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三更“色”為什麼不能要?

嚴文吉


三更色到底能不能要,我們拋開科學和醫學的作息觀念,先從俗語說起。俗語是人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它之所以稱之為俗語,而不是叫“科學”或者某某“定論”,是因為它是人們口口相傳的習俗,並不是完全有科學依據。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時間觀念。更是古代的時間計算方式,一個單位是2個小時,按照現在24小時來計算,三更是晚上11點到次日1點,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三更半夜,一更是晚上的7點到九點。俗語是古人總結並延續下來的,在以前沒有電的時代,晚上沒有夜生活,日落而息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古人崇尚自然,自認為太陽落下就是休息的時間到了,所以,根據自然規律,古人總結出適合當下的生活經驗。


其次,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事,意思就是:不要在三更半夜行夫妻之事,不要在一更暴飲暴食。在古代人看來,“色”是有損身體健康的,三更本應該是人們熟睡的時間,不應該在這個時間做這種事情。同理,一更是大多數人吃完飯,準備休息的時間了,在這個時間大吃大喝,會加重腸胃負擔,長期下去會有損健康。 當然,這些主要是因為古代人生活條件有限,他們按照大多數人的作息習慣,來約定俗成。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除了從早到晚的工作,晚上還會出去應酬,或者去娛樂放鬆,古人的作息和現在大不相同。按照現代人的生活作息時間來看,晚上五點到六點下班,七點八點才剛剛吃完晚飯,和家人溝通交流,躺在沙發上玩一會手機,夫妻上床睡覺時間都在10點以後,那如果想行夫妻之事,基本上只能在晚上11點,所以說,這句俗語並不適合現代人。

最後,“不貪三更色,不


戀一更食”,有沒有科學道理呢?這就要從科學的交的角度來看了。按照專家的說法,如果合理行夫妻之事,有利於身心健康,並且有利於家庭的和諧,但是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只有晚上有時間,所以說合理安排夫妻生活,三更色也是可以要的。至於一更食,據專家說,晚上暴飲暴食,容易導致腸胃負擔過重,那隻要是合理安排飲食,也是沒關係的。

總而言之,有的俗語代表著季節更替變化的自然規律,這類俗語哪怕放在現在,也會同樣適用。但是,有的俗語受限於古代科學,可能並不適合現代生活了。對於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三更色能不能要,你有什麼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養豬情報站


也不盡然!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老人們大多指的是古代計時:一個時辰更次按兩小時折算的。一更指的是:晚上七點至九點。三更指的是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而我們現代人常說的半夜三更指的是晚上十一點以後至凌晨一兩點鐘。

古代人沒有任何的娛樂活動,沒有電,沒有電視,更不會有網絡和任何社交場所。

記得小時候天黑了想要看書學習,要點上煤油燈照明。鼻子裡常常被燻的黑漆漆的。無論男女老少,一般晚上吃完飯稍事休息就上炕睡覺了,一覺醒來,如果發現家裡的油燈還在亮著,那一定是慈祥的老媽媽戴著老花鏡在油燈下為兒女縫補衣服的身影!

那盞燈光,雖說過去了這麼多年,慈祥的老媽媽雖然已經作古多年,可老人家當年為養育我們熬夜為我們縫補衣服的身影至今在我的眼前晃動。

老人們說的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按我的理解指的是過去。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何況一天工作下來,七點到晚上九點(一更)吃晚飯也成了習俗。吃完晚飯上會兒網,看會電視,跳會兒舞,在燈光明亮的廣場或者馬路上溜溜彎…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三更)上床睡覺也是常事。自然,夫妻床上之事在這個時間段的也不在少數!

本人看,不貪更色,還是應該控制行房次數,行房次數過於頻繁,自然傷身,感覺不過於頻繁,不感覺過度疲勞為剛好!看自己的身體條件吧!與行房時間沒有太大的關聯。喜歡就好。色是刮骨鋼刀麼!

不過,沒有特殊情況,還是養成晚上十一點以前上床睡覺的好習慣,本人經驗,十點左右進入睡眠快,十一點以後常常更加難以入眠。否則經常熬夜,日積月累還是會對身體有所傷害。



石油魂yumen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三更“色”為何不能要?

農村俗語是古人們留下來的智慧結晶!在古時候人們對作息時間和吃飯都是有講究的,古人們為了修養生息,對時間的把握上也是很有分寸,從不亂來。他們該什麼時候睡覺就什麼時候睡,該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吃飯。當然自律的古人們也是很長壽的,有很多百歲以上的老人,比如張三丰、李清雲等,而這些都是古人們自律注重養生的結果。

由上面小引,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老祖宗說的這段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有沒有道理,這“三更色”為什麼不能要?

何為一更,何為三更

在回答上面的農村俗語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三更、什麼又是五更。按照古代的說法:由於古時候沒有鐘錶等計時單位,古人們為了能夠準確的記錄時辰,就派一人手持著銅鑼,用木板敲打發出來的聲音來表示作息時間。古人們認為,一晚上就是五更、就是12個小時,一更則是2.4個小時。

一更的時間是:戌初一刻,稱為黃昏,而這個時間對應著現在的19點~21點左右。這個時候人們還在活動,在準備睡覺的前期,這個時間人活動的時間最多,因此就有了“一更人”之說。

二更的時間是:亥初三刻,被稱為定昏,這個時間對應的時間是21點~23點左右,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而更夫們在這個時候也是敲響了兩聲大鑼,以代表“二更兩點”,所以也有了“二更鑼”之說。


三更的時間是:在子時整,被稱作子夜。這個時候對應的時間點是23點~凌晨1點左右。這時候是一夜中最黑暗的時刻,大部分的動物都休息了,靜的讓人毛骨肅然。因此就有了“三更鬼”之說。

四更的時間是:醜正二刻,又名荒雞。而對應的時間點是凌晨的1點~3點,這個時候正是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而賊人們也是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始偷竊,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裡也有了“四更賊”之說。

五更的時間是:寅正四刻,又稱黎明。這對應的時間點是凌晨嗯3點~5點左右,這個時候雞開始打鳴了,人們也從夢鄉中開始醒來準備開始下地幹活。所以這個時間裡就有了“五更雞”之說。

在瞭解了一更和三更之後,我們再說一下為什麼“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呢?

“不貪三更色”

古人們認為,從三更上來講,這個時候是一最黑暗的時候,也是陰氣最重的時候。而人們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人們在經歷了一天的繁重體力勞動後,這個時刻也正是身體排毒的時期。此時如果兩人過分的透支身體,勢必會出現逆勢的應為,這對身體是有很大的害處的,而更容易掏空身體。

古人們認為,這個這個時候不僅僅“不貪三更色”,一些上夜班熬夜的人在這個時候也不能過分的去幹活,長期以往會造成身體的紊亂,這對身體也是不好的。


“不戀一更食”

一更指的是晚上的19點~21點,這個時間以前,古人們早早的吃了晚飯,到晚上9點的時候很多人準備進去休息時刻。如果在這個一更的時間再去吃晚飯的話,這就會造成人們睡覺之後對食物的不消化,增加人們腸胃負擔,嚴重的也會造成一些老胃病的情況。因為這個時候同樣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長此以往更不利於身體的健康長壽,因此就有了“不戀一更食”的說法。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是毫無作息可言的,特別是在晚上,人們對宵夜更加的“瘋狂”,各種酒類,菜類在這個“一更”時刻,更加的享受美食。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造成各種身體上的不適,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在我認為還是比較有道理的,而這也是古人們偉大的智慧。我們在瞭解這農村俗語的時候也要更加的自律,“一時痛快不能換來一直痛快”!所以說古人們的話我們還是要聽的。


李子說農


其實,這句俗語來自於兩個故事。

一、不貪三更色

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商人在外經商半年有餘,一直沒有回家。而這個商人比較正統,不喜煙花女子,只戀自家婆娘。因此,半年多來,一直沒近女色。

雖然說四十多歲已不年輕,但那種衝動還是有的。在忍受不了的情況下決定回家找婆娘親熱。於是,星夜兼程往家趕。等一路趕到家的時候,已是五天後的三更半夜。急不可耐的他不顧自己的勞累非要與婆娘親熱不可。誰知這一親熱不打緊,第二天早上,這位商人居然出現了下肢癱瘓的症狀。並且,久治不愈。後來,有位老郎中告訴這位商人:都因他不顧旅途勞累,在三更半夜與婆娘愛愛所致。從此以後便有了“不貪三更色”的說法。


二、不戀一更食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農夫因趕收玉米、種植小麥而一直忙碌到晚上八九點。

回家之後,這位農夫已經餓極了。於是,趕緊端起飯碗狼吞虎嚥起來,並且,一連吃了幾大碗。吃過飯後,由於勞累,倒頭便睡。誰知睡到五更天時肚子竟然疼了起來。於是,農夫的家人趕緊請郎中來看。郎中問明瞭情況後確診為胃穿孔,並指出:都因一更天時吃飯太多所致。從此以後,便有了“不戀一更食”的說法。


三、三更色為何不能要

三更色不能要的說法來自於宋朝的那個傳說。而現代醫學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說明“三更色是不能要”的。因此,“不能要三更色”的說法並不正確。如果你的精力旺盛,你老婆也願意配合,“三更色”是完全可以要的。並且,現代人類都休息的很晚,恐怕要“三更色”的人很多。因此,不必要相信這種說法。當然,如果你白天比較勞累,還是早早休息為好。就別貪戀“三更色”了。

四、一更食能不能貪

一般情況下,“要三更色”沒有問題,那麼,“貪一更食”就更沒有問題了。現在流行吃夜宵,三更半夜還吃飯呢!晚上八九點還怎麼不能夠吃飯呢?因此,這句話別信。只要不怕吃胖,在晚上八九點時可以敞開肚皮來吃,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在吃飯後最好稍微活動一下再睡,以免給腸胃造成較大的負擔,從而危害身體健康。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這句俗語源於兩個傳說。而這兩個傳說的後果都是在特殊情況下造成的,因此,並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但“三更色”可以貪,而且,“一更食”也可以吃!


老胡說三農


三更半夜指的就是晚上23:00到凌晨1:00這一段時間。而不貪三更色,指的就是這一段時間最好不要進行夫妻生活。這似乎與現代人的時間安排和生活作息正好衝突。因為在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夜生活和娛樂活動豐富。許多年輕的情侶乃至於中年夫妻都把夫妻生活安排在半夜三更。



但實際上在沒有電力和豐富的夜生活的中國古代。尤其是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期實行宵禁政策。那麼許多古代的夫妻便會早早的入睡。一般情況都是在二更天便完成了一切的睡前活動進入夢鄉。包括睡前的洗浴和夫妻生活。

這是因為無論是中國古代時期還是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認為人體在三更天時如果還沒有進入休息狀態,會損傷人體的陰陽平衡,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內分泌失調。進而損傷人體的器官。而如果在本該休息的時間裡進行劇烈的活動損傷體內的精氣。久而久之便會造成未老先衰。


同樣的道理所謂的“不戀一更食”,其實跟今天的養生理念是相通的。今天的我們講究“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就是這樣的道理。一更天指的是晚上7:00~9:00這一段時間。與今天大多數人吃晚飯的時間實際相差無幾。

這是因為晚飯進食過後。來不及消化並要準備入睡。倘若貪戀晚飯的美味而食用和攝入食物過多。就會給腸胃帶來極大的負擔。而當二更天人進入睡眠狀態之後,腸胃之中由於尚存在大量的食物而得不到休息。尤其是人睡眠期間腸胃蠕動變慢,便會讓人感覺到睡眠過程中腸胃很累,第二天早晨沒有任何的胃口,而且容易產生積食和宿便的情況。


因此建議晚飯要儘量少吃,不要貪戀晚飯的美味而暴飲暴食。另外晚飯最好以清淡為主,多食青菜和湯羹而減少肉類、蛋類、豆類及奶製品的攝入。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祖先們通過切身體會總結得出的結論。並通過俗語的方式告誡世人和後人。

因此古代的人儘管不明白這背後的科學道理,但是卻在日常生活和總結積累的基礎上得出了這樣富有哲學的俗語。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中國古代先人的卓越智慧。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你做的到嗎?


珞珈山的貓


鄉村黑嫂為您回答。

農村的一些老話有些會過時,有些會隨著發展而失去意義,但有一些卻永遠都有道理。比如題主說的這句,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題主問為什麼三更色不能貪。

咱們先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然後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一、這句話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字面意思,我們知道,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而三更就是晚上十二點左右,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了午夜,人正是需要休息靜養的時候,這時候貪戀的話,就會讓自己的身體得不到好的休息,全身的機能不能完全得到休養,跟身體的休息和運動規律是相悖的。

而一更則大約是晚上九點左右,這個時候的人應該早吃完飯散完步了,馬上就要上床休息了,這時候卻吃了一肚子東西,那胃就不能好好的休息,需要額外的去消化這些食物,長久下來,胃就會出問題。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道理自然是有的,人的身體是有規律性的,一個人應該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使身體在該運動時運動,該休息時休息。

而不注意這些生活習慣,使身體該休息時在運動,該運動時卻休息,長此下來,身體就會因為這樣的生活習慣而發生變化,導致生出一些別的毛病來。

所以,我們不能對這些話不在意,一定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和道理,有道理的就自己記下並學習,沒道理的或者已經過時的就拋棄,重要的是自己要學會分辨。

寫在最後:不可否認的是,太多人會在晚上吃東西,而晚上十二點時,他們卻會說夜晚剛剛到來。這是不健康的,短時間或者一次兩次還行,長時間這樣,對自己的身體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

鄉村黑嫂為您說些農村事兒。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我們首先普及一下幾更是代表北京時間幾點:

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一更: 19-21點 ,二更: 21-23點 ,三更: 23-次日凌晨1點 ,四更: 1-3點 ,五更: 3-5點。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

也就是說晚上19:00到21:00就不要貪戀事物,吃很多東西了;晚上23-次日凌晨1點,不行男女間的魚水之歡,不要消耗過多的體力。

不貪三更色

在古代人認為在三更是夜晚陰陽交替,陰氣最重陽氣最弱的時候,三更就是一夜中最為黑暗的時刻,人的陽氣這時候會格外的耀眼。這個時候陽氣需要得到大量的休息。

在11點之後,及時入睡,將毒素排出,新陳代謝,能夠讓肝腎及時的休息。如果此時進行夫妻生活,增加了腎臟的負擔,使得精氣神虧損慘重。

不戀一更食

如果在晚上19:00到21:00實用很多的事物的話,這樣化導致自己的胃的負荷量很大,消化不良,這個時候我們吃完了,更多的就是直接上床睡覺了,會導致各種負荷運轉。

所以不戀三更色,不戀一更事,古人古言,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軒逸箐風鈴


三更時間段是指晚上23點――1點鐘古稱子時。

子時陰陽交替之始,陰氣由最盛漸轉化,陽氣始入,陰陽交替,氣之不穩,陰洩陽始,萬物宜止宜靜,若子時交作,不利萬物生長。

對於人來說,也是如此。子時男女交合,不利男女身體,有損氣血。短陽氣之數,即壽命。

更不利交合後出生的兒女。子時陰陽不和諧,妄動產生子女陰陽氣也不舒暢,不協調。導致以後身體健康指數差。

民間常有,子時出生之人不太好之說。也許就是源於上述原故。

》子時。子為水,喻人體精液,子時守精固本,有利腰腎增益。不宜外洩。養生學之理論也強調子時的重要性,勸人子時戒欲,固精,壯腰,壽長。

》子時,應是休息正佳時期,應處於睡眠狀態。子時也就是晚23點――1點鐘,人還未休息,處興奮狀況,沒有了瞌睡,不利第二天晨起,甚至影響工作。

三更時分為子時,養精蓄銳,包養腎臟,既消除了膀胱炎,腎炎,腎結石疾病的發病率,也是對自我身體健康,最重要保護措施。

一更為傍晚19點――21點,舊社會以下午17點――19點為飲食區間,過後不飲食。也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總結的養生之道。


我的小悟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普及一下古人是如何劃分時間的知識,古人是沒有小時這個概念的,古人用來計算時間的方式是算“更”。一晚分為五更,一更兩小時,那麼這樣算下來,三更就是指晚上的11點到第二天凌晨的1點鐘。而一更就是指晚上的7點到9點之間。

瞭解了這個概念,我們再來說題主所說的這句農諺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理解,“不貪三更色”,當然是指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之間不要貪戀男女床幃之事。

而“不戀一更食”是指是晚上7點到9點之間,也就是在正常的晚餐之後不要再進食了。為什麼古人如此強調“不貪三更色”呢?因為在中國古代,男性是家裡的頂樑柱,主力軍,男性身體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家庭的幸福。

男性需要下地幹活,需要外出經商,甚至要當軍人,這些都需要有強壯的身體作為支持。如果正常的夫妻生活,倒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在接近凌晨的時候行二人之事,對男性身體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內,人體是處於最疲勞的狀態。

莫說行倆人之事,普通人就算是天天熬夜到這個時間段,時間長了身體也會覺得吃不消。第二天起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精力,無精打采。

這也就是農諺中所提到的為什麼“不貪三更色”。想想一些帝王,後宮佳麗三千,夜夜不分時間尋歡作樂,圖一時之快,最終年紀輕輕就被掏空了身體,一命嗚呼者大有人在。

不僅要“不貪三更色”,就是正常的倆人之事也要有所節制,從醫學上來說,腎為精之主,過度放縱必然導致腎精虧損,從而使男性出現脫髮,蒼老等早衰的情況。

科學的生活方式是,晚上十點鐘以後必須要入睡,睡眠對於人體而言相當重要,它是調整人體功能代謝的重要手段。試想,一個人如果無法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他的身體必然長期處於一種超負荷運行的狀態。

沒有健康的身體,哪裡有健康的生活。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貪戀手機,一機在手,可以整夜整夜的刷視頻。其實手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不正確地使用它,也會帶來身體上的嚴重傷害。

說到這裡,您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三更色不能貪”了,現在有些年輕夫妻可能覺得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確實,什麼時候確是個人的自由,但是過度損耗陽氣,使得男性陽氣缺失過多也是不爭的事實。這是無數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來的成果,還是很有道理的。

農村之所以能夠流行起這樣一句諺語,顯然也是在總結了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得出來的,而不是隨口一說。男人是家裡的天,對於女人而言,如果你愛你的男人,就一定要在這個問題上主動地告訴男人如何進行剋制,而不是放縱他胡亂為之。


小小嬴政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體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說白了就是什麼時間幹什麼事。這是古人長期觀察自然社會人生而得出的結論,體現著中國人的人生智慧。其文化上的根源還是在《易經》。

天道有四時,人生有四季,這是自然規律,人的行為也要符合自然規律。處在那個階段就要幹那個階段的事。人在幼年時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到青春期後,就可以談戀愛生孩子。之後,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特點和責任。一生之中是這樣,一天之內,也是如此。

古人用十二地支,把一天之內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有每個時辰事情。如果顛倒了,做錯了,就是產生負面影響,對人生帶來害處。比如卯時,是早上5點到7點,這是部隊起床的時間。因此,古代有“點卯”之說。到這個時間,就要點名訓練了。午時,是中午11點到13點,因為是陰陽交替(陽氣由盛轉衰)之時,一般要午休小憩片刻。下午17到19點酉時,是晚飯時間。

從早上卯時到傍晚酉時,也是早八點,到晚八點,是白天,屬陽,陽是動的,所以,人在白天要幹活。從戌時的19至21時,到第二天早上的寅時(3-5點)是夜間,屬陰,這段時間,以體息為主。

晚上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任務。傳統社會中,晚飯是在初更之前,晚飯後,可以做點簡單的家務。適度的活動,幫助消化。一般在二更戌時九點之前,上床休息。結過婚的,夫妻聊聊家常,情濃之處,做點夫妻之事。9一11點這段時間,就是亥時。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認為,這是夫妻行夫妻之事的時間。

上邊是說文解字中“亥”字的寫法,就是兩個人睡覺的形象。

九至十一點,把該做的事情做完了,到子時就可以進入睡眠狀態了。子時,又是陰陽相交之時,也就是陰極陽生之時。人應該臥床休息。才利於養生。

明白了這點基本道理,就容易理解“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了。古代人睡的早,因為沒有電,點燈熬油浪費錢,所以,八點之前上床睡覺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在初更之後還要吃東西的話,接著就睡覺,很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身體的不適。這是所謂“不貪一更食”。因此,這句話不能僵化的理解,如果三更才上床睡覺,一更吃點東西,應該是沒啥事的。

“不貪三更色”,上面大體講過了。如果在亥時兩口子該乾的事還沒幹,到子時已經比較晚了,陰陽更替之時,不臥床體息,還在瞎折騰,就會破壞了生命的氣機,對自身不利。以現在的眼光看,到子時還不睡,必定是睡眠過晚,如果按時起床,必然睡眠不足,如果第二天睡懶覺,就打破了生活節律,破壞了生物鐘。所以,該什麼時間做的事,就要什麼時間做,才是對人生最有益的。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做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醫理論也是這個體系中的一環。因為我們不是專業人士。只能大略談談。其根本觀點是,按自然規律辦事,就會延年益壽。逆天而行,就是傷害身體。民間的俗語,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些情況雖然不一樣了,但背後的精神應該還有現實意義。

最後說一句,這句話可以籠統的表述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