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石达开想占领四川?

新青年必读


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历时7年,转战了15个省,最后决定去四川。但是石达开还没有进入四川,就在大渡河边全军覆灭。

(石达开剧照)

说起来,石达开去四川,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历史上在四川建立的政权,没有一个能够发展成全国性的政权(当年刘邦从汉中出发,最后获得了天下。但严格地说,汉中并不属于四川,同时刘邦获得天下也有些侥幸),而且这些政权没法长久就会灭亡。在石达开之前,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件事,石达开本人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可以,为什么他还要贸然去四川?以至于还没有走进四川,就全军覆灭。石达开这样做,不是自取灭亡吗?

要搞清楚石达开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错误选择,我们得看看石达开从天京出走的一些情况。

其实,石达开虽然从天京出走,和洪秀全分开了,但是他的做法一直非常奇怪,是历史上别人从来没做过的。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者,如果离开了之前的首领,一定会选择称王、称帝之类。比如武臣离开陈胜,自封为赵王。刘秀离开刘玄,也是明确地亮旗帜称帝。

为什么离开了之前的首领,要选择亮旗帜称王称帝呢?因为这样一来,才会给世人一个明确的信号,世人才知道,跟着你干,是有奔头的。将来你做大当皇帝了,好歹自己可以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就算战死了,妻子儿女也可以沾光得福荫。

可是,石达开一直没有明确亮旗帜。这实际上也是石达开最后力量越来越小,队伍越来越少,以至于全军覆灭在大渡河边最重要的原因。

(洪秀全剧照)

那么,石达开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我认为,这是由石达开自身的性格决定的。

石达开是个很讲江湖义气的人。当时他之所以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就是因为洪秀全亲自上门邀请他。他出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想法,支持洪秀全而加入了。虽然加入了,但其实他从来不信洪秀全拜上帝教那一套。在天京事变中,洪秀全猜忌、限制,乃至打击他的做法,让他非常生气,因而才负气离开。

总之,石达开身上更多的是江湖义气,而不是古代知识分子具有的那种忠孝思想。如果他有忠孝思想,那么他就应该极力拥护洪秀全。不管洪秀全做得对,还是不对,他都不该评判。而且,他还要反复收敛自己,树立洪秀全的权威。就像当年萧何为了树立刘邦的权威,“自污”自己一样。如果他这样做,洪秀全一定不会猜忌他,他也不用离开天京了。

具有忠孝思想的人,还有一个反面极端,就是自己做大当王,让别人忠于自己。石达开要是这样,他离开洪秀全后,就应该明确亮旗帜,称王或者称帝。

但是,因为石达开是江湖义气,他觉得他离开洪秀全,是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如果离开洪秀全后,自己占山头,亮旗帜,那样的话,别人一定会说他动机不纯。他可不想受别人这个话。

因此,石达开离开天京后,一直以太平天国“通军主帅”的名义作战。而且,他的每次作战,都是为了配合太平天国的主力部队来进行的。包括他进攻浙闽,包括他发动宝庆会战,都是为了牵制清军,让清军无法一心一意地围剿天京。

石达开这种配合太平天国主战场的行动,所起的效果是明显的。太平天国能够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重大胜利,都是因为石达开牵制了清朝大量兵力的缘故。

(李秀成剧照)

不过,石达开虽然极力牵制清朝的兵力,为太平天国主力减压。但是,洪秀全却并不买石达开的账。无论是石达开进军浙闽,还是宝庆会战,洪秀全都没有派军援助石达开。不但没有派军援助他,而且还把李秀成、陈玉成、杨辅清等大将纷纷从石达开身边调走,让石达开越来越缺少大将,因此多次打仗都不胜。

就算这样,石达开也从来没有埋怨过洪秀全,依然想办法积极配合洪秀全作战。而他之所以去四川,也正是配合洪秀全的表现。

虽然去了四川后,无法做大。但是石达开从来没想过要做大。他想的也就是去了四川后,能够把战场拉开,和太平军主力互为犄角,从而有效地牵制清军。同时因为有山川之险,他可以确保不败,再不会出现宝庆会战那样的惨败。只要太平军主力能够做大,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石达开实在是一个无私的人。但是他的无私,却并不能在战场上转化为胜势,以至于最终全军覆没。而直到全军覆灭之际,石达开依然在讲江湖义气。他毅然自行前往清军军营,和清军谈判。希望用自己的命,保护最后的两千将士不被清军屠杀。

可惜,虎狼一样的清军,最终不但杀了他,也杀了那两千将士……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让我们看看石达开出走后的形势,他想取四川的原因就十分明显了。

就近作战1年半后,天京方面的情况使石达开已不便就近作战

石达开出走后前1年半左右的时间,一直在太平天国主战场及附近作战。

可是,有些事情证明,石达开或许不应该再留在主战场了,应该要真的“远征”了。

1、天王不断离间石达开部将领与石达开的关系,石达开部持续被挖墙脚,严重影响了作战。

石达开出走之初,仍以为太平天国通军主将之职多方布置。在石达开与洪秀全沟通后,决意与杨辅清合作,攻略闽浙,以缓解天京之围。

尽管石达开攻衢州失利,但杨辅清在福建已经获得了很好的优势,石镇吉也已经兵临金华,进入浙江腹地。见此形势,石达开决意与杨辅清部会合,移兵一起攻略福建。

可是,在洪秀全的离间下,杨辅清居然在石达开军尚未到达的情况下,撤出了他们经过血战才夺取的各据点,回到洪秀全阵营。

石达开就近转战时,洪秀全不断挖他墙角,严重影响了他的作战。

更离奇的是,石达开的族弟石镇吉,也开始独立行动了。事实上,石镇吉与石达开还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在石镇吉进入广西时,石达开还曾托石镇吉去寻找石家眷属!既然私人关系良好,却又既不回天京又不愿合兵作战,联系石镇吉后来的口供,应该是洪秀全搞出的“政治原因”了。

经此种种,石达开进一步看清了洪秀全对他的态度,继续留在太平天国附近作战,恐怕已经十分“不便”了。

2、天王重建了五军主将制,使得石达开与友军协作十分尴尬,甚至可能很容易擦枪走火

如果要留在主战场附近作战。处理好与友军的关系,做好与友军的协同是十分关键的。

可是,在五军主将制确立后,各部均受中军主将节制。

此时,石达开部如再在与友军接近的区域就近作战,彼此之间有效协同的难度极大!擦枪走火,引发进一步内讧的可能也是不小的。

因此,除非石达开重新归属洪秀全直接领导,否则,石达开已经难以继续在主战场附近作战了,他必须远离主战场,远离友军。

石达开再留在“友军”附近,发生内讧可能不小。


取得四川,不仅能获取一块优越的根据地;而且,能摧毁清朝当时的经济命脉。

因此,在江西南安,石达开召集众将商议,决意以”入川“为下步的战略方向。

“入川”的意图如能实现,对大清的打击是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大的。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益州”的重要性。他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基础,在华夏版图上长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过,这还远远不算完。此时,对大清来说,四川的重要性已经远远高于平时了。

东南沦陷,中南战乱,四川此时已是大清少有的完富之地了。

由于金陵已经被太平军占领,占大清财政1/3的江南粮仓已经不复为大清所有,而两湖、安徽、江西等地也是长期战乱。

因此,此时,无论粮、盐、钱,大清都前所未有的依赖四川。

盐,由于两淮战乱,盐已不得上行,而两湖地区又极缺盐。此时,两湖地区主要依赖蜀盐。

钱,其实和盐是关联在一起的。此时的盐,关系的可不只是吃饭清淡不清淡的问题了,还直接关系到当时清军,尤其湘军、淮军、楚军的军饷。胡林翼曾说:“蜀盐,以及他牵涉到的厘金,是军饷所出。”

当时,西北贫穷,东南战乱,唯有蜀中完富。“蜀之富,五倍于两淮,十倍于江西,二十倍于湖北”(骆秉章奏折所言)。

粮,由于东南粮仓的丢失,两湖的战乱破坏,此时,四川是清军作战的主要粮仓所在。

当时,湘军与太平军各处交战,依赖的,正是四川的粮食。

可见,在当时,四川已经成为清军镇压太平军的后勤基地,也是唯一还保存完好的富庶地区,可以看成是大清当时的经济命脉。

因此,如果能攻取四川,不仅在地理上能获取上游之势,更能摧毁大清的经济基础。

四川防务空虚,且有较强的反清起义军活跃。

由于清军在南方的主要力量都在安徽、江西战场作战,江西的防务十分空虚。

此时,云南的农民起义军李永和和蓝朝鼎兄弟一起攻入四川,打下了自贡盐场,兵力迅速发展到10余万,围攻绵阳,兵锋直逼川西和成都。

直到1860年,骆秉章到任四川后,调集湘军等武装入川,才平定了这支武装。

显然,在石达开们决意以入川为方向时,四川的防务十分空虚。

李永和的起义军在四川迅猛发展,石达开完全有信心比李永和做得更好。


因此,石达开决意入川的原因是:1、石达开部必须远离主战场,进行远征;2、以四川为根据地不但最能发展自己的实力,也能直接摧毁大清的经济命脉,意义重大;3、此时四川防务空虚,石达开攻略四川看起来可能性不小。

可是,由于石达开在执行这一战略时的失误,如:在湖南顿兵宝庆,围攻宝庆失败后不得不辗转西南,耽误了时间,使清朝加强了四川地区的防务。

最终,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入川的宏图终究未能实现。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石达开,绰号石敢当,是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多次与清军交战并取得胜利,是太平天国运动早期不可或缺的领导人之一。然而面对深得人心的石达开,天王洪秀全害怕他成为“第二个杨秀清”,对他产生了戒备与猜疑,还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封王牵制石达开,甚至意图加害。天王洪秀全的猜忌,导致石达开只得被迫“离家出走”,走上了分裂太平天国的道路。那么,石达开为什么要带领军队去四川呢?

其实最先开始,石达开并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的和与之相匹配的部署,而且四川也不是他的首选。他起初的动机是避祸安徽,随后进军浙江,并联合国宗杨辅清进军福建,开辟浙闽根据地,与天京根据地连成一体。可惜最后因局面不利石达开只得放弃攻浙、撤往福建,后又转战到江西。在江西修整一段时间后,他带着军队进攻宝庆,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听闻石达开进攻自己“老家”,不得不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石达开一路招兵买马,到达广西的时候手下已经有十万之众,可谓兵强马壮,但十万人的部队需要大量的后勤补给,广西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物产缺乏,根本养不起这么庞大的军队最后石达开才决定北上四川,建立四川根据地,依仗地利优势,割据一方,然后徐图发展。而且,还可以和南京太平天国遥相呼应,共同对抗清军,将太平天国立于不败之地。

四川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连接西南西北,处于交通要道,还是富庶之地,有足够物力财力支援前线。四川盆地土地肥沃,“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四川首府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远远不是土地贫瘠的广西能比的。不仅如此,四川地势险要,“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占领四川,“进可逐鹿天下,退可偏守一隅”。而且石达开率军入川,不仅可以补齐太平天国的长江防线,还可以为自己开创全新基业。想当初,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称霸中原的路线上,四川不可或缺。因此石达开夺取四川,百利而无一害。

进攻四川建立根据地的想法是美好的,眼前是大好局面,但是时不待人。石达开过于恋战,先后四次入川,贻误了夺取四川的大好时机,还在大渡河被涨水所阻,渡河不成。清军在三日后及时赶到,设下重重防线,石达开率军多次抢渡失败,粮草用尽,陷入绝境。最后决心舍命以全三军,向清军投降,“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


邓海春


因四川地理关糸


真王山


石达开是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可是,受眼光所限,缺乏战略眼光,和战略安排,其想占领四川,估计想成就汉高祖刘邦一样,因之而得帝业。可是,四川道路坚险,山川纵横,易守难攻,更何况川四人特制老实,不会随太平天国造反,其群众基础差,必将拼全力对抗太平军。如果,我是石达开,一定不把进攻路线定在四川,而是折向南——广西。广西是太平天国的发源地,始发地,又是石达开的老家,群众基础好,革命热情高,太平军回师,必不会受到坚决抵抗。再次,广西与越南交界,有海路,再不济,从海可逃至东南亚,从陆,可逃至越南,可暂僻一时,别图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