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法國寧願巨資建設馬奇諾防線,也不肯花錢擴軍,原因很現實

​在世界歷史上,馬奇諾防線堪稱一個奇葩,法國一戰後為了造這條防線寧可每年花上全部軍費的一半,但是最終幾乎沒用就被德國人攻破。為何法國不用這些錢來發展軍隊呢?

一戰結束後,凡爾賽體系的建立,直接導致德、法、俄、奧匈四國在普法戰爭後形成的歐洲大陸的均勢格局被打破。

為何法國寧願巨資建設馬奇諾防線,也不肯花錢擴軍,原因很現實

德國被打敗,徹底投降,喪失了六分之一領土,遭受了鉅額戰爭賠款的壓迫;奧匈帝國解體新成立的小國被國際聯盟控制;俄國爆發了社會主義革命一直處於和國內外反動勢力生死攸關的鬥爭中,只有法國一國成為了主要的勝利者,其突出表現是對手的削弱和瓦解。

法國不僅洗去了普法戰爭的恥辱,收復了東北部的阿爾薩斯和洛林,而且在戰後早期取代德國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它擁有歐洲最大的武裝力量,它的殖民地遍佈全世界,巴黎和會得到了鉅額賠償而且與英國共同控制戰後所謂的國際聯盟。

為何法國寧願巨資建設馬奇諾防線,也不肯花錢擴軍,原因很現實

‍但是法國卻倍感不安。這一切都掩蓋不了一戰過後法國內部的虛弱事實

儘管法國是戰爭勝利者,但是四年戰爭中法國有139萬人死亡,留下了150萬殘疾人

戰爭期間被佔領的法國10個省,德國軍隊在那裡搶劫了大量的當地設備和工業產品。法國將近20000家工廠飽受戰爭創傷,五分之一的鐵路和53000公里的公路被毀,煤炭產量從戰前的4000萬噸下降到戰後初期2500萬噸,國內外債務達到3400億金法郎。戰後初期,作為外交部長的白里安形容自己的國家正面臨著“破產”。

為何法國寧願巨資建設馬奇諾防線,也不肯花錢擴軍,原因很現實

最嚴重的問題是,戰後的法國人口減少到3900萬。主要敵人德國人口則高達6200萬,現代國家的戰爭潛力至少包括三個因素,即人力資源儲備、工業生產能力和軍事化程度。它們的有機結合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綜合軍事實力。只有大量的人力資源是不夠的,只有結合足夠的經濟條件,才具有軍事價值。德國不僅人口遠比法國多,而且其工業產出至少比法國大兩倍。

為何法國寧願巨資建設馬奇諾防線,也不肯花錢擴軍,原因很現實

戰後不久,貝當元帥、德博納將軍等13人組成的委員會在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起草了法國陸軍“聖經”——預測未來戰爭的《大軍團使用暫行規則》(1921年)。

規則中提寫道:首先,未來法國與德國的戰爭將是一場長期的整體戰,“兵力和武器的巨大發展所造成的消耗和複雜性迸發出一步的強化,使戰爭真正融合為總體戰。

第二,進攻只能在力量佔優、優勢逆轉的情況下進行,進攻方應掌握三倍以上的步兵,六倍以上的炮兵,十五倍以上的彈藥才能發動。

第三,凡爾登戰役是一個成功的防禦模式,以後法國都應該遵從這個模式。

為何法國寧願巨資建設馬奇諾防線,也不肯花錢擴軍,原因很現實

基於現實和軍事兩方面的考慮,所以法國決定發展馬奇諾防線,利用馬奇諾防線的防禦法國可以彌補軍力和工業的不足,成功抵抗德國的進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這被證明是完全有效的策略,但是二戰時期閃電戰的發展超出了預期,所以馬奇諾防線的破產實際上是一戰軍事思想的破產與法國國力不如德國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