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最近,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牵动着大家的心。

可就像戴望舒说过的那样“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最近几日,接连的好消息将希望的曙光从冰封中释放。

曙光一:分离毒株,疫苗指日可待,防治仍很重要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1月28日晚播出的《新闻1+1》中,李兰娟院士对今日疫情做了权威解读。

她表示,目前的感染人数的增加在我们的预计之中。前段时间,各个省在潜伏期的感染者都应该逐渐发病了,现在应该处于发病的高峰期。如果隐性感染的人全部找到了,感染的人全部隔离了,那在14天潜伏期之后,会慢慢往下降。所以,严格查出感染者,严格地隔离,是非常重要的。

就大家最为关心的疫苗问题,李兰娟院士说:“分离病毒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通过疫苗株以后,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制备疫苗要有个过程,拿到疫苗株需要一个半月,之后还需要一个半月的审批过程。”所以疫苗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现在我们需要做的还是防治工作。

而在1月27日浙江卫视播出的《众志成城防控疫情2》中,节目组也邀请到了李兰娟院士就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进行解答。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病毒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接触者需要隔离

提问:如果一个人具有武汉接触史或者其家人去过武汉,也有类似的接触史,那回来后这个人可能会被传染。那一旦他感染了,他会有可能传染给更多的人吗?

回答:我们对武汉回来的人,即使他没有发病,我们也要对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14天。万一他带了这个病毒,他就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只有隔离14天后,这样才能保证他本人和周围其他人的安全。所以说,隔离后进行医学观察是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措施。

分离出的毒株对疫苗研究有很大帮助

问:分离出的毒株对预防和治疗有很大作用,是吗?

答:是的。毒株是从三位不同的病人身上采集发现的。而且三株病毒的毒力还不一样,所以我们正在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分离冠状病毒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分离出的毒株有利于了解它的特性和是否变异,也为研制疫苗奠定了基础。但就算毒株现在已经出来了,但是疫苗的研究最快也是需要一个多月。

浙江省的防控措施很到位,对未来充满信心

提问:您对我们浙江省的防控有信心吗?

我非常有信心,浙江省的反应非常迅速,最先启动一级响应,而且对外来人员进行盘查,有的也早早的就被查出来了。虽然现在浙江的病例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浙江省本身的人口流动就很多,但是我们遗漏掉的未查出来的病例却很少。不怕病例多,就怕漏掉的多,我们一定要全力将这些可能的患者隔离,防止暗地里传播。

提问:请问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可以被鉴定为治愈了?

回答:这个标准是首先体温要正常,其次肺部的炎症要控制,最后是病毒的检测要两次都为阴性,那这个人就和其他正常人一样了。

四抗二平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非常重要

提问:在我们这次的抗疫中,“四抗二平衡”是不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回答:在h7n9禽流感的疫情中,南京、上海等地重症患者多,病死率高,但我们浙江的情况明显就要好一些,就是因为我们研究出来了“四抗二平衡“的救治策略。

所谓四抗,第一个就是早期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要早,我们发现早一天抗病毒,它的重症发生率就能下降百分之十二,它的病死率能下降百分之十三。

第二是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第三个“抗”就是抗低压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在这两抗中我们发现是由于细胞问题导致了重症和呼吸衰竭,在这里面人工肝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四个“抗”就是抗继发感染,就是说不要乱用抗生素。抗生素一开始就是无效的,而且到了后期,这些抗生素会引发继发感染。所以我们要针对性的运用抗生素。

两平衡中第一个平衡是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要维持人体的生命体征。第二个就是微生态平衡。因为人体内有非常多的细菌,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当你呼吸道缺氧的时候,肠道的细菌也会缺氧,就会造成体内生态的紊乱,从而导致继发感染。所以最后有些病人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继发性感染。所以我们要早期预防,用微生态平衡来防止继发性感染。

因此这个“四抗二平衡”方案在h7n9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中,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对前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全方面的支持

提问:病人从重症转成轻症这个过程是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那您看我们现在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是不是非常大?

回答:我们医护人员在这种疫情来临的时候确实是非常辛苦的,所以我一开始就提出希望你们新闻媒体能够关爱关心我们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心理。我们很多医务人员面对这次的突发疫情都是直接冲上前,积极报名,来能够更好地救治病人。但是在一些病房中,医务人员需要全副武装,时间长了他们确实是很疲惫的。所以我们要争取四、五个小时换一班人的这种方案。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抢救病人,我们也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防护器材。

全面控制下,两到三个14天浙江省可以控制住疫情

问:刚刚有网友说看到浙江最新疫情报告,感觉增长幅度有点大,但是不是这其实在我们目前疫情的情况下是正常的呢?

答:我认为这是正常的情况。因为从武汉进来的以及包括新加坡那架飞机也送了些人来,那么这些人正好到发病的时候,这些人我们能查出,发现并且公布,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怕不发现。

问题:我们浙江省的各部门,全体群众都对这些政策非常配合,他们也想知道这次的疫情会到一个什么阶段才会告一段落?

回答:疫情主要是看从武汉回来的人是不是全部排查出来了?与这些感染者接触的人是不是全部排查出来了?如果这两个都全部排查完了,外来的人也被控制了。那么,两到三个14天我们浙江省大概是可以将这次疫情控制住。这些都得仰仗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不然的话可能还是会延期。

未来工作在三个方面

问:这个过程中大家也会特别关心到您本人,因为关注到您包括很多一线医护工作者最近特别辛苦。那您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是怎么样的呢?

答:我觉得我最重要的任务,一是修改全国新冠状病毒的指南。昨天我们专家组还通过互联网讨论如何把指南修改的更加完整一点。二是临床救治,去隔离病房看望重症患者,将我们的救治做得更加科学。第三是科学研究。加快研究新冠状病毒的病源学,从发病机制到救治措施,以及疫苗,试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的防控和依据。

曙光二:1月24日,浙江成功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浙江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于1月22日成首批获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分离培养资质的实验室。24日,浙江省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团队成功分离到了三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分离到的毒株滴度高,且三株毒株都不相同,这为即将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以及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李兰娟院士称,他们接下来就要以此来研究病毒的变异、致病力以及通过病毒来研究新型的疫苗。同药物一样,疫苗到研发出来到临床应用,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要经过临床验证、临床试用,疫苗才能够应用到广大群众的预防当中,所以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曙光三:1月24日,浙江首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

2020年1月24日下午14点,浙江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杨先生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痊愈出院。这个案例也是一次漂亮的“发现早、隔离快、治疗准”的配合战,为其他病例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行模版。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曙光四:浙大勇士出征,共赴一线御敌

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浙江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医疗队共141人(医务人员135名,行政管理及后勤人员5名,随队记者1名)出发驰援武汉。其中,就有十余位来自浙大一院、浙大二院、浙大邵逸夫医院等的医务人员。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在出征前,他们庄严宣誓:“我宣誓:我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敢打必胜,坚决完成任务!”

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承载着整个社会的希望。

浙大一院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1月25日12点55分,大年初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派出4位医疗专家驰援武汉

浙大二院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1月24日,浙大二院抽调了包括感染管理科主任陆群在内的6名医护人员踏上奔赴武汉的“逆行”之旅。

李兰娟院士最新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新的曙光已经出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派遣出5位医疗专家奔赴武汉。

在这些白衣勇士中,有的人主动请缨,有的人托孩邻居。他们牺牲小家团圆,来维护大家安危。让我们为“逆行”的他们点赞,期待英雄平安归来,也让我们向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医护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感谢“逆行”的他们!

或许曙光还在远方,但我们要相信,爱一路伴我们前行,希望和胜利就在不远处等候。爱是蕾,它必须绽放。它必须在疼痛的破拆中献芳香。感恩在此国难中替我们负重前行的勇士们,谢谢你们,向你们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英雄!


图文素材来源于:中国新闻网《浙江首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出院》、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浙大勇士出征,飙泪:4岁儿子托付给邻居……丨李兰娟接受央视专访回应新冠肺炎疑问》、中国蓝TV《众志成城防控疫情》2、凤凰新闻《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实验室有重大好消息!》、都市快报《确诊病例是否正在靠近峰值?还要多久能出疫苗?刚刚,白岩松对话李兰娟》、浙江之声官微

内容整合:浙江大学微讯社 赵睿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