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是啥意思?

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膽量決定了一個人敢不敢競爭,智謀決定了一個人善不善於競爭。最完美的競爭選手是智勇雙全的人,他作用於對方的是智慧與勇敢有機結合而形成的合力。有了這種合力,既可以巧妙地戰勝對手----競爭成本非常小;也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競爭成本幾乎為零。


在農村老祖宗總結的民間俗語老話有很多,句句都包含著農村農民的智慧和非凡創造力,就如歷史上那些國家興亡的歷史怪圈那樣,為此後人不無感慨地概括為“富不過三代”!有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的說法。


1、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怪現象?一般是第一代創業者都是勤勤懇懇,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奮發向上,終於創下了偌大家業,二代人目睹父輩創業的艱辛,受到父輩的教育影響,還能夠守住家業甚至還有發展。

但三代、四代人則不然,他們從小享受父祖輩的光環,儀仗父祖輩的權勢,周圍人的服侍,真的是心想事成,不但進取心消失殆盡,還有不少成了紈絝子弟,為害一方,吃喝玩樂,無所不為。長輩再不注意引導,溺愛嬌縱,不成敗家子都難。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是啥意思?

中國古代之所以有“富不過三代”這一說法,最終原因是中國人素來有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而古時人們一向奉行一夫多妻制,所以富人們常常有幾個老婆,幾個老婆又生多個孩子,當富豪死後家產被多個兒子所分薄,富豪們的兒子第二代也是富裕的,他們也娶幾個老婆,生多個兒子,到第三代,後代上百人,所以第三代時已經沒有財產可分了。

窮人們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光靠等是沒有用的。要知道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自己不努力去爭取說什麼都是無用的。而從古至今,只有那些白手起家最後完成自己的事業的人才會被人們所銘記。

這話雖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靈驗,只是勸醒人們,古語教導人們在身處優越條件的時候不忘本,要居安思危,身處惡劣環境的時候能夠繼續拼搏。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是啥意思?

這樣看來,“富不過三代”的說法真的很有中國特色!總是聽到有人講,不知是自欺,還是欺人?

其實,階層的鴻溝並非不可逾越,但首先我們要正確清醒的認識到它的存在。突破階層也不僅是一個人的目標,更是一個家族的使命。看看財富榜上,不僅僅是一個個人的名字,更多是一個個的家族:王健林家族、馬雲家族……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貴族”在這裡更像是個比喻,不僅指一定的經濟地位,也指一個人身上體現其門風家風的氣度與修為。可是,常言又道,“富不過三代”。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

先說“富不過三代”的說法的確有失偏頗。看看美國肯尼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哪裡有三代而衰的?再看日本,一個買賣往往從江戶時代就開始,至今家門興旺。胡潤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業榜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廟建築企業金剛組,傳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是啥意思?

其實,“富不過三代”這句話絕對是斷章取義。在中國古語裡這句話的完整版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道德傳家是最厲害的,高尚的情操拯救了一切嘛。耕讀傳家排第二。詩書傳家還不如耕讀傳家,可見只讀書不幹活是不夠的。至於金山銀山(富貴)傳家,好吧,最好的下場也就是傳三代。可見,“富不過三代”只是某種結局,而非定律魔咒。至於誰家能“富”到多少代,關鍵是要看他們拿什麼傳家。

每一個碩果累累的名門世家都有萃取其家族精神的家訓傳家。

什麼是家訓?

家訓是指父母或祖輩對子孫的一些訓話、教導、指引,內容包括立身處世的方法和持家置業的教育。(維基百科)

家訓所傳承的除了歷久彌新的家族精神和前輩們親身驗證過的生活智慧,更重要的是其背後隱藏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這些對孩子教育最寶貴的東西。

有家訓和沒家訓的區別?

有家訓的孩子從小就領略和根植了家族先賢的人生智慧和處世藝術;沒有家訓的孩子,很可能年逾不惑仍在為無常世事各種困惑。

下面縷析全球十大頂尖家族家訓(或家規)供大家參考,看看豪門貴族家的紳士、淑女是怎麼培養出來的。

<strong>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訓

1.親手製作孩子的育兒日記與讀書記錄,然後對此進行徹底檢查;

2.幫助孩子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3.父母要經常向孩子講述他在事業上所發生的故事;

4.吃飯時形成一種自然和諧的討論氛圍;

5.教授孩子“取得第一名成績的人不會被人無視”的世界法則;

6.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7.讓孩子進入名牌大學進行學習,使之獲得最好的人脈關係;

8.讓孩子明白,起初的笨拙與不適應,將會通過反覆努力而變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9.告訴孩子要樹立遠大的目標,但切勿急躁,必須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10.父母與兄弟姐妹之間,要形成一種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良好家庭氛圍。

1.在海軍服兵役,培養堅忍不拔的精神;

2.通過在世界知名大學學習與在跨國企業裡就職開闊眼界;

3.構築國際性人脈關係;

4.遵守並重視世代相傳的原則;

5.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6.每週日早晨與孩子們一起散步;

7.弟弟接著穿哥哥穿過的衣服,從而養成儉樸的生活作風;

8.做事不能魯莽,避免鋒芒畢露的行為;

9.爺爺作為孫子的人生導師,傳授智慧和經驗;

10.如果想要成為繼承人,必須首先具備一顆愛國心。

<strong>西雅圖的銀行世家:蓋茨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訓

1.留給孩子鉅額資產,勢必阻礙他成為創意性人才;

2.父母幫助孩子開創人脈網絡;

3.保留缺點,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4.年少時多讀科幻小說;

5.母親的禮物可能會轉換孩子的命運;

6.通過閱讀報紙拓寬視野;

7.富家子弟也不可嬌生慣養;

8.機會來臨時毫不猶豫地迎接挑戰;

9.經年累積的經驗將成為日後創業基礎;

10.孩子們以言傳身教的父母為學習榜樣。

<strong>猶太人的至尊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訓

1.重視兄弟間和睦與家族間團結的傳統;

2.不追求金錢,追求良好的人際關係;

3.教育子女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4.信息就等於金錢,從小開始重視信息的重要性;

5.世代相傳收集情報信息的傳統;

6.警惕過於追求物質利益的思想傾向;

7.堅持“不是兒子就不參與經營”的原則;

8.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弓箭”的教訓;

9.世代保持捐贈的慈善傳統;

10.猶太人之間互幫互助,共同發展事業。

天下第一世家:孔子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訓

1.雖然生活貧困,但絕不抱怨自己所生存的環境;

2.即使生活在困境中,母親依然傾注所有的熱情教育子女;

3.越是偉人,越要自我學習與自我感悟;

4.失敗也絕不氣餒,用頑強的挑戰精神武裝自己;

5.通過長途旅行考驗和鍛鍊自己;

6.凡是精明的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老師;

7.結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8.不親自教授子女,只監督和考察其學習情況;

9.人性的弱點有時反而會成就一代偉人;

10.培養勤學好問的學習習慣。

<strong>諾貝爾名門世家:居里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訓

1.即使不在學校裡學習,也可能成為優秀的人才;

2.實踐夫妻平等的原則也是優秀的子女教育;

3.在大自然中培育子女探求真理的心;

4.父親既是家庭教師,又是領導人;

5.通過爺爺教育孫女,實現“隔代教育”;

6.即使夫妻二人都是上班族,也應該重視與孩子建立互相依賴的關係;

7.母親的“啟蒙教育”至關重要;

8.絕不為繼承和發揚家族的榮譽而強迫子女成為科學家;

9.讓子女自覺培養自立意識;

10.在探求學問中尋找互相有默契的配偶。

<strong>科學名門世家:達爾文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訓

1.父母作為子女的人生導師,一定要起到領導作用;

2.時刻營造充滿音樂的歡快的家庭氣氛;

3.通過旅行製造人生的轉折點;

4.無論是哪一方面,如果與子女的性格不適合,則不要強求;

5.一旦發現子女具有學者的潛質,就要全力支持;

6.如果反對的人佔多數,就採用長期說服的方法;

7.舉行聚會,建立珍貴的人際關係;

8.創建可以世代相傳的家業或家學;

9.制定每天的計劃表,並努力完成;

10.結交可以為子女開創嶄新人生的良師益友。

<strong>印度教育世家:泰戈爾世家教育子女的十訓

1.營造書香氣息濃厚的家庭氛圍;

2.通過閱讀,彌補在學校無法學到的知識;

3.當孩子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時,尋找積極的對策;

4.通過聘請家庭教師培養孩子的多種才能;

5.將錢包交給孩子,對他進行經濟教育;

6.消除對其他宗教的偏見;

7.成為富翁後積極支持文化藝術;

8.通過與子女一同漫遊大自然,從而培養子女的想象力;

9.制訂周密的計劃,使子女從旅行中學到更多的道理;

10.引導子女從小接觸音樂與美術。

<strong>俄羅斯六百年名門世家:托爾斯泰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訓

1.讓孩子每天通過寫日記反省一天的行為;

2.擬定徹底的計劃表,並且付諸行動;

3.使整個家族的成員都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4.從小開始大聲地朗讀課文;

5.有意識地開發子女在音樂與美術方面的才能;

6.發現孩子的才能後聘請家庭教師為其輔導;

7.向當地的家庭教師學習外語;

8.經常陪伴在年幼的孩子身邊,併為他講述童話故事;

9.講述家族的發展歷史,讓孩子對家族產生自豪感;

10.努力幫助貧困的鄰居。

<strong>英國延續了六百年的名門世家:拉塞爾世家拉塞爾家族教育子女的十訓

1.過分嚴格和禁慾主義教育不可取;

2.有效管理時間;

3.不強求特種教育;

4.世代相傳自由進步主義精神;

5.享受自由的同時,履行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6.為吸引自己的目標傾注所有精力並不斷進取;

7.認為是真理,那麼就不要計較得失;

8.不可孤立自己,要在人群中尋找幸福;

9.儘可能地養成寫信的習慣;

10.一流父母培育出一流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