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西部小国的秦能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dddddddc_


分析如下:

1:地理优势。当时秦国地处中国文明区域的最西方,与戎人杂居,远离中原国家。其北、西、南都没有强敌,只有西面散布一些落后的部落,称之为“戎”,最终“西戎八国服于秦”,从此秦后方无忧,北方有广阔的拓展空间,南方有富饶的巴蜀之地,为以后的经济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有两点天然地理优势,其一就是位居高原,对山东六国有俯视之势。其二,周围山环水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天然的屏障。

2:商鞅变法。秦国国君大都是比较励精图治,不分国界吸纳人才并委以重用。其中商鞅的变法是使秦国由弱变强最直接的原因。

3:军制制度。其显著特征就是全民皆兵,服役的年龄是十七岁至六十岁,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可不比现在,相当于一辈子都在服兵役。而且不只是针对普通老百姓,一些下级官吏也需要服兵役,都是为了秦国的统一而奋斗。


古典君000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先生专门论述过,是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文明根基。秦本来是地处偏远的贫弱之国,商鞅一方面把山东六国先进的制度,比如丞相开府制引入秦国,一方面又提出开创性的举措,率先实现了文官制度,实行郡县制、军功爵位制,使秦成为区别于六国的现代国家。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王权,奖励军功制度极大调动起了人们的作战积极性,形成良性的人才调配机制。商鞅变法以后,秦与六国的对立更多是文明理念的对立。用现在的话说,一种新的国家模式出现了。与山东六国相比,秦王和贵族的依附关系渐弱,其作战组织动员能力加强,人们的精神风貌展现也完全不同。


米果花生


豹眼一向认为成功者的道路基本是相似的,有想法的带头大哥,完美的团队,正确的方向,具体可行的战略规划,严格的纪律等等,几乎不犯致命的错误,发现问题迅速调整,取得阶段性成绩及时总结。只有失败者,才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原因。

作为西部小国的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具备了成功者几乎所有的条件,那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

01

景公问政孔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適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大约三十岁的时候,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访问,慕名请教孔子,问:“以前的秦穆公国家很小,而且地处偏僻,他如何能成就了霸业呢?”

孔子回答道:“秦国虽然国小,但他的志向远大(有目标);地处偏僻,但行政非常恰当(正确的战略规划

)。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赎回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一连三天与他交流,随后就把执政的大权交给他(重视人才)。有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就是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做个霸主还小了呢。“

此时,距离秦始皇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大约三百年。孔子真是一言中的。

齐景公听了很高兴,看来这事很简单哦。

景公认为孔子说得很好。既然认为说得好,那么照着干就完了。

可是,景公仅仅高兴一下也就完了,不了了之。再好的事不去做,看来是没有结果的。

孔子三十五岁时,来到了齐国。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说:“说得好啊,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算粮食满仓,我也吃不到嘴里啊。”

景公希望,社会秩序稳定,我永远做国君,你们永远做臣子。没有人惦记我的位置,更不能起来造反,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也就不必担心有粮食还会被饿死,岂不善哉。

景公死了后,他的子孙后代永远做国君,世代相传,永不变更。这多好,谁不想啊。

就这点志向,还想称霸,你能做几天国君都难说。就豹眼这点眼光,看着也悬。

齐景公本想重用孔子,准备把尼溪的土地分封给孔子。国相晏婴就极力阻止,景公也就作罢。景公依然对孔子很尊重,但不再向孔子咨询礼仪的事。

景公对孔子说:“让我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您,我做不到。”于是,就用季氏与孟氏之间的礼节对待孔子。

齐国的大夫想要杀害孔子,孔子知道了这事。景公说:“我老了,不能再任用您啦。”

孔子就离开了齐国,回到了鲁国。

当时的鲁国,是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家执政,但以季氏为主,为上卿。晏婴是齐国国相,是主政者,他自然不希望孔子取代他主政。晏婴也是个狠角色,二桃杀三士就是他办的。

景公看到晏婴不同意,就不把主政权交给孔子。齐国的大夫也怕孔子执政,瓜分了他们的奶酪,就联合起来发对,要杀死他。景公就以自己老了为借口,下了逐客令。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没有远大的志向,不能任用人才,岂能称霸?就是生存下去也很困难。

公元前490年,景公去世。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齐国就有晏孺子荼、悼公阳生、简公壬相继为国君。齐简公时,田常与监止一起担任左右相,田氏逐步主掌了朝政。

齐康公十九年(前386年),田和正式成为齐侯,至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被田氏所取代,这就是田氏代齐。

从齐景公问政孔子到田氏代齐,仅仅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太公姜子牙建立的吕氏齐国就彻底灭亡了。

而从秦穆公称霸到秦始皇,经历了四百多年才一统天下。这是一段相当漫长、艰难的历史。但秦国历代国君,不忘初心,孜孜以求,持之以恒,终于实现了孔老夫子的预言。

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孔子所言:“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秦国很厉害,但孔子的确不是凡人哦,高瞻远瞩,金口玉言。

这绝非偶然。

了解了齐国这段历史,再看秦国称王称霸的过程,就清晰多了。

02

秦穆公称霸

秦人地处西域,其实是汉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为先贤伯益,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舜时赐伯益姓嬴。

到了秦穆公(?--前621年),就想恢复祖上的霸业。得知百里奚是天下难得的人才,就用五张黑羊皮把已经进入楚国为奴的百里奚赎回,通过连续三天不间断的交流,然后把国政交给了他。

秦穆公在百里奚等人的辅佐下,逐步强大,成就了五霸之一的霸业。

在以分封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之下,能够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这是秦穆公成功的关键。

对比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就看出秦穆公具有远大志向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人才并不缺乏,关键是发掘、放手使用。像孔子这样的人都不能放手使用,只有理想是不行的。

03

秦始皇一统天下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十三岁的秦始皇被立为秦王。

始皇志向更加远大,眼光并不满足于祖先成就的霸业,还想一统天下。

前239年,二十一岁的始皇开始亲政,首先把独揽大权的吕不韦除掉,掌握了朝政。

其后,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

李斯上《谏逐客书》极力劝阻,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重用尉缭、李斯等人,开始了兼并六国的征程。

驱逐食客,等于是杜绝了天下人才。好在始皇及时发现了错误,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做出了正确的调整。

是人都会发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将错就错。

因此,在豹眼看来,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其中的因素很多,但根本而言在于始皇具有吞并天下的雄心,才会网络天下的人才;具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具体的战略规划,才能够组织实施,一步步达到最终的目标。

只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团队建设好,带领他们不断前行,不忘初心,至关重要。

这个题目太大,无法更加详细地去分析,简单地阐明一下豹眼的观点,敬请有兴趣的友友一起交流吧。


豹眼看历史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制度取胜。这里的制度就是法制,就是自秦孝公以来推行的商鞅变法,并一直维持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法制永远比人治更先进、更合理。

秦国的先祖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周天子封在了秦地,这里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一带,古人有以地名为国号的传统,这也是秦国之名的由来。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为救援周朝,并且派兵护送周平王迁都有功,被周平王封为诸侯,秦国才真正开始被称为诸侯国,秦国才开始以诸侯国的名义屹立在华夏的西垂之地。

秦国经过多少代国君的奋斗,才在秦穆公时期达到最辉煌的顶峰,秦国所谓最鼎盛的辉煌不过是称霸西戎而已,即使是最强大的秦穆公时期,秦国连函谷关也出不去,称霸西戎与称霸中原相比,显然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别说统一天下,能打出函谷关,都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秦国有了商鞅变法,并在后来的历朝历代,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才有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否则秦国永世只能在西戎称霸。

并不是只有秦国才有变法,东方六国都曾有过变法,比较有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变法,但只有秦国的变法最彻底,并一直贯彻执行,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是随着灵魂人物的去世而烟消云散。

并不是秦国第一个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都比商鞅变法要早,商鞅甚至都要学习李悝与吴起的变法,但最终成功的只有商鞅变法,而就是秦国与众不同的地方。

商鞅在秦国变法之前,秦国先是被晋国堵在了关中,出不了关东半步,即使是三家分晋之后,秦国照样被魏国打得没有脾气,割地求和,委曲求全,商鞅在秦国变法二十多年,秦国人,无论是国君还是普通百姓,都支持了商鞅之法,而不是商鞅这个人。

商鞅在秦国变法二十多年,让法制成为整个秦国上下一致遵守的制度,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敢守法,商鞅打破了自夏、商、周以来数千年的“刑不上大夫”的传统,给了所有秦国人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这是何其的伟大。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在那个奴隶制社会中,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可是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办成了,当秦孝公的太子嬴驷犯了法,商鞅处罚了太子的两个老师,一个割去鼻子,另一个在脸上刺字,让秦国天下为之震动,没有人敢不守法,创造了守法的良好条件,这就是制度。

商鞅之法让秦国真正强大起来,让国君看到了秦国实实在在的变化,看到了秦国在变法之下的强大,国君当然就会一直支持变法,商鞅变法让老百姓得到了一个阶层上升的空间,在那个世袭制度仍是主流的奴隶制社会,这样的变革简直是石破天惊,老百姓当然一直拥护了。

所以即使秦惠文王车裂了商鞅,但并没有废除商鞅之法,商鞅的变法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力量,而形成了秦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制度,形成了让每个人都会遵守的制度,形成了秦国的一种习惯和力量,形成了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这就是制度。

人可以犯错,但制度不会犯错,国君可以昏庸,但制度不会昏庸,以法家的制度来治国,比仅仅依靠国君的贤能治国要先进、合理得多。

东方六国并非没有明君,从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的魏国国君魏文侯开始,江山代有明君出,但没有一个先进合理的制度,明君不过是昙花一现,比如赵武灵王,楚怀王等等,仅仅靠人治是无法使国家强大的,明君治国只不过能维持一时的繁荣,一旦明君去世之后,各国就陷入了黑暗。

秦国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持了制度,并非秦国代代都是明君,而是秦国自秦孝公之后的历代国君都无法更改商鞅之法,因为商鞅之法在秦国已经溶入了生活,形成了制度,习惯成了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更改的。

当然了,每个诸侯国都想学秦国变法而强大,不断地试图变法,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持之以恒地形成制度,万世不变地流传下来,唯有秦国才做到了,所以是秦国最为强大,自然也就是秦国统一六国了。

每个诸侯国都在不断招揽人才,人才固然重要,但没有形成一种让国家强大的制度,再多的人才也是徒然,而且人才多了,不是团结一致对外,反而更多是窝里斗。

人性有弱点,制度有不足,但一个合理先进的制度,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制度,永远是取胜的法宝,即使到了现在,仍然是制度取胜的年代。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秦,从西北边陲发迹,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一统天下。秦国强大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重用人才

秦国的弱小让君王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为非常渴望人才,把人才放在第一位,君王愿意听从那些人的建议,采众家的智慧汇聚一体。当时的秦国广招天下英才,不管你出自达官贵人还是出身贫苦,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请为上宾。这些人才为秦国出谋划策,影响至方方面面,大有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之势,例如听从商君建议进行商鞅变法, 内里法度,政令统一,以军功获得爵位,大大增强啦军人开疆拓土的积极性,尚武精神在秦国风靡,国力显著增强;又有张仪游说列国,连横各国。 武将有平巴蜀的司马错,白起罚楚,王翦 蒙恬之流。



二、明君

秦国发奋图强,被列国欺辱的屈辱与愤恨激励着君王发奋图强。秦国到战国中期都很少出现宫廷内斗,更别说弑君篡位啦。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各代君王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没有出现大的过错,直至秦始皇一统六国。



三、列国对秦的轻视

秦国地处关中,在富庶的中原各国看来那就是一个蛮荒之地。秦人不懂礼仪,粗旷,被认为是未开化之人,不受重视。相反中原各国,相互征伐,国力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削弱。秦国变法强大起来后,他们已经无法阻止啦。

秦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奋斗史。


以史明鉴007


战国七雄:

楚国地大物博;

赵国兵强马壮;

齐国国富民强;

魏国地广人众;

燕国历史悠久;

韩国……没什么可说的。


为何只有秦国能一统天下?少校总结了16个字:

坚守法制,代有明君,广纳人才,名将辈出。

坚守法治。

自孝公赢渠梁与商君携手一同变法以来,铁腕护法20年。为了护法,公子虔被割了鼻子;太子老师公孙贾被流放;以至于商君本人,最后都因护法而惨遭车裂之刑。 秦朝的商鞅变法,其变法的主要思想一共三条:

第1条军功制,以斩首记功,明明白白。

第2条授爵制,让平民有了可以授爵位和土地的机会。

第3条,法不避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秦法的精髓,公平,公正,公开。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变法20年,是战国末期最深彻的一次变法。最终让法治精神深入民心。


2.代有明君

孝公去世后,惠文王嬴驷继位。嬴驷杀了商鞅,但坚守了商鞅的法治,最重要的是他夺取了巴蜀,为秦朝的富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赢驷之后的武王嬴荡,在位三年举鼎而死,但临死前将王位寄托给了后来的昭襄王嬴稷。在位56年的昭襄王,打了一场长平之战灭了赵国40万大军。把对秦朝最有威胁的一个国家,打得元气大伤。

赢稷之后的嬴柱以及嬴异人,在位时间都很短,二者相加只有4年。虽然没有出彩的地方,但也是没有犯错误。

嬴异人的儿子,千古一帝嬴政继位后,大秦帝国终于灭六国一统天下。也就是我们说的振六世之余烈

3.广纳人才

战国末期的秦国,是包容性最强的一个国家,天下英才皆为我所用。

孝公用商鞅,卫国人。

惠文王用张仪,魏国人。

武王用甘茂,下蔡人。

昭襄王用魏冉(楚国人),范睢(魏国人),


异人用吕不韦,吕不韦是卫国人。

始皇帝用李斯,李斯是韩国人。

这些千古大才,并非为秦国所有,皆为山东六国之人。最后却都在为秦国卖力。这就是秦国自穆公起延续尽300年的广纳人才。

4.名将辈出。

要想一统天下,必少不得帅才,惠文王时期的司马错,昭襄王时期的白起,始皇帝时期的王翦王贲父子,蒙骜蒙恬父子,李信,赵佗等武将云集,英雄辈出,再加上强大的国力支撑以及战无不胜的大秦锐士。


大秦必一统天下


少校柳下惠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为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专制的大统一王朝。在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中,秦何以能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先后崛起后,一统六国实现统一?秦的祖先在殷商时期是负责镇守西戎的诸侯,到周朝,因商纣王的儿子武夷叛乱,受牵连秦人被周朝处罚,被迫西迁沦为奴隶。直到秦先祖秦非子被周封为附庸(依附于大诸侯国的小国),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才被封为诸侯。与其他诸侯国相较,秦受封诸侯较晚,地理位置偏僻,所以起初不受重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是怎样崛起,并且一统六国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本人拙见,如有不妥望指正。

一、商鞅变法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卫国没落贵族之后,法家派系,师从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另一说师从鬼谷子)。变法的另一位主人公伯乐——秦孝公嬴渠梁,孝公继位时芳龄21,放现在也就是青年大学生一枚,其父秦献公一生致力于收复秦河西失地,还没实现愿望就去世了,孝公虽然年轻,但是深感秦国的弱小与贫瘠,立志强国,发布(求贤令)意思大概是:我知道我秦国现在不强大,不富裕,需要人才来帮我,给你高官厚禄云云~~。商鞅听说了,就奔秦国去了。经过引荐,秦孝公与商鞅惺惺相惜,一个需要人才帮他强国富国,一个需要能让他施展抱负的国家和全力支持他的君主,两人一拍即合:变法!过程和历史上每一次变法一样,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但是这俩哥们破除万险,坚决变法,坚持实行,下面我们来看变法的内容:

上图就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正是因为这些变法的条令,秦国不管是经济、军事、政治、思想文化、民风民俗等都有了改变。法令施行数年,秦国收复河西失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光想象就美好啊)商鞅也因其功劳被封为商君。商鞅变法的成功取决于三点:①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贵族反对?本公顶着;太子犯法?该咋处罚咋处罚;贵族犯法?太子都罚了你说呢。②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做时代的弄潮儿。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的意思是变法要看今天的实际情况,必须创新,并且坚守不动摇。后来商鞅虽被处死,但是他的变法却被秦国延续使用,使秦国迅速赶上并且超过了山东六国,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商鞅变法也存在局限性。司马迁先生就商鞅的评价就相当不客气:“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我想这也不怪司马迁,变法内容有一条“燔诗书而明法令”,后来秦始皇将这句话贯彻的倒是很清楚。

二、秦国的地理位置

文中也提到秦国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不受其他诸侯国重视,正因如此也为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优势:东边是潼关,函谷关,南面是大山,处于由黄河而形成的汉中平原上,有此地形秦国与六国相比,秦国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进攻,先安用商鞅闷头搞经济军事。地图可看出魏国、韩国国土较小,处其他国家包围之势,需要时时提防其他国家侵犯。看嬴政灭六国战略是远交近攻,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就是先拿弱小的韩国开刀,韩国基本算是和平解放,然后是赵,和齐国说好“将来平分天下,别管我打别人”齐王乐呵呵的答应了,魏王哭了,两边邻居被灭了,齐国不管他,得,第三个被灭,之后王翦就拿下富饶的楚国(屈原因亡国伤心跳了汨罗江),燕国和东方齐国也相继被秦王的雄才大略征服了。统一六国其功劳不可不说秦所处的位置,若把秦放在魏国或者韩国的位置,一打仗就容易腹背受敌,更惨一点可能会被围剿。那统一六国真是应了那句:其路漫漫而修远兮啊。

三、几代明君,亲贤远佞

自古以来,明君+贤臣是绝配,每一个强国盛世都是这两个角色的相辅相成而出现的。秦国传位几十代国君,不乏没有作为的君主,但没有亡国之患,但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等的出现,将秦国一步一步推到了一统天下的舞台。

秦穆公时期,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扩大疆土,与晋国结好(秦晋之好:两个国家你娶我嫁,你嫁我娶),他的继承者们也都平平无大作为,直到战国时期结束。

秦孝公励精图治,重用商鞅变法,贾思勰有云“秦孝公用商君。急耕战之赏。倾夺邻国而雄诸侯。”,孝公用他的谋略,为一统天下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孝公死后,其子惠文王继承其志,虽然处死商鞅,但是法令还在继续使用,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重用嬴华、公子疾、公孙衍、张仪、魏章、司马错(司马迁先祖),攻打魏国,灭掉蜀国,打败楚国,把身后的义渠给打老实了,惠文王时代的辉煌可以说是大批能臣造就的,也体现了惠文王的识人善任,审时度势之王者风范。

继承惠文王的是秦武王(看过芈月传的人应该熟悉),秦武王公元前310年—307年在位,天生力大好武,志在问鼎中原,虽然仅在位3年,但他设立左右丞相,左相甘茂,右相樗里疾,稳定周边各国,制约楚国,平定蜀乱,但因其好与人比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也都居高官,在位期间,,后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意外身亡,死后无子,弟弟公子稷继位,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嬴稷。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昭襄王在位时发生的。昭襄王重用魏冉,范雎 ,白起等,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东周;消灭义渠;似鲸吞蚕食,侵占赵、魏、楚的城池。此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力量,灭掉东周也代表秦要将整个中原重新洗牌。昭襄王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重用范雎 ,白起等名将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也可以说是昭襄王时代造就了秦始皇的时代。昭襄王去世,其子孝文王嬴柱(嬴政的爷爷)在未仅三天就去世了。

公元前250年,秦庄襄王即位,庄襄王是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继承王位的,任吕不韦为丞相,铲除了周朝最后的残余势力,后而在位3年英年早逝。太子嬴政即位,除掉吕不韦、嫪毐,重用李斯,尉缭,制定统一计划,秦始皇十年之间灭六国,开疆拓土,统一度量,修筑长城,大统一,进入了大秦帝国时代。

由上所述,秦国自穆公霸业之后,萎靡了几代,直到孝公变法,振兴秦国,到秦始皇时期,数代国君不论在位时间长短,都有作为,即使有过错,但是瑕不掩功,整体秦国在这个期间国力是发展最快最强盛的,灭六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四、秦国民风勇武好斗

秦人好斗,就是喜欢打架,崇尚武力,朱熹在《诗集传》:“赋也。秦俗强悍,乐于战斗。”特别是商鞅变法出台的奖励军功二十公爵法,原来就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好下好了,杀敌一人奖一级爵位,惠文王时期全国300万人口,兵者50万,六分之一啊,相当于现在我国大约2亿人在当兵的比例。可见秦人本身勇武,加之赏爵,在打仗时不退缩,从失败中奋起,为秦国统一提供了锐不可当的“敢死队”,那么秦国人这样骨子里的勇武基因是秦国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吗?

我们来看1700年后,距咸阳约1500公里的明朝江浙沿海 ,一个叫戚继光的小伙子正在郁闷不已,原因:这个青年才俊正意气风发要打倭寇,观察地形,部署好战术,结果倭寇来了,大明的这些兵都跑光了,几次战斗下来,戚继光都是秒变光杆司令。后来戚继光反思了一下,不是我不行,是兵不行啊,怕死不敢打,敌人一追跑的更快了。后来转折点来了,戚继光出差,路过义乌这个地方,穷!(和现在不能比),后来发现了矿藏,老百姓疯了,这是要发啊,后来确实富裕了,但是邻居眼红了,打群架,戚继光就正好看到了这个改变他一生的群架:义乌人不管男女老少,抄家伙就打,老子死了儿子上,老公死了老婆上,一句话就是义乌人精神“死磕”,戚继光看的燃起了小宇宙,感慨:“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随后,在义乌征兵四千,加以训练,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军”出世,正如戚继光所想,这支队伍打倭寇,所向无敌。

在我看来,义乌人的“死磕”精神和秦国人勇武的精神异曲同工,团结,勇敢,加上本地彪悍的民风,秦王的军队荡平六国,戚继光的义乌军战无不胜。

六、六国攻秦,不能一心

日益强大的秦国是六国的心头之患,那么来看,楚庄王曾有问鼎中原之势;“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的韩国;赵国邯郸之战的胜利;魏国称霸中原近百年;田单也曾复齐国;燕昭王千金买骨聚才,各国也多次结盟攻打秦国,为什么失败了呢?来看历次结盟攻秦的结果:

第一次:公元前318年,五国结盟(无齐),合纵攻秦国,楚怀王为合纵长,义渠侧攻秦,因楚燕消极战争,打哈哈,实际出兵仅魏赵韩三国,在函谷关被秦军击退,于修鱼歼敌8万,联盟失败。

第二次:公元前298年,秦国打楚国,赵韩魏害怕,趁秦国刚打完仗疲惫,五国又联合起来攻秦,终于击败秦国,秦国归还韩国和魏国的土地。

第三次:公元前287年,韩赵魏齐燕联合攻秦,都不肯先打,后来秦王主动取消帝号,一人给点好处,随即联盟撤兵,因为各国目的不同,各有各的小算盘,丧失了灭秦最好的时机。

第四次: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时期,由战国F4中的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再次启动合纵灭秦这个项目(无齐),河外之战,追击秦军至函谷关,第四次河外之战取得了胜利。

第五次:公元前241年,攻秦五国组又出来了,(无齐)这次厉害了,因当时秦国兵力比较分散,打到了秦国函谷关内,离咸阳就七八十里,但是秦国及时集合兵力,联盟兵力不支,第五次合纵又失败了。

五次攻秦,有胜有负,六国被灭的最终原因是群雄角逐的复杂环境中,国力的弱小,联盟各国同床异梦,都为了自身的利益,无法团结一致的以秦国覆灭为目的,不能建立坚不可摧的灭秦联盟。秦国改革彻底,国富兵强,以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再结合连横战略,和远交近攻战略,所以秦国获得最后胜利。

因秦国地理位置偏僻,不受重视,所以孝公任用商鞅制定了秦国统一天下所需的法律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经济、军事、政治都快速发展,兵力增强,六国后之而后觉。在连年征战中,国君知贤善任,加上秦人勇敢,不退缩的精神,在多次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各怀鬼胎的的联盟攻秦中,保全秦国,在六国国力无法反抗之时,十年灭六国,横扫中原。文中的五个统一条件,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秦国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趣向杂谈


秦能灭六国,与秦所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秦地披山带河,雄关环峙,进可攻退可守;平畴沃野,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居中原之龙首,高屋建瓴。是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圣地!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大一统王朝(西周、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其中,周秦汉隋唐五朝建都长安,而这五大王朝都是强大鼎盛辉煌的王朝,都是开拓进取、奠定中华版图王朝。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典章制度都在这里奠定:从分封到郡县,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从礼乐宗法到独尊儒术,从统一文化到科举制度,从奠基儒学到独尊儒术,等等,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长安史,就是一部中国史。

是秦地优越的形胜孕育了周秦汉隋唐,孕育了强大鼎盛辉煌的中国历史!


至乐无如读书


首先便是秦国注重人才的程度胜于六国

比如秦孝公任用卫鞅,大胆变法。过程中鼓励农业发展,并实行郡县制,并在军功上赏罚分明,使秦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焕然一新,使秦国在自身条件上逐步具备统一的能力。还有秦惠文王重用张仪、公孙衍、魏章和司马错等人,张仪利用自己的远交近攻的外交水平,狠狠的坑了一把楚国。而公孙衍和司马错等人在军事上为秦国四处征伐,为秦国日后的统一打下有利的条件。而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等人。使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成为超级霸主。秦国统一的局面已然确立。至嬴政即位时,秦国的统一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这其中商鞅变法,更是被后人认为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因素的起始点。它使秦国诚招各国人才。使秦国在强大的路上少走了一些弯路。

当然,出现较为连贯的注重人才也和秦国明君辈出有关,从秦孝公开始到秦惠文王、秦武王、亲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奋六世之余烈打下秦国统一了坚定基石。

最后六国之间的互坑模式也成为秦国能统一六国的一个根本因素。公元前四世纪晚期至公元前三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的中国可以说是秦国辉煌的岁月。在这段辉煌岁月里,秦国发展壮大具备了统一的实力。但六国如果齐心合力还是可以阻挡秦国的统一,并且这个机会有好几次。但每一次都因各国互不配合而丧失机会。而主流的说法,秦国长平之战后一举奠定了统一的局面。但是此后如果六国能够齐心合力,秦国的统一似乎并不一定。但是在前241年蕞之战后,各国彻底丧失了最后一次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


黎塞留的野望


毋庸置疑,不论古今中外,一个国家强大的表现有两个方面:经济和军事。这一点可以从历朝历代兴衰史得出,再看当今世界强国现状更是如此,尤其是美国。

秦国强大也在这个规律之中,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支撑秦国能同时与六国抗衡,并完成逐一吞并。



而经济与军事只是秦强的外部表现,其强大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重视人才

现代社会人才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眼下中国各大城市每到毕业季都会爆发一场人才大战,可以说是“得人才者得天下”

。古代也是一样,秦孝公任用商鞅大胆变法应该算是秦国由弱变强的转折点,重视人才培养的种子开始萌芽。



商鞅到秦国,并不是空着手来的,他带来了山东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设丞相,置文官,行军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秦国从西部偏远山区开始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秦在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另外公孙衍、司马错、张仪、白起、蒙恬等等人才也都在秦国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二、累世基业

从秦孝公开始到秦惠文王、秦武王、亲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共经六代基本上每位君王都励精图治,谋求壮大。战国策说“奋六世之余烈”正是以上六位,为秦一统六国打下了殷实的家底。



三、稳定的社会环境

秦处战国七雄最西边,有函谷险关可守,六国联军也莫能奈何。有张仪远交近攻的外交,国内的社会环境一直很安稳,成都天府粮仓,汉中关中平原持续发展经济。

我是平常,喜欢我请多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