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在二战时就已经用烂了,为啥到现在也只有九国能造?

半溪


现在能造鱼雷已经不少了!

鱼雷是现代化潜艇、核潜艇必不可少的武器,自然会引起多个国家的设计、仿制和生产。目前全球范围内,世界范围内生产鱼雷的国家包括了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瑞典,这就是9个国家了。这些国家都是老牌的鱼雷生产国家。而新兴鱼雷生产国家包括了东亚某半岛国家、韩国、印度、土耳其、伊朗、印尼、吉尔吉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上述国家都是新兴的鱼雷生产国家,并且都具备本国自行生产和设计国产鱼雷,比如印度鱼雷还出口到了缅甸!

而鱼雷作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生产的产物,现在也是“白菜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保持世界鱼雷最先进的技术仍然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世界第一梯队,这些强国研制鱼雷大型化,口径都超过533MM,并且智能化,具备超强的识别能力和探测能力,航程都十分远,弹头重量较大,基本上一艘驱逐舰一枚重型鱼雷就没有了。

比如美国的MK-48鱼雷。美军一直对MK-48鱼雷改进,美国提高了MK-48鱼雷说水平,特别是制导水平和隐身能力。MK-48鱼雷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而美国海军对MK-48鱼雷要求的就是制导、降噪这些难度高的技术。但美国海军MK-48鱼雷没有像德国DM2A4、意大利黑鲨"重型鱼雷采用了50公里光纤线导技术。这类技术一般小国都没有。

东亚某国、韩国、印度、土耳其、伊朗、印尼这些国家的鱼雷一般都是轻型化、仿制早期型号等,比如印度就没有重型鱼雷,国产重型鱼雷还在研制,而出口缅甸的450mm轻型鱼雷,也算是印度军工出口战绩!而韩国的K-745“青鲛鱼雷”是在MU90轻型鱼雷的基础上于2004年推出的轻型反潜鱼雷,同时韩国还推出“虎鲨”重型鱼雷。据说是利用俄罗斯技术制造的。

东亚某国、伊朗国家都是依靠早前的鱼雷,比如苏军最老的53鱼雷(我们仿制型号鱼-1)为发展技术,之后大力吸收俄罗斯等国技术,发现中轻型、重型、超空气泡鱼雷,而伊朗就拥有超空气泡鱼雷,这款基本无法防御,射击速度太快。而印尼、土耳其是根据德国鱼雷生产许可证生产了鱼雷。吉尔吉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因为早年苏军留下的鱼雷制造厂,吃了老本,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伊朗出口了超空气泡鱼雷,吉尔吉斯坦向印度出口重型鱼雷技术。

综上所述,生产鱼雷的国家达到17个,显然鱼雷这款武器在世界范围内生产的国家还真心不算少!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和资料整合,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这9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日本和意大利,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钱又有技术的全部了。其中领先的无疑是美国,不过俄罗斯另辟蹊径,鱼雷性能相比美国也不遑多让。从十九世纪鱼雷发明以来,距今已经百余年。这一百多年间,发生过的海战不下百次,鱼雷一直以来都是海战中威力强大的大杀器。按道理来说,这么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应该各个国家都挤破头研制的,但时至今日,具备研制现代化鱼雷的国家只有这9个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研制成本高昂。一枚鱼雷究竟有多贵呢?▼这是美国的MK-48型533毫米重型鱼雷,是美国名气最大的一款鱼雷。在90年代末,其价格在350万美元上下。同时期,同样闻名世界的战斧巡航导弹价格只要80多万美元。巡航导弹射程上千公里,可以准确打击敌方目标,是一款技术含量较高的武器。而鱼雷速度慢,射程也不远,技术含量较低。于是,在很多人心里,鱼雷和巡航导弹根本都不算一个档次的武器。但其实,鱼雷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比导弹低,甚至还更高,这也是鱼雷的价格比导弹还贵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就是技术了。要研制性能出色的鱼雷,技术难度比导弹还要大!其技术难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鱼雷制导,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

鱼雷制导:现代鱼雷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直航式鱼雷,只能跑直线。现代鱼雷也需要制导,也需要跟踪目标。但是鱼雷在水下航行,电磁波在水中无法远距离传播,所以寻常的制导手段无法用在鱼雷上。


所以鱼雷只能另辟蹊径。现代鱼雷的制导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主/被动声呐制导。这种制导方式和普通导弹的主动雷达制导方式相似,利用声呐追踪目标。第二种是线导,鱼雷发射后,后部有一根传输数据的导线,连接军舰。利用军舰上的探测设备跟踪敌方目标,然后鱼雷部门将数据传输给鱼雷,然后实现制导。第三种是尾流自导鱼雷,这种制导方式是追踪目标舰艇航行时,螺旋桨扰起的尾流。这三种方式看起来简单,但是其实技术难度非常大,能够掌控的也就是这9个国家了。

鱼雷控制系统:除了跟踪目标之外,,鱼雷还需要能够像导弹一样控制自己的运动姿态,朝着目标航行而去。首先鱼雷需要稳定自己的姿态,需要一套先进电子陀螺仪系统,保证鱼雷稳定航行。姿态改变则是使用和船舶一样的方向舵系统,控制鱼雷的方向和改变航行深度。这两套系统要协调合作,才能准确的控制鱼雷朝着目标航行而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套和飞机飞控系统类似的操纵系统了,能将两套系统联合起来的国家也只有这几个了。

鱼雷动力系统
:鱼雷在水下航行,使用的动力系统和潜艇,船舶类似。最早鱼雷使用压缩空气的发动机,航行速度慢,射程短。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热动力也钻入水下,被装备到了鱼雷上,鱼雷的射程和航速都得到了巨大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各国军方又提出了静音的要求,于是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电动鱼雷出现了。再后来,俄罗斯突破超空泡技术,鱼雷的速度得到巨幅提升。到今天,俄罗斯甚至将核反应堆和核弹头搬上了鱼雷,制成了洲际鱼雷“波塞冬”!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鱼雷作为一款成本高昂,技术难度极高的武器,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和经济能力出色的国家才有研制能力。放眼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发达国家不少,但是大多是经济出色而技术并不发达的富国。只有这9个国家,不仅经济水平高超,技术水平更是世界顶级,所以目前能够研制现代鱼雷的国家只有这9个也不足为奇。


赤焰哒哒哒


鱼雷虽是个“古董”级别武器,但在现代海战中,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别看航空母舰、大型巡洋舰、以及让人闻风丧胆的核潜艇,他们看似无敌,却最怕一样武器,那就是鱼雷。主要是大型鱼雷,光一颗1吨多重,是常有的事。这种大型鱼雷也是最难制造的!


大型鱼雷的制造难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导航问题,一个动力问题。由于鱼雷用于海战,用于深海。那么自然无法用卫GPS,也无法利用热度红外线来导航,海里红外辐射辐射范围很短;另外海底电磁波衰退的很快。

那要想利用大型鱼雷,进行精确式打击。该怎么办?


目前,国际主流利用声波制导,尽管精确性比不上卫星导航,但此技术已经非常高端。


那把鱼雷发射出去,又靠什么动力推动?


深海鱼雷自然没法像导弹一样,靠燃烧后面的助燃剂来推动,而且你得让自己的鱼雷发射出去,得让它有足够的速度,不然敌人的舰艇,早就逃之夭夭。让你追也不上。


要让这么一枚海里“大胖子”,跑得快,走得远。就得需要强大的动力,目前国际上通用电来推动,让大家伙灵活起来,装在鱼雷后方的蓄电池自然得足够强劲,而且还能抵御海水的腐蚀。

综合所述,能克服的这两大难题的,创造大型鱼雷的自然不会超过九个国家!


本草百晓生


海军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个兵种,世界一流海上强国的海军实力,要比普通中等国家的海军实力领先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在19世纪时期,一些海上强国就已经装备了万吨级别的巨舰,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大部分国家仍然不具备制造万吨战舰的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上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共有6个,而现在世界上能够建造航母的国家仍然不超过10个。



百年海军的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海军武器的发展周期相对缓慢,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比较慢,想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而海军武器的研制技术,一直都是制约小国发展海军的重要门槛。现代海军使用的大部分武器,都只有少量国家能够生产。这些武器装备的门槛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海上装备对于工业体系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海上武器技术不断更新,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跟得上技术革新的速度。


鱼雷从十九世纪中期就被发明,一直到现在仍然只有9个国家能够建造,能够制造鱼雷的国家,比能够制造核武器的国家还要少得多。能够制造鱼雷的国家比较少,主要是因为现代鱼雷的技术含量门槛过高,跟得上鱼雷技术革新的国家太少。现代海战打的就是科技,用一战时期的技术制造鱼雷,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都没有任何的技术问题。然而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鱼雷,根本没有能力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因此在鱼雷技术不断发展的时候,只有一些资金足够充足,技术积累较为丰富的国家能够跟得上技术的进步。而对于那些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国家来说,与其生产落后的老旧鱼雷,不如花钱去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新型鱼雷。特别是一些小国,生产鱼雷需要一连串的配套设施,而购买鱼雷只需要花钱即可。因此除了部分海上大国之外,大部分国家的鱼雷都是进口的,掌握鱼雷生产技术的国家也就少之又少。


军武小咖


二战时期的鱼雷,根本不能和现在的相比!目前来说,能够制造重型鱼雷的国家也就中,美,俄,英,法,德,意,日,瑞这几国了。但是可以制造出中型,轻型鱼雷的国家就比较多了。重型鱼雷的研发难点主要在“动力系统,导引头,耐压雷体”三点上,这也是制约很多国家无法迈入重型鱼雷研发行列的基本原因。

重型鱼雷的动力系统

要知道鱼雷的直径可不大,比较常见的有610毫米,533毫米,450毫米,324毫米。也就是说,要把动力系统做的足够小型化,才能塞进口径这么小的鱼雷里面。这里面涉及到发动机的小型化,高密度的燃料等等。现在重型鱼雷的射程在40千米—50千米之间,而且水下的阻力又大的很,没有高密度的燃料是无法保证其射程的。另外,发动机的小型化也是个问题,这都需要精密加工技术来支撑的。

重型鱼雷的导引头

没有了导引头,鱼雷也就是失去了跟踪目标的基础。鱼雷的导引头必须能够在海洋中精确的识别出目标的声纹,因为海洋里面会产生较多的声音。鱼雷的导引头如果区分不出目标和海洋背景噪音,那也没什么用处。此外,导引头还必须具备敌我识别能力,不能发射出去后,转个弯直冲自己的潜艇过来了。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对敌方潜艇,舰艇声纹的搜集,这也是美国核潜艇,侦察船,驱逐舰时不时来南海转一圈的原因。


重型鱼雷的耐压雷壳

鱼雷是在海洋中使用的武器,就必须要能够抵抗海水的强大压力,这就与制造鱼雷壳体的材料有关了。事实上,鱼雷壳体使用的材料和潜艇耐压艇壳所用的材料大同小异。都必须具备高强度,耐腐蚀性。只有这种钢材制造出来的雷壳,才可以满足鱼雷在海洋中使用的要求。

除此之外,就是鱼雷所用的对转螺旋桨了。其对转螺旋桨的制造流程包括了“冶金,铸造,钻,抛光”等百十道制造工艺,由此可知,对转螺旋桨的加工步骤是极其繁琐的。为了降低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噪音以及可能产生的偏航问题,还必须严格控制螺旋桨叶片的角度。所以说,没有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就连对转螺旋桨都制造不出来。



话说回来,鱼雷之所以用对转螺旋桨,就是为了抵消单螺旋桨旋转产生的反作用扭矩。如果使用单螺旋桨的话,产生的反作用扭矩就会造成鱼雷航线的不稳定。而两个螺旋桨对着转,就可以抵消每个产生的反作用扭矩了。


根据以上所述,就知道重型鱼雷的研发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因为其涉及到的技术太多了,这也是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制造的出来。(图片来自网络)


江山何沉


圆珠笔到现在也用烂了,到现在笔上的滚珠也没几个国家能做出来啊!


心魂1978


现在能造鱼雷的国家肯定包括二战时期会造鱼雷的那些国家,其实普通的鱼雷制造技术并不难,但是重型反舰鱼雷的制造技术难度很大,这个技术难度能有多大呢?也许你能出造弹道导弹、亦或者你能造核武器,但是你不一定能造出重型鱼雷。其实二战时期能造出重型鱼雷,国家也并不多,也还没到烂大街的程度,而且很多国家的鱼雷技术都不稳定,其中德国和美国的鱼雷引信就很坑爹,经常命中却不炸,为了解决鱼雷引信的问题,美国甚至都邀请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量科学家来研究。


得到了二战之后,各国对鱼雷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研发难度也越来越大,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二战时期的鱼雷都是直航式鱼雷,打出去就是一条直线,一旦对方机动躲避那基本就没了,而现代的鱼雷除了舰艇本身的主动被动被声纳系统引导以外,鱼雷本身也拥有主动搜寻系统,所以现代的鱼雷可以向导弹追踪战机一样可以改变航向主动搜寻敌方军舰的位置。所以无论是从前期研发、中期制造还是后期采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整体下来耗费的资金不是一个大国还真的用不起。



像印度虽然号称地区大国,但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科技研发印度都落后一大截,像普通的轻型直航式鱼雷会造,但是重型反舰鱼雷印度目前都没有掌握这个技术。像印度研发了并向周边小国卖了一些轻型直航式鱼雷,赚了几千万美金。但由于自己没有重型鱼雷的技术,所以花了两三亿美金向法国购买了一批重型鱼雷,用来装在之前向法国购买的潜艇上面,不然印度买回来的潜艇就是真的只是一把没有子弹的枪。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能造鱼雷和能造好鱼雷是两个事情,购买鱼雷和自己研制鱼雷哪个更划算也是一个大事情,此外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需要用到鱼雷这种武器,比如蒙古国需要鱼雷干嘛呢?这些事情弄明白了,就知道为什么现在能制造鱼雷的国家不多了。

不过现在鱼雷并不是只有九个国家能制造,能生产鱼雷的国家早就超过那九个国家了,随便举两个例子:印度不能制造嘛?伊朗不会制造嘛?其中印度鱼雷还对外出口了,购买国就是缅甸。




鱼雷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经诞生了,这么长的时间内,全球大部分国家研制出核武器都不成问题了,更别说小小的鱼雷,所以不是鱼雷的技术有多复杂,而是很多国家愿意不愿意制造的问题。相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果立项研制鱼雷,问题应该不大。


一些不制造鱼雷的国家不是不会制造鱼雷,而是不愿意制造鱼雷,对于它们来说,鱼雷的需求本来就不大,消耗也不大,每年就只是训练发射几枚,所以进口就可以了,自己研发成本还很高,不划算。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圆珠笔的笔头部分,可以制造的国家不多,但实际上不是不可以制造,而是成本问题,没有必要去研制。

此外鱼雷的作用也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鱼雷的射程是其最大的软肋,射程一般都在个位数公里,比如美国的MK48重型鱼雷,射程也只有8公里,这需要鱼雷的载体靠近目标才可以进行攻击,而现在海战都是超视距作战,鱼雷最好由潜艇发射,而潜艇的使用国也不多。



所以多种原因导致了能够制造鱼雷的国家不多,并不是因为技术有多难,而是因为是否有必要研制和成本等问题。


资讯所长


鱼雷说到底就是个无人潜艇,这玩意儿最大口径533毫米,也就是说在这你家煤气罐这么粗的尺寸里要搞定动力、导航、通信,还要塞一堆炸药进去,要跑得快、追的上、打的狠,还要不漏水。难不难自己想吧


老古董66009350


鱼雷作为深海利器,其本身的研究难度并不比导弹差多少。可以说两者制造水平相当接近。而开发一整套鱼雷作战系统,则要比大部分反舰导弹困难得多。 首先鱼雷的动力系统就是一个大难题,如今鱼雷的动力系统主要分为热动力、电动系统两种。热动力系统具有推进快、射程远等优点,电动力则由于噪声小、隐蔽性高等特点。但常规潜艇往往拥有几千吨的排水量,而重型鱼雷只有几米长,1吨多的重量,要在里面实现同等技术,这样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从世界上第一枚鱼雷“白头鱼雷”服役以来,鱼雷已经在水面舰艇上服役了上百个春秋。从最早的压缩空气动力鱼雷、火药燃气动力鱼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燃机鱼雷,再到现代的先进线导、自导鱼雷,鱼雷的技术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都具备独立研发鱼雷的能力。而在这一期间内,鱼雷也大多是不具备制导能力的直航鱼雷,其设计主要包含动力源、推进器和战雷头,基本结构已经接近于现代鱼雷。其制造难度主要体现在机械精密加工上,比如对高压缩燃料罐的密封、战雷头全向引信设计等。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国和美国都推出了自己的声学鱼雷。美国Mk.24型声学的鱼雷,与直航鱼雷的主要不同体现在引导过程上。通过战雷头上的声学部件,可以分辨出最近、最大的螺旋桨音音源,从而跟踪、撞击而实现对海军舰艇的杀伤。在这一时间内,鱼雷的技术含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不仅要求极端精密的高精度加工能力,也要求相当优秀的电子原件生产、开发能力,才能制造出声学鱼雷。一般来说,独立的火控雷达和导弹本身就能组成简单的反舰导弹系统,而潜艇的鱼雷则需要声纳、数据处理、专用鱼雷发射管甚至潜艇特殊的CIC控制台,才能实现准确的命中。单从制造一枚鱼雷或者导弹来说,两者难度相差不大,而为两者分别开发一套体系,难度则有着天壤之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