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千辛萬苦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如今過得怎麼樣了?成為社會精英了嗎?

常青


那些千辛萬苦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現在怎麼樣了?成為社會精英了嗎?

當然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不論農村的還是城市的孩子,本身就是非常聰明,智力非常高的。不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學生,也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清華北大也是如此,但是那就看你是怎樣論英雄了。

比如前一陣報道的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陸步軒,還有陳生,開始都被稱作丟北大的臉,但是事實證明,他們都做的不錯,最後成了企業家,掙了不少的錢。

還有北大研究畢業生石悅,她放棄了各種優越的工作在,家裡做主播,做的是風生水起,自己也非常喜歡,你說她是成功還是不成功,是不是社會精英呢?

在我們這個小縣城,建校30多年來,一共出了五六個北大清華畢業生,就像是撞大運一樣,這裡考清華北大難度太大了,最早的那個男生其貌不揚,據說現在在省裡的報社上班。據說第2個也畢業了,現在在一家銀行上班。

我們臨縣最早的那個理科狀元考取的是清華,現在已經在國外工作,一家5口其樂融融很不錯。

還有一大部分清華北大畢業的人都選擇去了國外,比如曾經上學的時候說一定要在報效祖國的何碧玉,現在在美國上班,因為她覺得那裡的條件更適合她在那裡上班,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其實清華北大留在國內工作的人也不少,他們大多在各行各業兢兢業業的幹工作,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不論他們是否成為社會精英,請大家不要過度的關注,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他們也需要正常的生活。





佳人教育


說實話,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筆者兩個同班同學,一個考上清華,一個考了北大。清華的那個同學,一路讀到博士,現在在某國有銀行總部工作;北大的那個同學,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現在某省級傳媒機構工作。

由於工作時間尚短,說他們是精英倒談不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過班級其他的同學,雖然考的學校不如他們,但是發展也不差,有在高校任職,有在國家部委,有的出了國,反正是各有千秋。

要知道,不僅學校重要,所學專業也很重要。清華北大的一些基礎學科,出來的畢業生必須能坐冷板凳,一時半會想要出成績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比如湖南的那個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張曉勇,先是在廣東日化企業工作,後來回到長沙,輾轉幹起了保安工作,現在是某物業公司客服部主管;又比如人大的那個畢業生,檔案學專業畢業,現在是一個農村家庭婦女。

名牌大學是一個金字招牌,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以後的路怎麼走,那就要看自己的運氣和造化了!


打虎拍蠅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就算不是一個省市的“排頭兵”,但至少也是一個村的高考狀元。我們村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就目前而言,至少還有兩個人考上清華大學。這兩個人,是兩兄弟,兩人相隔五年分別考入清華大學。

一家雙清華,這本是光宗耀祖、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大喜事,但這戶人家卻發生了大變故:那位早幾年考入清華的高材生在剛畢業幾個月後就因為抑鬱症跳樓了,從而結束了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白髮人送黑髮人,而且送的是自己曾以為傲的天之驕子,對於兩個老人而言,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

在那位仁兄跳樓之後的第二年,他的弟弟成為我們市的高考狀元,順利考入了清華大學。那一年,我們地區的行政部門給這位考入清華的高材生頒發了十多萬的獎金。當然,後來才考入清華大學的那位高材生心理很健康,沒有存在抑鬱症之類的心理疾病。之後,那位高材生考研讀博一氣呵成,博士畢業後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頂樑柱,據說現在他的年薪在百萬以上。

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讀書完全有可能改變命運,考入清華北大更是扭轉人生命運的絕佳時機。雖然我所說的那位比較早考入清華大學的同村學子只是個例,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考入清北的大學生,在智商上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在情商方面或者在心理素質方面就不一定都百分之百過關。我們聚焦學子優異成績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是否健全,若存在短板,需進行行之有效的“校準”,才能讓這些農村出身的高材生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

考入清北,相當於在人生的“牌局”中拿到了一手好牌,贏的概率比其他人要大得多。但如果因為自己拿到好牌後就“亂出牌”或者“亂丟牌”,那麼再奢侈的“好牌”最終也會成為一種浪費,你覺得呢?


微雨潤苗


我有個表姐,小時候品學兼優,1999年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整個村子轟動了,因為是村裡出的第一位北大學生,所以大家都去她家賀喜,覺得她以後肯定衣食無憂,甚至覺得北大畢業後,至少是縣長級別。(原諒村裡人的無知,當時真的覺得考上北大就會當大官)。


表姐的親妹妹和我一起上初中,非常自豪地跟我說“我姐考上北大了,以後我們家就可以靠我姐了,以後我姐也能給我找工作呢”。我當時眼裡豔羨地不行。

人家有姐姐可以依靠,我只能靠我自己了,北大考不上,也得努努力靠自己吧。後來我去北京讀書,雖然不是北大也是一所非常優秀的學校。

週末去考上北大的那位表姐“家”,一個有隔間的出租屋,我畢業的時候,表姐嫁給了表姐夫,一位清華的畢業生,兩人加在一起一年一百多萬。

在我們那個小鄉村,一聽說兩口子能夠掙一百萬,就是“典型的精英”,然而,畢竟我也上大學了,我周圍的同學在北京也差不多這個收入,我認為表姐就是普通高級白領,並不是什麼精英,但是因為考上北大,過上了體面的生活。所以對於像我們一樣的農村女孩子,改變命運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學習。


當年因為想依靠姐姐幫她找工作的妹妹如今在老家找了一個老實男人,沒有任何工作。


秘語相傳


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敗的,我覺得不要標籤化。

在清華北大畢業也一定有混的不好的,我們也不必拿出那樣的例子,就說是由於出身農村等造成的這種片面的想法。一般的大學也會出金鳳凰,比如馬雲和馬化騰。

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想把生活變成什麼樣,它就反饋給你什麼樣。

第一個例子,城裡也有稍微失敗的例子

我身邊一個同事的同學,家是我們這個地方省會城市的,父母呢就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從小是成績比較好的,高考也發揮的比較好,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已經畢業3年,在我看來目前屬於啃老的存在。類似《都挺好》裡的蘇明哲啊,一直想出國,考了3年了,目標院校還是沒有考上,也沒有找工作,聽說還要繼續考。我是覺得如果這次再不成功,也許不用太那麼和自己較勁了,考研是個好事,但是畢竟世界上不只那個學校,不比清華差太多就好,青春有限,不適合一直耽誤。希望他能像蘇明哲那麼幸運吧。

第二個例子,也許算不上精英,至少生活富足、工作喜歡

我們村裡的一個比我小的小輩,也是目前我們村裡學校最好的一個。他高考發揮的並不太好,只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來考研考到了清華大學。在這裡不僅學到了東西,還認識了現在的老婆。

兩人在清華研究生畢業後,雙雙簽了一個國防類研究型企業,剛畢業的時候工資也不算太高,兩人加起來一個月5-6萬元左右,家庭總收入一年60-70萬元,最重要的是解決了北京戶口。畢業5年後在北京買了房,雖然房子不大,但至少有了一個棲息之所,比很多北漂還是要好很多的。

夫妻倆也沒想追求什麼大富大貴的生活,就喜歡那種搞搞研究的工作,也算得償所願。

第三個例子,總有人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我一個親戚的孩子,2008年考取的北大,當時是我們市裡的文科狀元。

他家裡就是普通的農村家庭,母親在家務農,父親在外打工,知道生活的不易,孩子也一直很爭氣,很順利的考上北大,而且學了最熱門的經濟學。

因為想早點為家裡減輕負擔,大學畢業後,沒有像大多數同學那樣選擇讀研,更沒有國外留學,直接選擇了就業,去了上海的一家金融機構。工作非常努力,晉升的也很快,目前在一家企業做高管,年薪百萬以上,找了一個上海的漂亮老婆。回老家的時候見過一次,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也很是幸福。


煮酒論高考


我就是其中一員,1998年考上的清華,當時全縣有5個人考上清華了,是有史以來考上最多的。到目前在北京有妻子、有孩子、車子、有房子、有票子,把父母也接到北京生活了。找別人眼裡也算人生贏家了吧。

目前自己有一個小公司,員工很少,不到10個人,但是是自己喜歡的工作,幹了塊15年了,每天都是6點多鐘起床,無論週六日,還是元旦春節,已經養成習慣了。

我的那些大學同學,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畢竟高中的時候都是學霸,都認為自己能做出一番事業來。我屬於一般的,目前做得好的,有一個已經是北京某區的副區長,還有一個已經是大學校長了,和他們比差很遠。


觀察人類


我從山溝溝裡走出來,畢業後又回到山溝溝裡教書。我們這裡是安徽中部的丘陵地區,屬大別山尾脈,人們世代種地,讀書是跳出農門的主要途徑。這些年來從我們這山溝溝裡走出無數的大學生,其中就有兩名清華大學生,這兩隻雞窩裡飛出來的金鳳凰一直是我們當地人的佳話。



第一位

我初中的同班同學——張良方,來自我們這裡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199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後來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現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納米工程系終身正教授。2013年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商評》雜誌評為“2013年度世界最傑出青年創新專家”;2015年入選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學會會士。

他也是“2016年度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榜單唯一華人教授,絕對的牛人一個,也是我們這裡人的驕傲。


第二位

他是我們鄰校校長的兒子,小時候就天賦異稟,20年前同樣以優異的成績考進清華大學,畢業後先在上海一家外企裡打拼,他一直以高學歷自居,現實之中卻不受老闆的待見,甚至還不及人家普通本科生受重視,在事業上可以說屢遭打擊,後來又連續跳槽了好幾家公司,結果事業上還是沒有起色。

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一時讓他很難適應,兩年後他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連生活都難自理,後來經過治療精神狀況有所好轉,現在家人的幫助下,開了家小型的私立幼兒園。一個清華高材生就這樣泯然眾也,令人扼腕嘆息。

能進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人中龍鳳,他們享有著別人無法享有的資源和機遇,其事業發展大概率順風順水。勿庸置疑平臺對於人的發展是多麼重要,但是清華北大也只是金字招牌,一手人生好牌交到你的手上,不好打一樣會成爛牌。切記: 擺正自己的位置,腳踏實地地努力永遠是事業取得成功的保證。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噴,如果你喜歡這篇回答,就隨手關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將讓我加倍努力。對此你是怎麼認為的呢?請來評論區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考清華、北大難是全國人民公認的,而農村學生考清華、北大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農村學生上了清華、北大以後,大家都對他們寄予厚望,不敢說個個都成為了社會精英,但畢竟起點高了,以後的路走起來要平坦得多。

一、農村學生考清華、北大的難度比城裡學生大得多。現在北大、清華錄取學生除了裸分考進去外,還有保送生、自主招生等,而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基本與農村學生無緣,裸分考北大、清華難度太大。雖說現在有一個專項計劃,但農村學生考清華、北大的比例非常低。據統計,16年北大農村出身佔16.3%,北大招生人數3363,農村學生490人,其中通過築夢計劃等照顧進來的有310人,真正裸分考入北大的只有180人。清華大學差不多,3300名新生中來自縣以下高中的佔四分之一,包括348名照顧新生,來自農村的不到百分之十。

二、清華、北大畢業學生的去向。清華大學2017屆畢業生共計7058人(不含國際生和留學生),總體就業率為98.4%,其中本科生為3119人,就業率為98.3%,尋求深造的人數達到2365人,其中國內升學1552人,出國出境人員為813人,佔本科畢業生總數的81.9%,就業的只有16.4%,其中靈活就業的佔11.4%。

這些直接就業學生主要去的地方以去企業的為主流,佔比85%,去機關事業單位的佔15%。

作為農村學生來說,因為家庭條件較差,選擇就業的比例更高,而選擇深造的比例相對會低一點。由於農村學生家庭背景及資源有限,去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較少,更多的是去企業就業。

三、農村考上清華、北大的學子一般有一個比較好的將來。

因為有一部分選擇繼續深造,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讀研,那麼會有更高的平臺,這部分學生的日子肯定會有一份好的職業,成為社會精英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本科直接到企業就業的,除去一些冷門專業,一般在企業也能得到比較好的發展,無論是薪水還是職位都還不錯。

當也不排除有個別畢業生過得不如意的,比如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張曉勇,曾在廣州某企業工作,2013年他來到湖南長沙一小區當保安,目前是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比如人民大學畢業的伍繼紅,1998年畢業前通過北京市公務員考試,但在面試環節遭淘汰,未能正常就業。畢業後,伍繼紅返回廣東,打工並嫁人,幾年即離婚。離婚後,伍繼紅因生活中系列打擊,精神出現問題,輾轉流落前夫家鄉江西修水鄉下,再嫁他人,生了六個小孩,生活都不能維持。

農村考進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生活壓力著實會很大,也可能成不了社會的精英,不過我們一起祝福他們,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大家身邊考上北大、清華的朋友過得怎麼樣?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之前看了一個視頻,寒門難再出貴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曾經採訪過首都的幾屆文理科狀元,發現都是出奇的一致。他們的家庭出身都是非常好的,父母都是公務員或者是官員,他們在出生的時候含著金鑰匙,而且身處首都又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可以說那些農村的孩子真的沒法比。有個理科狀元說,自己能取得狀元那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不只是在教育上給了自己的良好的條件,而且經常能有條件讓自己出國開拓眼界,這些是農村孩子沒法比的。所以寒門難再出貴子,是這麼來的。


我身邊就有一個清華的學生,當年高考的時候真的是窮盡自己一切,考上了一個好大學,本以為就一本萬利了。但是人生任何時候都是起點,有些差距不是輕易可以被彌補的,就比如家境。


這個孩子畢業之後選擇去了一個二線城市,雖說學歷是不錯,去了也能找個好工作。但是個人的婚姻問題就成了大事。很多當地人雖然也很看中他的學歷,但是他家境很差,在這個城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掙錢。房子沒有,如果要買也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掙來。而有的學生可能沒有名牌學校畢業,但是家裡條件不錯,一畢業就買了房。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都會妥協的。所以這個孩子工作了7、8年才勉強攢了點錢。但是當他正準備買房的時候,家裡父母生病了。沒有醫保,所有費用只能自己來承擔,所以這又讓這個孩子失去了希望。


誠然,確實有的孩子通過學習改變了命運,但是改變不了自己的家境。所以真的想改變境地,還是需要更多地機遇和挑戰。


大家周圍有這樣的學子嗎?說說他的情況。


老王偵查記


在任何社會,精英都是少數群體,要想成為社會的精英,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有較高的智力水平,甚至有些時候可能還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

現在的高考制度也不是之前的科舉考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樣的寒門神話,也不大可能在現在發生。

人與人的起點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界定成功。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含著“金鑰匙”,就相當於被賽跑一樣,比賽開始之前有的人就站在了50米開外,你在努力,別人也在努力,只要你與別人的差距沒有越來越大,那麼這樣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對於大部分農村學生來說,高考可能是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正是因為有了高考,農村孩子的人生才有了更多的可能;如果沒有了高考,很多人可能會延續著父輩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和周圍的年輕人一樣選擇外出務工,為了生計而整日勞碌奔波。

就拿自己所在的學校理科狀元來說吧,這個學生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母親的身體又不太好,爺爺、奶奶年紀比較大,這名學生父親去世的時候欠下了很多外債,不過還好,這名學生的學習比較刻苦,成績非常優秀,高三時他去參加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但是由於知識面比較窄,在複試的過程中表現不是太好,沒有獲得任何加分,不過高考發揮的還算正常,他是2010年參加的高考,當時考了680多分,後來被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錄取。

這名學生畢業以後,在上海的一家生物製藥公司上班,目前的年薪大約是30萬左右吧,雖然在上海這個工資水平並不算非常高,但是和那些考上普通院校的相比,已經非常不錯了,和他周圍的親戚朋友的孩子相比,那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之前看過一份調查,從畢業生的城鄉來源角度分析,農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成為了就業最困難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失業率達到了30.5%。

從這個角度來看,考上清北復交,並不能夠保證農村的學生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實現“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美夢,但是至少說可以讓他們脫離社會的底層,實現階層的流動。

您是怎麼看待那些千辛萬苦考上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