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很美的兩首情詩,紙短情長,加起來才56字卻足以令人動容

愛情的美好令人嚮往,但當它逝去時,所有的美好回憶都會化作錐心之痛。這一點蘇軾體會到了,當愛妻王弗離逝後10年,他寫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元稹也體會到了,所以共患難的妻子病逝後,他寫下了名篇《遣悲懷三首》。這些生離死別之痛固然令人斷腸,但是與它們相比,還有一種痛更讓人無法釋懷,這就是:愛人出嫁新郎不是我!

倉央嘉措很美的兩首情詩,紙短情長,加起來才56字卻足以令人動容

對這一點體會最深的,應該是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一生都生活在矛盾和糾結中,14歲那年他被選為雪域最大的王,但他內心不過是一個渴望愛情的男子。所以在往後的多年裡,他像一個叛逆的少年一般,和所有人玩起了“捉迷藏”。他在雪夜裡與愛人相會,又在清晨回到寺中做回他的王。可惜他無法給對方承諾,最後對方還是嫁給了他人為妻。得知這個消息,倉央嘉措心痛地寫下了兩首肉麻情詩,兩首加起來共56個字,卻紙短情長,句句令人斷腸。讓我們來品一品:

倉央嘉措很美的兩首情詩,紙短情長,加起來才56字卻足以令人動容

《情詩其十一》

洞房一夜照花燭,卿卿嫁作他人婦。

相思如狂心如灰,為情憔悴向誰訴。

《情詩其十四》

曾慕鴛鴦效雙棲,南谷林深葉迷離。

除卻鸚哥誰人曉,莫將幽情向人啼。

不管他是王還是浪子,如今倉央嘉措已離世300多年了,一切的對與錯、是與非或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給我們留下的一首首絕美詩作,給了我們美的享受。而通過本期的這兩首情詩,我們感受到的是他的身不由己。

倉央嘉措很美的兩首情詩,紙短情長,加起來才56字卻足以令人動容

第一首先從洞房開始起句,對方嫁給他人後詩人仍用的是“卿卿”來稱呼她,可見他的不忘情。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倉央嘉措的所有詩都是以藏文寫的,我們如今看到的版本雖是由多位翻譯學家認真研究過的,但仍會有一些出入,比如這個“卿卿”原詩中用的是一個肉麻的藏文來指代心愛的女子,譯者在漢字中找了許多匹配的詞,覺得這個“卿卿”最能表達原意。後兩句則是直抒胸臆地表達自己的相思,如狂如灰,憔悴不已卻無人相訴。或許別人還能一怒為紅顏,但他不可以,因為他是王,這是他的悲哀。

倉央嘉措很美的兩首情詩,紙短情長,加起來才56字卻足以令人動容

第二首與前一首相比,要婉約了許多。詩的首句以“鴛鴦”比作自己與昔日的戀人,他們也曾恩愛雙棲,最後卻迷失在林間深處,留給詩人一片傷情。後兩句再引入鸚哥,自己的心事只能向鸚鵡訴說,但就算是這樣他仍害怕它會將自己的深情向他人啼出。有人說倉央嘉措其實是懦弱的,但他本就不過是那些野心家的傀儡,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又能如何呢?

倉央嘉措很美的兩首情詩,紙短情長,加起來才56字卻足以令人動容

縱觀這兩首詩,第一首直抒胸臆,第二首婉約動人,加起來不過56個字,卻足以令人動容。世人都知道倉央嘉措曾說過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其實這句詩前面還有兩句:“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他的多情沒有損梵行,也沒有誤傾城,傷的不過是他自己而已。這兩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