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你想说什么?

请叫我瓜瓜


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幼年和童年最纯真,最善良的,人在少年时期思想不够成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处在叛逆期很容易学坏,人到了青年和成年时期再学坏都是为了钱,我觉得人性就是人的品德,就是人的真善美。丧失了人性就会无恶不做丧心病狂。



钣金展开专家


人性恶,有的时候比电影还精彩,比鬼还可怕。

听说没,昨晚小军家姑姑在小军家吃药死了, 报警了,等会警察就要来了,这一消息,在小小的山村炸开了锅。

我和老公也去赶了热闹,如今我都还记得那个穿着红衣,卷曲在地上的尸体。因为临死前的痛苦挣扎,裤子已经褪到了臀围,倒卷着。法医带着白手套,拿着一把小巧确十分锋利的小匕首。在要动手的那一刻,叫家属来见,她那胖胖的二哥象征性的看了一下,干嚎两声就转身出人群了。

随后法医利落的划开死者的肚子,取走了死者的胃。据说已经千穿百孔,这是吃了多少老鼠药啊!这女人心真狠,对侄子狠,对自己更狠。

说起这小军,真是可怜。在几年前父亲生病去世,母亲也嫁来人,剩下了十六七岁的他,孤儿一个。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他爷爷叔叔们看他可怜,给他造了一个木房,虽然简陋,也算是有了容身之所。

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经常不着家。这不,晚上又出去玩了。他的叔叔们听到他屋里有响动,知道是进贼了。起心去抓贼,谁知道悄悄靠近一看,差点没气死,居然是自己的亲妹子在偷自己的亲侄子。

心挺狼的,背着个背篓。说偷了什么呢?一些烂玉米,一点辣椒面,还有一小把面条。自家人抓住了自家人,不好声张,气不过,哥哥把妹妹打了几耳光就回家了。

谁知道这小军的姑姑像着魔一样,居然跑回家,拿来了老鼠药,跑到小军家门口去吃吃,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都说家穷莫靠亲,人性竟能歹毒至此 ,对孤寡的侄儿不施援手也就算了,还要偷光人家的口粮,做了亏心事,还要以死相逼讹人。哎,不知道说什么好。后来还不是自食其果,谁也没讹上,被她夫家带回草草葬在荒山野岭,说凶死的不得入祖坟,必须在孤独岭。

人啊,心别歹,心歹之人命必歹。人起好心,天必佑之。


素墨无痕


人性究竟是善?是恶?这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与荀子同为儒家大师,但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其实是善是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劝人向善。



一、人性是善?是恶?

《孟子 • 滕文公上》记载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他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意思是说人性的善良如水性一样总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既然人性本善,那么人性就固定地存在着“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并告诉人们只要不学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



荀子则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就是说,人天生之性是恶的,是由人性本身决定。人性是什么?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什么是“生之所以然者”?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快”,“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凡人有所一同”。所有这些,都是生来就有的,就是人性。



“好利”, “恶害”,这是任何人都一样的本性。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天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

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在对人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孟子代表儒家理想主义的一翼,荀子则代表儒家现实主义的一翼。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由此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



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仁”成为孟子学说的核心概念 ;而荀子力主性恶,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走的是孔子“约之以礼”的路线。

孟子重于心,主张扩充本性,养气,重视发挥本心的作用,重视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的功能;荀子重于学,主张化性起伪、改造本性,主张治气,重视学习的作用,重视教育培养、社会约束、师长示范和个人努力的结合。


二、教人从善才是目的

孟子、荀子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人性,他们都不承认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尽管在对人性概念的界定上,二者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观。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孟荀二人的人性论实为孔子人性观的继承和发展。只是孟子侧重于“性相近”,而荀子则侧重于“习相远”,孟子侧重于为仁由己,荀子侧重于约之以礼。

如果说孟子对于人性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在血缘纽带下父子、兄弟之间仁爱的一面,那么荀子则看到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的一面。但二者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九溪夜话


人性这个古老话题,众说纷纭,往往莫衷一是,各执一端。

中国自古就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无恶无善论等。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善性是后天人为的。性无善无恶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包括墨家的性“素丝”论,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道家的性“素朴”论,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王阳明的心学论,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对人性的不同见解,就有不同的治国方针政策,如“法治”与“德治”。

战国时期思想家告子说:“食色,性也”,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他认为“生之谓性”,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的警句。易卦则解民以食为天是: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兑,为口,为吃。筷形直长,为巽卦。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是什么?是筷头。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这样吃的岂不是“天”?以食为天,在特定时期还是平定天下的法宝,譬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方针的实施。民以食为天,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前置条件,是最大的人性与需求。

北宋某年某月某日,宋神宗赵顼在王安石的陪同下,到大相国寺休闲。宋神宗在看了佛印和尚与苏东坡关于“酒色财气”的题诗后,觉得饶有风趣,就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应命,略一沉吟,挥笔写就《亦和佛印禅师诗》一首:“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王安石真不愧为大政治家、大改革家,以诗人的慧眼,跳出了前人的窠臼,巧妙地将酒色财气与国家社稷、人民生计结合起来,把酒色财气赋予新的内涵。宋神宗深为赞赏,乘兴也和诗一首,其诗云:“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在这里,君臣二人将一个“色”字上升到国家战略、人民福祉的高度,足见色与食于人性的要紧和意义。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礼记》里讲的这句形而下的话,无非是说凡是人的生命,都离不开饮食、男女两件大事:一个是生活问题,即民生问题;一个是关于性的问题,即康乐问题。人生确确实实离不开这两件事,确确实实是人的本性使然。


火车头loco


所谓人性,也就是指:人类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以及后来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人性的本质有着两方面的属性:一是指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也就是“善”的一面;二是指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属性,也就是兽性的“恶”的一面。人的本质属性是先天性的,而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应该是后天性的。

《三字经》上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即:人刚出生时人性都是善良的,而随着人的长大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人性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或恶、或善、或恶中有善、或善中有恶,善善恶恶,恶恶善善,便演绎出了惊心动魄、可喜可悲、爱恨情仇、生死离别的人类社会。

人,生存于纷纷扰扰、诱惑重重的社会环境中,谁又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当达到一定心理程度的利益放在自己眼前,就有可能激活一个善良人内心深处的兽性,做出恶的事情来;而原来的恶人若动了恻隐之心,往往也会做出善的事情来。所以,人性就是由善恶两方面组成的一个矛盾体。

总之,人活在世上,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善恶往往只在一念间。所以,不要轻易的相信一个善人不会做恶事,也不能否认一个恶人不会做善事。


瞧你弄啥哩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我相信这句话,人刚来到世上都是善良的,人只所以会变坏,大抵都是因为耳濡目染社会环境才变坏的。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接近什么人,一般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一个人的好坏,往往跟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谓穷生歹心,富生淫心,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人性,即人类的各种习性,必然有各种不完美,各种过失。而从佛法的角度看,怨亲、好坏、苦乐皆属无常,外境内心皆是如此,这是万物的本性。所以,不必太苛求和考验人生。

认识人性,也是一种修行。



《三字经》写的好啊:人之初,性本善。我想说的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小孩子一样,都有着纯洁的心灵。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环境改变人,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上行下效,孩子一步步的学习成长,环境好与不好,孩子都会学,一但学到了很难改变。

现在社会有着各式各样的人,好人、恶人都是生活环境影响的。我们现在国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社会这么平安和谐,培育了一大批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共同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么好的环境,我相信人性都是友善的,都会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相信自己,相信周围的人,还是好人多,社会还是那么温暖。



冰糖心苹果加雪梨


人之初,性本善,真的吗?

人生下来本是善善的,大都是沾染了世间的不良习气,才成为今天恶恶的样子

究其根源,是父母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缺少关爱的问题。究到最后,似乎都是外在因素,本人不但没有问题,看起来还是最可怜,最无辜的

不觉得有什么东西,很早时就定格了吗?先天父母,后天环境都一样。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喜音律的,好斯文的,托石碑的打官司的,各不相同,也只有次子睚眦,心胸狭隘,逢仇必报

人也是一样的,有的说是像母亲多一些,有的说是像父亲多一些,但是曹操像谁呢,让他能奸雄乱世,权倾朝野,号令天下。与他煮酒相论英雄的刘备像谁,乐不思蜀的阿斗又像谁

有的人睁开眼睛,就去抓钱,有的人去抓书抓刀剑,贾宝玉偏抓女人的物件,抓胭脂,不是有些奇怪吗

人哭着来到世间,睁开眼睛,慢慢地知道,眼前的这个女人很重要,没有她就会挨饿,没人抱没温暖。慢慢就会知道,她身边的那个男人也不容忽视。按照他们说的做,就会有好果子吃,否则,就会被打,被训斥

若是像羚羊一样,生下来几分钟就会奔跑,估计跟老羚羊早就跑散了,就算日后在草原上偶然相遇,又如何记得最初的舔犊情深

人性本恶,财富,地位和女人,无不充满了诱惑。随意发展下去的贪婪,不择手段地夺取想要的东西,就是把心里潘多拉的盒子打开,让欲望漫天飞舞,无所顾忌

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是赤裸裸的欲望之海,从一块糖,一根针,到首饰手表,到谋人妻女,若有能力,不惜为祸苍生

最误人的就是这千古流传的三字经,他告诉我们,说我们生来善良,是后来学坏的。从来不敢说,我们生于一次欲望,生于一次赌博,生下来就是为了进行一次巧取豪夺

从来不敢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没有背叛,是没有足够多的诱惑,再加一块牛排,就可以出卖整个亚马逊河

教育,就是给欲望戴上了金箍,让他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万万碰不得



呱哥老王


关于人性,你想说什么?

答:洛克说,人性是一块白板,你画什么,就有什么;卢梭却说,你生来是好的,恶的却是政府;尼采说,我们心中的善恶,无非是以自身为参照做出的主观判断……争论归争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人性是啥玩意儿?人性是水,你向上引,它就向高尚之处走,你自甘堕落,它自然往低处流。🙏🙏

谢谢!晚上好!🌺🌺🌺



cyhsagy


人类最初是善的还是恶的??? 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哪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坠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着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