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魔力侠曹操


冷兵器时代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是如何实施并成功做到的?

历史上,让人细思极恐的一个事件,莫过于此。

那是两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武器大多以青铜为主,铁器次之,杀人凶器多以长戈、长矛、剑、弓箭为主,杀人的手段只有刺、砍、劈、射。

在当时杀死一个敌人并非那么容易,所以商鞅变法中,秦法最初规定,斩首一个甲士首级,便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最高为二十级。

要知道,那是个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年代,没有机枪,没有炸弹,没有大炮,更没有毒气、细菌弹这种灭绝人性的武器,更不可能像在广岛、长崎那样仍两个原子弹来结束战争。

在这样的条件下,杀死四十万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他们手无寸铁,坐以待毙。

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有句话,“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打散了,就算是五万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是的,哪怕是四十万头猪,秦军杀几天也杀不完。

更何况,秦军并没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一不小心会引起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再者降卒都是活人,不是尸体,不会一动不动地让你活埋。

坑杀四十万人,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仔细谋划,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战国策》简单记载,白起先欺骗赵军,要放他们归国,让他们彻底放下了戒备。然后,白起把降卒分成多个小队,一天只提供一顿饭食,消耗其体力。

某天夜里,一群脸上蒙着黑布的人,对手无寸铁的赵军展开了通宵达旦的屠杀,惨叫声不绝于耳,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漂起了盾牌。

数不清耗费了多少羽箭,刺断了多少长戈,砍钝了多少长剑,也数不清累倒了多少秦军,也不知道流血染红了多少土地,他们用冷兵器,杀了四十万人。

据说,事后埋葬尸体用了十天时间。后来,秦军清扫战场,头颅太多,堆积成台,称为“白起台”。

史书上没有对“杀降”有任何详细描写,大都简单用了两个字“坑杀”,不是史学家们不写,而是没法写。因为没有一个词汇能形容其惨烈,没有一种语言能描述其恐怖。如果写出来,这种恐怖反而变淡了。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冷兵器时代罕见的惨烈战争,后人评价: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赵国成年男子,家家出殡,户户举丧,从此国力大损,一蹶不振。

一千多年后,唐玄宗路过高平,仍然看到头颅似山,于是命官员修骷髅庙,来祭祀赵卒先灵。

一直到了1995年,山西高平还发现了一处长平之战的尸骨坑,据研究推断,秦军杀死赵卒后,利用天然沟壑,掩埋了他们。

直到现在,高平有一道菜,红油烧豆腐。据说,红油是白起的血,豆腐是白起的脑浆,这道菜,也叫“白起豆腐”。

《史记》记载,白起一生指挥过大小70多战,歼灭或屠杀六国士卒97万(无数字记载的未统计),长平之战占了近一半。

依靠冷兵器,屠杀长平四十万降卒,细思极恐,不敢想象。


平凡人读史记


细思恐极,要害在细思二字,因为不细思,这个事就很平常,最多当一件奇闻来看待。我说一件事,大家不妨细思一下。


这个事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年代不久,也就是几十年前的事,而且是个真事,登在了当时的报纸上。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农家,因为不甚,把一瓶子农药洒在了家里的面口袋上。舍不得扔,把沾着农药的那一层面粉掸掉。剩下的面留着。

有一天,蒸了一锅馒头,一家人全都进了医院,男人饭量大,吃的多,当时就死了。

出院之后,悲伤过去,农妇就想,馒头用的面多,所以中毒,如果用来包饺子,想来应该问题不大,全家人吃了这顿饺子之后,又进了医院,这回,女儿又死了。

出院之后,农妇再也不敢吃这面粉了,就把它拿去喂牛,结果我不说你也知道,牛又死了。

这事乍看,不过以愚昧村妇。但是细思,能想的就多了。


丈夫,女儿,牛,相继而死。这农妇却安然无恙,原因为何?馒头,饺子她想必是也吃的。但是丈夫女儿都是最亲的人,必不至于加害之。就算对人有仇,牛却不必死。但的确又是只有妇人活下来了。此其一。


就算你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你读了这个故事,也应该知道,改革之前,人的生活是不怎么样的,不然也不会对一袋面如此在乎,放在今日,这样的事大概率不会发生。然后你细思,若是没有这三十年的发展。你生活会是啥样?保不齐下次遇到这样的事,你们家也不一定舍得扔。此其二。


丈夫死了,女儿死了,都没有挽救了牛的性命,可见人从事情中吸取教训有多难,而想当然又是多么的容易。如今虽然生活好了,但是一些要命的习惯并没有跟随而去,细想也怕,此其三。


暖历史


齐白石的死因?大家都知道,齐白石喜欢画画,还是个大艺术家,但他感情生活更传奇,其实就是个色鬼。57岁纳妾18岁的胡宝珠,他83岁时胡宝珠难产而死。85岁要续弦,92岁仍喜欢看漂亮美眉,93岁吵着要结婚,对普通人来说是伤风败俗,老不正经,但别人会画画呀,所以这叫雅兴,甚至成为一桩美谈。




家人给他介绍44岁女人,他说“太老了”不要,后来给他介绍了个22岁女演员,老先生很高兴,准备筹办婚礼,却突然去世,因此他的死是因为寿元到了,还是乐极生悲激动而去。


小蓼叶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回答!

人性到底有多么丑陋?一个男人和12个女人被困荒岛所发生的真实故事

试想一下这么一种场景:你是一名健康的男性,不幸的是你被困在荒岛上面,而幸运的是和你一起被困在荒岛上面的还有12个美丽的女人!没错,只有你一个男人和12个女人!估计很多男人曾经梦想过这种生活,但是现实中还真的有人遇到过这种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很多的国家都卷入其中,但是还是有一些国家是中立国,不参与战争的,比如说瑞士。因此,很多讨厌战争的人都会往瑞士跑!我们的主人公,美国人康纳也是如此。这哥们先是把自己的家人送到瑞士,然后自己把财产啥的都处理好后,再坐飞机前往瑞士,可是,没想到飞机遇到了大气流,出了事故。

飞机在降落一个小岛的过程中失败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到最后,只有康纳和12个女人活了下来,其他的全死了。康纳虽然活了下来,但是还是受了重伤,其他12个女人因此细心照料他,希望在他的帮助下能够早日离开这个荒岛!

康纳刚开始的时候表现的还不错,带领他们盖房子,捉鱼啥的,同时等待救援!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康纳开始发生了转变!他内心就想:我是岛上唯一的正常男人,这些女人都要依靠我吃饭,为什么我就不能有更多的特权呢?于是,他便开始对这些女人打起了注意。

他看中了这12个女人中最漂亮的一个,并且向她求了婚。当然,这个女人也同意。但是,人总是无比贪婪的,特别是当你拥有着非常大的权利的时候。康纳就是如此,在这个岛上他就像一个皇帝一样,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一个女人,他怎么能满足呢?他要让所有的女人都是他的。

这12个女人中,当然有些不听从他的命令的,因为他们有的并不喜欢康纳,有的还有老公,还期望着回家和老公团圆呢!康纳专门建造了一座“监狱”,对于不服从他的女人,他就把她关进“监狱”里面,经常使用暴力。同时,康纳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对这些女人拳打脚踢啥的,动不动就发脾气!有的女人识时务,知道违抗这货没有好下场,也只能默默忍受!

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来了一艘商船,康纳和这12个女人便搭着商船回到了美国。这些女人一回到美国,便向法院起诉康纳,指控他侵犯妇女,同时暴力殴打她们。康纳因此被判10年!

不幸与幸运同在,“永不沉没的女士”

俗话说的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但是,历史上面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仅躲得过初一,而且躲过了十五,甚至于躲过了三十!她的名字就叫做维奥莱特·杰索普。

1910年,杰索普成功应聘为豪华游轮奥林匹克好的侍女。穷苦人出身的她非常的兴奋,激动得晚上都没睡着觉!可是,这艘豪华邮轮第一次出海,便追了霍克号的尾!不过,问题不大,并没有人死,只是有人受伤!

不久之后,杰索普便被调到另一艘著名邮轮上面,没错,便是泰坦尼克号!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便是撞上了冰川,死伤过半!幸运的是,杰索普又是安然无恙!

2年后,一战爆发。杰索普成为了英国护士,她在不列颠尼克号上面工作,帮助运输英国的伤兵。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幸被德国潜艇给攻击了,被水雷击中。她很幸运地成功逃离!

三次事故,一点事情都没有,只能说好嗨哟,但是也太不幸了,总是碰到不好的事情


徐聊


历史上,有些事,恐不恐怖不知道,让人乍舌还是算的:

1,王莽的头盖骨居然被后世帝王收藏了快300年了,从东汉一直到晋惠帝时。

公元23年,绿林军杀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被商人杜吴所杀,尸体被士卒分尸,百姓争食其舌头。其头骨经过处理后被光武帝刘秀收藏在武库,一为炫耀功绩,二是为了警示:这就是乱臣贼子的下场。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着火王莽头骨也付之一炬,这倒霉的仁兄的头骨才得安息解脱。


2,赤眉军掘西汉帝陵,吕后尸体被侮辱。

此事在在后汉书里确有记载,在列传的第一篇里就有。原文是“…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吕后死时都61了,赤眉军这等行径着实是不堪入目。

3,黄巢大军拿人当军粮。

说的是黄巢大军军中缺粮,于是就把人当粮食来吃,新旧唐书和资质通鉴里就有相关叙述,说是还造了碓臼,把人丢进去,连皮带肉骨头什么的整碎了吃。这吃法,有点吓人,但回头一想,不会是为了抹黑才写成这样吧,不过一想起后来岳飞军队也有吃敌军尸体的事,我又对黄巢大军吃人之事多了几分猜想。

4,南朝刘子业,荒淫无度,乱伦令乍舌。

刘子业的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是卫将军何瑀之子何迈的妻子,结果被刘子业看上了,召进宫然后被强行霸占。而且刘子业还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耍在了一起,啧啧,实在是…


吐蕃国护法国师鸠摩智


中国革命和伟人的命运曾经取决于一个电话。

1935年9月10日凌晨。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睡梦中被人叫醒,接着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气急败坏地告诉徐向前,在右路军指挥部的参谋长叶剑英不见了,军用地图也不见了。

徐向前大吃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脑子里一片空白,紧接着,前面的红四方面军部队打来电话,报告说毛泽东,博古,周恩来等人率领的近万人的中央红军已经连夜出走,还对红四方面军放了警戒哨。


指挥部里乱成一团,红军大学校长何畏一头雾水地跑来问:是不是有命令叫走?他们把红军大学学员都带走了啊!陈昌浩说:我们没下命令,赶紧叫他们回来!

其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陈昌浩心里是知道的,就在不到两天前,红军总政委,红四方面军的实际领导人张国焘秘密发电报给他,要他率领红四方面军裹挟中央红军立即南下,用枪杆子审查红军的路线问题。这封电报,作为参谋长的叶剑英应该也看到了,既然叶剑英看到了,那么中央红军连夜撤离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为中央红军只有一万人,而红四方面军有八万多人,八万对一万,那当然是谁的枪杆子多谁说了算!然而对徐向前来说,这一突发事件却如同晴天霹雳,让他毫无思想准备。他后来回忆说:我当时很痛苦也很迷茫,这是怎么搞的,走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呀。他隐隐预感到,红军要分裂了。

这时,电话铃又响了,陈昌浩接起电话,原来是前天和中央红军一起行动的红四方面军干部打电话来请示: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警戒,打不打?陈昌浩拿着电话筒,问徐向前怎么办?

徐向前与叶剑英

此时,中国革命的命运实际就掌握在徐向前和陈昌浩的手里,要是打,中央红军必然不是红四方面军的对手,那么中国革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关键时刻,徐向前斩钉截铁地说: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叫他们听指挥,无论如何也不能打!

陈昌浩虽然一直忠于张国焘,作为政委,他对徐向前的意见有否决权,而此时陈昌浩却异乎寻常地同意了徐向前的意见,只是怒气冲冲地向中央红军发报了解情况,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多年后,徐向前元帅心有余悸地回忆说:他(陈昌浩)是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假如他感情用事,下决心打,我是很难阻止的。

而此时的中央红军指挥部里同样也是气氛沉重,毛主席回忆说:当时我们只剩下7000多人,这7000多人能干什么?说实话,我们当年连部队打散之后全部到白区打游击的方案都准备好了。

幸而毛主席当机立断,率部快速脱离,徐向前,陈昌浩深明大义,没有让这次突发事件发展为红军之间的火并,间接地拯救了中国革命。多年后,毛主席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还幽默地说道:那次多亏了叶剑英同志,要不然这里(指头颅)就没有了!


每日一段历史


历史上最恐怖的事件很多,说说抗战的吧。

豫湘桂会战,守衡阳的第十军方先觉投降,北上解围的桂46军、粤62(66)军,白白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没能把日军挡在广西北大门外,只好退守全州,企图守住自己的北大门。

此时,蒋介石派谪系93军(军长陈牧农)协守全州,桂军把防守侧后的构筑有坚固的预设阵地黄沙河一带,交由93军坚守。谁也想不到,陈牧农是助日军灭桂的。当日军抵达全州,陈牧农用一天时间,烧毁屯积如山的作战物资,弃阵而逃,企图让南下的日军,抄过其弃守的黄沙河预设阵地,一举全歼在全州布防的桂军三个师。

桂军被迫仓惶撒出全州,全州一失,广西北大门洞开,日军以三倍于桂粤军的兵力南下,桂军虽顽强,但全面处于绝对的劣势,很快被日军攻克桂林、柳州,豫湘桂会战失败,已无可挽回。

一群人,居然为了独裁,不顾民族抗战大局,引日军歼灭中国的军队,出乎绝士多数人的意料,细思十分恐怖。后蒋介石为掩饰阴谋,把陈牧农交由桂16集团军处置,却重赏陈收农的家属。


安平144796971


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极恐的事件?我说一件,不仔细琢磨也是很恐怖的,那就是冉闵应该也吃过人肉,而且很多次。


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尤其对于北方华夏人而言。其中又尤其以羯族建立的后赵时期为甚。

羯族行军打仗不准备军粮,走到哪儿抢到哪儿。如果没有抢的就抓人,男的来吃,女的用来淫乐。女人被折磨完了仍然逃不脱被吃的下场。

冉闵的父亲冉良,是乞活军一员,11岁开始带领族人抵抗胡军,可惜12岁那年被羯族首领石勒俘虏,从此效劳羯族军队。此年是公元312年。

公元319年,石勒建立后赵。

后来,冉闵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收为养孙。

公元334年,石虎杀掉石勒儿子石弘,篡位登基。

冉闵在石虎手下历任建节将军、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封修成侯。

冉闵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多谋善断。尤其是攻打东晋,战功卓著,令东晋将领闻风散胆。


羯族以人为军粮,冉闵一直在后赵军队,个中曲折,细思极恐。

石虎是历史有名的暴君,杀人如麻,无恶不作。石虎后宫有四万宫女,这石虎还不满足,平时如果看上大臣家眷,必定上家奸淫。

最骇人听闻的是石虎信仰佛教,经常找一些尼姑讨论“佛法”。有姿色的尼姑,一般只有一个下场:被石虎奸淫,之后杀掉,混合牛羊肉炖了。石虎不仅自己吃,还赏赐大臣,让大臣分辨吃的是什么肉。

冉闵是石虎的孙子,也是石虎的镇国将军,。这样的宴会应该参加了不少次。

后来石虎儿子石尊夺得帝位,曾经许诺冉闵,立他为太子。结果石尊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储君,冉闵大怒,屠尽石氏一族,自立为帝,建立冉魏,并下达了有名的“杀胡令”。


自此羯族几乎灭族。

纵观冉闵一生,除去最后两年,一直在为羯族打仗。冉闵自出生即生活于羯族族群,已经是胡化的汉人,对于羯族生活习惯,肯定也习以为常,所以冉闵肯定吃过人。

后来冉闵被鲜卑杀掉,冉魏被困邺城,城中无粮,石虎后宫四万余人也被吃了个干干净净。“邺中饥,人相食,虎时宫人被食略尽”


别酒流年


春燕归,巢于林木。

这句话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像一首优美的诗词中的一句话?然而,这句话其实讲的是一副让人细思恐极、惨绝人寰的场景。

从《春秋》开始,我国古代的史官们就很推崇“微言大义”,在记录史事的时候往往惜字如金,能用一个字绝对不用两个字,因此,历史上很多本来可以大书特书的事情,在史书上可能只留下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因此,就有很多乍一看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可能就隐含着让人细思极恐的内情。

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史书著作之一,《资治通鉴》在记载南北朝历史篇幅中,有这么一句话:

春燕归,巢于林木。

春燕归,巢于林木。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挺有情调的?然而仔细想一下,才会觉得其中隐含着怎样的恐怖。

正所谓“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要知道燕子往往是把巢筑在房梁之上的,而且每年春天都会归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春燕归来后,只能在林木上筑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战火波及,当地的房屋已经全部损毁了,没了房屋,燕子自然只能去树木上筑巢,就这么简单。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昭示着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的发生。当时,南朝刘宋与北朝北魏之间发生战争,宋文帝刘义隆一直想建功立业,于是率兵北伐。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便是指的这场战争,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兵败之后仓皇逃窜,北魏趁机南下,打了刘宋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赤地千里,白骨累累。

前文所说的“春燕归,巢于林木。”便是司马光用来形容战后惨景。


卧闻海棠


1938年间的武汉会战,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胡宗南负责固守信阳,隶属李宗仁第五战区管辖,当时的信阳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地处平汉铁路线上,距离汉口只有两百公里,不仅扼守着武汉的北大门,也是日军攻占武汉的必取之地。但在战局紧要关头,胡宗南全然不顾友军的安危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在不支会李宗仁的情况下擅自弃城而逃,导致尚留在平汉路东的第五战区十万大军陷入了被合围的风险,把李宗仁吓出了一身冷汗。

日军倾国之力发动的武汉会战企图速战速决,因为当时日本国内已经支撑不起长时间的大规模的作战了,当会战进行至两个多月后双方进入了胶着状态,为了打开局面以迅速攻占武汉,日军大本营改变了战略,即由东久迩宫率领的第二军四个师团,兵分两路由大别山的北麓平原西进进攻李宗仁的第五战区部,右路自正阳关向河南的信阳、潢川、罗山进攻,左路则由合肥攻入六安商城及麻城,与鄂东形成相呼应,最终对武汉构成大包围的态势。

八月底,东久迩宫率领的左路的第十三及十六师团进展很不顺利,遭到了孙连仲及宋希濂等部的节节抵抗,始终都无法突破第五战区的防线。狗急跳墙的日军为了尽快策应长江南岸的攻势,命令右路的第三及第十师团加快速度从潢川、罗山、信阳一线撕开缺口。而潢川是日军欲取信阳的必经之地,驻守潢川的正是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部,为了给胡宗南赢得更多的部署时间,张自忠率领拼了命地顶住了日军第十师团十天的进攻,随着日军第三师团的到来,张自忠最终被迫放弃了潢川,于九月下旬日军的第三及第十师团已经兵临城下信阳。

日军第十师团进入了胡宗南的阵地后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打得难舍难分,在第三师团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罗山成后,抽出了兵力配合第十师团进攻信阳。日军在正面进攻不下的情况下,在炮兵的配合下抽出了一支骑兵联队经青山店小道迂回,一举攻占了信阳的柳林车站,截断了武汉至信阳间的铁路线。为了收复柳林车站打通平汉线,李宗仁命令罗卓英两个师与胡宗南部配合围剿日军这支骑兵联队,一度收复了柳林车站。


但随着日军第三师团部源源不断地从青山店小道涌入柳林车站,信阳城已经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胡宗南担心第17军团再继续死守将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而胡宗南自经过了惨烈的淞沪会战后已经萌生了保存实力的念头,兰封会战一直徘徊不前曾遭到了蒋介石的痛斥,此时第17军团已经命悬一线,再不走后果难料了,于是立刻传令撤兵,在不经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同意下将七个师撤至了南阳,至此武汉的大北门信阳沦陷,平汉线也完全暴露在了日军面前,第五战区也全面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信阳失守后,第五战区面临着灭顶之灾,日军从平汉线缺口迅速向路西的应山、安陆、花园等地疯狂反补,配合南面进攻武汉的日军对平汉路东的第五战区逐渐形成了包围圈,李宗仁的背后犹如吹来了一阵冷风,便急忙电令驻守在信阳南部的罗卓英及刘汝明部凭借有利地形死撑,第五战区十万大军才侥幸从日军的包围圈中安全撤出。如果信阳南部的罗卓英和刘汝明部也随胡宗南弃城而逃,李宗仁这十万大军恐怕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

武汉会战结束后,怒不可遏的李宗仁要求军事委员会立即查办擅自弃城而逃的胡宗南,但蒋介石对李宗仁的告状置之不理,最后不了了之。蒋介石不但没追究天子门生胡宗南在责任,反而擢升为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不久后还转正了。而胡宗南在南京沦陷前,曾经摆了一李宗仁道,当时胡宗南率部从南京撤退至了安徽,蒋介石将其划给了李宗仁管辖,但李宗仁这座庙太小了根本容不下已经自我膨胀的胡宗南,在没有李宗仁的命令下擅自率部出走,李宗仁自讨没趣地向蒋介石告了一状,胡宗南反而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赞扬,孺子可教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