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2020年的春晚似乎比以往都來得要早一些。

文化多元,審美疲勞。每年的春晚,已無法滿足觀眾越來越“饞”的胃口。而今年的春晚,卻以大氣恢宏、新穎活潑、驚喜連連的風格特色,讓人耳目一新。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春晚採用北京主會場聯動河南鄭州、粵港澳大灣區兩地分會場的模式,整臺節目在傳承中創新,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氣氛中洋溢著滿滿的正能量。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為一飽觀眾的“眼福”,今年春晚可謂老少名家雲集,既有國寶級的老一輩藝術家、中年實力派演員,也有當下廣受觀眾歡迎的年輕力量,兼顧到各個年齡層觀眾的喜愛和需求。

而作為中年人,卻對其中的幾個小品深受震撼,笑著笑著就哭了。現實生活中,那個成年人揹負的不是“工作、生活、家庭”三座大山?這三座大山的後面又有多少令人難言的心酸?試問:成年人的不易,誰真正懂得?成年人的生活,讓我們且行且珍惜吧。

亮點之一:沈騰馬麗黃才倫小品《走過場》

去年12月官宣懷孕的馬麗挺著7個月孕肚飾演馬主任,被調侃“有的人還沒出生就上春晚了。”但是,這樣的形象完全沒影響她抖包袱,節目表演得非常好。尤其是馬麗的出場,相當出色。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馬主任:幹什麼呢這是?

胖子保安:喲,馬主任,一會縣裡的領導不是要來嗎,你看這葉子都黃了,我們給翻新一下。

面對環保檢查,居然在這裡理直氣壯地造假,作為領導,應該怎麼做?其實,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

馬主任:你覺得搞形式主義比弄虛作假強是吧,上任領導怎麼下去的,忘了?他就是為了應付上面的綠化檢查,讓人有油漆把整座山都給刷綠。就你倆這種行為跟他有什麼區別?

胖子保安:區別在於我們的用料啊,刷漆的手法啊,那還是有區別的,再說了,馬主任,這事你要不說,別人不也看不出來嗎。

有前車之鑑,為什麼還有後續的問題發生?明眼人從這裡看到,甩這個包袱,就是為了托出後面的“大料”。

馬主任:是,上任領導吧,也以為別人看不出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吶,他是萬萬沒想到,一場大火把周圍所有的山都給燒黑了,就咱們這座山依然是翠綠翠綠的呀,看上去特別不科學,甚至都有些科幻,後來這事不就被曝光了嗎?

馬主任:人郝科長今天來呀,就是要探訪因為刷山而甲醛中毒的王鐵牛同志,別整這些沒有用的啊,都給我扯了。

鏡頭一轉,真正的好戲開場了。

馬主任:王鐵牛,來來來,趕緊上床躺著,來。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這就是工作中的真實場景,大家是不是對這些句子並不陌生:

“領導還沒有來探望,你(病)怎麼能好了呢”

“不收就是嫌錢少”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只能用“絕了!”來形容他們的感覺,並且說“誰看了不說一句開心麻花是春晚小品的繼承者之光”、“好幾年沒看小品笑過了”“這個小品讓我成功笑出來了,好久沒看到不煽情全帶諷刺的小品了”。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領導太厲害了,他還沒問呢,您就都給解決完了。”

  “沒事,我這後期都能剪。”

  “臨走之前咱們再來一張合影,把這給我空出一個位置。”其實,這就是當今工作中仍舊普通存在的新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早在2017年,新華社就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一文,總結了十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

一些領導幹部調研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調研現場成了“秀場”;

一些單位“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難辦”;

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領導“可視範圍”內的項目工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

有的地方層層重複開會,用會議落實會議;

部分地區寫材料、制文件機械照抄,出臺制度決策“依葫蘆畫瓢”;

一些幹部辦事拖沓敷衍、懶政庸政怠政,把責任往上推;

一些地方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績”;

有的領導幹部熱衷於將責任下移,“履責”變“推責”;

有的幹部知情不報、聽之任之,態度漠然;

有的幹部說一套做一套、臺上臺下兩個樣。

然而現實生活中,

“留痕”似乎成了幹工作的標準動作。走訪慰問對象要照像“留痕”,開會學習要照像“留痕”,幹完一項工作要形成書面材料“留痕”,迎接上級檢查要準備林林總總的“痕跡”材料。

不可否認,“留痕”對促進工作開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凡事要“留痕”、以“留痕”評判工作卻助長了新的形式主義。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比如,走訪慰問對象,照張像就走,沒達到走訪的目的,就只留了虛痕。如果坐下來,和走訪對象啦啦家常,聽聽走訪對象的意見建議,幫助走訪對象解決一些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的一些問題,讓走訪對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幫助,那就達到了走訪的目的,就是留下了實痕。

小品《走過場》在關鍵時刻戛然而止,留下了許多令人回味無窮的思考,你給我留了“位置”(個人的出發點,私利私慾),而我(組織,正義的一方):“沒有給你留位置……”這也許就是點睛之筆吧。

亮點之二:賈玲張小斐小品《婆婆媽媽》

連續多年在春晚舞臺上發揮穩定的賈玲及其團隊,已經成了春晚舞臺語言類節目的一杆大旗。

今年的春晚,《婆婆媽媽》像一把利刃一般揭露了現實中的婆媳關係種種不能言說的矛盾,爆笑之餘,也把節目裡的金句深深刻進了有著同樣家庭問題的觀眾心中。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現實生活中, 37歲的賈玲在小品中飾演張小斐的婆婆,而張小斐僅比賈玲小3歲。這樣的搭配,絲毫不影響兩人的“無縫連接”:婆婆對媳婦請保姆有意見而長久積怨下來的矛盾,兩人吵到相互損毀對方心愛的東西。

《婆婆媽媽》演出了婆媳關係的痛點,也說明諸多家庭的婆媳關係真是諱莫如深了。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小品裡賈玲怒起來:“你還敢頂嘴了?”媳婦一旦堅持自己的意見就會被評判為“不合格的媳婦”。

現實中,婆媳大戰一旦觸發,許多媳婦要麼選擇不說話,忍受委屈,暗自哭泣;或者發洩憤怒,相互攻擊,矛盾越來越強;也有一些人以誠相待,曉之以理,降維抗衡。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兒子面前相親相愛,在兒子背後鬥嘴不停,賈玲兒子領了醉酒的科長進門,對於似乎是“無理”的請求,婆媳兩人開啟了“真戲真做”的婆媳矛盾。賈玲和張小斐在毀滅口紅和對蒜苗“拔苗助長”的時候金句頻出:

張小斐:愛怎麼辦就怎麼辦

賈玲:那我就一分兩半

張小斐:我的口紅是限量版

賈玲:我的蒜是獨頭蒜

張小斐:我的口紅是無罪的啊!

賈玲:那我的蒜又犯法了嗎?

現代社會,作為女人、作為媳婦,她們到底有沒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想法而去生活?但更從的時候,作為婆婆的觀念,並沒有多少徹底的改變,於是乎,婆婆和媳婦的矛盾就由此引發。這也許是導致家庭破裂的基本誘因。因為在很多時候,有些陳舊觀念根生蒂固的老人仍然認為媳婦就應該對婆婆唯命是從,至少在家庭權力關係中,婆婆的權威是不可挑戰的。

前幾天,民政部公佈了2019年的統計數據:全國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

雖然說“離婚結婚比”等同於“離婚率”,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近年來,離婚的夫妻越來越多,離婚率也越來越高。

真的忍不住問一句: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離婚?為什麼越來也多的人選擇不結婚?

更多的回答是婚後無法接受婆婆過多地干預。因為,原來兩個人的家庭,現在突然要多好幾個人,有的甚至直接、嚴重影響到年輕的二人的世界。

《婚姻心理學》一書中指出:不管承認與否,不管好還是壞,我們的父母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們在性別角色、職業道德、財務管理以及養兒育女等方面的觀念,而我們自己也總是帶著各自家庭的觀念步入婚姻。

其實,現實中的婆婆媳婦的關係,給我們普通人的婚姻提了醒:父母懂得退出,孩子懂得獨立,讓孩子的婚房只睡2個人,那樣的婚姻才會更加幸福。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小品中,演員們用“嬉笑怒罵”的方式,將婆媳關係呈現,還是結尾時婆婆說得好:一家人,吵架不怕,只要心在一起,吵吵鬧鬧也是家。

亮點之三:郭濤梅婷等小品《父母愛情》

有一種愛,叫相守到白頭。

有一種感情,叫縫縫補補又三年。

有一種曾經,叫父母愛情。

從前的愛情,出了問題會縫縫補補,不會輕易離婚。

而如今,我們越來越少了對婚姻的敬畏,離婚率也越來越高。

據說,這個世界上,兩個人相遇到結婚,只有285000分之一的機會。如果遇到了,還請好好珍惜這段緣分。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錢鍾書和楊絳,一直是文壇模範夫妻,成為很多人的榜樣,但他們的生活也不是永遠甜蜜,也會有爭吵。

他們會在探望老朋友的時候爭吵,也會為了一個單詞的發音而爭吵。

而他們也都不是完美的人。

錢鍾書先生在生活中就像一個孩子,什麼都不會做,用楊絳先生的話說,就是一個生活的“白痴”。

可是,這並不妨礙兩人的關係。《父母愛情》恐怕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父母愛情》的拍攝距今已有8年之久,電視劇播出的時間距離2020年也過去了6年的時光。作為一部電視劇,《父母愛情》確實已經成為了經典,也活在大家的回憶中。《父母愛情》之所以能夠成就經典,自然離不開演員們的精彩演繹。就在2020年的春晚現場,《父母愛情》再次重聚一堂,為全國人民帶來同名小品,似乎是在見證6年時光的飛逝。

從小品的內容來看,郭濤和梅婷依舊是一對夫妻,大家演繹的故事也圍繞著家庭和家庭展開,劇中的夫妻也迎來了自己50年的金婚紀念日,兩人因為一句“我愛你”產生爭執,這個爭執也推動著小品故事的發展。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其實小品中的故事更是對電視劇中演繹故事的延伸,所以才更讓大家有親切之感,也能夠讓青年一代感受到當時影視劇的魅力,讓年輕人有機會重溫經典愛情。

江德福是一個好男人,他對安傑是滿滿的愛——放棄自己升遷的機會、改變自己、放下面子……

安傑也是真實的愛著江德福——放下架子、忍受貧苦、學做家務、在人前給夠江德福面子,即使回家鬧點小情緒……

其實,父母家間的愛情就是這麼簡單,在生活中的煙火氣中,無一不表達我愛你。

2020春晚:成年人看小品,看著看著就哭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小品裡,農村出身的江德福嘴笨不會說“我愛你”,在安傑和戰友們的各種逼迫下,最終感動於老班長說的話:當你想說的時候,她已經不在了。最後,江德福勇敢的說出了我愛你。

其實,成年的我們,不就是那個逐漸老去的江德福嗎?現在,趁著我們還未曾老去,應該多給妻子常說“我愛你”。歲月如梭,不要錯過;笑擲流年,未來可期。由此可見,能嫁江德福才是真正的高級幸福。

結語:閆妮說,她也有夢想,那就是再好好幹幾年,然後就不幹了,就去鄉下種地。新的一年裡,我們不論在哪裡,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與夢,今年,讓我們一起奔跑吧。

姑且慕容,愛好詩文,願在文山書海邀您遨遊,共同口味中國文化,暢談情感波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