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康熙皇帝,为何提拔死囚张五哥担任自己的贴身大内侍卫?

醉爱侃足球


其实,康熙提拔张五哥,是一个伏笔,因为张五哥是十三爷救下来的人。

在《雍正王朝》里面,康熙帝有三个最为信任的人,分别是张廷玉,李德全,张五哥,为什么这样说呢?

张廷玉,是文臣的典范,能力也很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唯一配享清太庙的汉臣,足可见张廷玉的重要,也是康熙留给雍正最重要的人。

而张廷玉不足能力强,关键还是以天下为先,是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所以在对付隆科多的时候,用另外一道圣旨给了张廷玉,以制约隆科多,这个也足可见康熙对张廷玉的器重,因为他知道张廷玉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李德全,一般后面的皇帝是不会用前面皇帝的大总管,但是雍正还是用了李德全,这个说明,李德全这个人只忠于皇帝,也就是说李德全在康熙的时候忠于康熙,在雍正的时候忠于雍正。

对于张五哥,这个是后来的,而且还因此一些意外,张五哥还有两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张五哥的妹妹是喜欢十三爷的,张五哥这条命是十三爷救下来的,康熙帝不担心张五哥的侠义。

但是他担心的正是张五哥的这份侠义,十三爷是支持雍正的,他担心张五哥会毫无原则的支持十三爷,也就是支持雍正。

那为什么没有提到图里琛呢?因为康熙很了解图里琛这个人,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所以图里琛并不是完全能信任的人。

那康熙后面需要一个很忠诚的侍卫,他看中了张五哥,后来雍正是张五哥带进畅春园的,金牌令箭也是张五哥收藏的,这个也康熙给张五哥的重要任务。

所以康熙必须考验一下张五哥。

显然,十三爷就是最好的命题,太子问题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如果其他人,可能会尽力的,拐弯抹角的夸十三爷,可是张五哥得出了一个让人令意外的答案,那就是十三爷人好,但是不能当太子,因为十三爷太侠义了,不适合当太子。

另外张五哥跟康熙说,他只知道跟康熙说真话,而康熙就需要张五哥的真,他知道张五哥值得信任,就给了张五哥天大的面子,那就是放出十三爷。

康熙帝器重张五哥,正是因为他看重了雍正与十三爷。


历史简单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张五哥从刽子手的刀下全身而退后,迎接他的就是新生。随着刑部大案的审结,张五哥苦尽甘来,被康熙破例擢拔为大内侍卫。这是张五哥的福气,也是康熙的慧眼识珠,是康熙帝王心术的体现。我们来看看这其中的缘由。

在江夏镇四爷和十三爷结识张五哥后,张五哥一家古道热肠,为了招待四爷等人,不惜得罪了庄主刘八女。四爷等人为了不连累张五哥一家,连夜离开了江夏镇。
张五哥的侠义心肠,十分难得。

时过境迁,刑部大案爆发,江苏巡盐道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犯下强奸杀人的命案,张五哥为了父亲的安危,被逼顶包任季安。一家遭逢大难,幸得有十三爷胤祥出手相助,康熙知晓了案情。之后,康熙亲赴刑场,刀下留人,解救了张五哥。

张五哥为啥得此殊遇呢,康熙亲自救人,不是谁都有这个待遇的,最大的可能是张五哥的侠义与孝行,感动了康熙皇帝,所以皇帝才会如此重视他。

历朝历代,许多君主都推行仁政,以“孝”治天下。而张五哥为了父亲,甘愿受死,这种大孝的行为,正是康熙所备受推崇的。

刑部大案发生后,八阿哥胤禩主导了案件的审理。八阿哥夜审肖国兴,诱供之下,得到了不利太子的供词。康熙对于太子的行为,再次予以宽容。 贴身大臣张廷玉懂得康熙皇帝的心思,销毁了供词。刑部大案结束了,任季安,刘八女伏法,张五哥则被破格重用。

张五哥为何被破格重用呢?康熙其实有诸多想法,首先肯定是因为张五哥的侠义、孝行还有身体素质过硬啦。其次,则是为了四爷和十三爷,毕竟张五哥和自己两个儿子交情匪浅,张五哥作为大内侍卫,可以更好的替四爷和十三爷办差,这也是为将来计。



这里康熙皇帝重用张五哥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将刑部大案的知情人安排在自己身边,加以控制,毕竟这个案子牵连刑部、太子,如果在民间广为流传,太子的地位和威信势必产生动摇。此等大案的发生,已经牵连了太子。康熙有心维护太子储君,急忙处置了肖国兴,并将知情人张五哥控制在身边,这也是合乎情理和康熙的帝王之术的。

张五哥得到重用后,他帮助雍正继位,积极办差,最后也是有情有义,甘愿为十三爷胤祥守陵,张五哥完成了自己的抱负,也报答了康熙的知遇之恩。张五哥善始善终,堪为雍正王朝中的一代英豪。


风雪梦不逝


刑部出了一场大冤案,一个名叫张五哥的年轻人竟然替真正的罪犯任季安顶罪,还因此被判了死刑,走上了断头台。

张五哥的妹妹阿兰找到了十三爷胤祥申冤,原来是江夏镇的地头蛇刘八女出面让张五哥替任季安顶罪,只因为当年刘家有恩于张五哥的父亲,并许诺只是去顶个罪,但罪不至死,于是张五哥为了替父亲报恩,同意了去顶罪。可后来判下来却是死刑,张五哥不干,但刑部却威胁他说,如果敢翻案,他的全家都会遭殃,所以为了全家人的安全,张五哥只能认命。



得知此事的胤祥怒火中烧,为了伸张正义,他连夜汇报了康熙。转天,康熙突然出现在了行刑现场,救下了张五哥,还令人严查此案。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四阿哥胤禛装病不出,八阿哥胤禩为了扳倒太子胤礽,诱审肖国兴,紧接着十四阿哥胤禵伪造了太子调兵的手谕,大阿哥胤禔主动跳出来说要替康熙杀胤礽,三阿哥胤祉又爆出胤禔魇镇胤礽的事。

好好的兄弟手足,却因为一个太子的名位争得不可开交,甚至不惜置对方于死地。康熙是天子,但也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这些杀红了眼的儿子们,想到了张五哥这个孝子。

为了替父亲报恩,为了全家人能平安生活,他不惜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甚至为此险些失去了生命,这是什么?



听父亲的话,为父亲分忧,这是忠,更是孝。

康熙肯定想,看看人家的儿子,替父分忧,忠孝两全;再看看自己这些儿子,个个为了太子名位勾心斗角,却没人为他这个做父亲的分点忧。同样是儿子,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所以,康熙要大力提拔张五哥。一方面,康熙非常赞赏张五哥的孝顺,所以要对他加以大力褒奖,更是想通过他树立一个标杆和榜样,告诉自己的儿子们,争来争去是没用的,踏踏实实办差,为父分忧,才是一个忠臣孝子应该做的。

而另一方面,通过几次聊天和试探,康熙也更坚信张五哥是个能托付大事的人,也愿意去信任张五哥,不仅让他当了大内侍卫,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把他当成了自己与胤禛、胤祥之间的联络员,关键时刻康熙还将自己死后的传位大事交给了他。最后正是张五哥,他在传位的关键时刻帮助四爷胤禛拿到了金牌令箭,并亲自将十三爷胤祥放出宗人府。



由此可见,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他的人品又能差到哪里去呢?可能康熙就是认准了这点,才成就了身边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平头百姓,把他历练成了一个干练机敏的大内侍卫。


达摩说


《雍正王朝》中康熙选择让张五哥担任自己身边的护卫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1、被张五哥孝心所感动,提拔张五哥。

张五哥被康熙提拔为大内侍卫是在康熙将张五哥从刑场上救下来之后。

张五哥顶罪的原因是因为江夏镇刘八女的父亲对张五哥的父亲有恩,张父为了报恩答应了让自己的儿子张五哥替任季安顶罪。

后来发现是死罪之后,张五哥为了避免自己的父亲因为包庇顶罪受到牵连,所以甘愿受死。

归根到底是张五哥是为了自己的父亲才甘愿承担死罪,是“孝道”的体现,虽然迂腐,但是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康熙皇帝正在为自己的儿子只知道争夺皇位,而不知道孝道的行为伤心和烦恼,所以特别容易被张五哥感动,为了表彰张五哥的行为,特意提拔张五哥担任自己的侍卫。

2、为将来选择胤禛继承皇位提供必要的安排。

张五哥的事情是十三阿哥胤祥报告给康熙皇帝的,等于胤祥是张五哥的救命恩人,而且张五哥是一个孝子,这样的人应该是非常感激胤祥的。

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铁杆支持者,如果将来选择胤禛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将张五哥放在自己的身边加以培养,对将来的皇位顺利的继承会有用。

果然后来是

张五哥有情有义,康熙驾崩当晚是张五哥负责保护胤禛进宫,同时也是张五哥将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后放出了十三阿哥胤祥,帮了胤禛的大忙


逝去即历史


张五哥由一名死囚逆袭成为大内侍卫,这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故事情节,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么一回事。

清王朝时期,大内侍卫的选拔是极其严格的,不是谁都能担任的,因为大内侍卫是最接近皇帝的人,且直接负责皇帝的人身安全,所以他们尤为重要,首先他们的政治背景必须百分百清白,政审这一关是非常苛刻的。

康熙皇帝时期的大内侍卫,都是从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中来择优选拔的,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侍卫包括:头等侍卫60人,正三品;二等侍卫150人,正四品;三等侍卫270人正五品;蓝翎侍卫90人,正六品;

既然问题是围绕着电视剧来提的,那么我们就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进行讨论:

康熙亲自到法场上,无罪释放布衣张五哥,就已经是天大的隆恩了,为何还要提拔其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呢?

我们都知道康熙晚年怠政,毕竟年龄大了嘛,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精力肯定是大不如前,所以就把一些权力下放给了皇子们,也是想让他们历练历练,日后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然而,他的这个些皇子们,个个都非等闲之辈,手中有了权力之后,欲望就开始膨胀了,结党营私,祸乱纲纪,朝野上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布衣百姓,有很多政治投机者与皇子们结成死党。

有了皇子给他们撑腰,使得下面的一些官吏,视朝廷律法如摆设,名义上是朝廷的命官,实质上与土匪无异,张五哥正是被八阿哥胤禩党的人给陷害的。

张五哥在江夏与刘八女等人早有私怨,后来又因为胤禛和胤祥,更是与刘八女等人结下了不可调节的冤仇,所以他们才想方设法的要致张五哥于死地。

他们利用张五哥的父亲张老汉,来胁迫张五哥为任季安顶罪,先是说只要蹲几个月大牢即可,可张五哥进了他们的圈套后,才发现自己被坑了,因为自己被刑部叛了斩立决。

张五哥的家人慌了,说啥也不能让张五哥就这样白白的送死啊,于是其妹妹阿兰跑到京城,去找十三阿哥胤祥,希望他能救哥哥一命。

当胤祥了解了详细情况之后,直接去见了康熙,这才出现了康熙亲自劫法场的一幕。

康熙在法场上虽当场救了张五哥一命,若对其没有妥善的安置,那么救了也是白救,很快任季安等人,还是会想其他的方式来谋害张五哥,所以康熙直接将其提拔为大内侍卫,那么任季安等人就是有十八颗脑袋,也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了。

“宰白鸭”在康熙晚年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点英明睿智的康熙非常清楚,但这种官场舞弊的行为,又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他通过拯救张五哥一案,来向世人昭示,他是坚决反对和打击这种恶行的,并且鼓励大家要敢于揭发这种恶行。

张五哥能够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全赖十三阿哥胤祥,所以其对胤祥是感激涕零,康熙重用张五哥的另一个深意就是为日后四阿哥胤禛的即位铺路,这也是康熙救他且重用他的真正用意。


清史宴


自古以来,忠孝之人总是为人推崇喜爱,在《雍正王朝》电视中,康熙重用提拔从死囚张五哥来担任自己的侍卫,一是喜欢的是张五哥的忠孝之道;二是看中他的武艺高强,留在自己身边是一大保障。



我们先说为什么张五哥会成为死囚呢?这还要从上一辈的恩怨说起。刘八女对张五哥的父亲张老汉有恩,为了报恩,张老汉答应了刘八女的让张五哥顶罪的请求。但是而张五哥接下了这件事情,是受到刘八女等人欺骗,同时也是也是出于对自己父亲的孝心,父亲欠下恩情,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必然要还上,同时,也是担心如果自己不答应,刘八女等人会为难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妹妹。



张五哥的行为虽然说有他不对的一面,但是在当时的康熙看来,张五哥的精神难能可贵:这是孝,是我们应该保持的。父亲的话一定要听,父亲要怎么样就去怎么样,这是忠;正是因为这份“忠”、“孝”才让康熙刮目相看,才会将自己的安全托付给他,这是康熙相信他的人品,是给予他的最大的信任,也是对于他的最大奖赏。



看完了张五哥,再看看自己的儿子,一个个为了争夺皇位是兄弟相争、骨肉相残,没有一点的忠孝仁义,让已经年过半百的康熙伤心不已。

而也正是张五哥,让康熙看到了作为一个榜样,康熙感觉到了宽慰,因而不止一次的夸赞张五哥孝子,并且专门对于孝道进行过嘉奖,而他也希望张五哥能成为阿哥们的榜样,让阿哥们懂得孝顺。

但是,他们却不理解康熙的良苦用心。


历史伶俜者


堂堂大清皇帝居然提拔一个死囚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不得不说这是亘古未有的事,不过细细想来,康熙这一招走的实在是妙。


张五哥这个人之前在四阿哥胤禛去江南筹款时已经出现过了,甚至还因为胤禛等人和江夏镇的地头蛇胡教头发生过冲突,因此也让胤禛和胤祥对张五哥的印象很好,甚至还邀请张五哥和他们一起回北京。可张五哥拒绝了,也因为拒绝,才有了后来张五哥顶替任季安坐牢的事。


张五哥之所以同意顶替任季安坐牢,是因为刘八女对张五哥的父亲张老汉有恩,所以才同意顶替,没想到的是,以为就是坐几个月牢,却变成了斩立决。这下张五哥一家都慌了。张五哥的妹妹阿兰去找十三爷胤祥,胤祥又去找康熙,康熙亲自去劫法场救了张五哥,并且宣布提拔张五哥为自己的贴身侍卫。这一举动着实惊呆了很多人。


有人不解,为什么康熙爷会提拔一个死囚犯来做自己的贴身侍卫呢?这里面其实包含了康熙的大智慧。


首先,康熙看中张五哥身上难能可贵的孝道。

因为刘八女对自己父亲有恩,所以张五哥才同意坐牢,即便判了死刑张五哥也没有翻供,就是怕翻供以后他父亲会遭到刘八女等人的毒手,这就是孝。相比张五哥对待他的父亲,再看看康熙自己的儿子们,为了皇位,争权夺利。尤其是太子,枉费了康熙培养他这么多年,还弄出了个天大的“刑部冤案”,实在让康熙失望透顶。


第二,把张五哥放在自己身边,康熙是想时刻敲太子胤礽和其他皇子的警钟。

“刑部冤案”的发生,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个案,是太子德不配位的集中爆发,让康熙觉得胤礽不配做这个太子。只是作为父亲,还是想给胤礽一个机会。把张五哥放在自己身边,就是让太子胤礽明白,“你做的那点事,朕是知道的,希望你有悔过之心”。也希望通过此事,康熙让其他皇子明白,你们作为皇帝的儿子,孝心都不如一个民间的草民,只知道争权夺利。


第三,想立张五哥为标杆,让天下人知道,只要你们有孝心,都会有报效国家的机会。你们看张五哥,一个死囚犯,朕都让他来做自己的贴身侍卫了,你们还怕没有机会吗?以孝治国,推动家庭和睦融洽,国家才能繁荣稳定。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康熙是在为胤禛铺路。

康熙一代明君,早就知道太子不堪大任,废掉只是时间问题,他也看出了老四胤禛才是最可靠的人选。只是“九子夺嫡”太过激烈,如果过早暴露出胤禛继位的迹象,胤禛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招架不住。


所以,康熙选择张五哥作为自己的贴身侍卫,就是为了加强自己和老四胤禛之间的联系,而不被其他人发现。毕竟康熙身边的侍卫都是有背景的,虽然都是忠于康熙的,但是也被划分为很多派系,康熙的一举一动都会通过这些侍卫让其他人知道,这一点康熙是非常清楚的。


只有启用没有任何背景,而且对康熙非常忠心的张五哥,才能让康熙守住最后的秘密,这一点张五哥也是非常符合的。加上张五哥非常感激老十三胤祥的救命之恩,也自然愿意为胤禛集团效犬马之劳,张五哥也就不会被老八或者其他人收买。这一点也让康熙非常放心。


在康熙驾崩的那一晚,正是张五哥手持康熙的金牌令箭去找胤禛,后来又去释放十三爷,让十三爷手持金牌令箭稳住了丰台大营。试想,在康熙驾崩前,如果是属于老八阵营的侍卫拿走了金牌令箭,你说老四胤禛还有机会当上皇帝吗?所以可以看出,康熙安排张五哥作为自己的侍卫,其实就是再下一盘大棋,为胤禛铺路。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张五哥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的人物,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康熙当时也没有60多岁,应该只有50多岁。

如果单纯从历史来讲,是说不通的,因为皇帝的贴身侍卫必须出自于八旗子弟,并且是上三旗的子弟,这是先决条件,根本不允许汉人子弟担任满清皇帝的贴身侍卫,哪怕是最低级别的侍卫。比如隆科多,本来是给康熙皇帝牵狗的人,但因为他是上三旗子弟,也是一等侍卫,满清的一等侍卫属于正三品武官,所以,张五哥是怎么也担任不了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的。

为什么他就当了呢?因为是剧情的需要。《雍正王朝》不是历史,是历史文学影视作品,是经过了改编和创意的,在等级森严的满清皇宫之中,将一个汉族小子充实进去,也算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创造吧。

你见过皇帝亲自劫法场吗?这当然也是创作,为什么康熙皇帝要亲自劫法场救张五哥?

不是因为老四老十三汇报得有多严重,而是大清建国七十多年来,这是首例,闻所未闻,康熙皇帝不能因此坏了自己统治几十年的名声,都说康熙盛世,居然还出了这样的案子,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吗?所以,康熙皇帝不顾一切冲到法场,亲自前去解救张五哥,是要挽回自己的名声,让天下人看看自己的英明之举,要知道,这样的机会还真不多,他岂能浪费。搞好自我宣传工作也是皇帝的本事之一。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那么还说深点。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不久前刚从江夏镇赈灾回来,被刘八女等人以一块“礼仪德化”的匾额压得出不来气,这匾是谁写的?康熙皇帝啊,整个江夏镇已经变了天,人心不古,像刘八女任季安这样的货色就是打着“礼仪德化”的招牌作威作福的。

想必老四和老十三没少添油加醋给康熙汇报这事。张五哥正是江夏镇的人,和刘八女任季安等比起来,张五哥一家才是真正维护“礼仪德化”精神的良民百姓。

礼仪德化”的招牌是康熙皇帝对社情民风的肯定和表彰,出了刘八女任季安这样的败类,不仅仅是给康熙皇帝的脸抹黑,还是在狠狠抽打康熙皇帝的脸啊。加之这事儿恰恰和张五哥联系起来了,所以,康熙皇帝亲赴法场,救张五哥,其实他不仅仅是救的张五哥,更是救的自己的名声啊。康熙的举动,同时也给了老四以信号,江夏镇的罪过必将淹没,为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埋下了伏笔。

很多人从张五哥的“忠孝”之精神去分析康熙他亲自往法场营救还提拔他为贴身侍卫固然不错,因为康熙皇帝多次说到了“孝义”,并且对孝义之人进行大力表彰,但是这不是他亲往法场救张五哥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点:一是大清七十年来这样的案子尚属首例,康熙不能将恶名背在自己身上;二是那块“礼仪德化”惹了大祸,康熙皇帝想要挽回自己的颜面。

还有人分析说康熙皇帝在布局,想要利用张五哥这个小人物为将来的新君铺路,顺便还可以监视老四和老十三他们,不过这扯得就有点远了,估摸着康熙皇帝当时还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还能掌控局势,还没老糊涂。


青灯问史




首先,我们顺一下各个人物的关系。老八集团的财神爷任伯安,担任了江淮巡盐道,这是一个堪比布政使、按察使的肥缺。依靠哥哥的势力,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为非作歹,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控制了非常富庶的江夏镇,可以说是雄踞一方的人物。至于张五哥和父亲张老汉,则是刘八女手下的佃户,当年对张老汉一家有恩。任季安鱼肉乡民,奸杀了一个俊俏的寡妇,这件事引发了众怒。当地百姓联名上告,要求承办凶手任季安。由于事情太大,当地的衙门不敢庇护,只能命令抓捕任季安。



但是被抓的人,却不是任季安,而是张老汉的儿子张五哥。原来,任伯安、任季安和刘八女想出了一个偷梁换柱的注意。刘八女出面请求张老汉帮忙,让张五哥冒充任季安的名字顶罪,并且表示“只需要在牢里住几个月,任伯安大人就会想办法把人救出来。”由于对张家有恩,张老汉最终答应了刘八女的请求。就这样,衙门把张五哥带回了衙门,张五哥也一直谎称自己是任季安。其实,由于关系太大,任伯安没有任何办法翻案。他们贿赂了知县、知府、按察使、刑部等各级官员,总计花了10多万两银子。最终,刑部装模作样的判处“任季安”斩立决。为了全家跟着遭殃,张五哥只能认命。



这件事被老十三胤祥发现,胤祥救下了即将被处死的张五哥,得知发生了这样的大案,康熙皇帝勃然大怒,命令彻查各级官员,连刑部的官员也没能逃脱。最终的结果是牵扯此案的各级官员被撤职查办,真正的任季安被斩首,任伯安丢掉了江淮巡盐道的官职,刘八女被判处无期徒刑。至于受害者张五哥,则被康熙皇帝破格提拔为贴身大内侍卫。其实如果认真的说,即便是出于各种原因,张五哥顶罪的行为仍旧触犯了法律。但康熙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赦免张五哥,其他人都无可奈何。



康熙皇帝之所以提拔张五哥,主要看中了两点。第一,张五哥非常的孝顺,宁可自己被砍头,也不愿意牵连自己的老父亲。康熙皇帝非常欣赏张五哥,自古以来,无孝子不忠臣,使用这样的人在身边,康熙皇帝非常的放心。康熙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们相互争斗,非常的寒心,希望用张五哥例子敲打自己的儿子们。第二,张五哥的武功非常好,符合贴身侍卫的标准,康熙皇帝身边的德楞泰和图里琛都是一流高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估计会赏赐张五哥一些钱,然后让张五哥回家了事。




张五哥担任了大内侍卫以后,确实非常的尽职尽责,对老十三胤祥非常的感激。在康熙皇帝弥留之际,张五哥把调兵金令的地点告诉了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就是依靠金令控制了丰台大营的驻军,从而保证了老四胤禛顺利继位。在老十三胤祥去世之后,张五哥辞去了大内侍卫的职位,表示愿意为十三爷守墓。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张五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与此同时,由于自己卷入了皇族内部争斗,知道了很多内幕,张五哥必须寻找安身立命的办法。选择守墓是最高的归宿,雍正皇帝也非常的放心。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这首先要从当时的四贝勒胤禛、十三贝子胤祥江南办差说起。

二人夜宿江夏镇,受到庄主刘八女阻挠。原来这里八爷党敛财的一个据点,生人很难进去。


佃户张五哥冒死苦劝,二皇子才勉强进得庄去。并从张五哥父子口中得知其中的奥秘。刘八女是朝廷命官任伯安的小舅子,而任伯安是九爷的门人,九爷又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盘根错节,相当复杂。

二皇子回京复命,并向康熙皇帝提及了此事,引起康熙震怒,下令彻查此事。羽翼己丰的八爷党遍布朝野,以瞒天过海、桃代李僵之术,找来几个顶缸的,以浑水摸鱼、蒙混过关。

未料康熙皇帝意外出现在刑场,撕掉了一个看似四十多岁人沾上去的胡须。原来他就是二十岀头的张五哥。为顾全被刘八女当做人质的父亲妹妹的性命,是被迫冒名赴死的。康熙简问两句,便把张五哥带回宫去。

不久张五哥穿上了黄马褂,成了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

原因并不复杂,五哥出身农家,纯厚忠诚,素有孝心,对人也不会有二心。

己六十多岁的康熙想想张五哥的仁孝,又看看自已,太子两度被废,众皇子忙夺嫡,真比不上这个农家子弟。



二人一次宫内雪中散步时,康熙发出了感慨:张五哥,名字起的好哇!可贵的是对父亲的一片孝心。不象朕的儿子,一个个……。并随口问谁适合当太子?五哥率真直性,顺口答道:十三爷忠孝仁爱……但脾气暴躁,不适合做皇帝。惹得康熙哈哈大笑:你一个小小侍卫,也敢妄议废立之事,胆子不小啊。其实对张五哥的回答相当满意。

后来雍正继位,五哥也是有功之人。本来有大好前程。但他却提出要给十三爷做个守陵之人。因为江夏镇时十三爷救过他的命。这种境界远远胜过众多皇子王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