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真的是這樣嗎?

為生活而提神


在我們上一輩的父母,因社會等原因,生育五六個孩子都是很平常的事。雖然當時生產力低下,人們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有落後的醫療條件。可他們的孩子還是一個個健康成長,我們真的很敬佩他們毅力和“能力”。儘管這樣,民間還是有種說法“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意思就是說,看似同胞兄弟姐妹,其性格還是有很大差異的。農村也有這樣的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這個和“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的俗語,可謂“異工同曲”。



想想“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的俗語,還真是這個理:

靠老大

“老大”即父母相親相愛的第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的誕生,人們常說“親孫子值金子”,樂壞了他們的爺爺奶奶;也是新婚父母修成的正果。也就意味著是一個家庭新一代延續的開始。甭說會受到來自於爺爺奶奶、父母親的百般呵護和疼愛。甚至將家庭的未來都寄託於老大一身。這也並非子虛烏有,不是嘛,連古代皇帝立個太子都“立長不立幼”。即使有些家庭都生老二了,老大受寵程度仍不亞於老二,因為他的身上揹負著太多的第一。老大一般很有話語權,在父母年邁了,很多父母還是以老大的意見為決定,依賴老大略見一斑。


疼老三

老三的出生,會徹底動搖孩子們在家庭成員心中的位置。“八十老都愛小”也是父母袒護最小孩子的託詞。老三出生後,老大、老二連吃飯都不用別人餵了,自己也能走路了,父母及爺爺奶奶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這個小的孩上,即便有一丁點模仿的動作,都能惹得全家人大聲笑起來。尤其是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假如前兩個都是女孩或有一個是女孩,他們會更加看重的是這個獨生子或“二寶”來。不用說老二會瞬間“失寵”,老大受氣,也少不了有照顧老三的義務。老三呢,集千愛於一身,也養成了任性,驕橫、甚至霸道的性格。


最不待見是老二

老二一出生,就面臨著一個“競爭者”,那就是老大。而且就為一個老大,父母已經花費了不少心血和精力。對於老二,父母也漸漸失去了那種耐心,如果再有三胎,這老二算是生活在“夾縫”中了。老二不得不變得乖戾,不然會招來父母的打罵。其他不說,衣服多是老大穿過的,玩具也是老大用了的,就是吃飯碗還是老大的。漸漸的被父母忽視,也覺得自己和這個家庭格格不入。

現在農村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兩胎,城市只有一個孩子。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也都是心肝寶貝,也都全身心地一路呵護,更不會出現“不待見”的現象。畢竟時代不同了,不然二胎政策一放開,好多家庭怎麼都想生二胎呢!


為生活而提神


我是貧農希蒂,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這句話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了,當時不明白為什麼,後來長大了從媽媽的身上發生的事情,還有鄰居家的情況讓我知道到了這種情況的原因。


我的媽媽兄弟姐妹六個,媽媽是老三,聽媽媽說和我以前觀察到的情況都充分證明了這句俗語。


在這幾兄妹之間,媽媽和二舅是從小最不受待見和重視的兩個。外公外婆讓小姨上學讓媽媽在家幫忙蒸饅頭賣,小姨小舅偷吃東西也是媽媽沒有看好東西放好東西的錯,媽媽也要跟著一起捱罵捱打。


就是長大了嫁人說親的時候,外公外婆對於二舅和媽媽的婚事也是不上心,根本不像給大舅小姨找對象那樣費心挑選。好在媽媽遇到了爸爸,兩人自由戀愛,在外婆反對時,媽媽強硬的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媽媽說,做為中間的孩子,是最不受待見不招人疼的。


而和我同齡的鄰居因為想要男孩,現在是家有三個兒女。老大是女孩已經12歲了,在鄰居忙的時候,老大已經可以做飯照顧兩歲多的弟弟了。


所以每到換季買衣服,老大老三能買兩身衣服,10歲的老二就只能買一件,因為她的衣服大多都是老大穿小給她的。


就是在平時生活中,鄰居往往是抱著哄著小兒子,指派這大女兒,忽視了二女兒。


所以,在兄弟姐妹多的農村,這句話是真的!


當然現在農村很多家庭都只有兩個孩子了,現實生活中往往很少看到這句俗語說的情況了。


反正我的一對雙胞胎女兒,老大老二我都是一樣疼愛。


貧農希蒂


真實!我姥姥家三個閨女。我媽老大,從小就幹活,還不止給自己家幹,還得給長輩家幹![淚奔]幹得不好老人訓完了,回家姥姥接著罵那種。二姨脾氣急、有點刁蠻。但顏值是三姐妹裡最高的,姥爺特別喜歡她,走哪兒都帶著,外號“大明星”,姥爺親自取的。可是二姨最不招姥姥喜歡,也是因為她有“明星範兒”,不聽指揮,說一句她回三句都是少的。[靈光一閃]小姨,小名“小蘭”。但因為最小,家裡從不指她幹活,她本人也不愛幹活,“小蘭”最後被叫成了“小懶”[笑哭]

後來我媽姐幾個都工作結婚了。二姨是最惦記父母的,有什麼好吃的好用的都給孃家送。我媽依然是被姥姥電話遙控負責採購的。小姨也還是啥也不幹,進門孩子都是我領出去玩。但姥姥就是最疼小姨……[我想靜靜]


孟婆牌奶茶就是香


這個事情我最有發言權!

絕對是這樣的!

因為我對象就是姐弟仨,

上有一位大姐,下有一位小弟。

關鍵我老丈人和我對象她奶奶還有點重男輕女,尤其那老太太。

大姐生下來後,雖然也不被重視,

但自小由奶奶照看,跟著奶奶長大,

奶奶對大姐那也算是日久生情了,

因此大姐自小還算有奶奶疼。

但等我對象一生下來,

奶奶她老人家一看又是個姑娘,

當時就不是很高興了,

直接說不願意再帶我對象。

所以,我對象都是跟在我老丈人和丈母孃身邊。

雖說跟在他們身邊,

但由於他們是做生意的,

整天忙個不行。

因此,我對象從小几乎都是被一個人扔在家,

哭了睡,睡了哭,也沒個人管。

稍微大一點,她還得在家負責燒水做飯!

等我小舅子出生以後,那情況更是惡化!

不僅要燒水做飯,還得小心照顧我那小舅子,

要是我小舅子哭了,

我對象還得挨一通罵!

甚至還得捱揍!

有啥好吃好穿的,

都是先緊著我那大姨子和小舅子!

有啥不好的事了,

家裡人都會先說我對象的不是。

幸好我丈母孃對我對象還算不錯,

否則我都懷疑我對象能不能堅持下來!

但即便如此,也還是留下了不少後遺症,

我對象的腫眼泡就是因為那時候總是睡醒哭,哭累了睡,沒人管才留下來的病根。

另外,因為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

她養成了一個不自信、內向、自我保護意識特別強、精神上十分敏感的這麼一種性格!

所以啊,我說現在大家最多要二胎,堅決杜絕老二受夾板氣!





山哈寧吖喆


在我們這裡,有句俗語說是:頭一節(老大),尾一節(最小的兒子),中間一節硬如鐵。很多家庭確實是這樣的情況,像我老公家裡,結婚之前我不知道,婚後我就明白為什麼家婆不帶孫了。大哥結婚三年後才生的大胖小子(據說頭胎有十斤,二胎也有九斤多),全家高興,當時家公家婆四十多歲,每次趕集都帶大孫子到集市上買吃的喝的不亦樂乎,加上三個姑三個叔帶兩孫子,可想而知當時是多麼的寶貝。到我有小孩的時候,幾位姐姐們都成家了,還有弟弟未成家,父母說他們的壓力很大,小孩就不幫帶了,你們自己多操勞些。到後來弟弟結婚了,父母就說,兒女們都成家了,沒有什麼壓力了,就幫忙帶幼孫。生不逢時那就不要怪父母,只有自己勤勞勤奮,所以叫做:中間的硬如鐵。家婆不帶娃,註定自己就是要硬著頭皮闖!皇帝愛長孫,爺爺奶奶愛長孫,平民百姓愛幼兒。一點都不假!


義文玉


這話俗語前半句確實如此,但是最後一句有點偏頗,哪有父母不喜歡自己孩子的呢?無論排行老幾,都是父母的孩子,咋會有父母因為排行問題不待見孩子的呢?前段時間和我堂哥一起在村裡街道往回走,村裡的大媽大嬸們可能都比較關心年輕人的私生活,堂哥結婚2年還沒還完結婚欠下的帳,所以還沒要孩子,他被大嬸們問何時生孩子。

我家孩子快三歲了,被問到何時生二胎,當時感覺氣氛莫名的尷尬,我回了一句:我只打算生一個,人家都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個當豬養,我怕自己一碗水端不平,到時候孩子和我心裡都不好受。村裡以前上一輩人,十個八個的生孩子,那會條件都艱苦,爹媽都忙著幹活討生活,對每個孩子的照顧和喜愛都不均衡,所以我們這有一句:“偏大的,向小的,中間夾的都是受罪的”,其實這話也不是空穴來風,也有幾分道理。即使放到現在也適用,只不過現在家家都一兩個,孩子沒有那麼多,體現不出來罷了。

第一個孩子無論是放到以前還是現在大家都會比較重視,人們普遍對第一次做的事情都特別上心,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高考,第一次工作,第一次結婚生子等等。只要和第一有關係的,幾乎沒有不精心準備的,因為人們對第一次都有一定的美好的期盼。

我家孩子沒出生前我就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做好一切準備等待他的降臨,偶爾有個頭疼腦熱我也是整宿陪在床邊,突然有個小情緒我都能細微的察覺出來。這主要是一個孩子經濟壓力相對小點,所以有這麼多閒時間關注孩子。

而到了後面幾個孩子的時候,越生精力和生活越緊張,記得以前路邊牆上的標語就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所以後來的孩子真就是當豬養了吧,只要吃的飽,穿的暖就算養活了。我家小時候斜對面鄰居家九個孩子,五個兒子四個女兒,後來生的孩子們幾乎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平時幾個小一點的孩子都由那些大孩子照顧著,往往家裡的餵豬做飯都需要老大協助,幫助父母分擔家裡的責任。

那為啥最小的孩子往往又能得到疼愛呢?東北地區有句這樣的話:“媽媽的老兒子,奶奶的大孫子”,這兩個可是心頭寶。以前的人結婚早,當最小的孩子出生時,父母的年紀都將近五十了,最大的一些孩子都成了青壯年,一些結婚後被分出去單過了,一些是家裡的勞動力,可以緩解經濟壓力,而這個時候人到中年,老來得子又會是另一種心境,往往孩子之間有點小摩擦,都會用一句:“你是大的,就不能讓一下小的?”來處理一切矛盾。

所以,這句話也是很有道理的,即便是放在現在一個普通家庭如果有七八個孩子,可能也是會出現孩子資源分配不均的局面吧。當然為人父母的也不可能是故意這樣做,而是年紀和生活共同形成了:“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這樣的狀態。

你們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歡迎留言自己的看法,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一起種植


我是家裡老二,沒覺得父母不待見我,父母也沒靠上老大,倒是靠老三了[捂臉]我家裡是疼老大,靠老三,中間老二事多幹!沒結婚的時候,家裡的農活我乾的最多,老大饞懶油滑,老三還小不大會幹,老媽體格不好,老爸外地工作,家裡的農活自然落在我身上,那時候的手根本不像十幾歲女孩的手,厚厚的老繭,硬硬的指頭,力氣也相當大[捂臉]結婚後才算告別農活,父母老了就跟二兒子一起生活了直到去世,所以我家是倒過來的[笑哭]


藍精靈202802126


在農村這樣的情況確實有,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我來分享一下我婆婆是如何看待三個兒子的。

我婆婆一生共有三兒三女,一生過得非常辛苦,曾經住的房子都是集體給分的地主的房子,但是她的個性非常要強和倔強。

三個兒子當中大兒子高級教師;二兒子高中畢業在家務農(我的丈夫);三兒子是村裡第一個考取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化工專業的工程師。

要說“靠老大”這句話也沒錯,每次家裡有什麼需要與人打通關係的事,我婆婆乃至我們全家都會第一個想到這個大哥,因為是老大的原因,大哥就喜歡幫人打抱不平,喜歡呵護他下面的弟弟妹妹,所以靠老大都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寵老三”這話也確實不假,但不是因為他是老三才寵他,而是因為老三是村裡當時的唯一的大學生,她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自豪和滿足,老三終沒有辜負她當母親的一生的辛苦,不寵老三寵誰呢;

“最不待見是老二”這話我倒不認同,在我的記憶裡婆婆最心疼老二,因為老大、老三都吃國家糧、領國家工資,還有社保養老金,所以作為父母無需為有這樣條件的兒子擔心 ,在婆婆心裡最想照顧也希望其他幾個子女拉一把的就是老二(就是我和丈夫以及兒女一家子)

因此每年到了春耕農忙的時候,老大總是叫老二幫耕田插秧,還承諾給菸酒錢給老二花,但是在婆婆眼裡總覺得老二吃虧了,老大給老二那點菸酒錢與老二的付出是不成正比的,所以婆婆經常為這種事與大兒子大兒媳婦吵架,婆婆總覺得老大夫妻倆太過精明算計,總是怕老二吃虧了。而且我婆婆跟哪個子女她都住不了幾天就會返回來與我們生活,她說我就只願意跟老二。作為同是他兒子的老大心裡當然就不平衡了,總覺得自己母親偏心了,經常說自己是母親從大樹底檢回來的。


作為被婆婆一直呵護著的我們按理說應該為婆婆這種做法偷樂才對,可是我並不贊同婆婆的這種做法,不是我不感恩,而是覺得婆婆太過溺愛二兒子而導致二兒子永遠長不大,這種被溺愛的男人永遠沒有獨立的能力。所以我個人認為在父母眼裡“最不待見是老二”這話是不成立的。

你們認為呢?如你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瑤鄉肖大姐


大家好我是小魚。

農村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情況在農村還是很常見的,在我們這的農村都說是老二冤,冤老二,老爸老媽不待見。小魚說一個我們自己親戚家發生的一件事。小魚的姨家有姊妹三個,前面兩個是女兒,後面一個是兒子。小魚從小和他們幾個一起長大,我姨家人真的是把這句話當做行事準則了。小的時候買什麼東西都先讓大女兒吃,有了兒子之後就讓大女兒和兒子一起吃,後面乾脆把老二送到他姑家去上學生活,常年不怎麼搭理的那種。直到後來年紀大了要上中學了才接到自己家生活。但是在家的生活好嗎?一句話總結,吃最差的東西,挨最慘的罵..

也不是說我姨人特別差,只不過是太偏心了。可能在很多農村家庭心目中老二就是多餘的,所以生活中很多資源都不能偏向他們。 現在他們家大女兒大學畢業市裡買房,小兒子在考研也買了房,只有小女兒嫁到了農村。但是卻偏偏是小女兒陪伴他們的日子最長久。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2女1兒的家庭中,很多家庭對於自己家的第一個孩子都是很重視的,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是在後來想要個兒子的時候卻偏偏來了個女兒,那麼這個老二沒有趁了父母的心意,自然是不受待見的。小兒子的出世讓父母如願以償,肯定會百般嬌寵。並且由於老大的年齡最大, 以後成家立業的時間肯定也最早,可以早早的替父母一起照顧弟弟妹妹,所以也就有了靠老大的說法。


而且在以前很多家庭的孩子比較多,不像是現在的獨生子女或者是一兒一女、而且以前的生活條件不比現在這麼好,生活條件跟不上在加上父母的偏心,那麼最不招人待見的自然是老二了。。。


不過在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幾乎絕跡了,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只要是自己的子女父母肯定會一視同仁,資源平分。也不會出現那麼多例的“冤老二”了。


我是小魚,以上是我的一點點看法。如果感覺我的回答還可以,歡迎大家回覆討論。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趣聞和最新動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小魚遊三農


在以前的農村,家裡至少有三個孩子,那麼這三個孩子在家裡受重視的程度也不一樣。農村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就形象的說明了三個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靠老大


老大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身為老大,自然而然的就會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在贍養父母的事情上,老大也會承擔的更多一些,老大比弟弟妹妹的閱歷更豐富,父母有什麼事也會首先想到老大,和他商量,父母年紀大了,有些事情就需要老大來拿主意。

疼老三

農村人都說父母向最小的孩子,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沒有那個做父母的能一碗水端平。在父母眼裡最小的孩子年紀輕,在各個方面都不如老大,老二,他做什麼事情父母都不放心,所以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照顧他,幫助他。

最不待見是老二

為什麼老二不受人待見呢?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也是很有道理的。老大的出生已經讓父母有了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老二出生的時候,父母已經麻木了,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照顧老二。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因為我是家裡的老大,一家人對我的照顧要好於我妹妹,每天奶奶都會抱著我哄我。妹妹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她出生的時候奶奶身體已經很不好了,父母又忙著幹活,妹妹從出生一直都躺在床上,直到一歲多才讓她下床,下床幾天就會走路了。



現在的農村家庭也沒有那麼多孩子了 ,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也不存在向誰不向誰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