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对父母来说,孩子上幼儿园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毕竟,宝妈已经努力了三四年。为了实现这一时刻,她迫不及待地张开双手,拥抱未来三年的“放松时刻”。然而,还有更多的麻烦在等着她,这一切都来自于学校布置的亲子作业。

现在的幼儿园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倡导安排亲子作业,把父母从休息时间中拉出来,放入孩子的作业中,这被委婉地称为“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结果,就很害怕被老师控制。早上就收到一位家长的信息,说自己的智商不再适合做亲子作业。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原来他的儿子明明昨天从幼儿园回来对爸爸说说:“爸爸,明天老师要带一万粒米去幼儿园你能帮我数数吗!我数不完了。”当时,他听到“一万粒米”,他的额头上立刻冒出了汗,但是由于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宝爸只好硬着头皮数。

但是直到深夜,他数的米粒还只是冰山一角,望着数不完的米粒,明明爸爸愤怒地打电话质问幼儿园班的老师:“老师今天的作业太不合理了!一万粒大米?我从明明放学一直数到现在都12点了,还是没有数完,你们这个作业是在折腾家长呢吧?”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但是,老师却这样回答:“明明父亲,你可以先数100粒米,称一称,然后乘以100。不就是一万粒吗?”到这时他才想起早被遗忘多年的数学,懊恼不已。这下惨遭打脸的爸爸也无话可说了,红着脸跟老师道起歉来。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为什么会留亲子作业?

1. 父母的陪伴

除了让父母陪孩子,亲子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和父母一起反映新课程的影响。基本要求是要与幼儿园的孩子生活紧密联系。在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深刻认识到实践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孩子也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2.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

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亲子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紧密。同时,父母放下了手机,孩子转向了父母的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3.锻炼儿童的实践能力

父母和孩子的家庭作业被称为亲子家庭作业,因为家庭作业的参与者是孩子和父母。事实上,问题仍然在于孩子,而不是父母。由于孩子的年龄限制,孩子的实际能力仍然很差,所以也有必要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然而,父母不应该仅仅因为孩子的实际能力差就做他们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那么亲子作业将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4.与父母的沟通

在父母和孩子的家庭作业中,父母作为孩子的助手,应该能够无所事事地说话。我们应该结合孩子的想法和方法来完成亲子作业。只有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的孩子去解决。父母应该明白,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孩子在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不同的快乐。

提高儿童的实践能力也是儿童获得有价值的收益的过程。亲子作业和亲子活动是高质量的友谊。这种友谊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安全感、注意力等。事实上,学校也应该给孩子们留下更多的创造性空间,并且不应该有完成家庭作业的强制性规定。

“让娃带1万粒米去学校?”宝爸数米到深夜质问老师,惨遭打脸

结语:

只要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成长,父母就会在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这是一个成功的家庭作业。这种高质量的陪伴在成长过程中的长远意义大于父母。不要把幼儿园的亲子作业和亲子活动当成负担。父母应该把它视为陪伴孩子的时间,教育孩子的过程,测试孩子成长的方式,只有这样,亲子作业才有意义。

大家还遇到过什么奇葩的亲子作业吗?欢迎分享。

-----------------------

关注【李莉育儿日记】,让我们用最科学,最用心的方式去培养孩子,做有责任心的好妈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分享给更多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