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

文史砖家


后周世宗郭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并最终继承皇位,成为五代十国历史上最英明的一位皇帝,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压根就没有宋太祖赵匡胤的戏份,五代十国将在他手中结束,甚至燕云十六州也有可能收回。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郭荣终究还是死得早,在他去世后第二年,赵匡胤就发动陈桥兵变,夺了他儿子的江山,建立北宋。赵匡胤算是一个比较厚道的人,为收兵权还弄出个杯酒释兵权,而不是直接杀功臣,那么他对郭荣的儿子们如何呢?

郭荣一共生有七子,但很不幸,老大、老二、老三都死于非命,当时郭荣和养父郭威都是后汉的将领,郭威更是后汉最主要的将领。所谓功高震主,郭威并不受后汉隐帝刘承佑的信任,刘承佑派人想干掉他,结果被郭威先行下手,扯旗造反打到汴京城下。

郭威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在城下喊起了话,表示一切都是误会,只要刘承佑放过他的家眷,他就撤兵离去。刘承佑不信,把郭威的家眷全部咔嚓了,带着人马出城迎战,结果死在了自己人手里,郭威入城。

在这场劫难中,郭荣勉强算是因祸得福,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和他的三个儿子全部被杀,郭威只剩下他这个养子。

郭威进城后,拥立了一个小皇帝,不久搞了一场黄袍加身,称帝建国了,也就是后周。

郭威去世后,郭荣继位,此时他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柴宗训、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为什么他们不姓郭?是因为后周灭亡后他们改回了父亲的本姓,但郭荣本人并没有改姓,是北宋给他改的,所以仍称之为郭荣。

郭荣去世时这四个儿子都很小,最大的柴宗训才七岁,最小的柴熙诲甚至还在襁褓之中。柴宗训在父亲去世后继位,虽然不久就被赵匡胤夺位,但作为后周恭帝,他还是在正史留下了确切记载。

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据《续通鉴长编》记载:“建隆三年,周郑王出居房州。 皇朝开宝六年春,崩于房陵。”、”仁宗嘉祐四年,诏有司取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奉周祀。“

也就是说柴宗训和养母符太后被迁往房州,到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柴宗训的死有没有蹊跷不得而知,只知道他的子嗣相继离世后,他这一脉就断了,所以宋仁宗从柴氏中选出一人过继给柴宗训。

剩下三位,史书只留下他们的名字和一抹掠影,《旧五代史》中只记载了他们的名字和爵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欧阳修《新五代史》提到”皇朝乾德二年(964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但在其他宋人的记载中,这些前朝皇子有不同的结局,宋人记载大概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来源于北宋学者王巩在《随手杂录》中的记载。

按照此版本,赵匡胤陈桥兵变后进入皇宫,看到有宫女抱着一个小男孩,便问男孩是谁,宫女回答是周世宗的儿子。

这句话挑动了赵匡胤的神经,当时范质、赵普、潘美等人都随侍赵匡胤左右,赵匡胤回头询问对他们,赵普说:”去之“。

潘美与其他人却不说话,赵匡胤于是又问潘美,潘美还是闭口不言。赵匡胤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

此时,潘美才开口,道:”臣与陛下曾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这个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劝说陛下不杀,陛下必定对我生疑,所以不敢回答”。

赵匡胤干脆顺水推舟,让潘美把孩子带回家,“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大家权当没这回事。

第二个版本来源于北宋学者王铚在《默记》中的记载,与第一个版本大同小异。

赵匡胤称帝之后,周恭帝被安顿在了天清寺中居住。有一天赵匡胤前去探望,发现有两个宫女分别抱着男婴跪在旁边,一问才知道,他们俩正是郭荣的两个小儿子。

赵匡胤回头对部将说:“此复何待?”意思是还留着他们干什么,潜台词就是把他们咔嚓了。

左右侍卫就将两个孩子提走,赵匡胤看见潘美在用手掐着宫殿的柱子,低头不语。赵匡胤便问:“

汝以为不可耶?”(你认为不行?)

潘美回答:“于理未安。

赵匡胤于是命令将两人追回,将其中一人赐予潘美,据说是纪王柴熙谨。潘美将他收养为儿子,赵匡胤此后也不再过问,此人就是潘惟吉,潘惟吉的后裔与潘美的子孙使用不同的字辈。

第三个版本出自浙南各地卢氏族谱的记载。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入宫发现了两个小男孩,得知是周世宗的两个儿子。赵匡胤环顾诸将,问该如何处置这两个小孩。

大多数人揣摩赵匡胤的心意,都提议把这两个孩子处理掉。大臣卢琰劝谏赵匡胤:“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

大将潘美也表示:“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赵匡胤于是让潘美抱走纪王柴熙谨,卢琰抱走蕲王柴熙诲。

建隆三年(962年),赵匡胤封卢琰为越国公。到了乾德六年(968年),赵匡胤又开始关心起柴熙诲的情况,卢琰辞职,然后跑到永康灵山隐居。

为避免赵匡胤查出柴熙诲下落,卢琰为其取名卢璇。卢璇的子孙繁衍很快,为九支卢中人口最多的。

以上三个版本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宋仁宗寻找柴氏子弟过继柴宗训的时候,并没有找潘惟吉的后人,可见北宋官方并不认为他们是柴氏后裔。


平沙趣说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后,带领着一大堆文臣武将来到后周的皇宫里面巡查。在巡查的过程中赵匡胤看到一个嫔妃怀抱着一个小孩,于是派人上前询问这个小孩是谁,旁边的宫人说:这是周世宗柴荣的幼子。赵匡胤询问部下的意见,赵普等人都说:一定要杀了他。赵匡胤对身旁的将领说:那还留着干什么呢?部将们都准备动手,唯独潘美和另一个将领一言不发。潘美用手掐着柱子,赵匡胤问潘美为什么不说话,潘美害怕得罪皇帝,始终不肯开口。

赵匡胤对潘美说:我夺去了后周的江山,再去杀死周世宗的儿子,实在是于心不忍。看到皇帝已经表态,潘美才开口说:我和陛下(赵匡胤)都曾经是周世宗的臣子,如果劝说陛下杀死这个孩子,对不起周世宗对我的恩情,如果劝说陛下放过这个孩子,陛下肯定会怀疑我有二心。赵匡胤是周世宗一手提拔上来的武将,想起来周世宗对自己的恩情,赵匡胤决定放过这个孩子。于是赵匡胤对潘美说:周世宗的儿子不能做你的儿子,这个孩子赐给你做侄子。潘美就把这个孩子领回了家,赵匡胤也从来没有再过问过孩子的情况。

由于潘美没有兄弟,这个孩子最终成为了潘美的养子,取名叫潘惟吉。潘惟吉长大后深受宋真宗的重新,是宋真宗时期的朝廷名臣,在朝廷里面颇有好名声。潘惟吉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也都在宋朝做官,潘美收养潘惟吉的事迹,就是潘惟吉的后代说出来的。在潘惟吉的儿子潘承裕的墓志铭中,只提到潘承裕的叔祖父是潘美,没有提到祖父是谁,这个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件事的真实性。潘美能够在危难之际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故主的儿子,虽然算不上忠臣,但是也称得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大臣。

然而在小说《杨家将》中,为了凸显杨家将的主角光环,潘美被丑化成为了一个卖主求荣的奸臣形象,在后世留下了骂名。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初期的名将,为北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北宋大臣中和赵普、曹彬等人齐名。朱元璋认为潘美能够和陈平(刘邦手下著名谋士)、冯异(刘秀手下悍将)相提并论,历代历史学家也都认为,潘美的功劳远胜于杨业(杨继业原型),是北宋初年仅次于曹彬的第二号大将,是曹参和秦琼一样的人物。历史上害死杨业的人是王侁,在杨业战死后,王侁被流放边疆,潘美受到牵连被降职三级,并且在第二年去世。潘美去世后,北宋给了潘美极高的尊重,给潘美加上了“武惠”的谥号,并且给予了潘美配享太庙的资格。


史海泛舟摆渡人


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或朝代更替,当朝的新皇帝对前朝皇帝及子嗣,均是斩草除根,赶尽杀绝,以至于出现“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这样的流传千古的名言。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坐上帝位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呢?事情是这样的。

北宋文人王铚的《默记》中记载:周恭帝柴宗训在“陈桥兵变”之后便禅位给了赵匡胤,随后搬出皇宫到天清寺居住。有一次,赵匡胤前往天清寺探望时,看到跪拜在路边的原后周后宫的太监、宫女中有两人非常特殊——她们竟然各怀抱着一名男婴!赵匡胤派人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两个男婴正是柴荣的儿子,于是“艺祖顾诸将云:‘此复何待’?”,随即令侍卫将他们“提去”。在场的所有大臣都不敢做出反应,因为任何反应都可能被现任皇帝怀疑为不忠,也更不敢替这两个孩子求情。赵匡胤发现只有大将潘美用手掐着廊柱低头不语,赵匡胤便问他:“你觉得不应该吗?”潘美则回答:“我哪里敢觉得不应该呢,只是于情于理都觉得不安啊!”赵匡胤随即命侍卫将那俩孩子带回来,将其中的一个交给潘美收养,这个孩子即史书中记载的潘惟吉,赵匡胤对他终生没再过问。

北宋王巩的《随手杂录》中记载: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后,便带着宰相范质、赵普及大将潘美等人首次巡视皇宫大内,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致地听取管事太监、宫女们的细心讲解,脸上难掩兴奋之情。忽然间,皇帝看到一位前朝宫人怀抱婴儿,神色慌张地向他行礼,宋太祖疑心大起,便将那位宫人叫过来,询问她这个婴儿是谁。宫人不敢说谎,便吞吞吐吐地告诉宋太祖,怀中的婴儿正是周世宗柴荣的儿子。

宋太祖听后,脸上微微变色,转回头便向赵普征询意见,该如何处置这名前朝皇子。赵普为人果断决绝,考虑到新朝初建、人心不稳,若留下这个男婴,恐怕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制造动乱。所以考虑到此,赵普便做出砍头的手势,并且恶狠狠的说:“斩草要除根,否则后患无穷。”其他随从官员见宰相这样说,也纷纷附和,只有潘美和另一位将领沉默不语。

宋太祖觉得奇怪,便转而征询潘美的意见,但潘美却唯唯诺诺,不敢回复。皇帝稍稍思虑一会儿,便明白潘美的用意,于是对众人讲:“朕昔日深受周世宗厚遇,本想尽力效忠周室,只因迫于形势,所以才不得不承袭皇位。朕行此违心之事本来就有愧于周世宗,如今再杀掉他的儿子,天下人将会如何议论朕呢?”

潘美听后甚是感动,便向宋太祖解释之前沉默的原因:“臣与陛下都曾侍奉过周世宗,并深得其厚待,就此事而论,若臣劝说陛下除掉这个婴儿,则有辜负当年世宗恩养之嫌,世人皆会骂臣是忘恩负义之辈;但是若臣劝阻陛下处决他,那么陛下很可能会怀疑臣的忠心,为臣不忠者必受显戮,臣惶恐无计,所以不敢妄言。”

宋太祖听后微微一笑,接着便对潘美说:“仲询(潘美的字)所虑极是,可既然是前朝皇子,自然不能再养于皇宫之中。朕思虑再三,觉得将他送给你为好,只是周世宗的儿子不可再做你的儿子,你就把他当做侄儿抚养成人吧。”潘美领命,将婴儿抱回家并给他取名为潘惟吉,对外则宣称是自己的侄儿。此事过后,宋太祖便再也没有问起过潘惟吉的情况。

潘惟吉成人后历仕太宗、真宗两朝,担任过供备库使、天雄军驻泊都监等职务,在晚年曾以生辰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前后奉命办事皆以勤勉干练著称。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到赵匡胤不但没有斩草除根、赶尽杀绝,而且还做出优待后周(前朝)皇室的决定,其宽容的胸襟气度,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并成为后世帝王效仿的楷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事情还要从后周说起。

1、后周政权的建立。

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早年是一个混混。郭威曾经在街头跟一个屠夫发生争执,一刀把人家捅死了。此后,郭威坐牢,被一位赏识他的刺史救了一命,并把他带到军中。

当时后唐的李存勖因为不善治国,导致军队哗变,李存勖被部下射死。李存勖的一个妃子就被放出宫。出宫之后在洛阳的一个逆旅时,见到郭威,非要嫁给他。其父母无奈,只好把女儿嫁给郭威,这就是柴氏,柴氏成为了郭威的贤内助,不但从经济上资助他,在人事关系上也帮助他,让他投到了当时的军将刘知远的帐下。而刘知远是石敬瑭的手下,石敬瑭因为跟后唐皇帝李从珂产生矛盾,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来了辽国人,从而夺了江山,建立了后晋,而他的大将刘知远成为了太原节度使。后来,郭威随刘知远部队南下,入主中原,建立了后汉,成为了后汉的大将。

到了后汉二代时,皇帝刘承祐不满权臣操纵朝政,一口气杀了三位辅政大臣和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柴荣的前三个儿子,而郭威恰好不在洛阳,逃过一劫。郭威带着部队回去要说法,最终打败了刘承祐建立了后周。当时还玩了一把皇袍加身,赵匡胤此时还是郭威的一个亲兵,就在那一众送皇袍的人当中。就此建立了后周。

2、郭威传位柴荣。

当时的后周国力并不是太强盛,但郭威是穷苦出身,知道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当了皇帝以后更是体恤百姓,而柴荣从小跟着郭威长大,人品厚道,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领袖。所以两人当皇帝期间,都重用贤臣,大力发展民生。经过两人一系列的改革之下,国家也得以快速的恢复元气。

后来,郭威病重,因两个亲身儿子均已被刘承祐杀害,没有后代继承皇位,所以只能传位给干儿子柴荣,就这样柴荣当上了皇帝。

3、后周皇帝柴荣与赵匡胤结义。

当时辽国野心勃勃,整天挑衅不断。在对待外交政策上,柴荣相当硬气,向来就是你来我就打。所以这国家的军事从来就没有落下过。而这时赵匡胤,从一个小小带兵的,靠着积累军功,逐渐崭露头角。慢慢的爬到了柴荣都不得不重视的地步。再加上当时柴荣和赵匡胤一起,打了许多的漂亮仗,柴荣就更加器重起赵匡胤了。俩人在一起日子久了,相互间又都对脾气,所以后来柴荣就和赵匡胤拜了把子。相互之间称兄道弟了。而有了这层关系,赵匡胤在军中的声威也就更加盛隆了。柴荣即位之后,先后任命赵匡胤掌管禁军、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这也为后来赵匡胤夺取兵权奠定了基础条件。

4、后周皇帝柴荣托孤赵匡胤。

后周皇帝柴荣做了六个年头的皇帝时候,在一次北伐的过程中,得了急病,不得不班师回朝,回去没多久就快病死了。当时赵匡胤被自己的义兄柴荣充分信任,所以柴荣临死前把兵权交给了赵匡胤,让赵匡胤辅佐自己的儿子,赵匡胤也答应了。 当时赵匡胤从来没起过谋反的念头。柴荣一死,当时柴荣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周恭帝。

5、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称帝,建立大宋。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次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拥立他为皇帝。

这在当时来看是非常不地道的,虽然名义上是被士兵逼迫,黄袍加身,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赵匡胤早有预谋,安排好的一场戏,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天下人的仇视,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再来一场十八路诸侯共伐叛贼的闹剧,恐怕赵匡胤也支撑不了。

因此,赵匡胤为了安抚人心,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之后,率军回到京城,对满朝文武大臣并无加害之意,对幼主和皇太后也非常的善待,并“勒石作戒”藏于殿中,告戒赵氏子孙任何时候,一定要保证善待柴氏子孙。宋朝历任皇帝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因此也赢得了天下人的同情和理解,反抗的声音自然就小了些,如果当时赵匡胤头脑发热,将柴氏后人杀掉,不仅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而且还揭穿了自己黄袍加身被士兵逼迫当皇帝的谎言,更会受到天下人的唾骂,因此赵匡胤这一招实在是明智之举!

所以,纵观赵匡胤的发迹到坐上皇帝位置,郭威、柴荣可以说是对他有知遇之恩,再加上赵匡胤人比较厚道和安定人心、民心的需要,一定会善待柴家后世子孙的。当然了,历史选择了赵匡胤也是正确的,从他和平夺取政权、善待前朝宗亲遗臣;杯酒释兵权、平和削权显仁义;改革政治制度、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善待文人、科举改革;励精图治、固农兴商等这些治国措施上来看,是一个伟大的开创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葛大小姐


一般情况下,新王朝的诞生,很可能意味着旧王朝皇族的灭亡。然而,当赵匡胤准备处决柴荣幼子的时候,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制止了赵匡胤的行为,这个人就是杨家将故事中潘仁美的历史原型潘美。



公元959年四月,周世宗柴荣起兵北伐辽国,誓要收回幽云十六州。此次出征,进展顺利,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后周军队连克三关三州、十七县。

正当大家看到希望的时候,柴荣突然病倒了,无奈之下,柴荣只能返回汴京。

回京的路上,柴荣得到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是张永德,于是出于疑心,柴荣选择了更加信任的赵匡胤接替张永德。由此,赵匡胤掌握了亲军。



回到京城后,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面对孤儿寡母,手握兵权的赵匡胤不免动了心思,意欲登基大宝。但柴荣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如果强行篡逆,岂不是落得不仁不义的地步,让天下人诟病。

但思来想去,赵匡胤还是没有经受住皇位的诱惑。于是仅仅半年之后,赵匡胤和自己的亲信在陈桥驿上演一出双簧戏——黄袍加身。

兵变之后,本来北上抗敌的军队,瞬间成为了逼宫的士兵。为了活命,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于赵匡胤。



禅位之后,赵匡胤将柴宗训移居到了城外天清寺,之后步入皇宫。

进宫之时,赵匡胤还带着自己的一班文臣武将,致使宫内女眷害怕不已,纷纷跪着迎接赵匡胤。

当时,赵匡胤看到有两个还梳着丱[guan]角的小儿,便询问宫人:“这两个孩童是谁呀?”

宫人回答:“世宗[柴荣]之子,纪王、蕲王。”

听到这里,赵匡胤转身问后面的大臣:“大家觉得应该如何处理这两个孩子呀。”

赵普已经揣摩到了赵匡胤的心思,仅仅对赵匡胤说了两个字:“去之!”后面的一众大臣为了表示效忠赵匡胤,所以纷纷迎合赵普,表示斩草必须除根。

赵匡胤看到这里,立刻吩咐左右,将这两个孩子提了出去,准备处理掉。



看到这个命令后,潘美表现出了不满;

惟潘美在后,以手掐殿柱,低头不语。——《默记》
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随手杂录》

潘美毕竟是手握兵权的将领,所以赵匡胤看到潘美的表情后,立刻询问潘美的意见。但此时潘美闭口不言,于是赵匡胤只能放了两个孩子,并说;“夺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心呀。”

见此情况,潘美随即解释自己刚才的行为说:“臣曾与陛下一样,同为世宗臣子,而且深受世宗恩德,倘若我劝陛下杀其子,则有负世宗之恩。如果我劝陛下不杀,那么就是对陛下不忠。”



事后,赵匡胤将其中的一个孩子给了潘美抚养,这个孩子改名为了潘惟吉。另一名由卢琰收养,改名为了卢璇。

这件事记载于北宋王巩的《随手杂录》和王铚的《默记》之中,虽然不是官方正史,但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我是越关


说的好听点儿,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缔造者,说的不好听点儿,北宋的大好江山都是赵匡胤从周世宗柴荣手里夺过来的!莫不是柴荣暴毙出征途中,恐怕这位后周大帝则可顺势成长为唐朝之后的又一“千古一帝”!奈何天公不作美,说天公不作美不如说天妒英才,柴荣在位约莫6年,就将郭威临终前尚且软弱的后周培养的“风生水起”。柴荣虽然仅仅在历史长河中露面6年,但是却是难得的崭露头角。或许正是因为他的一生颇有作为,世人都没有黑他的理由,随同世人一样,赵匡胤对昔日的这位主子,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根据史书记载,柴荣先后共有七个儿子,但是所不幸的是,在柴荣未曾登基大统之时,前三个儿子便随同郭威的两个儿子一同为后汉皇帝刘承佑所杀,在这里需要说明两点,①正是由于郭威两个皇子都死于此,所以导致郭威绝后,无奈之下才将后周大统之位传于过继义子柴荣;②柴荣的前三个儿子死于此,最终在柴荣死后,后周之位才交付第四子柴宗训,是谓周恭帝。公元960年,赵匡胤突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次日,周恭帝柴宗训禅位于赵匡胤,赵匡胤见其年前懵懂,便施惠封其为郑王,后来的周恭帝于20岁时,病死郑王位上。

这是历史已然明确的柴荣的前四个儿子的去向,后来的第六子柴熙谨根据《宋史》记载,病死于公元964年。只有柴荣的第五子和小儿子下落未明,由此我们大可猜测题目中的幼儿便是第五子柴熙让和小儿子柴熙海。话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建立大宋正统之后,一日闲来无事,便率领几位旧臣巡视皇宫,只见众人谈笑之间,一位宫女慌慌张张地抱着两个孩子行色匆匆地路过,赵匡胤拦下询问便知,原来是柴荣的两个儿子。

按理来说,对于历朝历代君王来说,前朝余孽自然是留他不得,赵匡胤相对于历来帝王来说,还是颇具仁慈的,只因为柴荣生前对他的大恩大德,所以说宋朝两百多年“善待柴家后人”的组训也算是赵匡胤报答柴荣生前对他的恩济并施了。但其实赵匡胤当初在面对前朝余孽之时,仍然还是徘徊踌躇的。于是在询问了大臣意见后,才决定留下并且善待他们。

①赵普是赵匡胤的手下最为亲信之臣,在面对如此问题之时,赵普全权站在了赵匡胤的角度上,强烈建议杀掉孩子,以绝后患;②潘美与赵普不同,因为潘美昔日是柴荣所善待之臣子,如今面对先主遗子,潘美掉泪不语。赵匡胤看出了潘美的心思,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尽受柴荣恩惠,如今反手夺得柴家天下,也是不仁不义之做法,如若再杀其子孙,未免太恩将仇报。于是柴荣在报恩之时,便将其后世交于潘美等前朝大臣所抚养。


历史课课代表


史书记载,周世宗柴荣共有七个儿子,其中他的前三个儿子都与后周太祖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一起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这也是为什么郭威传位给养子柴荣而不是亲生儿子的原因)。柴荣的第四子便是周恭帝柴宗训了,柴宗训在七岁的时候即位,又在“陈桥兵变”之后禅位给了宋太祖赵匡胤。

《新五代史·周家人传》记载,柴荣的另外三个儿子分别是柴熙让、柴熙谨、柴熙诲,并且说“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但是有一些宋朝的笔记却给我们记录了柴熙谨和柴熙诲的另外一个版本的结局。

第一、北宋文人王铚的《默记》

《默记》记载,周恭帝柴宗训在“陈桥兵变”之后便禅位给了赵匡胤,随后搬出皇宫到天清寺居住。有一次,赵匡胤前往天清寺探望时,看到跪拜在路边的原后周后宫的太监、宫女中有两人非常特殊——她们竟然各怀抱着一名男婴!赵匡胤派人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两个男婴正是柴荣的儿子,于是“艺祖顾诸将云:‘此复何待’?”,随即令侍卫将他们“提去”。

在场的所有大臣都不敢做出反应,因为任何反应都可能被现任皇帝怀疑为不忠,也更不敢替这两个孩子求情了。赵匡胤发现只有大将潘美用手掐着廊柱低头不语,赵匡胤便问他:“你觉得不应该吗?”潘美则回答:“我哪里敢觉得不应该呢,只是于情于理都觉得不安啊!”赵匡胤随即命侍卫将那俩孩子带回来,将其中的一个交给潘美收养,这个孩子即史书中记载的潘惟吉,赵匡胤对他终生没再过问。

第二、北宋王巩的《随手杂录》

《随手杂录》同样是说赵匡胤看见宫女怀抱着周世宗的儿子,他问身边的大臣应该怎么处置。赵普的回答只有冰冷的两个字:“去之”,只有潘美低头不语,在赵匡胤的一再追问下,他也不做任何回答,沉默良久之后,赵匡胤说:“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此时,潘美才解释到:“我要劝陛下杀了他们,便对不起周世宗;若劝陛下留着他们,便是对陛下不忠”。于是,赵匡胤将这两名男婴都交给了潘美抚养,“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这两个北宋文人的笔记讲了类似的故事,再加上赵匡胤豁达的为人,所以他把周世宗的儿子交给潘美收养之事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国史通论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将权臣取代了君主自立,其中流血最少的应该就属赵匡胤了。

北宋代周赵匡胤这手玩的非常溜,第一是自己手下的人逼自己黄袍加身的,并不是老赵不忠;第二是善待周朝皇室柴荣和郭家的后人,老赵也没有不义。

所以一般后世的史书都对赵匡胤大夸特夸,经常赞扬赵匡胤的仁义之名,可以说在名声这一方面,赵匡胤比弟弟好太多了。

虽然上述赵匡胤有做作的假仁假义嫌疑,但是在历史故事中,确实有这么一件事情似乎体现了赵匡胤的仁厚。

前朝遗孤

赵匡胤称帝之后,按照规矩要进驻皇宫之中,当时的宫女太监以及原本的周世宗的遗孀,都还没来得及撤出去,在后宫之中,赵匡胤看见了,宫女们抱着两个孩子。

经过询问之后,知道这原来是周世宗柴荣的两个儿子,分别是第六子柴熙让和第七子柴熙诲。要说一下,故事中柴荣一共有7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早死了,四子也就是周恭帝,在幼年的时候就继位,然后就来到了陈桥兵变。

柴荣的最后两个儿子当时都还年幼,赵匡胤对如何处理这两个孩子感到头大,就问大臣们的意见,然后非常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北宋名相赵普,就对宋太祖说人心不稳,留之无益。

言下之意就是让宋太祖斩草除根。

但有两个人表示反对,一个叫卢琰,一个叫潘美

宋朝卢本心《宋越国公传》记载:

公启曰:“尧舜授受不废朱均。今受禅,安德不存其后?”潘美以手捏殿柱,垂头不语。宋祖曰:“汝亦以为不可也?”美曰:“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乃命追还。国公与美各抱其一。公所抱者即蕲王熙诲也,遂纳印缓归。

这就是卢琰认为姚舜即便在禅让的时候,还留下了儿子,今天北宋代周为何不能留下他的后代呢?

潘美也站出来,虽然不表示赞成,但是沉默不语,他用情绪来支持卢琰的看法。

宋太祖思前想后,毕竟曾经跟随郭威柴荣打过江山既是旧主又是恩公,我要是做的太绝,实在是不人道,而且看大臣们的态度,似乎这么做也不得人心。

分别抚养

随即宋太祖就做了个顺水人情,他把柴熙让交给潘美抚养,改名为潘惟吉,把柴熙诲,留给卢琰培养,改名卢璇。

后来的周朝皇室也没有难为他们,潘惟吉长大成人后经历过太宗和真宗两朝,担任过小职务,还曾出使过辽国,一生勤勤勉勉,庸碌的过完一生。

卢旋则受到卢家的培养,卢琰甚至把女儿嫁给了他,最终在宋真宗年间,曾官至殿前防御,时被封为武烈侯,一直活到了宋仁宗年间,最终活了74岁,可谓寿终正寝。

如今的浙江永康,武义,东阳等地区,还有卢璇的很多后人,也因此成为卢氏最兴旺一脉之一

结语

从周世宗两个儿子的下场来看,相比较于宋代之前的皇帝们,一旦遇到禅让,或者是夺权之后,要么是被杀,要么是被监禁,要么是不得善终,那相对来说赵匡胤还是一个比较仁厚的人。

但这种仁厚,也只不过是相对而言,更是一种愧疚和粉饰而已,毕竟趁人家孤儿寡母是夺了旧主的江山,总得粉饰一下自己,不然面子上也实在是过不去,而且这一招还能收揽民心,何乐不为?

这样别人骂自己的时候,也好有支持者来说:你看他都祸不及家人!


历史好奇怪


宋太祖赵匡胤是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从他对待与他征战四方的开国将军们的杯酒释兵权,而不是像朱元璋一样大杀四方,可见其宽容的胸襟气度。


不仅如此,作为宋朝创始之君的宋太祖,在优待后周皇室方面便做得很好,堪称后世帝王效仿的典范。


宋太祖是如何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呢?


典故出自宋朝人王巩编著的《随手杂录》,可信度极高

  

记录如下:且说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后,便带着宰相范质、赵普及大将潘美等人首次巡视皇宫大内,一边走,一边饶有兴致地听取管事太监、宫女们的细心讲解,脸上难掩兴奋之情。忽然间,皇帝看到一位前朝宫人怀抱婴儿,神色慌张地向他行礼,宋太祖疑心大起,便将那位宫人叫过来,询问她这个婴儿是谁。宫人不敢说谎,便吞吞吐吐地告诉宋太祖,怀中的婴儿正是周世宗柴荣的儿子。



发现周世宗的幼子是其哪一个儿子?

按照史书记载,周世宗柴荣共有七个儿子。

其中他的前三个儿子都与后周太祖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一起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所杀。

柴荣的第四子便是周恭帝柴宗训了,

柴宗训在七岁的时候即位,又在“陈桥兵变”之后禅位给了宋太祖赵匡胤。

第六子柴熙谨死于宋朝建立后第四年(964年),

而第四子柴熙让、第七子柴熙诲皆下落不明。

由由此推测,宫人怀中抱着的婴儿,应该是柴熙让或柴熙诲。


赵匡胤对于周世宗的幼子是如何处理的呢?


赵匡胤的帐下有一个名将叫潘美,就是影视剧里害死杨业的那个潘仁美,赵匡胤就是把这个小孩子给了潘美让他来养大的。

而且赵匡胤告诉潘美至于孩子的身份,以后永远也不要让他知道了。所以,潘美就给这个小孩起了一个潘惟吉的名字。



周世宗的幼子—潘惟吉后来如何?


潘惟吉成人后历仕太宗、真宗两朝,担任过供备库使、天雄军驻泊都监等职务,在晚年曾以生辰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前后奉命办事皆以勤勉干练著称(“累迁为天雄军驻泊都监。虽连戚里,能以礼法自饬,扬历中外,人咸称其勤敏云。”见《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二月,潘惟吉病故在雄州,真宗闻讯后哀伤不已,下令由官府为其操办丧事。


总结:宋太祖赵匡胤确实不愧为一代雄主,虽然谋取柴氏的帝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符合民心所向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毕竟五代十国割据纷争的乱世,需要有一位英武的明君圣主来完成华夏大一统,拯救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所以,我们看待一个人或是评价一个帝王不应该以他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而应该长远地看待他做了哪些贡献,这一点才是读史的立场所在。


路之意


平心而论,中国历史上最开明的王朝必然是盛唐,那么最仁慈的王朝当仁宋莫属。两宋享国319年,虽然军事上懦弱,但政治文化建设上是其他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宋朝推行的文治国策,更是催生出一系列灿烂的华夏文明,培养出一拨又一拨文学大家。

仁德宋朝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夺取后周恭帝的皇位,建立起大宋。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父比赵匡胤的做法刚猛百倍不止,但能够像宋太祖赵匡胤如此善待前朝旧主的仁德君主,除了他,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帝王能够做到。

民间演义说,恭帝柴宗训的父亲周世宗柴荣原本与赵匡胤是结拜兄弟,在郭威执政期间,柴荣、赵匡胤、郑子明三人结拜称为后周三兄弟,作为郭威帐下的三大主力干将。论辈分,柴宗训也要管赵匡胤喊一声叔父。周世宗柴荣死后,选定赵匡胤为第一托孤大臣,赵匡胤却在显得七年(960),原本是要带兵抗击契丹和北汉联军,结果行至陈桥上演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

铁券为证,厚养柴氏

虽然赵匡胤的帝位来的不正,但同样是谋权篡位的行为,却没有遭到后世指责。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宋一朝,赵氏对待柴家也算是仁至义尽。当年在宫中找到年幼的柴宗训,众臣们一再坚持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柴宗训,但是太祖皇帝只是将柴宗训降封为郑王,将房州作为封地,颁布免死金牌,厚养柴家一门。即使北宋开宝六年(973),已是郑王的柴宗训突然暴毙身亡,宋太祖仍然坚持赐给柴宗训“恭帝”的庙号。

这一点从小说演义《水浒传》中也能看到,小旋风柴进为了江湖义气上梁山,大闹一番宋朝的江山,等到梁山招安后,柴进正大光明地下山回到封地继续做自己的小王爷,平安无事享受原有的待遇。这要是换做任何一个朝代,朝廷必然会以此为借口,满门抄斩除去一块心头大患。

仁德遗风得以延续

严格意义上说,宋朝这种仁义治国,厚待世人,不滥杀的国风与其祖上的仁德家风有着莫大的关系。从一开始的陈桥兵变的约法三章“一小皇帝和老太后皆是我旧主,不得惊反;二众王公和诸大臣是我同僚,不得凌辱;三朝廷府库和老百姓家,不得侵掠”便可以看出这种仁德的赵氏风范。

其后300多年,宋朝朝廷只杀害过两个一品宰辅,张邦昌和岳飞,这一点比起汉明两朝实在是只有过之百倍,而无不及一分。

宋太祖赵匡胤确实不愧为一代雄主,虽然谋取柴氏的帝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符合民心所向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毕竟五代十国割据纷争的乱世,需要有一位英武的明君圣主来完成华夏大一统,拯救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所以,我们看待一个人或是评价一个帝王不应该以他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而应该长远地看待他做了哪些贡献,这一点才是读史的立场所在。


邓海春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凌晨,一场改变历史的兵变在陈桥驿发生。

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被麾下将士披上一件黄袍,“糊里糊涂”成了皇帝。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当场“约法三章”,一是不得惊犯后周太后和小皇帝,二是不准侵凌后周公卿百官,三是不得侵掠朝市府库,服从者赏,违令者诛。诸将应声听命。

五代兵变大多暴力流血,劫掠百姓,赵匡胤深知其害,故此约法三章。

赵匡胤统一思想后,率军急速返回开封,早有好兄弟石守信、王审琦等打开城门接应,禁军高级将领大多被赵匡胤拉拢收买,因此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京师,人们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兵变就完成了,真正的兵不血刃,市不易肆。

大局已定,后周的孤儿寡母只得禅位给赵匡胤,而赵匡胤也履行了善待后周皇室的承诺,将后周小符太后、恭帝柴宗训迁往西宫居住。

赵匡胤登基后,接受六宫迎拜,却在人群中发现两个小娃娃。

赵匡胤很奇怪,皇宫大内哪来的小孩?一问才知道是后周世宗打的两个儿子。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赵匡胤说了一声:“还等着干什么?”

左右心领神会,把两个男娃拎走准备斩草除根。

宋初名将潘美当时正随侍赵匡胤左右,他对赵匡胤此举不以为然,但又不能站出来阻拦,内心十分矛盾,只好用手扶着柱子,低首沉默不语。

赵匡胤一看潘美不动弹,便问道:“你觉得真这么做不对?”

潘美答道:“臣岂敢!只是觉得这么做不合情理。”

赵匡胤一想,自己刚刚约法三章,善待后周皇室,现在就搞斩草除根,不是打自己脸吗?立刻派人追回两个孩子,还把其中一个赐给潘美为养子,改名潘惟正。

赵匡胤觉得还不保险,又立誓碑,告诫后世子孙“柴氏(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荣就是柴氏子孙,他拥有免死的“丹书铁劵”就是基于这一历史创作。

自古以武力篡夺者,无不斩尽杀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仅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还把他们的十个儿子全部诛杀,赵匡胤却能善待前朝皇室子孙,这种宽阔胸襟是常人比拟,充分展现了他的宽厚和自信。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