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膜炎,可怕吗?

什么是脑膜炎?

脑膜炎就是脑膜的炎症,是神经系统一种疾病。而脑膜(硬膜、蛛网膜和软膜)是保护大脑和脊髓的三层组织。

儿童脑膜炎,可怕吗?

脑膜炎最常见的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它们主要通过呼吸道而感染脑膜。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叫细菌性脑膜炎,由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叫病毒性脑膜炎,而病毒性脑膜炎严重程度通常不及细菌性脑膜炎。

儿童脑膜炎,可怕吗?

脑膜是如何被感染的呢?

通常情况下,病毒/细菌通过侵入上呼吸道(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黏膜或脐部也常是感染的侵入门户),并通过周围的细胞膜进入血液。进入血液后,细菌随着血流进入人体组织,并且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血-脑屏障”是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构成的膜,主要作用是将大脑和血管分离开。它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如果把“血-脑屏障”比喻成一个“门”的话,小儿的这道“门”上有洞且关不严实。这个时候病毒或细菌极易穿过这道“门”进入大脑,从而感染脑膜。这就是为什么小儿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脑膜炎的主要原因。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血-脑屏障”功能受损时就更易发生感染。

脑膜炎有哪些症状呢?

病毒/细菌穿过“血-脑屏障”这道门后,会迅速的感染脑膜,身体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和病毒/细菌毒素的共同作用下就会引发炎症反应。

在临床上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表现极为相似,患儿一般表现为发烧、拒食、嗜睡(或减少与外界互动)、呕吐、烦躁、皮疹以及畏光,哭闹、长期或进展性烦躁以及渐进性嗜睡同样是重要的临床特征。随着脑膜肿胀加剧,可有脑膜炎特异性特征,例如头疼、颈部疼痛或者僵硬、意识障碍以及惊厥等症状。

早期诊断是保证患儿获得早期治疗的前提。一旦孩子发热合并颈部疼痛或者僵硬、意识障碍、反复惊厥等症状,就说明有可能是神经系统的感染,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及时就医。

就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旦医生提出来,需要做脑脊液的检查时,除非有禁忌症,患儿均应行腰椎穿刺,作为家长,应该配合医生。而不是考虑这个腰穿对孩子创伤性有多大,可能会让孩子造成不适等。因为提前找到病因,并且来尽早对症治疗对孩子更加关键。

儿童脑膜炎,可怕吗?

发生惊厥就是得了脑膜炎吗?

显然不是的,事实上惊厥是大脑皮层的一个突然的集中放电,当感染或其他原因侵害到大脑皮层后出现的一个症状。

普通的发热或者脑膜炎引起的发热都可能导致惊厥,但惊厥不一定就代表是得了脑膜炎。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发生惊厥都不是脑膜炎引起的。

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幸存者中30%-50%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通常情况下,我们应选择对病原菌敏感且能较高浓度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急性期要静脉用药,做到用药早、剂量足和疗程够。

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及时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是关键!即使没有影像学报告或腰椎穿刺结果,都应该即使使用抗菌药物。我们的医生会对最有可能的这个病原菌来做经验性的抗菌治疗。治疗及时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大多数会完全康复。开始使用抗菌药物后,儿童会在24至36小时内开始好转。但是,发烧可能会持续四到六天或更长时间。需要提示的是细菌性脑膜炎的给药疗程一般较长,根据不同的病原菌,至少要给药7-21天,甚至更长。

常见病毒感染有:肠道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85%~95%的病毒性脑膜炎由肠道病毒导致。

病毒性脑膜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颈部强直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这与细菌性脑膜炎类似。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头痛和发烧、补充液体等。不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因为抗菌药物只可治疗细菌感染,不能治疗病毒感染。

同时根据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毒类型不同,医生可能会根据经验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例如使用阿昔洛韦。

总之,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疑似脑膜炎的相关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疗机构就诊。因为要确定是病毒性脑膜炎还是威胁生命的细菌性脑膜炎的唯一方法是在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儿童脑膜炎,可怕吗?

长期随访

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发生在脑膜炎症状开始后的任何时间,包括治疗结束后,建议长期随访:发育评估、听力评估等等。

预防

细菌性推荐适龄儿童常规接种肺炎链球菌、流血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疫苗,特别是脑脊液瘘、脾切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预防病毒性脑膜炎最佳策略就是防止病毒感染,麻疹、腮腺炎疫苗和水痘疫苗可有效保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由“问药师”团队高令药师供稿)

儿童脑膜炎,可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