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的衝撞力非常猛,古代打仗為什麼不馴養用它來撞城門?

路106路


犀牛的威武不可否認,如果在冷兵器時代真的能馴養為戰士,其全身如鎧甲似的厚皮,加上衝撞的巨大威力與極限速度,簡直就是無敵。譬如黑犀牛,跑的速度就很快,即使在荊棘中也可達到45公里/小時的速度,在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的速度也很快。也就是說,假如一對一或是一對二的情況之下,沒有一個人類士兵可以抵抗住它的攻擊,甚至也無法逃脫。

(幻想的犀牛坐騎)

但問題是,人類挑選戰鬥用的輔助動物,勇武度或者說戰鬥數值並不是唯一的選項,並不是很重要。

馬,是人類普遍選用的戰鬥輔助動物,論戰鬥力,任何一匹馬都敵不過犀牛;論速度,馬比犀牛快,但在實際戰鬥中,馬的速度並非優先考慮對象,除非是輕騎兵的襲擾性動作。若是中世紀的歐洲重騎兵和中國的具裝騎兵,其實犀牛遠勝於馬。

那麼為什麼人用馬而不是犀牛呢?

頭一個原因,是犀牛生活的地點。犀牛是一種喜熱生物,主要存活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而人類的軍事發達文明,一般都產生於溫帶或寒帶,自古以來的羅馬、秦漢隋唐、匈奴蒙古,犀牛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很少見的生物,所以通常會當作一種稀罕物關起來圍觀,至多是如古羅馬那樣當作與角鬥士戰鬥的一種頂級巨獸,無論如何都不會用來裝備部隊,因為數量實在太少。

第二個原因,是犀牛的個性原因。人類所能馴服的生物,其實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馴服的食草動物,如牛羊駱駝雞鴨;另一種則是有需求於人類,人類也有相關需求,可以說是共生動物,如貓狗。

而犀牛,顯然不屬於以上兩種裡的任何一種。在野生狀態之下,犀牛本身就是獨居,只有白犀牛會群居,因為這一點,犀牛不要說和人,就是彼此之間都很難相容。尤其是交配季節的公犀牛,更是暴躁到氣急敗壞,稍一刺激就會向你發起猛烈攻擊。攜帶小犀牛的母犀牛也是如此。

第三個原因,是犀牛雖然強壯勇猛,可實在是太笨。就算你能拉它上戰場,可一旦開打,它能分得清誰是誰嗎?估計是一陣猛衝亂撞,把在場的所有人全部撞翻,它才會善罷甘休吧!在攻城的特殊情態下,犀牛就算能蒙著眼到達城門,可它為什麼一定要撞門?它先把周圍這些鳥人全都撞到護城河邊豈不是更好!然後吃著河邊的小草,回頭一看:呦呵,那邊還有一堆聳人排著隊,可恨的是還扎著小紅旗。怒氣登時燃起,它必然向本方陣營衝去——至於城頭的敵人,根本不在它的視力範圍之內,它壓根就看不見。

正因這些緣故,自古以來人類將犀牛用於戰場的想法,只能是一種幻想。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犀牛是個完全不可能被馴服的動物。

就個性而言,它們暴躁固執,桀驁不馴,遠超過馬、牛、狗、大象這些動物。這是想馴服他的人無法解決的難題。而且這些被馴服的動物,大多數都有認主的本能,而犀牛大腦中是絕無這個基因的。

另外,被馴養的動物基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和人類的溝通能力。能夠辨別出人對它是好是壞,也可以感知到人類的感情。這一點犀牛也做不到。

就體型而言,犀牛屬於自然界中的大型動物,只比大象之類的動物小,體型比老虎,獅子大的多。加上它具有的強大攻擊性,這樣的龐然大物,不要說馴服,就是擒捉都沒有可能。所以古代人類遇到他們基本都是繞著走的。


賣萌故事


犀牛是一種兇猛的動物,衝撞力很猛,但他是色盲,當前他要攻擊遠處的人時,如果這個人站著不動,他衝到人的近處就會停下來,誤以為人是一棵樹木。由於它是食草動物,平時在沒有遇到危險時,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和動物。

因此,古代就不能訓練犀牛來撞城門。因為一切靜止的東西在犀牛看來是沒有危險的,城門也沒有辦法讓犀牛發怒。


谷老師


額,題主思維很發散。

在古代,人們對犀牛的利用一般是它的骨頭,肉和犀牛皮。犀牛骨十分堅硬,古代的人們有時會拿它來製作匕首,防身武器之類的,肉則供人食用。而犀牛皮很厚,可以抵擋刀劍之類武器的攻擊,是製作盾牌,鎧甲的上等材料。至於題主所說的用來衝撞城門的操作,並沒見哪本史書有過記載。即使按題主的思路讓犀牛撞城門也不切實際,畢竟與純粹的攻城機械相比。犀牛充滿變數且不像攻城武器那樣靈活,非洲埃塞俄比亞曾嘗試訓練過犀牛進行作戰,但效果很糟糕,更別提用來撞城門了。


天居士僉


1,犀牛比較少,2,比較難訓練,一般綁火巴在犀牛尾,驅使犀牛攻城門,但是犀牛可能會掉頭往回跑,衝擊亂了自軍陣腳,


1006787345961


想象力好豐富啊。如果這個犀牛撞的猛的話,那個大象一腳踢開城門還更猛啊!

多培訓兩頭大象,那這樣子的城門,只要兩頭大象就可以撞開。

可能這兩樣動物都沒其他動物更有靈性,所以比較蠢的動物不好訓練,搞不好把自家人都搞死了,所以放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