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你怎么看?

公认东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居住的房屋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是时代发展和革新的必然,属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以前人们经济情况相对较差的时候,人们大多居住的都是平房或者是窑洞,甚至有的人连居住的住所都没有。现在人们的经济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人能够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经济情况稍好一点的都搬到楼房里面生活了。“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如果农村地区的农民将住所从搬到楼房上面,那好日子基本也就差不多到头了。在笔者看来,这句话的理解是比较偏颇的,很多基本的东西也没有理解到位,应该辩证的对待和理解。



农民搬上楼房以后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便于土地能够集中的管理。农村地区的人口大多居住比较分散,给土地耕种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影响到农民的耕种效率。农民搬到楼房以后能够更好的将土地集中化管理,促使土地的耕种效率更高,推动规模化农业的开展。二是能够便于对村民的民主化管理,服务村民。农民居住分散不便于对其进行相关管理服务工作,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农民搬到楼房以后对其生活还是有很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要不然现在的年轻人也不会把买房看成人生最大的事了。


对农民来说搬到楼房以后也是有一定弊端的,这会对其生活带来诸多不方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民的居住使用面积有所减少。按照大多数农民的实际使用楼房的面积来看都是低于原有的住房面积的,这对住惯了宽敞平房的农民来说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二是楼房无法配套给农民喂养牲畜的地方。大多数农民都是会在其居住的地方喂养很多牲畜的,搬到楼房以后却没办法提供给其喂养牲畜的地方,这对很多农民来说很难接受。三是农民不习惯居住和使用楼房。对农民来说千百年来都是居住在平房或者窑洞上,搬到高层建筑以后需要长期的适应过程。


农民搬到楼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很多在农村盖房的人也在慢慢的开始修建楼房,这样能够提供给其更舒适的环境。在笔者看来,农民搬上楼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楼房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注意楼房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楼房的建造需要考虑当地人的居住习惯和气候条件,尽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开展建造工作。二是融入民族性和区域性。不管到何时,农村楼房的修建都要包含当地的特色,这也能推动特色村镇的建设。农民搬上楼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老农民说事


农村流传一句话“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你怎么看?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农民上楼主要分为新农村建设、异地搬迁安置等几种形式,但这对多数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或许有些“太超前”了。我们知道,城市发展一般是沿江、沿路等建设而成,而农村的村庄主要靠田地分布,主要是方便耕田种地。如果让农民上楼居住,这是不利于种地的,正如农村流传的“农民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

需要清楚看到,现在农村即便建设“社区”,让农民集中居住到一块儿,虽然居住环境有较大提升,但农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等还是不会有城市那么的完善。那么,为什么有不少农民不情愿上楼呢?

首先,农民“上楼”居住最大的限制就是不方便种地。虽然当前种地不赚钱,很多人也因此弃耕土地进城打工,但土地在农民的心里依旧有较重的分量,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那几亩承包地。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建设新型社区居住在一起,造成了不少家庭离自家农田的距离较远,很不方便耕田种地。

其次,农民“上楼”所居住的房屋,其面积往往比原来的房屋要小很多,既不能满足自家居住所需,又没有充裕的地方放置农具、饲养家禽等。集中居住到一个地方,势必会带来人员吵杂、上下楼不方便等情况,农村老人更喜欢居住在环境宁静的地方。

最后,农民“上楼”以后吃啥喝啥,靠啥养活一家人。虽然当前种地不赚钱,但很多农民还是会将离家近的田地适当种一些,已解决自家吃饭问题。但是,如果让农民“上楼”,会由于居住的地方距离田地更远了,可能过几年种的地就渐减少了,甚至不想再继续种了。在有没有解决“上楼”的就业问题前,就让农民轻易“上楼”了,会带来不少农民不种地又没有工作问题,那么这些人今后吃啥喝啥呢?

因此,有不少农民或许基于这些顾虑或担忧,从而产生的“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说法,这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笔者认为,要让农民“上楼”居住,最好是要因地制宜,可以适当分散建设新型社区。可以将以前相邻的一两个小村庄修建在一起形式,形成有百十户左右的小型社区,但也既要考虑农民方便继续种地,还要考虑房屋和附属设施的实用性,房屋最好盖成一家一栋的二层楼房;而不要建设那种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社区,不要盖成城里那样的商品房,以免带来后续的很多问题。


乡鉴


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是有切实道理的,也是一种客观现状。

改革开放,让农村人可以脱离土地,出去打工挣钱,但是一对夫妻,带着一两个孩子,正常都是男人出去挣钱,女人在家看着老的小的,一年下来,正常家庭一年能存5-8万现金,就是不错的收成了,家庭开支大的,存5-8万都不可能,别看现在说“搬砖”的工资高,但平均到家庭人头上,就拖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后腿了。

现在农村,到处都是小洋楼,小别墅,三层五层的都有,前年我表弟盖了三层,单层175平米,只一层做了装修,一共花了54万元。他盖房的时候孩子十岁,结婚已经十多年了,盖房的时候他手里就只有30万现金,房子一盖,就欠下了几十万的债务,如今夫妻两在外地打工,把孩子 留给父母照看,年复一年的不停还债,何止于这里,还有两层没有装修呢,这个也是以后一笔很大的开支。

所以说盖房产生的结果就是把前5-10年的积蓄全部掏出来,把后5-10年钱全要搭进去,前后一算10-20年钱全部花在盖房上,人的一生,年富力强的时间,有几个十年啊,所以说一盖房就好日子到了头。

前段时间与一个湖北人聊天,他说他们那里女孩再走找婆家,不找没有盖房的,也不找新盖了房的,只找那些盖了房八年十年左右的,我始觉得惊奇,后来仔细问一下才知道,没有盖房的一种情况是没有经济能力盖,属于穷家庭,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不愿意了,另外一种就是有能力但是没有盖,结婚以后再盖,这样结婚以后盖房又回到了赤穷状态,所以女孩们不愿意;新盖了房的别看住所光鲜亮丽,但实际口袋里已经空了,这样会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新盖房的她们也不愿意。只有那些盖了八年十年房的,哪怕房子旧了点,但至少这户人家现在口袋是丰满的,该欠的债也早还清了,以后只过自己的日子就可以。我听完恍然大悟。

现在农村的经济收入,很多地方都是靠出去打工,而且不是家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因此 收入有限,但是农村现在盖的房子,一个比一个漂亮气派,花钱也越来越多,其实这也是一种很不理智的浪费,那么大的房子,正常都是在关老鼠的,钱财白白浪费了。不值得提倡。


宜劳宜获


“农村人住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说来也有一定的份量。今年放假回家过春节,在初二吃亲属团园饭时,互聊中,有一个刚买套房住了几个人月后的亲属说:当初为了儿子结婚,就东借西讨,才买得套房住,但住后,烦心事来了,以前借部分亲友的钱,人家急用,没有办法及时还,而产生矛盾了,这还是小事,最烦是,每天要花钱买米买菜,每月要交水、电、垃圾等费,住在套房,走都不敢大步,叫不敢叫高声,每晚九点过后,不敢电视中一点音量了,打手机也小声讲了,邻居房也不敢互相走访,……唉住套房真不习惯,不如在老家农村的好,但现在回不去了,田地没了,房地卖了,真有点后悔当初了。听了亲属的话,我也非常同情他,但这是形势的变化结果使人意想料不到的,所以,想事做事应要谨重一点,不然后悔药是没有卖的。农村人上楼,应看其经济力的承受而定的,不能一味跟风追髦,赶鸭子上架是行不通的。有钱可以到大地方买楼,过舒服豪华生活,没有太多的钱,就老实呆在家乡过清净的日子嘛。



顺心顺利622


这是开发商的阴谋,开发商裹挟了政府。

盖楼盖楼,榨干了城里人,现在又把鬼主意打到农民头上了。新的房奴们将在农村诞生!

从此后,农民的田园经济模式不复存在,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家禽牲畜养殖副业收入没了,各种城镇居民的乱七八糟开支(物业费,取暖费,停车费,水电煤气费,大医院的天价医疗费等等)。农民就那点租地、打工收入,可怜巴巴的,捉襟见肘,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许多无力打工的,他们凭什么负担得起像城里人那样的高支出?一辈子的积蓄也供不起买楼钱,贷款还贷房奴,新一代贫困户即将批量诞生!精准扶贫恐将夭折!


相约春天5


今年春节,自己的亲戚买楼住进了新房,提前拜年吧,开电车到了门口,门卫拦住不让进,讯问到几号楼上谁家,然后门卫联系核实,核准后,门卫说车停放何地,只给三十分钟时间,过时锁车。到了亲戚楼下,亲戚下楼后再领进电梯,上楼到家,坐了十分钟后不断看表,省怕误了时间,造成不必的麻烦,本该高高兴兴喝点茶,叙叙家常,一想到别误了时间,感到很扫兴,坐了不到半小时,便匆匆下楼开车回家了。想想心里特别不好受。不远的将来自己也住上了楼,亲朋好友来往坐客的肯定会少的,心里就压抑了许多,那跟农村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生活,行动的方便好呢!


金玉满堂744


农村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我家就在城镇附近,而且山后面是个旅游景点,2018年的时候就听说要在我们村弄个新的旅游景点入口。所以要征地,然后公文也出来了 也公示了。这件事情到后来就没有动静了。听说,隔壁村想征地得到赔偿后还要每一年的分红,就这样谈不笼,所以人家也不征了。



我条村有位从城镇过来建房子的伯伯,因为当时要征地,为了不让别人建房子就把我们村给断电断水。但是那伯伯还是选择把房子给建起来了。其实,他不是为了得到赔偿款。而是为了一有时间就下来住。他房子建好后,接了邻居的水电用。

那位伯伯说:“喜欢住农村,在农村自己建的房子空间够大,住着舒服。”“农村人住了楼”就像那位伯伯说的那样,住楼房不舒服。在商品房里面有时间想走动一下,也没有地方。而且串门聊天也不方便,楼房里面的每户人家都是紧关着大门,不像我们农村,家门时常打开。串门方便,又热闹。“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住上楼房,什么都要钱,没有了自己种的青菜吃,没有了自己种的稻谷吃,没有了农作物,没有了种植业。



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其实这句话有对有不对。对于那些喜欢农村生活,以农村耕作为经济来源的人。那他的好日子确实到了头,相反,其他农村人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三农天地


农村人上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句话说的确是事实,这对正在打算进城上楼的农民提个醒,一定要三思而行,上楼的日子并不好过。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民洗脚进城上楼。农村现在娶媳妇首先在城里要有电梯房,我们当地县城房子就卖七八十万一套,去年腊月十几我一邻居儿子结婚,在县城买了一套房,首付二十三万。今年正月初九我表哥为儿子结婚也在县城买了一套房面积小点,首付十七万。农民在县城买套房子把几十年的血汗钱都花光了,还要背上几十年房贷。农民也成了房奴,幸福从哪里来?住在县城里一根葱都要花钱买,电费,燃气费,物业费,停车费名堂多的是。不吃不喝一年就得好几万,再加上还房贷,一年就得十几万。农民现在收入就是靠打工挣几个血汗钱,收入不够支出,只有省吃俭用过苦日子,你说哪来的幸福?房贷还没还清,农民已经老了,打工也没人要了,生活没有着落,只有等着喝西北风。



在我老家绝大部分农民都在自家宅基地上盖起了二层,三层小洋楼。农民住进这种楼房幸福的日子地久天长,这就是城市人向望的乡村别墅,宽敞明亮还有四合院,自家还有小菜园。土鸡蛋农家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花一分钱。家庭开支极少,也就是一个月买两袋盐钱,在外打工一个月挣五千元,就落五千元。


住进城里楼房就不同了,你就是在给开发商打工挣钱,房子你住不住一个月就得上千块钱物业费扔水里了,每月还得付几千房贷,一个农民工干的都是脏,累,危险的活,挣那几个钱不知流了多少汗,到头还没落到一分钱,还谈啥幸福?

上面的农村楼房图片就是我的老家,离我们当地县城十几公里,想进城也方便,现在农村都实现了户户通,村村通水泥路,许多家庭都有私家车,进城也就十几分钟时间,不用操心交物业费还房贷,还节省下来大几十万。

农民进城一定要三思而再定!


李彬v3nd


我是农村人,我来谈一谈。“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到了头。”这话得看对谁说,对农村的60后、70后而言,确实是这种情况。

我们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儿住瓦房孙住楼,老头老婆住地头”农村的60后老人,为儿子结婚要盖房,盖大瓦房,才能找到媳妇。辛苦操劳半辈子,土里刨食,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孙子长大了,要娶孙媳妇。儿子扒了瓦房盖了小楼,自己年纪大了,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儿又改不了,三代同堂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免生闲气,大多在地头盖两间小屋,分开单住,有老伴的还好说,要是孤身一人,那日子你想想吧!

再说70后,儿子渐渐长大了,费心费力盖上小楼,下彩礼给孩子娶了媳妇儿。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全光了,有些还拉了饥荒。这些儿子大多都不管,还得自己慢慢还。这代人也算赶上一个好时候了,孩子大多聪明明事理,但有家的地方没工作,不挣钱。儿子儿媳都出去打工挣钱,把孩子搁在家里,这时候的70后就成了全职保姆了,每天最重要的任务是看孩子,要是孩子出了点差错,磕着碰着了,日子咋过?所以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寸步不离的看着孩子,孩子上学了,还得每天接送孩子上学。风吹日晒地相当辛苦,还得是伺候那二亩地,有时还得打一些零工,挣些钱,毕竟自己还得吃花呀,还得给孩子交学费。

对于农村的80后、90后,这话就不适用了,“农村人住了楼,好日子这才刚开头。”两人出去打工,一年轻松十来万,过年买辆小车回家,风光又好看。见人能抽大中华,日子比蜜还甜。


豫东小韩生活记


我可以绝对的说就20年之内如果把农民赶上了楼会逼死饿死一部分农民,现在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那么十几户人家过着饿不死的生活,什么是饿不死,就是他的劳动收入只够自己一家口粮,没有多余的存款,而且收入大都是种地存的粮食!你们把农民赶上了楼他们就多了开销,什么物业费电梯费水费燃气费,他们本来可以吃水不花钱烧柴不花钱不用坐电梯,没有工作靠种地也饿不死,农村是要发展,但不是把农村人赶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