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是什麼意思?

蘇廣龍


農村的俗語是對當今生活現象的一種總結,警醒子孫後代在為人處世中要有所講究,見人說話也要有規矩才行,這些俗語在過去的多年裡一直被老農視為道德的準則,而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老話中有的已經不適應今天的生活。那麼我們就看看這句俗語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1.外甥頭,舅家牛

農村娃應該都聽過,在正月的時候是不能剪頭髮的,不然的話就會死舅舅,雖說這是一種迷信,並不會真的出現此事,但實際上過去大家並不認為它是假的,每個孩子都會被父母告誡,在正月時一定別剪頭髮,不然舅舅會生氣。 至於舅家牛,其實這是一種形容詞,意思是舅舅在正月的時候會來回不停的走動,看看自家的外甥是否剃頭髮了,這樣一來可就不是牛一樣了。當然在今天來看,就算是在正月裡剃頭髮,也不會影響舅舅的健康。不過為了表示對舅舅的尊重,農村娃還是會選擇不理髮,畢竟這也是對舅舅身體健康的期待。



2.叔嫂房,不通問

這句話理解就很簡單了,小叔叔和嫂子之間一定要保持著距離,兩人不能單獨在一個房間內太長的時間,不然的話可就會引起太多的誤會,就算是真的在一起討論事情,也要在公眾場合,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猜忌,才能堵住村民們的嘴。而到了今天,此話也十分的適應,叔嫂間一定要有別。

這句老話仔細聽聽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是希望舅舅更健康,一個是叔嫂間相處的方式要注意,大家咋看?


惠農圈


外甥頭,舅家牛。這句話要表達的含義是在強調舅舅和外甥的親密之情的,因為舅舅是母親的哥哥,相當於是孃家除了母親之外最親的人,也就是外甥最為親近的親戚,一般來說,外甥作為舅舅姐妹的孩子,一般都會很受舅舅的寵愛,我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的舅舅就非常喜歡我,給我買好吃的好玩的,還帶我出去玩,所以說舅舅和外甥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而且有時候評論一個小孩子的長相的時候都會說,你看這孩子長得真像他舅舅,這句話也是充分證明舅舅與外甥在血緣關係上是非常親近的,從很早以前就有很多關於舅舅外甥的歇後語,這些都證明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

叔嫂房,不通問。講的則是家裡小叔子和嫂子的關係,大家都知道這兩個人其實按道理來講是沒什麼親戚關係的,因為家中兄弟結婚所以才有了見面的機會,而這樣的時候就會有禮儀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對於禮儀看得很重,也有很多的說法,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嫂嫂與小叔子最好不要面對面說話,哪怕是拜年辦事等不可避免的場合,也不要太過於親密,最好就當作不是太熟的人就好,不然會被一些人說閒話,所以說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幫大哥小跟班


每年都會在我的農村老家聽到很多人在說俗語,記得小時候過正月十五的時候,村裡的小夥伴們都會在一起挑著燈籠在村裡轉來轉去,那麼這個時候就會有老一輩人看到後會說“外甥打燈籠舅舅買東西”,那麼在我們當地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正月十五的第二天舅舅會來給外甥送一些吃的,那麼今天這句“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結合在農村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分析。


“外甥頭,舅家牛”

其實這句話就是說在以前農業生產的時候牛是主要的勞動力,因為每家每戶在那個時候都是依靠著牛來進行耕地,那麼之所以會說“外甥頭”這句話是因為在以前有一種說法和講究,也就是說作為外甥的在正月的這個月份裡是不能進行剃頭的,因為這樣一來對自己的舅舅不好。

因此這個時候舅舅在正月裡都會往外甥家裡來來回回跑很多趟,因此就把舅舅比作像牛一樣,就是看著不讓自己的外甥在正月裡剃頭,如果要剃頭的話必須要在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這個時候寓意著對舅舅好,那麼這句話在現在來說有一些迷信,因此大家一定要用正確的價值觀來認知這句俗語。



“叔嫂房,不通問”

這句話話我特意問了一下我們村的老年人,他們認為這句“叔嫂房,不通問”不是這樣講的,應該是“叔嫂房,不同向”,因為在我們那裡如果家裡有兄弟兩個,那麼當大哥的結婚了,這個時候小叔子的房門就不能對著嫂子的房門。


因為在當時一來是為了怕別人說閒話,二來是房門對著的話日常生活也不方便,因此才會這樣講,但是問題當中說的這句“叔嫂房不通問”,應該是要表達作為小叔子的不能過問太多關於嫂子房間裡的一些事情,才會這樣講的。

綜上所述:

理解一句俗語的時候要從多角度學習,但是在學習這些俗語的時候也要正確認知,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要表達的含義。


紀錄鄉土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對於以前的農村裡,經常在說話的時候,總能說上一句半句的俗語,對於一些俗語也是聽到了,就隨便說下,但是有的俗語不經歷過一些事情後,那麼你真的還就是不明瞭,俗語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只作為一個警示後人和天氣變化的參考,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那麼對於在農村裡,更多的俗語也是教會我們怎麼去做人,就比如這個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這句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是裡面的意思還是少有人知道。

對於我國是個傳統的國家,也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最基本的就是種地,所謂的名以食為天,也是說明了農民就是要做種地的事情,但是農村的歷史底蘊還是比較豐富的,畢竟很多的農村人都是歷經滄桑,對於一些農業上的幫助,還有現實中的教訓,都是真切的告訴了我們,老一輩人的思想不能拋棄,對於農村的文化,我們更是不能忘記,尤其是農村的俗語,可以說不出來,但是你要知道里面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說農村的俗語。

外甥頭,舅家牛,舅舅可能最疼的就是外甥了,畢竟舅舅和母親是同個父母的,外甥不管怎樣,都是母親的心頭肉,但是作為舅舅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地位,尤其是以前的社會,舅舅可以替代母親去管教孩子,所以說舅舅的親情是比較大的,另一點就是孃家人中,舅舅的地位足以重要了,在農村有著正月不剃頭的說法,這個就是自古以後不能變的,畢竟外甥理髮了是對舅舅的不尊重,但是對於舅舅來說,外甥有啥事舅舅都可以幫,但是唯獨的就是舅舅家裡種地的牛不能賣,畢竟舅舅家的牛能耕地,賺的錢也能給外甥用。

叔嫂房,不通問,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帶有一些封建的思想,想必大家都看過水滸傳,電視劇裡面的劇情有一段是武松去找哥哥武大郎,那麼武松去了之後始終都是是不能正面面對潘金蓮的,畢竟古時候,對於小叔子和嫂子都是有忌諱的,兩個人如果在一起見面的外,是不能面對面的說話的,應該有一方要故意躲避下,其次就是小叔子是不能進嫂子的屋裡的,所以這些規矩也是以前傳下來的,不過這些情況也是以前傳統封建思想帶來的禁錮,當今這個社會也是沒有這麼多的講究了。


三農堂廣訊


農村俗語“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小社會,這裡面要講究的學問可多了。在農村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很多關於各方各面的俗語,這些俗語在農村具有相當的指導意義,也是,現在農村各種“規矩”產生的依據。

外甥頭,舅家牛

在以前的時候,舅舅在母親這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如我們經常看電視說到的“孃舅孃舅”我指的是舅舅,意思是在某些意義上來講舅舅和自己的母親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小孩子的頭是摸不得的,因為小孩子沒有完全發育好,摸頭的話很容易不知輕重,傷了孩子的腦袋。而在以前,一般來說舅舅看見外甥之後都會不由自主的在外甥頭上摸兩下,然後誇一句這孩子長得可真快,真機靈之類的話語,對於這個大家通常都是能夠接受的,因為舅舅比較心疼自己的外甥就打老張個人來說,我的外甥女,我個人是非常疼愛的,從小都是能抱就抱,想要什麼東西就給買,因此舅舅和外省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

以前因為農業機械化水平沒有開展起來,農民耕地最主要的好幫手就是牛,所以每個農民對於牛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張記得那會兒牛生病之後自己家都餓得揭不開鍋了,還用米熬成粥喂牛喝。因為牛在農村如此重要,所以一般來說沒有人說借誰家的牛去幹嘛的,因為這個牛就是以前家裡最貴重的財產。但是對於外甥家就不一樣了,如果外甥家有什麼活需要用到牛的話,舅舅一般都會毫不猶豫的把牛借給外甥使用。

叔嫂房,不同問

“叔嫂房,不同問”這句話的意思比較好理解,因為一般來說在農村叔嫂的關係比較特殊,大家要刻意的去迴避單獨相處。在農村,除了叔嫂之外,還有像兒媳和公公、小姨子和姐夫之類的,也要避免單獨相處的說法,這是為了避免萬一發生不太好的人倫悲劇,造成一個家庭的慘劇。


其實在老張看來,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大家對於家庭的概念正在縮小化,比如說以前是一個家族,是一個大的家庭概念,但現在的家庭概念更傾向於一個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很多俗語就顯得有點落伍了,但是老張認為“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同問”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分享探討。


老張談三農


農村是一個傳統的小社會,裡面充斥著人情糾葛,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說閒話或者是讓別人看不起。嚴重的情況下,如果有些忌諱的事情做了,還會引人憤怒,引起矛盾糾紛。農村俗話說,“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外甥頭,舅家牛

在中國的封建倫理道德體系中,舅舅是非常親密的人。俗話說外甥都像舅,一家之中除了父母之外,舅舅和外甥的很多方面都很相似,而且在很多大事方便舅舅說話,一言九鼎,具有很大的權威性。以前農村辦酒席,一般舅舅都要坐在上座,必須招待好,否則的話舅舅生氣是很恐怖的。

當然在古代的時候,一個男人的頭是非常重要的,輕易別人不能去摸他的頭,否則會引起別人不高興甚至發生爭吵和鬥毆的現象。而舅舅是個例外,外甥的頭他可以摸。因為他是血緣最親的長輩之一。他要摸外甥的頭,誰也不敢反抗。當然他摸外甥的頭也是表示對外甥的親密和關愛。

與此同時,古代跟牛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財產,甚至比人還要重要,因為他可以抵一個壯勞力都不止。誰家裡的耕牛非得照顧周到,伺候的好好的,千萬不能讓他得病。因此牛是一個家庭重點保護的對象。所以外甥頭舅家牛,其實真實的意思就是講,外甥在舅舅的眼中非常重要,雖然跟牛比有點不恰當,但因為牛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也就意味著外省在舅舅的心目中,是非常關愛的對象。坦白說就是舅舅愛外甥。


叔嫂房,不通問

俗話說得好,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過去很多人家,因為人的平均壽命相對來說比較短,所以很多父母很早去世之後,都是由長兄和長嫂來撫養幼弟。而在日常的生活方面,主要是由嫂子來照料。因此,弟弟對嫂子非常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有什麼逾越之舉。

正常的情況下,叔叔和嫂子之間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過於親密的話,很容易被人說閒話,背後說三道四。這樣的話有可能損壞嫂子的名節,這對於照顧自己的嫂子是非常不孝順不尊敬的一種行為。

所以,小叔子一般不能到兄嫂房間中去,即使有什麼問題想要溝通交流,一般也要在堂屋或者客廳裡,在大庭廣眾之下,有第三人第四人的情況下交流,儘可能避免兩個人孤男寡女相處。否則的話對誰都不好。


總之,這句話說的是在我國傳統禮節文化方面,要注重的一些細節問題。為人處事千萬不能肆意妄為,要懂得分寸,這樣才不會被人說閒話,才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想法,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答案的話,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止茶


農村俗語博大精深,有許多指導農事的諺語,至今看來具有科學道理。也有許多指導家庭關係的,對繼承約定習俗,沿襲社會社會道德,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向來追求俗語新解,希望注入不一樣的內容,下面,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這句俗語,分析一下農村生活裡甥舅和叔嫂之間的關係。

先說“外甥頭,舅家牛”,甥舅之間是有著血緣關係的,屬於旁系血親,關係相當密切。至於外甥的頭和舅舅家的牛,更是非常珍貴。農村中,有男人頭女人腳不能摸的說法,說的就是頭的高貴,而牛更是過去家庭中的主要財產,這句俗語通過兩件最寶貴的東西來說明甥舅之間的特殊關係。那麼,為什麼外甥與舅舅的關係這麼密切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與一些習俗有關,在農村,除了父親之外,最權威的親戚就是舅舅,某些地區甚至稱為母舅,代替母親的地位。日常生活中,舅舅的地位很大,比如結婚,父母是不出面的,舅舅承擔父親的角色,坐席一定坐上席。至於喪禮,舅舅不到,喪禮都不能進行。春節拜年,年剛過,大年初二,首先拜的就是舅舅,民間還有一個初二剃頭死舅舅的傳說,相當有趣。

傳說滿族入關後,全國推行割掉長辮的措施。有漢族孫姓大臣受到排擠,為發洩私憤,在正月初二這天,再次提議剃髮,遭到許多的抵制。他們秘密商議,一切照舊。由於舊同舅,於是才有了初二剃頭死{思}舅舅的說法。

其實,這個故事哪裡說的是舅舅的地位,不過有許多歇後語,卻充分說明了舅舅的權威性,比如舅舅打外甥--白挨,舅舅打外甥--沒說等,充分解釋了舅舅的地位非常大。

說完了甥舅,下面咱再說說叔嫂。小叔子和嫂子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同時男女有別,在農村中是非常避諱的。這樣做主要怕招到閒話,怕發生醜事,敗了家風,這在許多電影裡都有很好的展現,比如武松與潘金蓮的故事,都已經被熟知到頭了,至於身邊,案例俯身可拾,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教訓。


無論如何,時代的變遷,最基本的家庭關係是家庭穩定的基石,和諧家庭的源泉,俗語是看不見地條框,框住的其實是幸福。朋友們,你們說呢?


流水無聲


這兩句話其實是說農村人之間的關係的,前一句是說外甥和舅舅,後一句是說嫂子和小叔子。這兩類人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所以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是十分引人關注。

如果說外甥和舅舅的關係是最親密的話,那麼嫂子和小叔子的關係就應該是最疏遠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農村,由於女性的地位相對較低,所以舅舅的作用就相對比較大。舅舅如果強勢,那麼女性在婆娘家基本就不會受什麼欺負。

所以外甥和舅舅的關係往往特別親密,甚至於超過和父母的關係。每次外甥來到舅舅家,做牛做馬,忙前忙後,毫無怨言,為什麼呢?因為舅舅是天派,可以保護母親和自己的安全。

當然這是在舊時農村,那個時候法律並不健全,有很多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還是要看誰拳頭硬的。而嫂子和小叔子的關係就是相對疏遠的了,特別是哥哥如果要外出遠門的話,嫂子和小叔子的房間門是要鎖死的,不能相通。這就是為了防止別人說閒話,正所謂孤男寡女,瓜田李下。

嫂子一旦被人發現和小叔子有什麼過於親密的地方,那麼對哥哥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甚至可能引發家庭的糾紛。對於農村女性來說,從一而終是她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和丈夫以外的任何男人,包括丈夫的兄弟有任何親密的關係都是無法讓人容忍的事情。

這樣的事如果是放在舊社會,那麼女人是要被浸豬籠的。當然現代新社會講究個性自由,但也絕對不是鼓勵放縱自己。對於小叔子而言,為了避嫌,也要刻意和嫂子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但是外甥和舅舅就不一樣了,想多親密就可以有多親密,白天在一個桌上吃飯,晚上在一個床上睡覺,沒有人會覺得不合適的,因為舅舅是天。外甥如果遇到任何麻煩的話,舅舅是要義不容辭出馬的。

《唐人街探案》中唐仁和秦風就是甥舅關係,儘管是表的,但也是血濃於水。秦風就算是跑到國外,作為舅舅的唐仁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幫助這個表外甥。由此可見,舅舅和外甥作為除父母子女以外的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在華人社會中是多麼受重視。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很大,獨生子女的出現,讓舅舅、嫂子這樣的詞語變得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此外,法律的完善讓舅舅的功能在弱化,凡事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內來做,而不是看誰的拳頭更硬或者嗓門更大。

至於嫂子,法律也賦予了她們更多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力,只要符合法律規定且在自主自願的基礎上,嫂子和小叔子結合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的,現代女性也不忌諱別人說閒話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不是就有許多嫂子因為丈夫去世而最終選擇了和小叔子一起生活嗎?社會的寬容度如今大大優於從前了,這樣的事情也見怪不怪了。


小小嬴政


這句俗語是不是晦澀難懂?反正,老胡覺得是比較難懂!



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外甥頭,舅家牛

所謂“外甥頭”指的就是外甥本人,為了與“牛”押韻,因此,在外甥的“後邊加了一個“頭”。

在古代,“牛”對於莊戶人家來說可是“大物件”!也是“寶貝”!因為古代全靠牛耕田和拉車,在生產中是離不開牛的。

牛是家庭的“寶貝”,把外甥比做舅舅家的“牛”的話,那外甥也肯定是舅舅家的寶貝了。~~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這樣。



二、叔嫂房,不通問

“叔”與“嫂”我們都知道是小叔子與嫂嫂。所謂的“房”是指嫂嫂的“房事”,也就是嫂嫂的私生活。“不通問”說的是“通常情況下,是不能問的”。~~全句話的意思是:在通常情況下,小叔子對於嫂嫂的私生活是不能隨便問的。因為,男女授受不親。


三、為啥要總結出這麼一句俗語

古代有許多規矩。譬如,外甥之間分家,必須讓舅舅來分。因為所有的外甥舅舅都憐愛,不會偏誰向誰,會一碗水端平,會公平地分配家產。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可見舅舅與外甥的關係是親密的,舅舅會像對待自家的牛一樣對待外甥。——為了更確切地形容舅舅與外甥的關係,古人們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句話:外甥頭,舅家牛。

在古代,嫂嫂對於小叔子來說,近乎“長輩”,幾乎與家母的地位差不多,小叔子是非常尊重嫂嫂的。因此,小叔子在嫂嫂面前都會唯唯諾諾,非常溫順。對於嫂嫂的吩咐都會言聽計從,不敢違命。至於嫂嫂的私生活,小叔子更是不能、也不敢過問。哪怕是嫂嫂與別人私通,小叔子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能干涉。譬如,《水滸傳》中的武松,分明已經感覺到了嫂嫂——潘金蓮是個水性楊花的女人,也不敢隨便指責。如果不是潘金蓮與西門慶害死了武松的哥哥,武松是不會殺了潘金蓮的。——古人們為了將叔嫂的關係表述的更形象一些,就總結出了這麼一句話:叔嫂房,不通問。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這句俗語比較難懂。但只要認真分析,還是能夠“破譯”出所以然的。依據老胡的見解,這句俗語就是老胡以上所分析出的意思。如果其他條友有不同的看法,也歡迎批評指正。


老胡說三農


農村俗語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用通俗易懂、簡單精煉、朗朗上口的語句表達人們對於生活規律的總結、相互之間的關係、自然現象的認識,等等。而“外甥頭,舅家牛;叔嫂房,不通問”這句農村俗語所表達的,就是人們相互之間的關係問題。

外甥頭,舅家牛

外甥頭。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頭是不能亂摸的,如果隨便摸他的頭,是一種汙衊和不尊重,所以,在民間有著“男人頭女人腰,能看不能摸”的忌諱。

舅家牛。在以前農業社會,由於科技不發達,沒有農機具,人們日常耕種田地,主要靠的是牛等牲畜的力量,所以,牛,對於以前的家庭來說,是非常貴重的資產。

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說“舅舅可以摸外甥的頭,外甥可以借用舅舅的牛”,所要說明的,是外甥和舅舅親密無間的關係。

自古以來,舅舅對於外甥來說,在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僅次於父母親,家裡的紅白喜事,都要拿著禮品親自去邀請舅舅參加;來家裡串親戚,永遠是坐在上位、用最好的吃喝來招待。而與此同時,舅舅又往往非常疼愛外甥,小的時候會給外甥帶好吃的、買好玩的,等到大了,外甥遇到事情也會不遺餘力的給予幫助。

舅舅外甥的親密關係,直到今天,仍然依舊。所以,其表達的意思放到今天,也依然合理。

叔嫂房,不通問

關於下半句俗語,我們當地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另一種則是“叔嫂房,不同向”。

叔,指的是丈夫的兄弟,直到今天,在我們當地,哥哥的妻子仍然稱丈夫的兄弟為“小叔子”。

“叔嫂房,不通問”所表達的意思是說“即使嫂子和小叔子同處一房,也應該相互之間不說話,或儘量少說話”。因為叔嫂關係,是一種很微妙的關係,也是被其他人調侃最多的關係,如果叔嫂之間表現的過於親密,會被他人說閒話的。

“叔嫂房,不同向”所表達的,則是“小叔子和哥哥嫂子的房子,房門不應該相對”。因為如果房門相對的話,不管是對於哥哥嫂子,還是對於小叔子,生活總歸不太方便,至於其中原因,我不說,大家也應該懂。

雖然叔嫂關係特別敏感,話題性也非常強,武松與潘金蓮的故事盡人皆知。但是,雖然如此,不管是“不通問”還是“不同向”,就有點誇大其詞的意味了。

您對於這句農村俗語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為您解答更多此類問題,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