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抱怨现在小学生作业是给家长布置的,你觉得呢?

青岛小喇叭广播


现在孩子确实作业多,过多的作业夺去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每个家长恨不得盼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老师对每个学生又恨铁不成钢,生怕差生在同班级学习成绩中处于低下,所以学生作业量确实不堪重负。


芲穹展翅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业的确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我想,对于家长而言,基本上都能够接受语数外这三门功课的作业。毕竟这是主科,将来是要高考的,是分分必争的,写作业是天经地义的。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作业,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像手抄报。基本上很多学校是逢节遇假,就会留手抄报,对于高年级孩子还好一些,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这基本上就是需要家长来完成的。

于是,就会出现各种批判老师的言论。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时候类似于手抄报这样的作业,并不是语数外这三门老师留的,而是整体学校留的任务。那么,学校又为何要强行留这样的作业呢?呵呵,那是上面有要求呗!


不然的话,你以为班主任们或者说语数外老师们,会留这样的作业吗?

同样,类似于防火、提建议式类的作业,是需要家长阅读后签字再返回到学校的。同样,这样的作业,也不是老师们能够左右的,也是上面派来的任务。你说,作为老师能怎么办呢?只能执行,只能照办!

很多时候,一线老师们也是有很多苦衷的。

只是现如今的舆论,似乎容不下一线老师们抱怨,却更乐于听家长们抱怨。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学校留的各项作业,作为学生也好,家长也罢,就算你再不情愿,不还得为了孩子完成嘛。既然如何,为何不坦然接受呢,享受下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的乐趣,不也是很好吗?这样一来,孩子感受到的,可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啦!


麻雀老师


很多父母抱怨现在小学生作业是给家长布置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很普遍,这是中式教育的特点和传统教育的惯性所致。那么,小学生家长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现象呢?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与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

首先,对作业是给家长布置的,家长要有一个统计分析。

小学生作业过多,有些需要家长来完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家长如有时间,可以把一段时期留给孩子的作业分成几个类别 ,如可按学科类(数学、语文、英语作业),活动类(观后感、读后感、竞赛题、),制作类(手工制品、编写小报),调查类(各种调查问卷),任务类(完成教育部门安排的各种任务,如捐物、捐款等),特长类(给文体等特长生留下的作业),班干类(布置学生干部的作业)。然后做出统计,哪些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哪些是需要家长协助的?哪些是家长给完成的?然后统计分析家长参与的比例和时间,根据自己的投入精力和劳累程度以及感受,衡量是否能接受,如感到过量,可以联合有同感的家长向学校和老师反映真实情况。这样处理比较好。

其次 ,对作业是给家长布置的,家长要有一个辩证认识。

即使小学生作业太多,看似给家长布置的,作为家长也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即要看到作业过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和身体上的透支,给家长增加不小的压力和精力投入,也要认识到家长辅助孩子完成作业的责任和义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懂得作业的多少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渠道主动反映。但是,该做的作业还要做,要具体指导帮助孩子总结规律,合理安排时间,按轻重缓急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能叫孩子做的,就叫孩子做,即使家长做的,也要叫孩子了解方法步骤。这样对待是不是更好。

再次,对布置作业的老师,家长要有一个客观评价。

抱怨小学生作业是给家长布置的有情可原,相信他们也不会把全部责任一股脑推给老师们。也许老师也有难言之隐。不是吗?上级安排的,必须要落实;教学大纲要求的, 一定要安排;别人都是这样做的,你不这样做行吗?别的班成绩都上去了,你的班成绩上不去行吗?想想这些,或许对老师们多了一份理解。好在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已经开始给中小学生减负,其中减少家长压力正在进行中,相信会越来越好,抱怨声越来越少。




荒野不荒凉


我只能说,确实有些作业有给家长布置的嫌疑。原因一是上级给学校布置了大量的额外任务。我曾经听说过,有一个区,让学生写反腐倡廉的小报。应不应该培养学生拒腐防变的意识?我认为绝对应该。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需要学校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在日常中不断体会。然而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细细分解,怎么办?学校的时间很宝贵啊,要留给语数英音体美等国家课程啊。老师只能直接布置给学生回家完成,学生莫名其妙,不会做。只有家长帮助完成。我看,大多数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有的地方,老师让家长代批作业,我认为这就很不妥。教师的职责毕竟就是学业指导。代批作业怎么分析诊断学生情况?不排除有偷懒的老师。但就我了解,代批作业情况北上广极少,常常出现于班级人数多的地方。我这么说不是为不负责任的教师辩解。8年前,我访问过一个小学。这个学校一个班近80人。老师留一个抄词,一节课根本判不完。我做了个实验,让一个大学生帮着判,这个大学生不用上课,只要判作业就可以了。把抄词,阅读,随笔判完就算是一句话不说也要一天才能判完。你说说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基层老师一般都是十几节课,再判这么多作业,就容易把压力转移到家长身上。

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现象,关键要给教师减负。


看雪000


作为一名老师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家长有这种抱怨是可以理解的,新闻上也经常爆出家长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血压飙升,甚至因此住院的,可见家长在辅导孩子上承受的压力。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家长确确实实在辅导孩子身上化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是,老师也并没有明确要求家长必须辅导孩子作业,一般只是要求家长签字或是偶尔的陪读。

那为什么家长就不由自主的要尽职尽责的辅导孩子作业呢?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漏写作业的情况,或者在没家长辅导的情况不会如何安排写作业的进度,也会出现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就乱写交差的问题。

学生放学回家后,就脱离了老师的监督,所以辅导孩子这一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家长身上,家长因此在辅导孩子身上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家长因此也会略感不爽,明明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责任,怎么就把自己牵扯进去啦?

其实,在辅导好孩子这一点上,老师和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一定是分工合作,最后才能共赢。

近些年,家校共育提的比较高,离了哪一方,教育都可能失败。在学校,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学生,难以照顾到个体,家长在孩子成长上起着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孩子的底色是完全来自家庭的。

最后,希望老师家长互相理解,多体谅沟通,并肩作战,共同做好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千数课堂



手机用户韩维杰


抱怨,是做父母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孩子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

过去,学生们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懂就到隔壁邻居学生们家中去问,或者在其家中边做边学边问。

现在行吗?大人住一个单元好几年,还相互不认识。农村多也是鸡犬相闻,不是亲戚老死也不往来。多那么,孩子的父母不陪着做作业,谁来陪?城市的孩子,父母还可陪着教做作业,农村孩子,父母出门打工不在家,爷爷奶奶那没几个懂,更不消说陪做作业。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抱怨,应积极热心地陪着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些经济条件好的父母到学校附近特地租房陪读,只认为是搞好孩子生活,却未认识到陪孩子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孩子学习成绩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博一笑A


老师给小学生布置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本该由小学生放学以后,回到家认真按老师要求完成。无奈,如今的家长舔犊心切,本该由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家长自告奋勇的出来帮助做家庭作业。而让孩子去玩耍,殊不知这种帮倒忙的事,反而害了自已的孩子。孩子没有做家庭作业,没有及时的巩固当天所学习的知识,对他下一步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养成不做家庭作业的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成长不利。很多的家长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反而抱怨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给自己做的。


夏天有雨894


学校小学初中布置的作业都太多,这是普遍的问题,把学生学傻了(小学,初中是发育阶段,要有足够玩和体育锻炼的时间,才有利于小孩智力的发育)。解决的办法是给老师提意见。如果老师不采纳,就让自己小孩只做单题,不做双题,并给老师写一封信,是自己让小孩这么做的,如果小孩成绩不好考不到好学校和老师学校无关。这样就解决了。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客观正义公正


我觉得“很多抱怨……”有待商确?一叶扁舟之见,只能说质疑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学校或老师,导学题海战——疑似“撒网捕鱼”,不适时精选作业量?不适宜精刷题型?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作业量化,是有定性定量考查标的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早已下发。[篇长有限,不展开,可咨询]

围绕主题讨论?窥一斑见全豹,校外教育机构培优、查漏、补缺,莘莘学子报名,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家长快乐接送。假如说“报怨”?另当别论。没有数量,何谈质量?数量是基础,是度量衡,质量才有提高上升空间。前网上信息已读,考试难

度要加大,课外阅读要加大考核综合运用能力……唤新“三个新”——唤新学习方法,唤新学习习惯,唤新学习能力,谨此与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