子交给了嘉庆皇帝,初期办掉了和珅得了一笔不小的钱财,对于国家的正常运行是有好处的!老百姓的矛盾相对缓和,不过这时候又灾害比较多主要还是水利问题,所以嘉庆皇帝为了赈灾花了不少。不过阶级矛盾毕竟是存在的,那么还是有这个白莲教起义,还有一些小规模的地方冲突,对于嘉庆来讲都是需要去镇压解决的。所以花了不少银子。。即使和珅的钱多也经不住大规模的花费,那么在嘉庆上任后做了一些列的改革成效微小,没有根本上解决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以及老百姓之间的阶级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嘉庆皇帝在位时候西方国家已经在搞工业革命了,那么继续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朝政府没能抓住这次变革的机会,在工业上开始大幅度落后于西方世界。而且嘉庆皇帝不擅长搞这个经济,没能快速的解决清政府的财政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清政府开始进一步衰落。

嘉庆皇帝勤政,但是思想上面是效仿祖宗的法规,没有开创精神。虽然每天起来的很早睡得又很晚,但是发现最终就是越搞越差。和珅的银子也是通过各种敛财的不法手段获取的,终归还是有限的,多方面的花钱,使得快速的花完了。


当风吹过你的发



和珅家产根本没有清朝15年总收入那么多,认为和珅贪污了那么多的人都是把小说野史当正史来看的。嘉庆帝自己在上谕里说抄和珅家总共抄出来金银不足400万两。


首先,目前关于和珅被查抄最详细的清单是晚清薛福成《庸庵文编》里收录的《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包括“和珅贪污总数二亿二千万两”、“和珅田地一共八千顷”、“和珅全部财产八亿两”这些说法最原始的出处都是薛福成这篇《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


但是请注意,薛福成《庸庵文编》出版时间已经是1897年,差三年就进入二十世纪了,而和珅被抄家是1799年正月的事情,也就是说薛福成距离和珅被抄家已经快一百年了,他的说法未必靠得住。


而薛福成自己都在书里说“以上清单,系近见世俗传抄之本,从友人处录得之。”“事隔九十余年,见闻已歧异,兹特兼志于此,以待搜考。”


以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就是《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是当时晚清社会传抄的,并不是薛福成考证的,薛福成也认为不太靠谱,但是认为也许具有点价值,所以特别把这份清单收录到自己《庸庵文编》里。


最能说明这份《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完全不足信的是薛福成本人也把《清单》收录到《庸庵文编》轶闻类,而非史料类。


什么叫轶闻?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假如薛福成在今天听到宝岛人士说大陆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榨菜的说法,他觉得有意思,就会把这两则段子收录到《庸庵文编》的轶闻类。


“近日宝岛人传北直隶一带民众视茶叶蛋为珍品,非节日不食。甚可笑。”——《庸庵文编·轶闻类》。


所以,薛福成《庸庵文编》里的《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是绝不可信的。



真正可信的是故宫博物院1930年公布的“嘉庆诛和珅案”的相关清宫档案,和珅究竟有多少钱,几十年前公布的档案里都公布了的。


比如嘉庆四年正月十六日,嘉庆帝发布《上谕》,里面就披露和珅以及仆人刘全等抄家情况,上谕里说和珅家的金银+珠宝+古董+不动产一共“数千万”,刘全家产“二十余万”。这应该是目前最权威的数字了。


另外根据嘉庆四年正月二十九日《内务府褶》披露,查抄和珅家现金分别有“二两平纹银九十六万两,杂色元宝六十八万两,色银一百三十七万四千九十五两三钱三分“


嘉庆四年三月二十八日负责抄家的定亲王绵恩的《绵恩等褶》披露,抄和珅家,和珅除了现金有300多万两以外,更多的是不动产,其中在北京房产有一千零一间半,全用于收租;和珅在京城附近一共有地一千二百六十六顷(价值白银二十万三千两),当铺十二座,有一个大车行,有80多辆大车。


当然,和珅家产总数肯定是超过一千万两白银的,是绝对的巨贪,但是说他贪污了“八亿两”就是扯淡了。


至于和珅贪污所得,嘉庆帝是这么处理的:


现金、珠宝、古董、字画、不动产一律缴内务府。


部分当铺赏给宗室诸王,剩下的交给内务府。


和珅家的大宅子一分为二,一半给永惺;另一半还是交给和珅之子以及十公主居住。



至于和珅积攒的小物件嘉庆帝普遍赏赐给普通侍卫、太监,最后剩下一点破烂,再交给崇文门变价。


也就是说嘉庆帝抄家抄出来的金银总价值不会超过400万两,剩下一千多顷地也就值20万两左右,剩下的都是不动产和古玩字画珠宝,都被收归内务府了。


也就是说嘉庆帝能花的也就是小四百万两白银,以嘉庆四年还在平白莲教之乱,四百万两白银花光不是很正常吗?


辛亥革命时,隆裕太后拿出四百万两白银给袁世凯,袁世凯不也就让北洋打了不到两个月吗?


兰台


嘉庆在清朝皇帝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俗话说的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雍正呕心沥血,为乾隆创下盛世!而到嘉庆呢,乾隆留下一片烂摊子撒手而去了,这爷孙几个真的挺有意思,像极了轮回。

嘉庆火速处死和珅,和珅意外入选世界级大富翁行列

乾隆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好大喜功,贪图享乐,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十足的败家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更是信任大贪官和珅二十余年,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风,政治腐败,全国各地的起义此起彼伏,给嘉庆留下了更大的烂摊子。乾隆刚死不久,嘉庆就火速杀了和珅,抄了和珅的家,抄的白银八亿两,清朝一年的税收才不到七千万两,和珅的家产相当于清朝15年的税收,民间有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更讽刺的是,2001年,和珅竞还入选了《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


和珅的钱比清朝15年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第一官员腐败日益严重。嘉庆上位后,非但没有遏制住官员的腐败,还越来越严重。八亿两白银,经过层层贪污,真正入到国库的又有多少呢?打个比方,现如今法制这么健全,网络这么发达,新闻上看到的腐败官员,贪腐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更别说当时的封建社会了!


第二各地爆发农民大起义。乾嘉庆上位不久,各地就爆发农民起义,雍正就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四川,湖南,陕西的起义军,打仗是需要钱的,清朝那个时候的官服贪腐也十分的厉害,没银子谁会替你卖命!后期光是镇压白莲教就耗费白银二亿两。

第三八旗生计的问题。我们的熟知的就是满洲八旗。八旗原本是清朝建国的支柱力量,一直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给予种种优惠。朝廷完全是包养了整个八旗,吃穿不用花钱,把最好的土地分给这些八旗子弟,俗称圈地活动。但随着八旗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康熙的时候废止了圈地活动,朝廷已经养不起这么多人了,但这些人已经好吃懒做已久,又不善于经营,要让他们重新自谋生路实在太难。八旗生计的问题便成为每一位在位皇帝的头疼问题。嘉庆继位时,这种问题更加的严重,但还不得不养着他们,再多的银子也不够他们花的。



第四自然灾害的问题。嘉庆年间全国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河北、山东、河南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饿死,淹死的淹死,不计其数,发生自然灾害你不能不管吧,然后就拨款赈灾,但是经过层层剥削,真正赈灾的银两几乎所剩无几,导致各地的农民起义这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第五海盗问题。东南沿海海盗发展已有十数年,在嘉庆年间更是猖獗,达到最顶点!不得已清朝派大量兵力前去围剿

结语:嘉庆皇帝虽然是个好皇帝,但并不是个有能力的皇帝。清朝早已内外忧患,千疮百孔!虽然竭尽全力企图维护清朝根基稳固,但终究抵挡不住历史发展趋势,清王朝从此走向衰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