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魔二气兴衰,天下人间动荡

夫天地初开,充斥二气,阳而正之气名灵气,阴而邪之气名魔气。

二气初开灵智,灵气生道尊,名元始天尊,魔气生魔祖,名元祖天魔,二者同生而异己,元始天尊好仁慈,使灵气生花草树木阳光雨露空气,以增天地之色;元祖天魔好暴虐,使魔气变凶禽猛兽,互相杀伐以为乐, 自此天地间充实杀伐之气,魔气更胜,灵气渐衰。

元始天尊以仁慈之心大战元祖天魔三万年而不得胜,而大地之上各种生命互相杀伐交替已不可逆。

故元始天尊引元祖天魔于三十三重天之上,设天网以己身之神力封印元祖天魔于三十三重之外,亲自镇之,使之不能将魔气再次肆虐天地间,天下逐安。

然,凶禽猛兽体内已生魔气,杀伐越重,则魔气滋生越重,又历经三万年之久,天地间又生一魔种,附身共工之身,战祝融于不周山之下,不敌,而魔种心生一计,使魔种共工撞不周山,山倒而天塌,天水泄于地,洪水泛滥,生灵涂炭,哀嚎遍野,魔气日盛。

时女娲已造人于天地间,女娲仁慈不忍人类受苦,故炼五彩神石以补天,有求救于伏羲氏求诛魔种。

伏羲氏与女娲本是兄妹,同为人身蛇尾,接到求救,自当前往,伏羲氏自有大智慧,已参透灵魔本同体,灵气不灭,魔气亦不灭,随即与魔种共工大战,使伏羲琴操控魔种共工,灭其灵智,后将魔种入女娲之山河社稷图以收之,又创八卦锁魔阵,以补天剩余之五彩神石炼两仪四象八卦十四块天圆地方之阵子,仿元始天尊之智,炼太极图镇压魔种于昆仑山之下万丈,是以还天地太平。

又厉一万年之久,天地生一魔物,号魔将战神,名蚩尤,欲救魔种出困,先战炎神,大败之,炎神不敌,求救于黄帝轩辕氏,言蚩尤,四眼六手,人身而牛蹄,胯下食铁兽,身后凶兽猛禽遮天蔽日。

初战,黄帝大败,逃往昆仑山下,祈求上仙,元始天尊闻之,特派九天玄女送神铁于轩辕氏,铸轩辕剑。

再战,黄帝大败蚩尤于涿鹿,斩之,自此天下归轩辕氏统治,魔衰而灵气盛,再天下安定之后,黄帝飞升为神,留轩辕剑于昆仑山下,以震慑诸魔。

又历经五千年之后,妖魔肆虐人间,尤以妲己所在商朝最甚,于是,元始天尊又命弟子姜子牙,赐封神榜、打神鞭与斩仙刀为其助力,辅佐周文王前往杀之,历经数载,斩妲己与商纣于朝歌,令三昧真火烧之,魔气乃衰。

元始天尊深知魔气灭而后生,反复无常,以致生灵涂炭,是以令姜子牙用封神榜将有功之人皆封于仙,飞升九天之外,不问此间之事。

又以周文王演化六十四卦象,炼大八卦之阵子,以封天地之灵气,用以净化阵子所吸收天地间的魔气,自此天地间灵魔二气不复存在,是以自此以后再无仙人飞升,亦无魔物降世,自留人类统领此界,生死轮回,顺应天命。

天道轮回,天地间每过数十或数百年,人类心中七情六欲中的负面便占上风一次,政权更迭,煞气过重,然总有灵气超凡之人,诛暴虐,得人心,重新归正道,还太平于人间。

春秋战国为乱,而秦朝统;秦朝乱而西汉统;新朝乱而东汉统;东汉乱而晋国统;五胡乱而隋唐统;唐朝乱而北宋统;南宋乱而元蒙统;元蒙乱而明朝统;明朝乱而清朝统;轴心国肆虐天下而华夏保全故地,终得安宁,自此民意当权,天下乃安。

灵魔二气兴衰,天下人间动荡

灵魔二气兴衰,天下人间动荡

灵魔二气兴衰,天下人间动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