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從未領兵打仗,卻立有大功的特殊將軍?

芳緋文學


林彪元帥眼界頗高,很少有人得到他的讚許,但他曾當眾說過:蘇靜能當十萬雄兵。


聶榮臻元帥也在回憶錄中這樣評價蘇靜:“紅軍過草地,蘇靜同志在前面開路是有大功的”。

蘇靜是福建海澄(今龍海市)鎮人,長征途中,蘇靜為中央紅軍繪製的路線圖達數百張之多,現在仍有數張完好無損地保存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蘇靜自幼飽讀詩書,博聞強記,是林彪手下的首席智囊,小諸葛。1938年,八路軍115師進駐晉西孝義地區,國民黨方面派了一個高參到115師進行“聯絡”事宜。

很快八路軍一個師部譯電員被策反,把八路軍的密碼本也交了出去,蘇靜毫不客氣的索要回密碼本,不動聲色的處決了變節分子,並假裝無意間透露些八路軍的“情報”,晚上高參把蒐集的情報發回重慶,假裝睡覺的蘇靜在被窩裡手寫心記,很快破譯了國民黨軍隊的密碼。


在後來的戰爭中,無論是日本人的,還是國軍的,新密碼本使用三天以上,就全被蘇靜破譯了。

在平津戰役時,蘇靜是唯一秘密進入北平的解放軍代表,表現的不卑不亢,滴水不漏,在《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上籤上了大名。

遼瀋戰役時,蘇靜在深入前沿時發現,2縱5師在攻打義縣時採取了坑道近迫作業的攻城方法,部隊傷亡很小。蘇靜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這個方法可以在所有攻城部隊中推廣。


10月5日,蘇靜接連兩次就同一個問題向林彪面呈《以坑道近迫作業攻佔錦州的建議》。林彪聽後極為興奮,攻城思路一下子就出來了。

1955年,蘇靜被授予中將軍銜。

老將軍心底無私天地寬,一向寡言少語的他反而在批判林彪的大會上索性高聲喊道:“我與林彪的關係最密切!”外柔內剛的正直秉性躍然紙上。


花近高樓1


1955年,新中國為在革命戰爭中做出巨大貢獻的將軍們授銜,其中有一位上將立過大功,但並沒有上過戰場領過兵。


有人說來自於解放軍總部的三位上將趙爾陸、楊至成、李克農都沒有領過兵,其實不然。

趙爾陸上將自1927年跟隨部隊參加南昌起義以來,在紅軍時期確實是從事軍需工作。但抗日戰爭爆發後,趙爾陸就開始領兵打仗。

1937年底,趙爾陸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第2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然後率領一批八路軍骨幹,創立了晉東北抗日遊擊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趙爾陸先後擔任過晉察冀軍區參謀長、華北軍區參謀長、華中軍區第二參謀長。解放後還參與指揮了海南戰役,之後才調離部隊加入了國防建設工作。


楊至成上將也參加過一線戰鬥。他於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5期,同年加入了革命組織。

後來成為了紅軍的一名連長,參加過南昌起義、湘南起義等,不幸的是,他在之後的“反圍剿”戰鬥中腹部中槍,此後就走上人民軍隊後勤保障的工作崗位。

而李克農將軍自1927年參加革命工作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從事隱蔽戰線工作。他剛加入組織,第一份任務就是打入蕪湖青幫。

一年後到了上海中央宣傳部工作,1929年底在錢壯飛的幫助下,李克農和胡底一起打入國民黨軍調科特務機構。

當時他們三人被稱為“龍潭三傑”,為黨中央提供了大量有巨大價值的情報,周總理曾經說他們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歷史。


1932年,李克農到達中央蘇區,隨後和周總理一起建立了國家政治保衛局,讓不少革命同志重新被組織認可。

到達陝北後,中共中央成立了聯絡局,李克農擔任局長,從那之後他開始全面負責人民軍隊的隱蔽戰線上的工作。

在李克農的領導下,我軍隱蔽戰線上的工作成績斐然,每當關鍵時刻都能為黨中央提供決策性情報。

正是這些有價值的情報,我軍才對敵軍軍事行動一清二清,從而取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

李克農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他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建立了特殊的功勳,也因此成為一名52名上將中唯一一個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的將軍。



花木童說史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懷仁堂裡面,一場特殊的會議舉行。因為這場會議是對有功的開國將領授銜。其中,朱德、彭德懷等十人獲得元帥軍銜,粟裕、陳賡等人被授予大將軍銜。在授銜時,有個特殊的情況:本來要授予毛澤東大元帥軍銜,由於他本人的婉拒,故此軍銜空缺。更為特殊的是,在眾多的元帥將軍中,有一個人十分特別,他從未領兵打仗,未上過戰場,卻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此人是誰?又為何沒打過仗,卻能得到上將軍銜呢?一切要從他的特殊工作說起。

他的名字叫做李克農。與其他將領馬上定乾坤、威風凜凜,令對手聞風喪膽不同,他所作的是幕後的工作,更多的是“隱”。這個“隱”也不好做,需要過人的智慧、膽識和冷靜的頭腦,一不小心還有可能喪命。這個幕後工作就是特工。

李克農1899年出生於安徽蕪湖。辛亥革命以後,受新思潮的影響,參加過一系列具有進步意義的活動,並與1926年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加入共產黨之後的他馬上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地下情報工作能力。

1927年,蔣介石在發動了政變之後,各地也開始反共產黨。4月18日,國民黨右派在蕪湖策劃反革命事變,李克農知道之後馬上採取措施,送出情報,最終使中共在蕪湖的人員和組織得以隱蔽。這次行動也是他送出的第一份情報。

1927年為保衛黨的安全,於11月在上海組建中央特科,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在他的直接領導下,特科的工作卓有成效。李克農、胡底和錢壯飛打入了國民黨內部,三人也被稱為“龍潭三傑”。

此後李克農的工作也是不斷和情報打交道,並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好戲。他常年做情報工作,對人物的心理、性格有著非常好的把控,其演技絕對稱得上是影帝了。

1930年,李克農護送劉伯承去武漢。面對國民黨的重重把控,李克農絲毫不慌張,併成功將劉伯承送往了武漢。故事是這樣的:李克農特意安排劉伯承坐在一輛壞車上,並故意擋在路中修車。這惹惱了一位軍官。李克農見此,和他攀談起來。李克農瞭解到這位軍官要押送一名犯人,於是假借徐恩曾的名義,說自己就是上頭派下來押解犯人的,並表示會向上頭講這位軍官的功勞。這位軍官聽了之後,馬上答應了。緊接著,李克農又說自己有位親戚要去武漢,問這位軍官能否幫忙護送。這位軍官答應說沒有問題。於是,劉伯承就這樣坐上了車,一路暢通無阻地安全到達武漢。

在李克農的情報生涯中,最為人稱頌的則是在顧順章叛變以後送出情報,黨中央馬上轉移的故事了。1931年4月25日深夜,李克農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開門之後,他收到了一封密信,一開便發現大事不好。原來顧順章叛變了,並準備將地方和中央以及共產國際在上海的組織和領導的住處報告給國民黨,以作為投誠的見面禮。

李克農決定馬上找陳賡。恰好這時候不是與陳賡接頭的日子,可是情況十萬火急,怎麼辦呢?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找江蘇省委。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陳賡。找到陳賡之後,馬上又見了周恩來。周恩來立即採取措施,切斷了顧順章的關係網,並將聯絡暗號和方法作廢。之後,馬上開始轉移。

27日早,國民黨特務果然到了上海,但卻撲了個空,早已人去樓空。樓裡只剩下冒著青煙的剛剛燒完的文件,和尚未拆除的天線。周恩來和陳賡分別辦成女人和老人從特務眼底下逃走了,時間只差了5分鐘。

此後,李克農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情報保衛工作等發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朝鮮戰爭期間,還曾作為中方代表參與了談判。1962年,李克農病逝,傳言說美國還為此放了三天假。

儘管李克農一生未參與過直接的硝煙瀰漫的戰爭,但作為“寂靜的戰場”的戰士,他的功績同樣不容忽視,他也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略懂歷史


前面很多人都提到了葉帥,說葉帥從未領兵打仗,但卻立有大功,所以成了開國元帥。其實這是個誤會。

葉帥早年也是粵軍名將,在廣東革命政府時期曾經率領部隊鎮壓反動商團叛亂,維護了革命大本營的安全。到北伐時,他地位也已經比較高了,並在寧漢分立時期受到第四軍張發奎的特殊信任,擔任第四軍參謀長,併兼任第四軍軍官教育團團長,為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都立了大功的,都是很重要的領導者。

徐帥回憶錄曾說,廣州起義時他奉命負責訓練一隊民兵,原來規定的任務是在起義發動之後佔領公安局,起義失敗後,局面很混亂,他不知道怎麼辦,跑回到指揮部去找組織,當時指揮部的領導人員都已撤離,他看到桌子上放了一堆銀元,就抓了兩把,塞在口袋裡,後來找到組織就又上繳了。

徐帥並說,他後來和葉帥聊起這件事,葉帥說,他當時就在指揮部,但是他們在亂了之後就直接撤離了,徐帥還知道抓兩把銀元帶走,他們就什麼也沒管,就直接撤離走了。葉帥並誇獎徐帥說,你比我們幾個聰明。

到紅軍時期,一直是劉帥擔任紅軍總參謀長,但在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因為劉帥反對博古、李德那一套死打硬拼的打法,被調離了一方面軍參謀長工作崗位,接替他的就是葉帥,代理紅一方面軍參謀長。一直到遵義會議毛主席復出之後,才又進行了調整,劉帥重新擔任一方面軍參謀長,葉帥離任。

抗戰開始後,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當時發表的八路軍指揮機關的人員就是,第十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參謀長葉帥,副參謀長左權。但紅軍上前線的時候,葉帥奉命跟隨周先後到西安、武漢和重慶去做統戰工作,所以始終未到崗,而由副參謀長左權擔任參謀長。後來八路軍指揮機關改組,前方指揮部彭總為總指揮,左權為參謀長,但整個八路軍的參謀長名義上仍然是葉帥。

抗戰結束後、解放戰爭開始前,葉帥為軍調小組中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主要談判代表,在重慶、北平等地極力奔走、斡旋,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解放戰爭開始後,解放軍發表的指揮機關人員構成中,總司令為朱老總,彭總為副總司令,總參謀長也還是葉帥。當時葉帥仍然在南方局工作,所以並未實際到職,但名義上他始終都是解放軍的總參謀長。1947年和談破裂之後,他返回中央,就確實是在解放軍統帥部擔任參謀長工作了,是貨真價實的。

北平解放後,葉帥奉命擔任北平軍管會主任,指揮部隊保障中央入駐北平的安全,入城儀式等都是他和聶帥負責操辦的。四野南下時,他奉命去四野擔任副司令員,並且是排名第一的副司令員,參與瞭解放中南的戰役。後來林總奉命入京,也是葉帥接替林總,擔任中南軍區司令員,併兼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主任。四野的一幫驕兵悍將,葉帥也是鎮得住的。

他自從南昌起義之後,就一直地位很高,而且經常奉命做統戰工作,這是因為他在國軍中本身知名度也很高,所以做統戰工作比較方便一些。尤其是長期擔任我軍統帥部的參謀長工作,所以毛主席稱他為葉參座。解放後的事就不多說了,但葉帥才兼文武,舊體詩也是寫得很好的,所以並不甘心於只做軍隊的工作,曾在一些舊體詩中流露過這種意思。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以獨當方面的標準來看的話,在開國元帥這個層級來看,確實也只有葉帥沒有這樣的經歷,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但他的資歷擺在那裡,又多次在重要關頭髮揮過重要作用,給個元帥是理所應當的事。


蕭武


在我軍的開國上將中素有“三楊開泰”之說,分別是指楊得志、楊勇、楊成武,都當過兵團司令都立下了赫赫戰功,坊間也有“三楊不倒,江山永葆”之說,而還有一位姓“楊”的將軍,井岡山時期受傷後不再參與一線作戰、卻是立有大功的特殊將軍,那就是被毛主席稱之為“紅軍大管家”、有解放軍“後勤之父”之稱的楊至成上將。

楊至成1927年畢業於黃埔軍校五期,正值兩黨合作破裂之際,楊至成參加了革命鬥爭,同年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1928年初參加了湘南起義後跟隨朱德上了井岡山與毛主席回合,同年參加了井岡山保衛戰而身負重傷,在養傷之間楊至成被毛主席任命為了井岡山留守住主任,從此離開了一線作戰,幹上了軍需後勤保障工作。

由於井岡山上傷病人員眾多,醫療設施極為簡陋而且嚴重缺乏藥品,楊至成被任命留守住主任後,為了挽救傷員的生命,楊至成和醫療工作人員想盡各種辦法為井岡山籌到了一筆醫療經費,並帶回了一批急需藥品,大大改善了井岡山的醫療條件。

1929年紅四軍經過整編後,楊至成任副官長,將部隊統一的軍裝作為了第一件大事,楊至成根據繳獲敵人的軍裝創辦了一個臨時紅軍服裝廠,並親自走訪各地以購買優質布料,經過日以繼夜的工作,四千多套軍裝發到了全軍手中,這也是紅四軍成立以來首次統一了軍裝,楊至成等後勤工作人員功不可沒。

1930年楊至成被任命為了政治學校校務部長和供給部部長,著手建立紅軍後勤保障和通訊聯絡等工作,紅軍的第一天郵政通道“赤色郵政”就是楊至成參與建設的,並創辦了紅軍第一所後勤學校。由於出色的後勤保障工作,1933年楊至成被軍事委員會任命為總供給部部長兼政委,統管全軍的彈藥、武器、財務、糧食、衣物、藥品等生產與籌備工作,並得到了毛主席的全力支持,為日後的紅軍長征和東征後勤保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紅軍大管家”。

抗戰爆發不久後,楊至成被派往蘇聯伏龍芝軍事院校特別班學習,並深入研究了蘇聯的後勤保障工作制度等,1946年回國後直接派往東北,任民主聯軍(林彪四野)總後勤政治委員。由於聯軍挺進東北時輕裝上陣,嚴重缺乏後勤補給可謂沒槍沒彈沒衣,聯軍總司令林彪非常欣賞楊至成的工作能力,把建立東北民主聯軍後勤工作任務交給了楊至成,主要負責抓緊軍需服裝、藥品等工作,並參與建立起了不少軍需企業,後來的四野也成為了眾多野戰軍中軍裝最好的部隊。

1948年楊至成任林彪東北野戰軍軍需部長,結合長期的後勤工作經驗和學習蘇聯後勤工作建設經驗,開始大力組織與擴建大批軍工企業、醫療設施、物資倉庫等,為日後的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勤戰略物資保障。打仗打的是後勤,如果後勤沒跟上戰爭消耗的速度,戰爭很難順利進行下去,後勤的效率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戰場上的主動權。楊至成高效的後勤工作能力為遼瀋、平津戰役的順利進行立下了不巧功勳。

1949年楊至成跟隨林彪的四野南下後,任華中和中南軍需部長等職,將解放軍的後勤保障邁向了現代化建設,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巧功勳,也為後來的半島戰爭物資保障奠定了基礎。新中成立後,楊至成根據自己的長期後勤工作經驗創辦了我軍第一部軍事後勤教材,為部隊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後勤人才,楊至成長期的後勤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充分肯定,不愧為解放軍“後勤之父”。


賽門之略


從未領兵打仗,卻立有大功的特殊將軍有很多,大家都說了一些比較出名的,我說一位大家不太瞭解的吧!

我今天講的這一位就是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的王諍將軍。

王諍,原名為吳人鑑,1928年考入南京軍事交通技術學校,學習無線電通信技術。畢業之後被調至第十八師張輝瓚部任中尉報務員,第一次反圍剿之後,王諍被紅軍俘虜,經過教育之後加入了紅軍。王諍這個名字就是毛主席給改的,1934年王諍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戰爭中除了需要能征善戰的將軍,還需要情報的來源和處理。

1931年紅一方面軍組建了無線電隊,王諍任大隊長。王諍加入紅軍後,他的無線電隊成為了紅軍的千里眼、順風耳。在幾次反圍剿的鬥爭中,王諍的無線電總是能截獲和破譯國民黨軍的重要情報。除此之外,王諍還獲取了張果濤另立中央的消息。王諍立刻將此此消息報告給了毛主席,毛主席對王諍說:“王諍同志,這就好!非常之好喲!你為黨中央、為工農紅軍又立下大功,歷史將永遠銘記你的功績!”

1955年王諍同志被授予中將軍銜,並獲得了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八一勳章。王諍將軍從未上前線作戰,但是王諍將軍的貢獻和上將李克農一樣並不低於在前線拼殺的將軍。“王諍同志是有功的,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作的開山鼻祖。”


歷史軍魂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5年給為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革命家授銜,授予10人元帥軍銜,10人大將軍銜,55人上將軍銜,175人中將軍銜,802人少將軍銜,其中有兩位特殊的將軍,他們貴為將軍,但是從未帶領一兵一卒打仗,但是分別被授予上將和中將軍銜,他們就是李克農上將與王諍中將。

李克農

李克農1899年9月15日出生於安徽蕪湖市,1917年在北京《通俗週刊》工作,後因為張勳復辟,被迫回蕪湖,第二年娶趙瑛為妻,1919年6月因寫文反對安徽督軍提出的新稅,被控告入獄,7天后因群眾團體請願和抗議被釋放。

1926年經錢杏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3月奉命打入蕪湖青幫,4月18日李克農事先獲知蕪湖國民黨策劃反革命事變,使中共蕪湖骨幹得以隱蔽。11月在蕪湖民生中學成立濟難會,1928年被當地公安局搜捕,李克農逃往上海,省長陳調元下令通緝,李克農隨後逃往南京,在下關火車站北發現,辛虧王振武營救才得以逃脫。

1929年12月打入國民黨上海無線電管理局,1930年被調入中央特科工作,1931年顧順章叛變,敵人企圖把我黨在上海的機關一網打盡,李克農在千鈞一髮之際將情報送出,減少了黨的損失。

1931年8月奉命撤出上海,奔赴江西蘇區工作,在江西蘇區他負責審查反革命嫌疑犯問題,糾正了一大批所謂AB團、改組派等案件,讓一大批受冤枉的同志得以反正。隨後被任命為國家政治局局長,長征途中負責對沿途地面偵查。

1937年2月前往上海,進行國共合作的工作,8月29日在南京成立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在南京的4個月時間完成了很多繁重的任務,協助周恩來等人救出了許多被國民黨關押的進步人士和中共黨員,隨後到重慶八路軍辦事處。

1941年回延安擔任中央社會部副部長,中央情報部副部長。全國解放後主管情報部門,1951年曾參加朝鮮談判,1954年出席日內瓦會議,1955年7月任中央調查部部長,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1962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

王諍

王諍1909年5月16日出生江蘇武進縣,1928年考入黃埔六期通信科,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任紅一方面軍總部無線電隊隊長,之後任一方面軍司令部主任,193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參加長征。

1937年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三局局長,同時在1940年1月至1945年8月兼任第三局政治委員。1938年3月至1941年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軍事工業局副局長兼通信學校政治委員,1947年擔任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委員。

1949年5月起任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總會委員,兼中共中央軍委電信總局局長,1950年任通信部部長,10月兼任國家電信工業局局長。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8年8月13日在北京逝世。

如有錯誤,望斧正。


司馬長史


在民國曆史上,有這樣一位奇人。他並非如孫中山、袁世凱出名,但是民國的每個名人都對他非常尊敬。他很早就預測到中日必有一戰,他從沒打過一場仗卻被蔣介石封為上將,他就是蔣百里。

蔣百里

蔣百里,1882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蔣百里13歲時父親亡故,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當時有位老秀才看蔣百里聰慧過人,於是免費教他讀書,16歲那年,蔣百里考中了秀才。19歲時,蔣百里東渡日本考上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據陶菊隱的《蔣百里傳》記載,蔣百里1905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在所有日本學生的面前拿走了天皇御賜的佩刀。

青年蔣百里

1912年底,29歲的蔣百里就已經官至少將,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這所學校也是中國第一所正規陸軍學校。蔣百里向全體學生承諾一定要把他們訓練成最優秀的軍官,不然就“自裁以謝天下”。蔣百里說到做到,1913年,因為沒有爭取到經費,他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對著自己的胸膛開槍,幸好身邊的勤務兵眼疾手快拉了一把,才沒有傷及性命。

蔣百里自殺的事情震驚全國,袁世凱將其送到日本最好的醫院治療。在日本的醫院裡,蔣百里與照顧他的護士互生好感,最後結為夫妻。而蔣百里其實是有原配夫人的,這位夫人叫查品珍,她有個侄子叫查良鏞,也就是金庸。

金庸

蔣百里和日本妻子的三女兒叫蔣英,蔣百里有個同窗好友叫錢均甫,後來蔣英嫁給了錢家的獨子也就是後來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

1937年初,蔣百里把自己多年留學和思考的東西,集結成冊,編成了一本書,也就是著名的《國防論》。在這本書裡,蔣百里詳細介紹了當時最先進的西方軍事,又結合中國國情,給出了國防建設的建議和意見。

蔣百里很有可能是中國最早預測到中日必有一戰並提出持久戰的人,對日本的戰略,他非常精闢地總結了三點:

一、中國不怕日本鯨吞,但怕對方蠶食。所以對日本不能節節敗退,要主動實行全面抗戰,不能讓日本存在後方,要讓其無暇消化佔領區。

這一點,後來共產黨的部隊做到了。

二、主動攻擊在上海的日軍,迫使日軍不再從北往南打,而是從上海開始,溯長江而上,從東往西打,從而中國可以利用沿江的山地和湖沼,消解日軍在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

蔣介石1937年發動的淞滬會戰正是這樣做的,結果真的改變了日本的進攻路線。

三、以空間換時間,打持久戰。將日軍拖入中國地理第二稜線,即湖南、四川的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時間拖得越久,離勝利越近。

這一點,國民黨軍隊後來也照做了。從後來抗日戰爭發展的態勢來看,蔣百里的判斷簡直可謂神預言,蔣百里後來也成為了蔣介石身邊的高級參謀。

蔣百里

1938年,蔣介石把陸軍大學校長之職交付給蔣百里。可惜,一個月後蔣百里便與世長辭,享年56歲,蔣介石追封他為陸軍上將,他也是唯一一個未曾打過一場仗的上將。


尋古問今


有哪些從未領兵打仗,卻立有大功的特殊將軍?

想必在很多人的心裡,都有著同樣一個認知感,認為那些被封為大將軍的人,都一定是上過戰場,是殺過不少敵人的人。但實際上,在我們國家,還就有幾位特殊的將軍,他們並未真正的上陣殺過敵,但是卻立下了大功,並且被封為了將軍。就比如下面這幾位。



第一位,李克農,他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將的軍銜。這位大將是在1899年出生,1926年入黨。他之所以能獲得上將的稱號,憑藉的是搞情報立下的大功。當年顧順章叛變之時,李克農在收到消息後,立刻就通知了中央,讓他們能夠及時的轉移,從而才使得中央機關獲救了。之後他又轉到了蘇區工作,依然搞著地下情報。就連美軍對於這位大將都覺得有點招架不住,當年他去世之時,美國還專門為此放了三天假,以此來表示慶祝。



第二位,李貞,她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李貞是一名女子,她這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性。她出生在貧苦家庭,從小就被家裡人送出去當別人家的童養媳。童養媳的日子可一點都不好,她在婆家受到了欺壓,走投無路的時候,決定走上革命的道路。她後來嫁給了自己的同志,但是她的丈夫在黨爭的內鬥中受挫,意志開始消滅。兩人觀念不同之後,便越走越遠,最後徹底分開。李貞一心想著革命,最後以部隊為家,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部隊。她就是當時新中國解放時期無數婦女們的榜樣,她也是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1位女將軍。



第三位,楊志成,他在1955年被封為了開國上將。這位將軍是一位單親家庭的孩子,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失去了父親,是被母親一個人撫養長大。長大後的他是一個孝子,因為一心想要讓母親過上好日子,經過努力之後,就考進了黃埔軍校,後來,他又加入到了共產黨。其實楊志成上過戰場,不過那是他很小時候的事情。他加入革命之後,因為受過傷,所以只能幹著後勤的工作。但是他的後勤管理的很好,那時候部隊裡吃不上飯,他就想方設法的去找食物,儘量讓大家都吃飽。所以說,他的後勤工作好了,才使得這麼多將士能夠在戰場拼殺。故而,他最後是被封為了將軍。

從上面這三位將軍的故事我們就能明白,其實有的時候,並不一定要拼搏在一線才是一位好的將領。他們只要能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出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那麼他們就是一位厲害的將軍。


紫禁公子


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 這是領袖對葉劍英元帥的中肯評價。

葉劍英,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北伐鐵軍“第四軍”參謀長,曾經被廣州革命政府授予中將軍銜,在國共兩黨軍中資歷非常深厚。1927年入黨,1928年赴蘇聯學習,1931年回到江西中央蘇區。



儘管領導過廣州起義,實際上自紅軍時代起,葉帥從未領兵打仗,而是一直擔任參謀長的職務,黨內稱為“葉參座”。歷任中革軍委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總參謀長(江西時期)、西北軍委會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參謀長(陝北時期)、長征時期前敵指揮部參謀長、第八路軍參謀長、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抗日時期),中央軍委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建國初期)。

葉帥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老一輩軍事家。



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前,時任“武漢國民政府主席”的汪精衛和“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發覺葉挺和賀龍所部有起義傾向,陰謀以開會為名,試圖騙兩位將軍上廬山扣押以解除兵權,秘密黨員葉劍英及時向葉、賀兩位將軍通報險情,賀龍第20軍和葉挺的第11軍24師等部隊迅速開往南昌,保證了南昌起義的順利舉行;南昌起義爆發後,葉劍英又勸阻了張發奎部隊對起義軍的追擊。

長征期間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張國燾陰謀分裂紅軍,又是葉帥及時通報,從而使中革軍委脫離險境,單獨率領紅1和紅3軍團北上,創建陝北革命根據地。

解放以後就不贅述了,居功闕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