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裡誰的點評更具學術性?

少君30682066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四點感受:1,龍洋,中規中矩,主持得遊刃有餘,沒失望,但也沒法超越。2,謀篇佈局,豐滿合理;比賽規則,充滿競爭力和想象力。其中,我更喜歡後半段,“百人團”藏龍臥虎!錨在堤外也。3,一老一少,很精彩,儘管落選,但題內有詩風,題外有故事。4,如果說,董卿是一個標籤,那麼,康震則是一面旗幟,會賦予《中國詩詞大會》很強生命力!有旗幟在,人氣勢必聚集於此。


愛在深秋55502620


幾年前,我一個很好的高中同學在北師大讀中文,趁著假期我去北京找她玩。

到了之後她跟我說下節課還有一節選修課,我覺得有些掃興,可是她非要拉著我去聽一聽,說這門課很難選的,授課的老師正是康震。

那時候我對康震老師的印象還不是很深,也就在推搡中去了。

記得那節課講唐詩,晚上六點的課,要提前一會去佔座位,上課的時候對面教室的椅子會被搬空,塞到他上課教室的任何一個空位子。

但說實話我覺得他講文章的時候能拓展出來的東西比詩詞要多得多,從康震老師幽默風趣的講解中真的是可以領略中國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

康老師的確是風趣幽默可愛又很帥啊,寫板書喜歡豎著,寫完還要畫波浪線。

隨手畫畫(就是像詩詞大會那種)上一張簽名,這是我同學跟康震老師要的一張簽名。

最後,隨著幾級詩詞大會的熱播,更是被康震老師實力圈粉!




三農小站


我還是非常喜歡王立群老師的。王老師點評不疾不徐,正好契合詩詞這壺罈老酒的味道。第四季第二場幾處點評,顯示非常深厚的學術功底。

如點評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之句,在康震老師講了一段韓愈寫詩邀工部侍郎張籍踏春看景的背景等一大段話後,對於其他人老說,可能已經是沒有什麼可以點評的了,但王立群老師接下來說的似乎更加精彩,他看出了這首詩的可看可觸之妙處,看到了草色的層次,提到了“通感”的修辭手法,“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春之計在早春”,既靈活運用了前人詩句,也恰到好處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猶如他在點評山水詩人王維《終南別業》時,在把終南山的地名沿革娓娓道來同時,也順帶道盡王維一身經歷,而且表述的非常詩性:王維這人,青年時順風順水,中年時窮山惡水,老年時風輕雲淡。這首詩就是王維生命寫照:一處山澗隨性而走,一葉小舟乘興而行,走到山窮水盡處便坐下來看看:看天,看天上雲捲雲舒;看地,看地上流水淙淙。王立群老師真是出口即詩,更可貴的是,王老師沒有躺在歷史故紙中不知世外桃源,他的點評中,網紅、佛系男神、點爆等網絡熱詞都是張口即來,非常對青年人的胃口。而最為人所樂道的是他對李商隱《無題》的點評,他認為《無題》寫的是美麗的遇見和無奈的轉身,用現代話說就是,確認過眼神,遇見了對的人。但繼續這樣寫下去就不是李商隱了,李商隱高明的地方不是寫一段完美的遇見,他一定要在完美中間寫上一段遺憾。王立群老師的這段點評,再次展現了他高超、美漫的語言能力,以及這位長者對現代網絡語言的嫻熟。

王立群老師對李白、杜甫兩位同時代詩人點評,也是既有學術性,也具有詩性:李白是抬頭看天的人,杜甫詩低頭看地的人,他倆相互欣賞,各自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

聽王立群老師點評是一種享受。



松楠莊主


對《中國詩詞大會》點評的學術性各具精彩,真的難分伯仲。作為觀眾都是一種享受。不僅享受到詩詞的魅力,也能享受到不被一般觀眾想象到的潛在價值(學術性)。

但前天晚上的蒙曼點評與昨天康震的點評比較,卻領略了康震在絕地反擊中精妙的配合與表現。

感覺康震對詩詞領悟的精透理解,以及作為教師能用最簡短的語言,抓住詩詞的主題和要害,輕輕地點撥選手,就能很容易讓選手尋找到詩詞,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僅讓觀眾很快能瞭解到詩詞的意境、背景、主題、特色等,還能享受到康震教授的感染力以及與選手的默契配合能力。

這一切,也許與康震教授的現場繪畫能力有很大的關係。也說明一名教師的繪畫等藝術對教師授課的感染力有何等的重要?真的很佩服康震的才華。如果大學教授都能如康震教授一樣,我們的國學將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劉俊利


讓我們伸開手指(如有必要,再加上腳趾),把諸位點評老師數一數。

👍康震✌王立群👌蒙曼✋酈波👋楊雨👐董卿

一、身其康強兮,慷慨激昂;肢其連震兮,振衣高岡。康震老師人如其名,夠震夠康。

康老師最大的愛好,不是評點,而是怒贊,怒贊領袖的神詩仙詞。看起來,康老師似乎對研究領袖興趣頗大,雖然除了怒贊,於領袖詩詞心得全無。領袖達情通理之悟,體物揣稱之妙,康老師概付闕如。大河上下,頓失波瀾;長城內外,惟餘怒贊。

於古人佳句,康老師也每不能探賾鉤深,識趣幽微。欲現簡遠,每成倉促;頗希隱秀,只得扞格。嗚呼!胸中不厚,故內薄而外窘耶?心間失靈,故前鈍而後濁乎?

評詩論詞,或踵事增華,引伸觸類;或除障芟草,洞澈出真。如康老師者,即事漫興,難免敗興;觸景生情,每成扇情。不知康老師從何處尋得至尊寶扇,扇不離身,籲嚱,逮住機會就是一陣猛扇:大河上下,頓生叫囂,長城內外,惟餘鹵莽。

不勞徵文考獻,鋪始陳終;直須樹的發矢,指南找東。哎呀,康老師,說詞析詩,最緊要者,莫過於搔到癢處。詩詞之妙處,如難言之隱,借高手之手,一搔了之,豈不快哉?而要搔到癢處,就不要戴著拳擊手套隔著鱷魚皮靴子,還請康老師伸出麻姑那樣的纖纖玉手,直抵詩詞本身:字法、句法、章法;情來、韻來、神來……

例如,坡仙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康老師與其侈言東坡“食河豚,值得一死”的逸事,不如直搔其詩之癢處:詩與畫亦即亦離、不即不離,關合生情,機趣靈妙,已臻詩之上乘。鴨在畫中,“水暖先知”是設身處地之體會,即實推虛,畫中禽欲活而羽衣拍拍;“河豚欲上”是見景生情之聯想,憑空生有,畫外人如饞而口角津津。

梅宛陵《食河豚》詩闢頭就是一句“春洲生荻芽”,蓋古人食河豚,必以荻芽、蔞蒿等物同煮。東坡見畫中蔞蒿蘆芽,遂有河豚之思,此正《莊子·齊物論》所謂“見彈而求鴞炙”,不亦太早乎?東坡為詩,頗好此體,如“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桑疇雨過羅紈膩,麥壠風來餅餌香”。


又如,楊萬里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與其大發所謂“童趣”的陳腔濫調(誠齋都明言“兒童”了,何須再論),不如引王昌齡《採蓮詞》:“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花臉兩邊開;棹入橫塘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以明其詩皆言人物與所處之境泯然一體,如自然界之“保護色”。此情此景,固詩詞中慣用伎倆,豈不聞詠白馬詩云:“雪中放出空尋跡,月下牽來只見鞍”乎?

再如,杜少陵詩句:“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離亂思念之情,人盡皆知,不說也罷。不如談談,此處著一“遙”字,卻是將自己肚腸,置於兒女心中,真乃自個憶自個。這種手段,詩人多有習用。當然,並不拘泥於有無“遙”字。舉例從略。

康老師又好言“盛唐氣象”,卻未耄善忘,不記得:詩自有初盛中晚,非世之初盛中晚。

二、鶴立雞群,展大王之雄風。王立群老師亦人如其名,如王者之立,卓爾不群。而王老師之論詩詞,或不識詩意,或未會詞心。或迂闊可哂,或悠晦惹譏。

例如,王老師解《詩經》,最愛以詩證史。雖詩藏史意,史蘊詩心,卻渾忘史貴紀實,而詩可鑿虛。

又如,王老師論“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拘泥於文義,以致割裂字句,所見難免淺陋。實則該詩開篇便稱“中歲頗好道,”此句正是摩詰“證道”之詞:隨遇皆道,觸處可悟。道,無在而無不在。道不是萬物,是為“無在”,而“萬物”皆可見道,是為“無不在”。道不是雲、水,而云、水可以見道。

更有甚者,王老師不醉多謬,竟將《詩經》中“七月流火”之“火”,解作“火星”,與《史記·天官書》中所說的“火”混為一談。《史記·天官書》之“火”,當然指行星中的火星(熒惑),而《詩經·豳風》中“七月流火”之“火”,則是指恆星中的大火,即心宿,特指心宿二。

三、曼辭無自飾,評詩不蒙人。蒙曼老師的學術水平想必是挺高的,惜乎片言隻語的點評,未能盡現其高。

四、酈水悠悠何處去,一波才動萬波隨。酈波老師滔滔不絕,只是我未曾細聽,不便評論。

五、楊雨老師,只是初見,未便評論。

六、還有董卿老師。董卿老師能把“嫦娥”與“阿波羅”擺到一處,能把杜拾遺與馬爾克斯捆到一起,還要“與孤獨籤一份體面的協議”,頗採二西之學,以供三隅之反,雖然有時略嫌牽強。

總的來說,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似是一檔通俗的文化娛樂節目,並無更多的學術追求。大約的確如此。但是,吾人從事於詩途,豈可苟焉而已乎?故作是議論,以就教於方家。


莫安排


曾幾何時,拯救國學的熱潮席捲天下。在西學東漸的浪潮下,傳統文人士大夫深感天下將大亂,以前學的那些東西快沒有用了,大家奔走相告,大聲疾呼,“可不得了了,洋人的那些東西快把我們的東西擠光了!”大家擼胳膊挽袖子,差點跟西學的那幫人打起來了,這時候也顧不得斯文不斯文了,文人的那套把戲也不玩了,還是覺得揮拳頭最解氣!其實不過是別人把他們的風頭搶了,他們不再是輿論的中心了,進而自己的出場費,演出費也直線下降了,書也賣不出去咧,然後就急咧!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喜歡李杜的詩歌,每個人都有幾首觸動自己心靈的詩作,應該不下十首,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哪怕是那些文盲,都聽到過幾首觸動心靈的詩歌。但沒有一個人會把詩作為自己生活的中心,有事沒事寫一首,一天能寫個幾十首,包括李杜,他們的工作重心永遠都是生活與現實,詩歌只是他們發洩自己情感的一種工具,表達自己心緒的一種手段。正因此,他們的作品才真摯感人,你要跟乾隆似的用寫詩打發自己無聊的時光,安慰自己庸俗而發嗲的心裡,那你只能記流水帳了。所以,在每個人的心目中,總是為詩歌留有一片天地,雖然不大,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國學何曾衰落過!還不是因為中國閉塞與落後,經濟與科技遠遠落後於人,社會制度、社會思想迂腐墮落,叫人家西方人打得屁滾尿流,激進的文人們就發狠認為自己祖宗不行,要徹底擺脫他們對我們的束縛,矯枉過正了。但人們從來都認為祖先學問中好的東西不應該廢棄。搖旗納喊的永遠都是那幫文人知識分子,打倒孔子的是他們,現在大聲疾呼拯救國學的又是他們。反正吃瓜群眾不著急,只是搬個凳子靜靜看著他們。

現在新聞媒體上,文化界經常提一個概念,復興國學,國學衰落過嗎?衰落的只是我們的經濟與科技,和娶幾房姨太太士大夫文人,一把年紀又做新郎了,擱現代就是包養小三和小四了!人們對國學從來都是不冷不熱,閒時也能信口拈來幾句,尤其是緊要出說出一兩句,那真是神來之筆,比方大錯鑄就後,脫口而出“一失足成千古恨吶

”!自個都覺得自個太優秀了。至於那些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文人們,總是按捺不住內心的寂寞,想要搞點事情,吸引吸引大家的眼球。才華不夠,搞怪湊。那些新聞媒體就更是如此了,屁大點事都能給你扇出風來,沒辦法,得吃飯啊!看來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還有待完善,以便各行業從業人員能合理配置。

《中國詩詞大會》,大家聚一聚,吟誦吟誦詩詞也不錯,可有人總是要把民族文化偉大復興的重任交給它,這不太好吧,畢竟是一個拾人牙慧的節目!總覺得那幫傢伙是在裝逼!





騎驢去高考


都是大家,很想聽他們的一次課,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康震老師的點評,我覺得是最透徹的。屬於啟蒙式講解,能在瞬間讓人理解一首詩的含義和創作背景。如果這樣水平的教師每個學校都有,可能學生文學水平會比現在提高一大截。好教師現在是可遇不可求了,尤其是達到這樣境界水平大師級教師,也許只有北師大這樣的學校才可能遇到。對比當下學校職稱評審,只有這樣水平的人才是貨真價實的高級教師,其他那些靠教齡熬到一定的年齡,或靠關係身份而取得的所謂高級職稱,沒有幾個名副其實的。高級教師應該是學生認可的,而不是關起門來由幾個領導評出來的。


飛躍地球上火星


我認為王教授點評水平高,他的評書式點評,每每能讓聽眾深入詩詞意境,融入詩詞情景,再現作者當時豪邁或落寞無助,讓人穿越時空,充滿遐想。蒙教授點評總以樂觀心態評述,雖點評到位,似乎強加了自己的靈魂,不能將聽眾再現作者詩詞中處境,感同身在不強。康教授點評是敘述式解讀,好比影視劇中解說,情景穿越感有欠缺,讓聽眾只知其意而不體其味,在教學上,可能學生只服他的博學與神侃。楊教授點評純是凌波微步式驚鴻掠影,沒帶詩詞中意境心情詮釋靈魂,讓聽眾有種對詩詞浮想而身末達之感,語言功夫不及王、蒙教授。


周躋969


這些日子很多無聊的問題我都無心去看,更不想回答。今天這個問題我想說兩句:

本季詩詞大會的點評嘉賓,說句良話,大家都表現不俗,包括主持人。從文學角度看,蒙曼表現最佳,點評句句有血有肉,言簡意深,深入淺出,讓人一聽便解。康震語出有度,若代幽默,讓人深感新鮮。酈波出言謹慎,點評到位。王立群出言不俗,出處嚴明概括性強,點評也恰到好處。楊雨出場不多,點評也十分精彩,也是一個頗具實力的嘉賓。董卿的主持也有獨到之處,除至持水平高超外也頗具主學素養,是一個獨貝風格的文學節目主持人。

本季大賽,我看了9場,第七埸因事錯過,非常遺憾。對於本季主持既嘉賓的表現本人覺得都很不錯,可圈可點。希望大家保風格,一如既往,把詩詞大會發揚光大。 羅金洲 19/2/15


映日菏花別樣紅


節目上的文學點評皆談不上學術性,正如各類古玩鑑定節目上的專家作出的判斷也不是學術判斷。

學術研究的目的在於尋找事物的普遍性規律,需要為學者在價值中立客觀的前提下進行觀察、描述和解釋,所以,學術研究通常不帶偏私好惡,這也是近代以來,人文社會科學借鑑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之後的結果。隨便翻翻文學博士論文題目,就會明確這一點,大部分文學論文,以作家作品時研究,文學史研究,文學理論研究為主,古代文學研究涉及一些考據,甚至是對某位作家作品的“美學特徵”的研究,也是以客觀性闡釋為主。論文寫作方法也會特別強調,不要摻入個人隨感之類的要求。

那麼,諸位學者專家在鏡頭前的展示,就不能說是學術性的一面了,準確的說是他們文史知識面和個人情趣的展示。

廣博的知識累積,是學術研究的補充,但不是要求,許多文科博士能夠專項地研究某一類方向的知識,但知識面並不大,正如理科博士中,也有搞數學的但化學不精通的情況,這在自然科學中非常正常,其實在文科中也很正常,譬如奠定了美學理論基礎的德國哲學課家康德就對文學藝術不太感興趣,他那本著名的《判斷力批判》中的例證很少,而且多是些二流作品。只是,因為中國對傳統文人的要求通常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對於鏡頭前尤其是古代文學研究的專家有一種特殊的期待,希望他們是博學之人。

諸位專家的言論雖然和學術研究的關係不大,但學術訓練對於他們口才和心智的鍛鍊還是有幫助的,他們能夠符合老百姓心裡對“學術性”“專業性”的定義,除了有學術研究的背景之外,還有對受眾心理的把握,對個人形象的塑造,對言談舉止風格的設計,還有前期的充分準備。

其實,真正的學術性和專業性還是需要規範的學術團體進行認證,許多人文學科的專家並不具有廣博的學識和口若懸河的辯才,但在個人領域做出突出貢獻,一樣是專業性的體現,只是他們的領域可能普通人沒有機會了解罷了。季羨林先生研究梵文,沒幾個人聽得懂,倒是講了國學,被封為國學大師,他自己終生反對這個稱號,因為和他的研究不符,是不負責任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