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電影故事賞析)

一眼望得到盡頭的人生,找不到出口的生活裡,沉重是真實的沉重,孤獨是真實的孤獨。

看韓國電影《男與女》,品澀味人生……

01

芬蘭的冬天,有著凍住人心的冷。

站在街邊的敏裹著厚厚的棉衣,臉上帶著難掩得憔悴與疲倦,她點燃香菸,深吸兩口,看看手錶,又趕緊熄滅。

匆匆趕到學校,兒子華已經等在教室門口。

回家路上華唱著歌在馬路的中間行走,看到有車將要駛來,敏趕緊把兒子推開。

歌聲停止隨即一記響亮的耳光落到敏臉上,這可能是早已習以為常的場面吧,敏不慍不惱,很自然地笑著去向兒子解釋:華,對不起!媽媽推你,是怕車撞到你。

此刻,凍在敏唇邊的笑紋更像是傷痕若隱若現。

02

次日,學校組織學生集體露營。身為特殊兒童的家長怎麼能放心呢?

敏目送載著兒子的大巴離開,心煩意亂。她從煙盒裡抖出香菸,卻發現沒有帶火,轉頭看到了弘。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弘心裡也很慌,他那患有自閉症的女兒也坐在離開的大巴上。他向借火的敏提議:開車過去看看吧,遠遠地看著也好啊。

是啊,遠遠地看著也好啊!敏接受了弘的建議。

黑色越野車不緊不慢地行駛在路上,兩個各懷心事的韓國家長一路沉默。雪悄無聲息地落下來,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重重地堆積在兩個人的心上。

看到能起什麼作用呢?可以改變什麼呢?遠遠地望見露營地,最終他們選擇轉身離開。

如果兩人就此分開,明天應是如常的每一天,那該多好。可大雪封路,把他們留了下來。

第二天早上,他和她一起散步,穿過密林,兩人走進了一間小小的空桑拿房。

沒有什麼言語交流,甚至沒有過多的眼神交匯,面對命運的種種無能為力,掙扎著快要窒息兩個人,看到對方就像是看到另外一個自己。自然而然地靠近,自然而然地赤裸相對,自然而然地用身體彼此安慰。

是愛麼?我想不是,我更願意相信性在這裡使“我”,變成了“我們”。這種融合感,舒緩內心的無力與焦慮,同時也潤滑了悲觀情緒。

片刻尋歡,只當春夢,敏沒有繼續下去的意思,甚至不願告訴弘她的姓名。他們兩人像是意外撞到一起兩個球體,相遇,碰撞,又倏忽彈開……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03

日子一天天過去,敏回到韓國。

再次相遇,不是偶然。

在荷蘭散步時,敏曾對弘說,自己工作的地方,在南山腳下。

上天沒有辜負有心尋找的人,透過玻璃櫥窗弘看到她—完全不同的她。作為設計師的敏工作時自信開朗,在荷蘭時臉上的那種陰霾一掃而空,整個人如同再次相遇那天的天氣一樣燦爛明媚。

驀然抬頭,敏也看到了弘,她不驚訝也不迴避。淺談幾句後她淡淡地問弘,真的只是偶然路過麼?對這個曾肌膚相親的男子,敏似乎有著那麼一絲期待。

與其說弘有妻女,不如說他有兩個患病的女兒。女兒是天災,而可弘的妻子常因小事情緒劇烈波動,動輒自殺自殘。卡住脖子的婚姻,令弘窒息,在敏面前他如同孩子般天真放鬆,在她身邊他才能得到片刻休喘。

有人說:一個男人有沒有外遇在於他有沒有機會,一個女人有沒有外遇則在於她的男人。

令人意外地是敏的丈夫與敏沒有明顯的問題,相敬如賓。可能是夫妻太久,面對缺陷的兒子,讓她有些倦怠。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然後和所有的然後一樣,他們吃飯,約會,聊天,做愛……當兩人如此靠近,當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我們成為一體,當親密發生愛便隨之到來。

相愛的樂章裡,分手的重音也會輕輕跳過,轉為歡快節拍。

打算分手那天,弘帶著敏和她的兒子來到海邊。玩累了的孩子在一邊沉沉睡去,他們靜靜地偎坐在一起,望向海天之際。弘情不自禁地對敏說:我們不回去了好不好?

可是,真的可以嗎?

敏向丈夫攤牌獲得自由,等來的卻是弘的退縮。

面對現實,面對沒有自立能力的妻子與生病的幼女,無論愛有多真,愛有多重,給弘再多勇氣也沒有用。

沒有背叛和欺騙,只是理性終勝感性,弘做出一個男人應有的決擇。

04

沒有一言半語突然失蹤。這樣分手造成的傷害往往比分手本身的傷害更大,不能繼續相愛,為何不給對方一個交代?

是為了尋找答案還是不撞南牆不死心?敏再度來到芬蘭。

當看到餐廳裡,臉上掛著溫暖笑容的弘細緻入微地照顧妻女時,敏的身體被掏空,大腦一片空白。

她不記得是怎麼把重重的餐廳大門推開的,不記得是怎麼上了出租車……

敏不知道是:當她走出餐廳,弘看到了她的側影,看到她坐進出租車的那一瞬間,弘完全失控,轉手抓了車鑰匙想追出去,可就在那一瞬間弘看到女兒純真無邪的臉,拳頭緊緊攥住鑰匙,腳步卻停了下來……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弘開著載著妻女的車,路過那輛載著敏的出租車,相愛的兩個人淚眼婆娑,駛向各自的未來。

人到中年,太多無奈,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呢?

縱然,愛情這麼短,下個抬眼就看見現實。

畢竟,難得愛過……

如果只是慾望多好,何必是愛情?

歡迎關注@蘆豔,分享成長、心理、情感乾貨,每個文字都有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