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

Cassie-Arts


你好,我是香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什么时候孩子会控制排便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 在18~24 个月的时候,会出现自主排便意识。

基本上孩子的消化和膀胱系统已经成熟,孩子可以控制排便。

家长可以根据以下情况判断,给宝宝进行排便训练

孩子可以理解家长的意思

排便开始规律,尿不湿可以保持2小时以上干爽。

感觉纸尿裤湿了不舒服

模仿大人上厕所

能在宝宝准备的小马桶上坐定

学会自己提裤子,脱裤子(2岁以上孩子能学会自主穿衣服)

训练计划

1.先给宝宝准备专用小马桶

提前给宝宝准备小马桶,纸尿裤时期就可以引导宝宝坐在马桶上。

等到训练时候,可以自然引导宝宝坐在上面排便。

2.绘本教育

利用绘本教会宝宝用小马桶拉臭臭。

用模仿的方式,引导宝宝和故事中的小动物学习排便。

《我要拉邑邑》

3.训练裤或者小内裤

给宝宝穿小内裤或训练裤,宝宝排泄后感觉不舒服。告诉宝宝感觉要排便要和妈妈说。

一开始宝宝没有意识,可能会出现直接尿湿的情况,也不会和家长说。

家长需要多点耐心,多引导几次。

因为训练裤比较闷,皮肤敏感的宝宝可以直接用小内裤进行排便训练。


香印育儿


我家孩子一岁半开始戒掉纸尿裤,会尿裤子,不会拉在裤子上,也很少尿床;到孩子两岁的时候,终于可以控制小便,不再尿裤子了。

总结了一下训练孩子排便的得与失,比较好的经验大概有这些:

1、宝宝会坐后,每天早上在宝宝醒来后带她去厕所

这是孩子爸爸养成的好习惯,每天早上带孩子去厕所,告诉孩子早上是拉臭臭的时间,然后边和孩子轻声聊天,便陪孩子在厕所等一会儿。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养成了孩子在马桶上拉臭臭的习惯,孩子会说“臭臭”后,很少在纸尿裤上拉了,一定要去厕所解决才行。

2、从小给孩子普及排便的常识

我是比较“话唠”的妈妈,任何时候都会和孩子聊天,经常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在宝宝穿纸尿裤的日子,我经常会和他这么说:晚上要换新的纸尿裤,不然要是漏到床上了我们怎么睡觉啊?

经常这么说的好处是:从我们决定戒掉纸尿裤那天起,宝宝就不在床上排便了。

睡觉之前,有时她正在床上玩耍,突然就溜到床下去,尿到地板上后再爬到床上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使穿着纸尿裤,她也会在床上各种翻腾、哭闹,直到我抱她去厕所。当然,如果我一直没有识别出排尿信号,她在闹腾之后就尿床了。

3、晚上找准孩子的排便规律

我家孩子戒掉纸尿裤后,不管她晚上是几点入睡的,十一点左右一定要带她去厕所。即使她是熟睡状态也没有关系,只要把她放在马桶,她就能本能的排便。

如果哪天想要偷懒省掉这一次把尿,就必须要面对两个可能的事实,一是半夜孩子闹腾的时候再带她去厕所,二是等着半夜水漫金山。

训练孩子排便的几个误区:

1、对女宝宝来说,最好不要看到爸爸或哥哥进厕所,我家的宝宝有时候没注意到就跟进去了。有一段时间学会了站着尿,每次都是顺着两条裤腿流。


2、开裆裤,穿开裆裤可以减少前期尿裤子,但会养成随时随地地排便习惯,等到宝宝大一些,还容易经常尿裤子。

3、在厕所以外的地方把尿,我是宁愿孩子尿在裤子上,也不会在客厅或卧室进行把尿。因为这是在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厕所是排便的地方,其他地方不是;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感,让孩子懂得只能在指定的地方从事某些事情。

4、反复询问孩子要不要尿

宝宝过了一岁半之后,就会慢慢进入两岁叛逆期。对于家长的询问“有尿吗”?宝宝一般都会回答“没有”。什么时候问,什么时候抗拒。

宝宝太小的时候,可能是括约肌没有发育成熟,也可能是玩得时候太专注,忽略了要排便的感觉,不管是哪一种,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

反复地询问增加了孩子的焦虑和叛逆,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什么帮助。

这是我家宝宝排便训练中的经验和误区,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帮助。


小宁大远养成记


对于宝宝自己上厕所这件事我也没有特意的去训练,一岁半不到点刚好夏天来了,给宝宝准备好了他的坐便器,买了几条婴儿隔尿裤,白天的时候就把纸尿裤给拿掉了,晚上继续穿着纸尿裤。穿隔尿的小内裤,那时候说想尿尿了提早说,说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那个阶段他还是想尿尿了就直接尿在身上,穿隔尿小内裤其实是想给他一种感觉就是干的小内裤穿着舒服,尿湿了拉大便了会不舒服,一个夏天过去偶尔几次让坐他的坐便器上尿过几次,基本上都还是尿在身上,有时候多了一天换上三四次小内裤。但每次尿身上或者拉大便在身上我也不会去责怪他,不想给他造成一种压力,就默默地给换上干净的小内裤,然后顺带一句穿着干干的小裤裤是不是很舒服,如果下次想尿尿了能提早告诉妈妈就更好了。

天气慢慢冷了白天晚上都穿上了纸尿裤,一段时间发现尿尿的次数少了一些,不会像小的那时候一有尿就尿一有尿就尿了。接下去白天有时候穿着纸尿裤但是不喜欢尿在纸尿裤上,每次都让我把纸尿裤给解开坐在坐便器上尿尿,拉大便还是喜欢穿着纸尿裤,不然拉不出来。

到快两周岁的时候气温开始慢慢回升,基于宝宝前面的表现,白天开始就穿隔尿的小内裤,晚上继续纸尿裤。跟前面不同的是宝宝尿身上的次数很少了,因为是个男宝,所以给准备了一个小便斗,通过讲讲绘本宝宝认识到了小男生要站着尿尿的,也不是一下子就适应了,从坐便器跟小便斗换着用到后来就在小便斗解决,大便也在引导下坐在坐便器上解决,白天基本上就可以脱离纸尿裤了,晚上情况也不错,从尿一次到后来一晚上下来纸尿裤都是干干的,偶尔很搞笑的是晚上睡前穿着纸尿裤的到白天纸尿裤已经被扯了。既然穿纸尿裤不舒服那就晚上也穿个小内裤吧,从28个月开始就完全的跟纸尿裤拜拜了,刚开始也不放心,万一尿床上就危险了,就准备了一条隔尿的裤子穿在外面,一可以保护肚子二也可以隔尿,穿了一段时间也没发生什么情况就直接隔尿裤都不穿了。

我们家宝宝的奶奶吧喜欢把尿,我挺不赞成的,有些时候她在就会抱着去把尿,把出尿了还特有成就感那样,一摸宝宝屁股上还穿着纸尿裤就不怎么高兴,这么大了还穿纸尿裤啊。我想说其实没必要那么着急,顺应小孩子的发展吧!我们家的外甥女一样我们都没有刻意的去训练,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就脱离纸尿裤了。现在宝宝三岁多点他已经很习惯地自己上厕所了,不用我这个老母亲操心了!除了拉大便擦屁股还不行。😊


生活就是不简单呐


我家孩子拉屎拉尿都没有刻意去训练,家里老人从孩子1岁开始就在叫我们给他戒掉尿不湿,但我一是不想去给他把屎把尿,二来我觉得到了一定年龄他自己就会了,毕竟那时才一岁,连说话都不全,还要叫别人喊拉尿尿。今年宝宝两岁,看着天气渐渐暖和,宝宝也能清楚的表达拉屎拉尿了,我把尿不湿给他取了,第一天尿湿了三条裤子,期间还拉了一次粑粑在裤子里,本以为会很难锻炼,结果用了一天功夫,小坏蛋就全会了。现在会自己往厕所里跑。所以我觉得根本不需要训练,宝宝到了他应该学会的年龄自然就会了,我身边的朋友也都是这样的。


多米和麦兜


我家宝宝4岁了。在1岁半的时候学会了自己尿尿。2岁的时候会自己臭臭。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以一味的跟其他的孩子做比较。要结合孩子自身的发育情况。有些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会相对较慢一些,这些都是正常的。

我家宝宝在1岁半的时候刚好是夏天。天气炎热。宝宝这个时候会自己清晰的说出尿,臭臭了。于是在白天就把尿包脱了。没有香一些家长说10分钟20分钟就问一次要不要尿之类的。

就是告诉宝宝,如果你想尿尿了告诉妈妈,我们去厕所尿尿。刚脱尿包的一个星期左右,每天都是拉在裤子上的,然后我就会边换裤子边告诉他,宝宝你把尿尿拉裤子了,好臭,下次不要拉裤子要去厕所尿,做个干净的宝宝。大概第10天左右,他就学会了。每次尿尿都会告诉妈妈,去厕所。

过程虽然有点长,大人会有点累。但是孩子一步一步的学会了


主妇妈咪美食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四句话:不迷信,讲科学,备工具,立规矩。用这样的方法,我家两个孩子在2~3岁就学会自己大小便。

不迷信

在《超级育儿师》里面有一期是这样的情况,妈妈听信一些“外国如厕训练理论”,教孩子“随心所欲”的拉耙耙,结果这孩子在家里到处留下自己的痕迹,走哪撒哪,完全不知道厕所是何物。

实际上这位妈妈所造成的结果,是孩子完全无隐私而言,随处大小便。

并不是外国的育儿理念出问题了,而是这位妈妈理解错了。

首先,视频里的这位孩子只有21个月,也就是两岁不到。孩子此时是有能力开始控制自己的括约肌,进而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排泄。而这位妈妈奉承了“随心所欲”;

其次,周围的人对其的评价“为什么还给他穿纸尿片”,这一定程度上让这位母亲觉得自己教不好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讲科学

要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首先要确认的是孩子已经进入了肛欲期,肛欲期是精神分析大师S.Freud在其人格发展学说(或称性心理发展学说)中,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肛欲期主要指1~2岁间的年龄段。

其次,要观察孩子是否拒绝排泄。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反应。在肛欲期,孩子通过排泄来获得快感,能控制自己的排泄,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神奇的技能”,孩子往往会以此来向父母炫耀。

但有些孩子会拒绝排泄,孩子会认为,排泄物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他对周遭的环境(家庭因素)不满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这种“奉献”不值得。反之,则是孩子认同自己所处的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急于进行如厕训练,得先找出孩子的不满之处,加以解决后再进行。

备工具

备工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厕环境,一方面是如厕工具。

1. 明亮的如厕环境

试想,在过去公厕是脏乱差的环境里,作为成人我们都不愿意去,何况一个孩子。而且黑暗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感,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从而扭曲了孩子对排泄的认知:孩子认为排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2. 合适的儿童厕具

同样的换位思考,如果让我们去坐孩子的厕具,能不能用是一说,用得舒心与否又是另外一说。

给孩子准备合适他的身高的厕具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里面都是座厕,孩子根本坐不了。

题外话:不建议给孩子买那种可以当小车的厕具,如厕的时候,谁又会一路狂奔?而如厕之后,用厕具来当玩具,扭曲了孩子对厕所的认知。

立规矩

立规矩,孩子就能很好的遵守,当然家长也需要遵守这一规矩。

1. 固定的如厕位置:前期最佳位置是在家里厕所外,或者厕所里但是不关门;当孩子习惯以后,就可以转移到家里的厕所内,并教会孩子上厕所需要关门,保护自己的隐私。

2. 固定的厕具位置:厕具一旦放置,就尽量不进行挪动甚至换位置,尤其忌讳拿着厕具追着孩子,让他拉耙耙。这和教孩子独立吃饭是一个理儿(虽然这个比喻在此时有点恶心);

3. 带孩子辨认位置,自己的厕具,告诉孩子,要排泄的时候要到厕具上来;

4. 不要害怕孩子尿裤子,也不需要为此感到恼怒,甚至责骂孩子。孩子此时在学习一个新的技能,他只是刚开始可以控制自己的括约肌,而不是已经可以完美的控制自己的括约肌。任何的技能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责骂和埋怨,只会让孩子厌恶如厕训练,甚至产生叛逆心理,拒绝排泄或者随处拉。

5. 准备一打裤子,尿湿了给孩子换上,领孩子到厕具所在处,告诉孩子,厕具才是他嘘嘘拉耙耙的地方。不要为了方便而使用开裆裤,过去没那么多细菌病毒,现在多了,小宝贝的私处很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女宝宝。

6. 如果天气寒冷,请适时的推迟训练时间,春夏为佳。防止宝宝冷到了。

7. 鼓励宝宝,当宝宝能做到找厕具如厕时,给宝宝点赞,加强宝宝对此的荣耀感。


淅爸育儿记


小孩子在1岁以后,就逐渐对尿便有了潜意识的辨别。穿着的尿不湿要是沾了自己的尿便,他会感到不舒服,就会叫爸爸妈妈。

小雯为了训练孩子自己上厕所,从宝宝1岁开始,就经常对孩子说,如果想拉屎撒尿的话,要告诉爸爸妈妈。而且还给孩子买了婴幼儿专用的小马桶。

经过多次训练,小宝宝真的会在想要如厕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虽然小宝宝还不会自己脱掉裤子,但起码尿的到处都是的情况很少发生了。这让小雯很是欣慰。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接受上厕所的训练?

宝宝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接受训练,自己上厕所?这对于很多年轻的宝爸宝妈来说,还真是个难题。有下列4种情况,就可以开始对孩子进行训练了。

1.小宝宝在尿湿之后,能够通过表情、哭闹或者抓狂的动作,表达他不舒服了。

2.在小宝宝想排便之前,小宝宝会有明显的口头或者行动方面的表达的话,也是可以开始训练的标志。

3.小宝宝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排尿排便。

4.小宝宝对于大人上厕所的行为表示不解,很感兴趣的时候,也是可以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的时机。

怎样训练小宝宝自己上厕所?

1.先让小家伙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训练

在训练之前,父母要通过自己行为和表情,向小宝宝表达出对于尿便的不满,这样小宝宝渐渐就知道这样不好了。

同时,也要帮小孩子建立“如果在厕所尿便的话,爸爸和妈妈就不会不高兴”的意识。

2.建立小家伙对于学习自主尿便的兴趣

小孩子对于什么事情,都是好奇心十足。爸爸妈妈可以在上厕所的时候,告诉小家伙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3.准备好训练的物料,开始训练

选用合适婴儿屁股大小的婴幼儿马桶,也可以买婴幼儿用的垫圈放在家里的马桶上。每次小孩子表达出尿便意的时候,爸妈就可以带孩子坐在上面,一直等小孩子排完之后,再给孩子洗屁屁。

每次成功之后,都要对小家伙进行言语、表情、行动上的表扬,让小孩子知道,刚刚这样做,会让爸妈感到开心。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小宝宝就知道该如何自己上厕所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故事阅读配有动画,比枯燥的识字纸牌更有吸引力,并且不用担心孩子会误吞卡牌造成危险。听音选字,发音清晰标准,并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课程都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我家孩子一直在学,不会像之前其他应用一样因后续收费导致学习中断,让孩子系统的学习我觉的是很重要的。


小落9318


宝宝在一天天长大,每天穿着尿不湿,很闷的慌,也会影响孩子走路。所以很多妈妈想训练孩子自己去厕所,不仅仅给自己省事了,还能锻炼孩子。

但是什么时候可以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呢?

一般情况下,一岁半就可以训练宝宝自己去厕所了,但是实际也要根据宝宝自己的情况,有的一岁三个月就可以训练了。

想要训练宝宝上厕所之前,要勤观察宝宝的尿不湿的情况,如果宝宝可以保持两个小时的干燥,这就说明他两次排便的时间可以超过两个小时了,这个时候可以训练他自己去厕所了。

还有就是要等孩子走稳当之后,因为有的孩子晚走,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要太早训练自己上厕所,一不小心没看好,容易受伤。

怎么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

第一步:对于已经达到要求,可以训练自己上厕所的宝宝,要根据自己的宝宝情况,买一个合适的便盆,男女是不同的。因为家里的大小不合适,孩子也无法自己去。

第二步:带宝宝去认识排便器,告诉他这是他的,是他排便便和小便的时候用的,然后还要告诉他,大人的是大人用的,你们有各自的,让他知道自己也该有,还可以向大人学习。

第三步:让孩子少穿尿不湿,注意孩子到了该去厕所的时候,带他去他的便器,然后告诉他,下次如果想尿尿可以告诉妈妈,或者自己去。这个过程很麻烦,需要一段时间,让孩子养成意识。如果孩子尿裤子了,不要指责他,耐心一点儿。

第四步:与宝宝一起在厕所,使用便器,这样孩子学习的更快,还有一种陪伴的感觉。

很多妈妈对训练宝宝排便都有很大压力,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分享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活的健康,才能健康的生活。更多健康知识,欢迎随时关注。


Q健康


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和帮助,建议从1岁左右开始,到3岁左右结束。

方法如下:

1. 留意并记录宝宝的排便习惯和排便规律。

例如每天几次大便,大概是在哪个时间点上,想大便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或动作。

很多宝宝大便的时间多在起床后,吃饭期间或刚吃完饭。(可能是肠胃小消化快,一吃点东西进去就有排便反应)

——没瞎说,我见过很多宝宝刚吃几口说要拉臭臭,我女儿也是这样。

还不会自己表达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观察他大便前/时的反应:可能伴随放屁,突然静止不动,有憋住用力的样子等等。

掌握了宝宝的排便习惯,就可以及时准确地把孩子带去厕所解决问题。

同时要告诉孩子,想拉粑粑的时候要告诉大人,多教几次,孩子很快能懂。

2. 小便次数多,一般和饮水量有关。

不建议强制性把尿或定时把尿。

一般只要孩子饮水量正常,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例如白天一般1小时1次,或者2小时一次。

出汗多而饮水少,3小时尿一次的也有。

如果宝宝某个时间大量饮水,要注意她很可能会在1小时以后,开始高频率尿尿(例如每隔15-20分钟就要上厕所,连续2-3次才能把之前喝的水排空)。

已经会自己表达“我想尿尿”的宝宝好办,但要注意他有时玩得正嗨也会不理会身体发出的讯号尿在裤子上。大人到点可以提醒和询问他。

还不会说话的,就要大人算好时间,差不多到点了就带他去一下厕所,一般成功率至少90%。

另外,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饮水或牛奶等。一喝半夜90%的宝宝会来尿。

3. 给宝宝买一个漂亮的坐便器。

宝宝们大多喜欢颜色鲜艳、卡通款式的坐便器。买一个放在家里或卫生间。

当孩子有便意的时候让他坐上去,自己排便。次数多了孩子自然能记住,这个是尿尿或拉粑粑时才能用的。

2岁开始可以教孩子如厕:自己脱裤子(建议买松紧腰易脱穿的下装)、如何坐到坐便器上,拉完拿纸巾擦屁股,再穿上裤子,整理衣服。

一步一步慢慢教,不要担心孩子不会或做不好,多教多试,孩子一定会学会、做好的。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对您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有所帮助,谢谢!


青丝妈妈


每个宝宝的发育程度不同,在训练宝宝上厕所的时间上也会有所不同,把握好方法和技巧,可以让宝宝在自己上厕所这方面快人一步。

在宝宝小的时候大小便是不受控制的,所以没必要过早训练,自己受累,孩子也不能很好的休息,所以我们把时间定在一岁以后。

一岁以后的宝宝慢慢可以走路了,也学着说话,对经常说的话可以有所反应,肛门括约肌也逐渐发育完善,这时候的条件比较符合。

发现规律,适时引导。

一岁以后的宝宝每天的大小便时间已经有所固定,在感觉宝宝需要尿尿的时候。

可以进行询问:宝宝是不是要尿尿了呀?是不是想拉臭臭啊?慢慢的让宝宝注意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尿尿或者拉臭臭。

亲自示范,创设环境。

在宝宝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以后,每次上厕所告诉他:妈妈想尿尿(拉臭臭),你要去吗?

让宝宝有个意识:想尿尿(拉臭臭)了,就要去厕所。如果宝宝每次愿意和妈妈一起去,

在上厕所的时候告诉宝宝我们应该先脱裤子,不要把裤子弄脏了哦,慢慢的宝宝就会知道想尿尿,应该去厕所,不能尿到裤子里。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宝宝两到三岁之间已经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知道需要上厕所。

所以宝妈每次要配合好,不能因为懒惰就给宝宝穿纸尿裤或者让宝宝随地解决。

学会放手,适时引导。

等到宝宝每次想尿尿(拉臭臭),都知道去厕所的时候,要鼓励宝宝独自去厕所。

同时教会宝宝怎样擦屁股和提裤子。在宝宝做得不好时,要耐心示范。做的正确时鼓励表扬。

让宝宝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一件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切记粗暴打骂。相信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眼中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