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响应,我们应该做什么?面对疫情,产生恐慌怎么办?权威回答来了


十问一级响应!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权威解读


1月24日,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一级响应启动后,作为普通群众,应该做些什么?需要注意什么?省疾病预控专家组组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主任医师祝小平进行了解读。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是什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分为四级,一级响应就是最高级别。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蔓延趋势,为了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我省依法启动一级响应。


响应期间,将采取“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活动”、“中小学校不得提前开学”等措施,需要大家理解配合。


二、一级响应对群众有哪些要求?


启动一级响应后,对群众日常生活,包括出行、购物、娱乐等都有诸多不便,情况严峻的可能会采取封闭、隔离措施,需要群众自觉配合。


加强疫区来川人员管理,在车站、机场等交通场所,要积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三、为什么要在火车站、机场、客运站、宾馆、旅店等重点场所进行体温测量?


四川人口众多,加之春节期间流动频繁,给疾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症状就是发热,在这些人流量大的重点场所开展体温测量,是为了尽可能筛查出疑似病例,保护好更多的人群。还需要大家理解配合。


四、为什么要少聚会、少聚餐?


近期,南方某省已发现十余起聚集性疫情,多为聚餐引起,群体性聚餐可能导致就餐者相互传染,引起疫情扩散。此时不聚,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


一级响应期间,亲戚朋友少聚餐,不参加坝坝宴、婚宴、生日宴等群体性聚餐。


五、近期去过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返回居住地后应注意什么?


主动向居住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报备来川时间、交通方式、同行人员、来川后每日活动情况。


在来川后居家隔离14 天。在此期间不走亲访友、不聚餐、不在家中接待客人;不去商场、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若必须出门,请正确佩戴医用口罩,避免近距离与人面对面交谈。


居家隔离期间注意家庭内环境清洁,适当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20 分钟。


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观察记录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请戴上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若接到医务人员通知,请务必积极配合相关调查、隔离和消毒等处置措施。


六、如何降低交通旅行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交通旅游、出差时,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应该戴上口罩,立即通知导游或酒店职员,尽快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是否去过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或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人员的关键信息, 以便医生及时准确判断。


我省已经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活动。


七、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不一定是感染了冠状病毒,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个人症状和近期活动情况。同时,要主动把自己相对隔离起来,实行自我居家隔离。


如果发病前14 天内曾到武汉及疫情高发地区旅行,或发病前14 天内接触过来自上述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的聚集发病,应到当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八、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应履行哪些法律义务?


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隔离治疗,根据有关诊疗方案符合出院标准的准予出院,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实行定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不服从隔离相关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强制执行。


九、如何减少学生被感染的机率


一级响应期间,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班;各级各类学校在响应未解除之前,不得提前开学。


十、出入公共场所,需要戴口罩吗?


出入车站、机场、商场等任何公共场所都要戴好口罩。


面对此次疫情

如果产生不良生理心理反应

应该怎么办?


如果一直处于恐慌紧张中

无法放松和休息怎么办?


如果有家人接受集中隔离

该怎么帮忙?


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

有哪些权益和法律义务?


成都市疾控中心为你解答——


面对此次疫情,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面对此次疫情,人们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有些人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愤怒、指责抱怨;


有些人感到孤立无助、沮丧悲观;


有些人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茫然失措、难以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有些人会有行为笨拙、行为冲动、甚至会有攻击行为;


还有些人会通过大量饮酒及吸烟来缓解紧张情绪。


甚至有些人会出现心跳加快、食欲下降或进食过多、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睡眠浅及多梦等不适症状。


当出现上述反应时,请广大市民不要惊慌,不要过度担心,这些都是人们在经历疫情后的正常反应。


如果产生上述生理心理反应,应该怎么办?


1.不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疫情上,不过度关注,不长时间阅读相关信息。


如果一直处于恐慌紧张中,无法放松和休息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高度焦虑中,甚至出现肌肉紧张、不自主的身体震颤或发抖,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全身无力、无法入睡等不适症状,请有意识地让自己放松,你可以通过深呼吸、放声大喊、洗热水浴、听音乐等方式让自己肌肉松弛、精神放松,从而改善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无法自行缓解,请前往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如果有家人接受集中隔离,该怎么帮忙?


1.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倾听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让他们减少孤单的感觉。


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有哪些权益和法律义务?


按照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工作的通知》要求,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隔离治疗,根据有关诊疗方案符合出院标准的准予出院,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由各区(市)县组织实行定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确诊和疑似病例在接受隔离治疗期间,享受免费医疗救治政策

。密切接触者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享受所在单位在岗待遇。 对不服从隔离相关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强制执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