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力医院:这样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2020年的春节,一个热词映入公众眼帘——新冠肺炎。这个看似温和的名词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让大家如此瞩目,让我们一起看个究竟,共同依靠科学,战胜新病毒。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哪些临床特点?

1、此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3、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和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

三、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SARS又有哪些不同?

北京的专家亲赴武汉救治危重症患者后,总结到二者的不同之处。

1、“症状轻微,但具有传播性”是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SARS最大的区别,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2、SARS感染后出现发热、肺炎等症状后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有12天左右的潜伏期,甚至更长。发病不是急性,不一定出现高热,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有的患者只是有点乏力、头痛,伴有消化道症状。

四、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外科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

3、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4、及时就医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五、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病毒

面对突发疾病,国家从容应对,始终将人民健康安全放在首位。目前已迅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聚集了最强的卫生专家,奔赴武汉一线参加救治工作。全国各地也积极开展科学防控,战胜疾病势在必行。我们要及时掌握科学防控冬春季传染病健康知识,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做到不传谣、不信谣,相信国家,相信科学,齐心协力,战胜病毒。

个人简介:

北京电力医院:这样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刘丽娟,女,北京电力医院呼吸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从事呼吸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呼吸内科疾病和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