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两家“红白事”同日子,谁先发轿?谁走后面?

新大风歌


红白事撞到一起,还真是有点让人郁闷,明明结婚是件高兴的事,但是遇到白事哪怕是喜丧,也会让人心里一阵难过,结婚的喜悦气氛瞬间下去一半。无论是娶媳妇,还是办白事,都是农村的大事,正常来说,结婚和死亡一辈子就那么一次,谁都想办的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那么真就遇到一起谁先发轿呢?



当然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就算是住在同一个村子也不一定是同时出行,就算是同时出行那也不能正正好好两家临着要走一条路,如果就是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条路,红白事碰到了一起,这种情况下谁先发轿谁在后面呢?

从实际情况来看,最好还是婚车先行,这样是对两家都比较好的,互相稍微让让谁也不耽误。因为结婚都是提前早就算好的日子时辰,有很精确的时间,要几点出发几点上轿几点到门,如果迟了误了那肯定是很不愉快的。在队伍上来说,白事和红事的车队都不短,但是白事的礼数可能更多,会更多的占用时间,如果娶亲的队伍一直等在白事队伍的后面,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门,所以此时如果相互之间能够理解下的话,最好是让娶亲的队伍先走。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死者为大,而且咱们经常会听到一句不太友好的话就是“赶着去投胎”,这也说明了白事的时间其实也是比较紧张的,如果不是碰到与红是相遇这种特殊情况,也是要按照流程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旦遇到白事的人家要求他们先走,我们也不置可否,不能说人家的要求就是无理的。

如果真就遇到两不相让这种情况,我就想说不管是红色还是白色都是大事,而且都是一个村的乡里乡亲,能让一让就让一下别人,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理解谦让一下,谁让一下谁都可以。


灵子


在我们这里是死者为大,红事要给白事让路。我大姨80岁那年初秋,因病去世,恰巧她紧邻居女儿结婚出门子,俩家一红一白,邻居家没在家中办喜事,而是借大女儿家把小女儿嫁了出去,如果在自己家中办喜事,又方鞭炮又方喜乐,是会被村民讲的,况具守邻居办白事紧挨着也觉得悔气


用户2471053474870


在农村,两家“红白事”同日子,这种事情还是会碰到的,至于说让谁先谁后走,是没有明文规定的。我走的村子不少,每村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但这种事在村规民约里根本找不到。既然没有成文规定,我们只能看着办了。我认为最后的办法就是回避一下就可以了,谁先谁后都无妨。


当然对于办喜事这家来说,可能会觉得很扫兴,但你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谁愿意死啊!都是没办法的办法。现在是新社会,要有新观念,更不能相信迷信,该嫁的还得嫁、该讨的还得讨,一切按正常流程来处理。不过为了让囍事囍到底,营造喜气热闹的场面,发轿时间可以稍做调整,你家可以派一名探子到“办白事”这家打听一下,他家何时出殡。如果是时间相同,我们可以等一等或者是提前;如果是时间不在一个点上,那么我们该上轿的就上轿吧!

我还对着另一种情况,办喜事的和办白事的,在同一时间、同一酒楼摆酒席,你说咋整?还不是各吃各的,当时可能气氛有点压抑,尤其几个戴孝的人出现在酒席上,但两家人都能相互理解,照样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现代人,玩的是一种心态。不拘小节方能成事也!


农人李哥


红白喜事哪怕是同一天,也不一定会出现撞路的情况,为什么题主就一定要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呢?非要让两家打起来才算正常?如果不了解民间或当地的喜、丧习俗,麻烦去科普下,不然真的很容易误导别人。

红事一般都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找“算命先生”看过吉日之后确定的日子,早的一年前就确定了,晚的提前几天确定也是有的,但这个日子并非不可更改或不可变更,虽然每年的“好日子”不多,但也不少。所以,当自家办喜事与村里另一个户人家办丧事冲突时,完全可以更改婚期呀。

白事,也就是丧事,一般都是非可选择性死亡的日期,都是随机的。正所谓:“阎王让你三更死,保你活不到五更天”,真的到了那天,死的是谁先不说,起码我还没见过哪个人能决定自己死亡的时间。

所以,当同村出现白事与喜事冲突时,如果办喜事那家觉得不吉利,就直接改期,而不是去要求白事这家改期或让道。这既是习俗,也是伦理纲常、道德的体现。

此外,红白喜事哪怕是一天举行也无所谓啊,村里的路是四通八达的,也不一定会撞到了。早些年的土葬,都是头七之后天没亮就出村了,虽然出村的路走的是大路,但路线也是早早的规划好的,用车拉也好,抬棺也罢,都是直奔下葬地点的。这又不是什么喜事,也不会出现抬棺绕村而行的情况,怎么就会冲突?

而红事,不管是接亲,还是娶妻,都是在村内进行,有些地方的习俗可能会在拉到新娘后绕村而行,如果遭遇同村办丧事那也没必要分前后,赶上人家在前面那就绕一下,自己在前面那就开快一点,或者另外选择一条路错开就行,并不是非要分出前后的。

题外话:哪怕红白事情真的撞到了,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丧事是有人去世,喜事是俩人喜结连理,看起来有些晦气。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句叫“见棺(官)发财,这可是大吉之兆,何凶(晦)之有?既然不晦气、不是凶兆,那谁走前面、谁走后面又有什么可争议的呢?而且,人家办人家的丧事,你办你的喜事,撞在一起纯属巧合,也没必要因为这事生了间隙。


新农志


首先明确一点,在农村人们之间互相都相熟,谁家办个红白喜事的,事先都能提前知道,而且一个村子里会拿着老黄历“看好”日子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通常结婚是大事,出殡同样是大事,大家图个吉利都会找人“看好”日子。比如在北方农村,每逢腊月的时候,就是结婚的高峰期,而腊月气候寒冷也是老人容易出问题的高发期,所以在腊月“红白事”同日子的事有时候真的会发生,不过这种概率不太高,毕竟一个村子里的人都会事先知道后错开日子的。

但倘若一个村子的“红白事”真的碰在了同一天,那么一般我们会采取折中的办法,这些事也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般不会因为这种事发生矛盾。

1、先说一下农村结婚接亲的婚车,一般都是前面一排轿车,后面有面包车,面包车开放后门,有人负责放鞭炮,再往后是大巴车,拉着亲家的人。然后整个婚车车队会在村子里转上一圈,最后回到结婚场地举行婚礼。

2、农村出殡的程序一般是,一群人抬着棺材或者一辆专门出殡的小货车拉着棺材走在最前面,孝子孝孙还有亲戚拿着白柳条跟在后面,还有些其他人负责放鞭炮,观察路况。而走在前面的棺材车行走很慢,逢拐角都会停下来等着后面出殡的人,然后人走到跟前后哭泣一阵站起来继续走,直到坟地上。

由此可见,不管是结婚还是出殡,“红白事”的队伍都比较长,人也比较多,但是婚礼车队的气氛欢快,车辆走的也快;出殡队伍气氛压抑,行走的也慢。

鉴于上述的不同,一般如果真的出现“红白事”同日子,谁先发轿,谁走后面取决于他们行走的方向。

1、婚礼队伍和出殡队伍是同方向行驶的话,我们老家那边一般都是婚礼队伍先走,因为婚礼队伍速度上相对较快,虽然“死者为大”,但婚礼同样是大事,同向的队伍,那么就是照顾生者,让红事队伍先发轿,出殡队伍后面再出发。

2、如果是婚礼队伍和出殡队伍的行走方向不同,起先会出现对着走的情况,那么一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按照“死者为大”的传统,让出殡的人先发轿,随后婚礼的人再走。

3、农村还有这么一句俗语“两家喜丧同日子,先让喜家发轿子”,人们有时候不可避免的“红白事”同一天了,就会按照这句老话作为参考,先让喜事的人发轿子。

不过农村“红白事”同日子的情况是真的很少见的,一个村子的人,大家在选取结婚日子和白事日子时虽然都是依据老黄历选良辰吉日,但同村人谁家发生红白事,提前就知道了,是会刻意避免同日子的。


李阿冰


在农村,两家红白事同日子,谁先发骄?谁走后面?在农村结婚红喜选日子都是选双日,二四六八十,而有人去世,都是单日一三五七九,因此在农村红白喜事相同的确实很少。出门三五里,风俗不相同,有些地方红白喜事,有看阳历也有看阴历,红白喜事同日子确实存在。

如果在农村结婚红喜遇到白喜出殡,阴阳相见确实让人扫兴,如果遇到了这种现象,红喜车队和迎亲的人应停下,让道让白喜出殡的先行,逝者为大,进入天堂与世隔开,你结婚成家在世间要走的路很长,对逝者的尊敬你会幸福吉祥。
如果在本村红白喜事同日,你当天要在时间上隔开,红喜发骄时间没有规定,而白喜选择在上午。你结婚遇到白喜,让白喜出殡后,你结婚迎亲最合适。切不能别人在办白喜观灯奏哀乐放鞭炮时,你红喜媳妇嫁女在这时放鞭炮。2012年5月中旬,皖南某村庄有个七十岁的沈寿松老人去世,这个村庄的陈大仓儿子结婚,两家相隔500米。沈寿松老人出殡时放鞭炮,陈大仓听到鞭炮声也放了鞭炮,他认为儿子结婚为大,不改时间放鞭炮。第三年陈大仓家里出事了,次子落水身亡。这也许是巧合。佛语说:“人生在世生为大,人老归阴也为大。阴阳相隔分两地,逝者归土就是大。红白同日不用怕,红喜须把白喜让。逝者归天永不见,你在世间永平安"。结合民俗而写,仅供答题,不是传播封建迷信。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同志们,我是田小妹

大家都知道人这一生都会经历,白事和喜事,而且人们往往会在这方面举办特别隆重的仪式,但是往往有的时候白事会和喜事撞在一天,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农村老人们都说假如说婚车丧车相遇的话,也是要分情况的,如果说红白车队对头走的话,婚车一定要注意礼让丧车。因为再大的喜事遇到死者也得需要尊重,毕竟死者为大,谁也不能挡死者的道,这样也是为了体现对于亡人的悼念与敬重。

其次就是如果婚车和灵车是同一个方向走,但是灵车在前的话,婚车一定要记得停下来让灵车车队先走。毕竟谁也不愿意跟在灵车后面,多少是有点晦气的。而且在行驶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和丧车抢道,否则就是对已故人的不尊重。

最后一个就是婚车灵车按照同一个方向走,但是婚车在前的话,灵车就需要跟在婚车的后面了,不要插婚车车队的位置。而且灵车行驶过程中要慢慢降低车速,摆脱婚车,以此表示对结婚人的期盼和祝福。

当然了,老人这些话都是对喜欢讲究的人说的,如果大家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了,而且不在乎这些礼仪习俗的话,只要在遵守交规的情况下,是可以随意行驶的,但是还是要注意保持车队的完整,最好不要出现红白相插的情况。


田小妹


在农村如果娶媳妇的和发丧的正巧遇到一天,应该先让媳妇上轿才对。


特别是发生在某一个家庭,娶媳妇订好的结婚日子而这一天突然老人不幸去世,这该怎么办呢?在农村有这么一个风俗,结婚的日子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这都是提前看好的良辰吉日,如果提前或延后,很不吉利,对一生来讲不顺、无财、考不上大学,总而言之这个日子不可随意改动。

另外,还有的男方新人这一天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前,那么只好有姑娘自己拜空房,喜事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咱还是接着说,这一天如果遇上男方老人去逝 ,理应新娘先一步进门,当然了婚喜事一切简办,原来所订的结婚典礼,亲友赴宴,全部紧急通知,不再进行这些仪式,依丧事为重,原来帖的红门对立刻换成蓝色的或着用绿色染料将红门对涂一遍,以示对亲人的悲哀。这一天,首先给亲家报丧,丧笺上要帖上红纸,这时亲家心领意会,招集家族商仪,男女各一帮人,连同新娘一块前往,这叫灵棚娶亲,新娘不能穿红,进婆家门之后,直接入灵棚当孝子,也就是进门的这一刻,就等于娶进门了。当然了,娘家人男女两桌,要各外照顾,宴席也特别丰厚。

农村丧车正巧碰上婚车,婚车理应先让给丧车,再重要的事没大过丧事的,在古时候,即使碰上皇帝私访,也会避到一旁等丧轿过去,硬撞或着阻挡预示着以后不顺,也说明自己不明事理。


农村还有这么一说:如果红娇碰上白娇,新人一生当官发财,这是难以碰到的机会。古时侯要抬棺出丧,"棺材"等于"官财"。预示着新人今后要走官财运了。


农人心田


相信很多兄弟姐妹们在影视剧当中也看到过这种像问题当中所提到的“两家红白事同一天,究竟应该谁先发轿又是谁才能走在最前面”的一些情景前段,那么今天我就按照我们北方当地农村的真实例子以及风俗习惯来进行讲解。

在我们附近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时一家是在办结婚的宴席,而另一方是在办丧事,因此按照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风俗来讲,结婚的一方要等办丧事的一方先行,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叫“死者为大”因此丧事的一方可以先行出殡以后,另一家结婚的一方才能拜天地,这样也是为了对逝者的尊重。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因此人死以后意味着人生的落幕,而结婚的一方按照传统风俗来讲是新的人生开始,也是一种成人礼的开始意味着以后得路还很长,因此如果红白事在同一天的话一切都要以白事先行,至于说两者如果在路上恰巧相遇在同一条路上的话,那么这个时候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需要新郎新娘下轿站在路边,那么这样做也是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因此结婚的一方要给白事的一方让出路来,让白事的一方走在自己的最前面,所以如果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以“死者为大”来对待这种事情,同样这样做也是发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美德,因此这样做也是在教导后辈人咱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去做了才能让后辈人学习的更加深入。


纪录乡土


在农村,如果同村两家“红白喜事”碰在一起,这很好解决了,因为事情总有先后顺序,可以协商解决了。

首先,农村一旦有了“红白喜事”就有管事人,这些管事人都是头脑灵活、会办事,而且认真的人,他们对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最有经验了,就会找对方事主协商解决办法了。也许是一两句话的事了,假如去派一些“嘴笨”之人去说了,也许会好事变坏事了。

其次,现在农村一些村庄都有红白理事会,一旦有这类事情出现,这些号称“农村土强人”出现,跑去和对方协商解决了。相信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沟通好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说这也不是什么事啊,谁家也不会办什么事一帆风顺的。例如,2017年农历腊月我村就是一月同日去世一位婶子和大叔。安葬那天就是亲人们互相协商好了,一家向前错开两个小时;另外一家向后错了两个小时,结果那天安葬那天两家平平安安,一点没有出意外事了。

再次,两家“红白喜事”重叠在一起,也许是上天安排好了,百年一遇的好事了。当事两家却没事,而有的却多心多事,凭贴烦恼了!

总之一句话,农村确实遇到两家“红白喜事”撞在一起了,不要多心不要跟风了。处理好了就是好事了!朋友,你说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