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是个江湖,他强就由他强吗?3个步骤,你一样可以谈笑风生

“<strong>办公室政治太复杂了,我这种内向的人适应不了。”

这句话,是我说的。只不过,是我年轻刚工作时候说的。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央企的总部。作为一个应届生,进入央企总部,宛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本来我的性格就是内向型,处于人际关系很复杂的环境,我的第一个自我反应是:办公室政治太复杂,我少说为妙,内向没错。

但是,渐渐地,经常发生这种情况:虽然说办公室政治很复杂,可是平时同事们也是谈笑风生,而我,一般只能在边上傻笑......于是,我慢慢变成了一个职场内向型“透明人”。

还好,我有自我审视的能力,我刻意观察了一个同样内向性格的领导—王处。王处是大秘出身,平时不太说话,性格内向,但是人际关系很好,人人都很喜欢他。

曾经在我们公司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大领导曾经感慨,小王除了娶个了脾气差的老婆,其他没有弱点。而且,最神奇的是:两个互相不和的公司领导,都很喜欢王处。

于是,我打破了我的认知,原来,<strong>内向型的职场高手在办公室政治很复杂的环境下,一样可以处处逢源

过了好几年,当我走上领导岗位,职场经验慢慢丰富后,我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在内向型新人身上不断发生:

“同事会讨厌我也很正常,毕竟我这么内向。”

“我实在不适合人际交往,因为我就是内向性格的人。”

......

所以,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一个内向的职场新人,如何在办公室政治很复杂的环境下,平稳度过新手期】,那么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strong>分析不利的外因:在办公室政治复杂环境中,偏内向新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困难?

2、<strong>调整错误的想法:外因会导致想法,内向的人想法更多,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错误想法?

3、<strong>改善自己的行为:根据外因分析和自我想法调整,针对几个关键点,进行行为改善,顺利度过新手期。

办公室是个江湖,他强就由他强吗?3个步骤,你一样可以谈笑风生

01 分析不利的外因

当一个内向型新人进入办公室这个小江湖的时候,首先第一个被大家认知到的标签是:新人。接着,第二个被大家认知到的标签是:内向。

周边的人,往往会用贴以上这2种标签的“刻板印象”来看待我们。同时,作为内向型的人,也很难迅速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普遍舆论。<strong>这2种因素一结合,就会造成一种“偏激共振”现象。

偏激共振

传播学研究发现,身处舆论场的个体容易有这样的倾向:部分人较为偏激的观点,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强化,甚至走向极端,变为群体极化中负面观点的集体宣泄,从而形成与“沉默的螺旋”相对应的“偏激共振”现象。

然后,这种舆论“偏激共振”原理与办公室政治复杂环境再一结合,就会导致一些对于内向型新人不利的诱发因素。

法国心理学家伊里戈扬在《窥视职场中的冷暴力》中总结了几种容易受到职场不公正待遇的诱发因素:排斥差异性、嫉妒与对抗、不可言明等。我们结合办公室政治复杂的环境,归纳出3个特征:

1、办公室政治复杂的地方,会排斥差异性、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 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意思是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这个成语经常来表达复杂局面的共同行为。<strong>作为一个内向型新人,刚入职场,很可能被各个“办公室政治派系”视为都不是自己人,容易受到多维度打击。

其次,作为现代职场,新员工要做适应企业的标准化“磨合”,而很多内向的人,不是特别愿意改变自己,他们偏向于坚守自己的内心,这也容易受到排斥。

2、办公室政治复杂的地方,会偏向于歧视对抗能力差的人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来说,对抗能力肯定差。内向人的特点是慢热,在初入职场时,不容易被人发掘出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

而办公室政治复杂的地方,会很大程度上遵循“黑暗丛林法则”和“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法则。内向的人被别人认定是弱者的话,就算不遭受到伤害,也容易遭受到歧视。

3、办公室政治复杂的地方,会惩罚不遵守“影子规则”的人

伊里戈扬所说的“不可言明”,实际上就是我们职场人经常说的“潜规则”或“影子规则”。

办公室政治如果复杂的话,各种“影子规则”就会比较多。内向型新人,容易被周边人认为是“反应慢、不灵活”,会被误认为是不遵守“影子规则”的人,进而遭到歧视,甚至会遭到无端的惩罚,有时候真的很冤枉。

当然,对于办公室政治复杂环境这个概念,我要补充说明的是:<strong>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少有公司是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也少有公司是天天宫斗的“深宫大院”,<strong>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出于这两种状态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灰色部分。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以我们要做比较严密的外因分析。不过,分析外因会导致想法,往往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影响,特别是内向型。然后,就会像我当初一样,就会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在这些众多想法中,我们需要认知到那些是错误的,才能调整为正确的想法。

办公室是个江湖,他强就由他强吗?3个步骤,你一样可以谈笑风生

02 调整错误的想法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心理学著作中说过内向人的特点:

人可以从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从和他人的相处中得到能量,而内向的人可以从独自的思考得到能量。

也就是说,<strong>内向的人会经常进行自我思考,有很多想法。想法多,也会有副作用:特别是对一个职场新手而言,对职场本身和规律可能不并熟悉,也许很多想法并不正确。

所以,在我们采取行动之前,我们内向新人要对自己的众多想法进行一个梳理,找出错误的想法。

错误想法一:新人将“内向”等同于不懂沟通交流、不懂人际交往。

我本身就是性格内向的人,身边也不少同样的朋友,都在职场上发展得很好。很多职场案例都证明,内向性格的人只是有自己沟通交流、与人交往的方式,绝不是“不懂人际”或“不尊重别人”。很多时候,内向新人其实是“不敢”和“害怕”,但我们新人要承认自己害怕,是有心理障碍的,会不自觉地将原因归为内向性格。

调整这个错误想法:

<strong>适应不了办公室小江湖或是被同事讨厌,并不是“内向”的错,而是某些行为或者沟通没做到位,我们可以先做反思分析自身行为,再一一改进应对。

错误想法二:现代职场快节奏,内向性格的新人性子慢,会很吃亏,掌握不了机会

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林肯、村上春树、比尔盖茨、爱因斯坦......这些都是内向性格的人。对于我们职场人来说,最关心的是在职场上的成功和机会。对此,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桌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说道:“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这是有先后次序,先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努力才不会白费,才是“卓有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调整这个错误想法:

作为职场内向新人,<strong>先争取做正确的事情,这需要我们观察、分析和试探,甚至低成本试错

。而在一个办公室政治复杂的地方,这些步骤更为重要,如果省略了这些步骤,想一步登天,往往欲速而不达。

错误想法三:新人必须改掉内向性格,强制变成外向性格,才能适应职场

我有一个年轻的朋友,性格内向,突破应聘“鬼门关”,顺利进入一个大公司。他当初为了顺利应聘,非常勤奋地练习口才,然后表达热情、愿望,招聘官很满意他的这种外向表现。

进入公司以后,想继续保持这种外向,结果就越来越别扭,非常不自然,不舒服。最后来找我咨询,他想确定一个事情:到底需要不需要把内向变成外向?

调整这个错误想法:

在职场上,某些关键时刻,确实需要外向表现和外向性格,比如应聘的时候。这种场景,是一种短跑,短时间内出决定性的后果,爆发力更重要,我们内向新人不要死脑筋,要临时转换性格表现。

可是,进入公司后,<strong>大部分的常规时间是个长跑,耐力更重要,完全没必要就此强制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

只要我们针对几个可能的突出弱点,进行行为修正就没问题。

那么,如何在长期的常态工作中,特别是在办公室比较复杂的环境下,我们内向新人进行行为修正呢?


办公室是个江湖,他强就由他强吗?3个步骤,你一样可以谈笑风生


03 修正自己的行为

一、新人可以内向,但要尊重别人

《内向者优势》一书中便提到:

每四个人中,就一个人属于内向者性格。总体来说,内向者性格只是展现出和外向者不同的人际交往和性格行为,相比起外向者,也有其优势的地方。

所以,<strong>内向绝不是导致我们被同事讨厌的原因,否则内向者那么多,这个世界将会彻底形成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对立。

在很大程度上,出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我们的某些行为,或者沟通表达的方式,让同事感受到不尊重,或是难以交流。因此,先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和沟通交流反思:

  1. 哪些行为或者沟通表达可能让同事感受到不尊重,如经常不搭理同事等。
  2. 哪些行为可能触及到同事的利益,如抢功劳、不小心在领导面前评价同事等。
  3. 哪些行为或者沟通表达可能不适用,容易让同事不舒服或反感,如过于死板,不配合同事的工作等。

找到我们在人际交往上存在的不尊重别人、不好的行为,并一一改进:

  • 尽早感谢,经常感谢。感谢别人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我们应该随时花费片刻的时间去感谢别人。
  • 需要说一些表达自己感受的话语:“我一个新人,和您共事是我的幸运”、“在您的帮助下,我这次有了很大的提高,真的很高兴,也很感谢你。”
  • 善于发现寻找别人的闪光点并表达出来。

任何时候都要谨记,<strong>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彼此尊重,要懂得表达出尊重他人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不伤及他人的利益,不议论他人我们内向新人就不会出现太大的人际交往问题。


二、新人可以内向,但要懂得回应

几年前,有一个内向型新员工,确实让我有点恼火,有点讨厌。<strong>不是因为她的内向性格,而是跟她说任何话,她都不怎么回应

,手机信息找她,也不会及时回复信息。安排她工作,只会嗯嗯哦哦。最后,当然是试用期不过,不转正。

所以,我们可以内向,但是不能以内向作为拒绝交流的借口。在工作沟通上,必须摆正态度,尽可能做到:

  1. 有问必答。认真倾听同事的问题,并及时回应同事,如果不懂或不知道如何回应,则诚恳表达我们的“不懂”,请对方理解。
  2. 对领导或同事的工作安排,要懂得反馈。如果有困惑提出,则当场提出,避免影响工作开展,无困惑则反馈已收到。并且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如是短期内完成的工作,则完成后马上反馈给领导或同事。如是持续时间长的工作,则每隔一段时间向领导或同事反馈进度,保证工作沟通上的顺畅。
  3. 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沟通方式。还有一个内向型新员工,虽然不会主动找我谈话,但我对她印象其实很不错,因为她会经常使用手机信息给我工作想法、进度、请示。后来顺利转正,熟悉了以后,一次会餐,我开玩笑对她说,你当初怎么从来不找我?她回答道:领导,我内向嘛,刚进公司,见您如同老鼠见了猫,真不敢。但是,我想不能耽误了工作,所以我多发发信息吧。当然,我现在肯定会多来找您主动面谈沟通的。

能做到以上三点,<strong>至少我们内向新人能保证工作沟通顺畅。其实,职场人际关系是很重要,但还是建立在工作基础上的人际关系。

当初我们新人刚进来,会主观觉得这个江湖很神秘。但只要工作真正开展了,也会主观感受到:原来这个办公室小江湖,其实也不是那么神秘,那么变化多端。


3、新人可以内向,但要融入团队

以上说的都是比较被动的沟通方式,如果想和同事处好人际关系,还得学会一定的主动性。<strong>其核心,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暂时性转换为外向性格,也就是主动性性格。

在这方面,我年轻时候的老领导王处,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时不时出去走动一下,而且很公开

王处虽然平时不太说话,也不太出办公室。但是,他非常有规律的主动出去走动一下。当时,我们公司2个领导互相不合,办公室也是正对面。也就是说,互相知道有什么人进对方的办公室。可王处从来就是大大方方,大概隔几天,就分别走动一下。

很奇怪,两个领导对王处这种行为一点都不反感。我当时感慨,这就是所谓的<strong>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吧!我大大方方进对方的门,而且很规律性;我也会大大方方进你的门,很规律的来拜访你。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是礼节性的拜访。

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而且尽量参与组织

每次公司组织活动,王处从不缺席,每次都是积极主动要求当组织者,是我们公司公共活动的核心人物。其实王处真的很具有“办公室江湖智慧”,<strong>在一个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公司活动是最具有正当性的,可以和各个“门派”、各路“神仙”打交道的宝贵时机。

主动性帮助,被动性不说细节,但是大家都知道

我跟了王处好几年,王处有个非常高超的职场江湖绝招,实在值得我们职场内向新人学习:<strong>大家都知道王处协助各个领导处理过很多困难,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具体是那些困难。

这个话比较绕,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他处理过的事情,他有能力控制让大家知道的信息,也有能力控制让大家不知道的信息。

让大家知道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大舆论环境。不让大家知道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是让领导感到放心。

王处就是一个在复杂人际关系环境中,在办公室这个小江湖中,让所有人都喜欢的职场内向型高手!我很幸运,作为一个内向型职场新人,在他的领导下成长过。

结语

在某种程度上,职场是一个江湖,办公室是一个小江湖。

江湖中,有外家高手,也有内家高手。

职场上那些内家高手的修炼口诀是:

<strong>他强由他强,清风抚山冈。

<strong>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strong>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各位看官:更多头条写作技巧、各类升职加薪干货,我也不想藏着掖着了,也想互动性更高一下。欢迎加入我的【财富学习委员会】圈子。每日分享,但是永远不收费!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